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即墨蓝村,昔日盐碱地今朝稻花香

日期: 来源:青岛经济广播收集编辑:青岛经济广播

村民在育苗基地忙碌。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芒种前后,在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大沽河畔,一派“江南稻乡”插秧忙的景象,成为这个夏天最美的乡村画卷。随着插秧机来回穿梭,一行行绿油油的稻苗扎根于肥沃的水田里。据介绍,即墨区蓝村街道抓住水稻插秧的黄金期,人机齐上加快进度,目前,1600多亩水稻田的插秧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今秋这里又将是一片好“丰”景。

人机齐上阵田间插秧忙

“这片土地原来都是盐碱地,今年是种植水稻的第四个年头,年年都是大丰收。这两天人机齐上阵,预计8日上午就能完成全部插秧工作。”6月7日上午,蓝村街道郭家屋子村的一位村民说。记者在这里看到,几名村民配合默契,不到4个小时就完成插秧20多亩。在农机手的熟练操作下,自动插秧机驶过后,一株株秧苗整齐有序地插到水田里。

蓝村街道郭家屋子村一位村民介绍,他们村水稻种植面积近百亩,主要是稻花香和长粒香两个品种。这几年都实现了丰收,特别是去年,当地政府出资对桃源河进行了治理,河水源源不断地输送进稻田,保证了秧苗的正常生长。“水稻要‘喝’大量的水,这些水都是从大沽河的支流桃源河来的。有了充足的水源,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这位村民说。

6月插秧忙,水田披绿装,昔日的盐碱地如今好风光。据了解,在过去由于盐碱化严重,郭家屋子村40%以上的土地处于荒废状态,2019年开始,村里确定上百亩盐碱地作为“产业振兴”的主战场,全面推广种植水稻,由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育秧、插秧、管护、收割、脱粒等“一条龙”作业,既为村民降低了种植风险又减轻了经济负担,连续三年丰产丰收。

昔日荒废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江南稻乡”,从夏季开始一直到秋天,这里都是一片好风景,随处能看见水鸟,能闻到稻香。有了好产品和好销路,合作社顺势打造了“蓝田初心”品牌,并推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粳米系列”。这一系列探索为村集体带来了不少收入,郭家屋子村水稻年产量超过6万斤,比之前分散而粗放的种植收入增加三成以上,水稻逐渐成为村里的一个富民产业。

4个月后迎来好“丰”景

从6月1日开始,经过几天的紧张忙碌,水稻插秧工作即将结束。记者在位于即墨区蓝村街道的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田里看到,机器插秧完成后,又进入补苗管理阶段,刚刚扎根的秧苗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正在管理秧苗的村民孙保陪介绍,以前人工插秧一人一天才插1亩,而现在一台机器一天就是上百亩,为了抢抓插秧好时机,他们人机配合,经过一周的忙碌基本完成了千余亩水稻插秧工作。

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岩祥介绍,目前,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主要种植稻花香、长粒香和香贡等品种。一个月前他们就开始了育秧工作,今年育秧面积18亩左右,成活率高达98%以上。为了保证秧苗的质量,合作社与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不断将科技成果通过试验田孵化成功,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逐渐形成了从秧苗、管护再到施药、收割等全链条可复制经验输出,先后为周边的水稻种植户进行秧苗、收割等作业服务。

完成插秧工作后,要经过4个月的生长期,9月底至10月中旬水稻将迎来收获期。按照往年产量来看,稻花香亩产约700斤,长粒香亩产约1000斤,香贡亩产约1200斤。

绘就“桃源稻乡”新画卷

大沽河的主要支流桃源河从即墨蓝村蜿蜒而过,成为当地农业的重要水源,然而,桃源河沿岸多是高碱性的盐碱地。今年55岁的村民徐立德说,他祖辈一直靠种植蓝村大米为生,他从小吃着自家大米长大,如今他来到合作社,又亲手种出了蓝村大米。

“在这片盐碱地上种水稻,是许多村庄的传统农事。”徐立德说,小时候就听父亲说,盐碱地种其他农作物不行,但种出来的水稻格外香,因此,那个时候乡亲们都种水稻。“记得上小学时,每年到了插秧季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来到稻田劳动,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对插秧、补苗等农事特别熟练,可以说人人都有一手插秧‘绝活’。”徐立德说。

“我可以说是闻着稻香长大的,这里不仅风景美,就像是生活在江南鱼米之乡。”徐立德说,现在人工插秧的不多了,但机器插秧也需要技术,插秧时需要把控好秧苗的间距。人工插秧不受水田不平整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插得很整齐。一台普通的插秧机一趟6行,虽然速度快,但稍有闪失,也会出现不成行的情况,所以插秧前要尽量保证水田的平整性。

徐立德介绍,蓝村盐碱地上种水稻兴盛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种植全靠人工,由于当地土质为碱性黑土地,加上日照充足,大米口感上佳,畅销胶东半岛。后来,由于水资源缺乏,当地的水稻逐渐从种植作物中退出。2010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蓝村大米”得以重出江湖。合作社加强与种子科研机构合作,培育出适合盐碱地生长的高产品种,目前,水稻种植面积1600多亩,“蓝村大米”已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成为青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一张亮丽名片。

大沽河孕育一批农特产

有了大沽河的灌溉,盐碱地上才种出了蓝村大米这一特色农产品。除了蓝村大米外,大沽河两岸还有一大批极具特色的农产品。

莱西韭菜、平度生姜、古岘洋芋、胶州大白菜……大沽河两岸的农田里,特色农产品不计其数。经过上游的水源保护,大沽河的水质非常好,加上沙层地质,渗水能力强,水利灌溉就好比是种植农业的血液,水好了,种出来的农产品自然就好,大沽河也就串起了一条特色农产品带。比如莱西市店埠镇,正是得益于大沽河的丰沛水源,“萝卜小镇”全球出名,每年种出25万吨胡萝卜,有一半出口海外;比如在平度市长古岘镇,大沽河也成就了古岘大蒜、圆葱和大姜“三辣”的卓越品质,带动一批乡村实现产业振兴。还有胶州,同样依靠大沽河发展乡村文旅融合产业,带动沿岸乡村共同致富。


来源:青岛早报


相关阅读

  • 优秀!昌邑市孙德东获聘国家林草乡土专家!

  •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四批“国家林草乡土专家”选聘结果,我市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东入选。据悉,获聘第四批国家林草乡土专家全国共300人,山东省10人,潍坊市仅
  • 芒种穗花出 农民田间忙

  •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芒种。古时耕种以“芒种”为界,南方种稻,北方收麦,而在广东地区“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在江海区礼乐达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60
  • 通道:芒种时节插秧忙 侗乡沃野披绿装

  • 红网时刻怀化6月5日讯(通讯员李政灿)6月4日,通道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助农插秧在行动·志愿服务到田间”主题活动,帮助坪坦乡半坡村缺少劳力的特殊家庭抢插中稻秧苗,确保不误农时
  • 湖南杂交水稻走进非洲16国

  • 湖南日报6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婷婷 摄像 童迪 实习生 于淼)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召开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湖南支持种业企业在非洲16国成功
  • 官方发布!再生水稻收获机有了推广鉴定大纲

  •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将新制定的《再生水稻收获机》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予以发布实施。大纲规定了再生水稻收获机推广鉴定的鉴定内容、方法和判定规则,大纲适用于全喂入履
  • 黔南平塘:早稻 早到!

  • 眼下正值插秧时节,平塘各地不负春光开展早稻插秧工作,为粮食丰收打下基础,田间地头人潮涌动,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初夏时节,平塘县者密镇四寨坝区的田间地头热闹非凡,村民们伴
  • 收麦插秧两头忙 又是一年好“丰”景

  • 再过两天(6月6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了。“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时节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刻,既要收割冬小麦,又要种植水稻,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让我
  • 文昌撂荒地头走来垦荒人

  • 5月26日,文昌市文城镇英群村,鸟儿翩飞,微风吹来,280亩的超远缘杂交水稻种植基地里,青黄色的稻穗发出沙沙的响声。头戴草帽的邹雪顶着烈日来到基地查看:“再过半个多月水稻将迎来丰
  • “沉睡”的盐碱地利用进入快车道

  •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盐碱地类型多样、成因复杂,需要分类推进,有针对性地构建技术模式,确保能被合理利用。    摄影/郭煦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即墨蓝村,昔日盐碱地今朝稻花香

  • 村民在育苗基地忙碌。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芒种前后,在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大沽河畔,一派“江南稻乡”插秧忙的景象,成为这个夏天最美的乡村画卷。随着插秧机来回穿梭,一行行
  • 中国石油大学辟谣!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官方微博8日发布消息: 6月7日,网上出现有关我校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毕业生董某某的网帖。经查,董某某与其在校研究生导师无任何亲属关系。
  • 广饶县:产学研深度融合 共育高技能人才

  • “我见到了之前只在课本上见过的菌种,又初步掌握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收获很大。”近日,一场生动的食品安全专题实训在广饶县检验检测中心举行,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们
  • 组图丨驻华外交官在城墙里遇见美好

  • 驻华外交官与舞台剧演员合影留念 摄影 杨展凌  6月6日晚,来自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阿尔巴尼亚、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秘鲁、斯里兰卡、伊朗、莱索托、纳米比亚、孟加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