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问界M7上市,余承东卖力带货“亏本”生意

日期: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收集编辑:曦之



余承东卖车,卖得越来越有感觉了。借AITO 问界M7的上市,在话题榜前前后后刷足了一波存在感。


先是在M7上市前夜去深圳的理想店看L9,身着清凉家居服,兴致勃勃研究了近一小时,现场照片在网络流传。第二天7月4日,问界M7上市发布会,余承东说,31.98万起的M7,“体验将超越百万级的豪车“。


日前新势力大佬们纷纷追风,以“XX万元内最好的SUV”独特句型喊话,吆喝自家车好。理想L9“500万以内最好家用SUV”,小鹏G9“50万以内最好的SUV”。余承东自然也不会放过吹牛的机会。


况且早在5月底大湾区车展上,他就吹过,“问界M7将会完全超越丰田的埃尔法、雷克萨斯LM等百万级豪车”。

然后7月6日,余承东发了个微博,“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模式”,并“感谢李想开拓探索增程模式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随后得到理想汽车CEO李想的比心称赞。


也招来了魏牌CEO李瑞锋怒怼,“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


图片来自微博


但“余大嘴”并不打算三缄其口。7月7日在第十四届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他呼吁中国汽车产业尽快淘汰掉纯燃油车,减少能耗。还说汽车“是烧钱的游戏,亏损的生意”。


余承东这一波言语出位,俨然已是个汽车“圈内人”姿态。M7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表露与李想的“惺惺相惜”暗含合纵意味。尽管引发激烈异议,但并不妨碍同行竞争,切磋武艺。


余承东找到了恰到好处的角色感。


All in “亏本”生意


今年2月25日,问界M5,定位中型纯电动SUV刚刚上市,价格25.98万起。据媒体披露的信息,在3月至6月之间,M5的销量分别为3045辆、3245辆、5006辆、7021辆,相比头部TOP5月销均已过万,且同比增幅60%以上的水平,略显弱势。但涨势还算乐观。据称6月单月,M5大定已过万。


时隔不到半年,问界第二款新车M7,赶着“中大型”新能源SUV密集上市的趟儿,扎进了市场。速度之快,与该细分领域热门爆款车型竞争,余承东的心气儿和底气可见一斑。


M7目前的竞争车型,是刚上市同为六座增程式的理想L9。但在车型尺寸、续航和配置各方面体现差异化,因此价格低了一个梯度。


华为出品的特色元素,当属鸿蒙OS智能座舱系统,主打核心的智能互联生态体验。车机能够与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手表等进行无缝流转,实现车联万物。


在一个智能互联功能及服务,还未被普遍“品牌化”的产品力竞争中,鸿蒙智能座舱,应该说具有相对技术优势和溢价属性。


但这个卖点全然不算太亮,毕竟到目前为止,鸿蒙并没有什么“爆点”可拿来反复吹。于是“AITO零重力座椅”被推了出去,冠以业界首创。采用零压感知人体工学设计,压力可分布超均匀的座椅靠背坐垫。用户语音或者一键打开即可实现舒适的零重力坐姿。


鸿蒙对应智能驾驶体验,零重力座椅支撑舒适感,增程技术解决续航焦虑,综合产品力水准对得起价格,甚至比较之下,还给到了些许中大型SUV中的性价比印象分。余承东的营销术语更是带足了社交货币。


提到增程式技术,它是否落后,由行业人士来定欠缺公允。毕竟,一项技术应用是否带来有价值的产品体验,需要市场说了算。用户决定产品定义,体验界定生命周期,发起技术迭代。


余承东卖力带货的决心刷进众人的眼里。曾信誓旦旦定下30万的年度销量目标,显然不能牛吹了出去,最后要砸了自家招牌。


图片来自微博


“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业务,烧钱的游戏”,这么说新势力造车,哪一个又不是呢?


当华为最初高举高打鸿蒙生态系统,亮出“华为不造车,要帮助车企造好车”口号的时候,余承东看到了汽车在智能网联板块业已爆发的长线红利市场。


2020年7月,比亚迪汉首款上市,余承东现身发布会现场,解说鸿蒙系统,让这个“生态品牌”搭上了现象级爆款产品的顺风车。


然后,华为与北汽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极狐汽车高调联合,推出了主打鸿蒙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一时之间,围绕HI技术品牌一系列的行业首创惊艳四座,引起广泛关注,尤以华为自动驾驶技术最为亮眼。


HI走红后,华为的合作朋友圈迅速扩大,不乏长安汽车、宁德时代这样的大户。但论及汽车相关核心技术的应用落地,华为务实地选中了小康股份,孵化出赛力斯SF5。这款车上市后名声不显销量不佳,然而,华为对整车集成制造的操盘“小试牛刀”了一把。


All in这个生意是板上钉钉的。生意人就讲生意。


我做“灵魂”你造车


有知名媒体在M7发布会后发布辣眼睛标题文,“强烈呼吁华为下场造车”。


虽然华为已踏进汽车圈毋庸置疑,造车却大可不必,为啥?


还是要从余承东的生意基盘说起。经历了美国数年的制裁,华为在芯片和手机业务上遭受重创,跌落全球手机市场王座。


更为显而易见的现实,一是智能手机整体市场的下滑趋势明显;二则市场已充分竞争,触达增量天花板,华为扭转局面的机会较低。


从最新的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就可以看出,2022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112亿台,同比下降了 11%,其中高端手机下降了8%。高端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苹果、三星、OPPO、小米和Vivo。苹果凭借iphone 13系列,市场份额占到了62%,独占鳌头。


图片来自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网页


智能手机的需求疲软也日渐显露,手机越来越贵,机型越来越没新意。眼下有热度的折叠屏机型,也是看热闹的人多,买的人少。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已被拉长到30个月左右。


利润被蚕食,市场份额大幅丢失,余承东不得不另辟蹊径。尽管是令人唏嘘的结局,“假如没有美国打压,全球只有华为和苹果”。但现实生活没有假如可言,余承东必须抓住汽车这个命运掉落的契机。


图片来自微博


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被认为是智能技术上最具互通性的两种移动终端。造车大潮开始兴起时,各种市场的讨论和分析都讲得很透彻了。再加上下场造车的手机大厂,例如小米,也都开始挂牌营业了。


有了过去数年新势力首批冲锋队的实战演练,新能源与智能造车未来的市场体量、增长速度,有了令人不言而喻的“能见度”。门槛虽高,架不住无数的造梦者奔赴。


华为没有理由不做,且这个生意的做法有很多种。


投入重金造工厂,组建团队,培育供应链。造车意味着重资产,长周期,回收慢且风险巨大,试错成本极高。亲临下场一整套做下来,花费庞大资金不说,时间才是最为关键的制胜要素。


窗口期不会一直开放,尽早加入这个产业高速发展时期,一个良好的竞赛势头,才是现在最为宝贵的资源杠杆。


小米造车从头开始,第一款车型据说也要在2024年面世。而华为每年虽然要花掉十几亿美金,仅仅是研发和技术对接,把钱用在刀刃上,与小康汽车联手,一个资源组合拳,轻盈的转身,一年多的时间就推出了三辆车,打造了一个新能源高端品牌。


图片来自网络


不造车,华为照样走出来一个适合它自己的汽车生意模式。


作为全球ICT运营商,本就是ToB业务翘楚,满足用户需求,与B端的合作自不在话下。如何合作,界定利益分享模式和主导权,是华为思考的基点。


这一次看似是一个双赢的格局。


相比红火的新汽车产业,小康品牌早已被埋没,鲜有人提及。自与华为达成合作后,毫不夸张地演绎了“逆袭成长记”。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小康股份股价从32.7元上涨至85.6元,涨幅超160%,总市值达到了1156.8亿元,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


而余承东最擅长的C端市场,华为不是主机厂却胜似主机厂,卖最好的车就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将鸿蒙系统,HI品牌技术架构,随着销量提升和未来产品矩阵更广范围的用户渗透,华为将收获持续的技术迭代,产品体验优化。


做全球最好的Tier 1,这依然是未来几年华为最务实可靠的破局点。


尤记得上汽陈虹的“灵魂论”争议。当时,在上汽集团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被提及的问题是,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合作。陈虹一语惊人:“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值得玩味的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场基于速度的淘汰竞赛中,能活下来才是首要目标。至于怎么活,大佬们各有手段,到了关键时刻,大概也顾不上计较什么是谁的灵魂了吧。


结语


M7上市后反响极好。华为官方给出的数据,72小时订单破了6万。


要知道,在手机市场,余承东仅仅把苹果视为华为最匹敌的对手。如今这个对手在今年3月被传出已经解散了汽车团队。是否还会有造车的后续故事,现在还很难说。


尽管如此,苹果的用户们,还是期盼这款汽车问世的,期盼的是令人惊艳的苹果产品体验。


今年6月6日,苹果召开全球开发者大会,发布了新一代CarPlay车载系统。新版CarPlay做了全面系统升级,除了传统的导航和娱乐功能,增加了非安全类车辆控制功能,例如接管座舱控制和所有屏幕。


CarPlay已经触达到汽车车载操作系统核心功能,将影响未来用户用车生态的定义。新版CarPlay一经发布,合作伙伴就囊括了国际顶尖车企,包括奔驰、奥迪、路虎、福特等。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微博发言,“新一代CarPlay是这一代汽车中优秀的解决方案,而下一代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需要更全面的全栈自研和生态建设。”


类似于汽车版的iOS,CarPlay的影响力让业界对苹果造车的“忧惧”难以解除。国内在功能和生态设计上较为贴近,且被品牌化推向市场的,目前只有基于华为鸿蒙OS研发的HiCar。


余承东或许还认为,华为同样还能与苹果在另一条道路上狭路相逢,一决高下。但对他来说眼下最紧迫的,还是如何增收,如何活下来。30万的目标尤在,如何活得好一点,尚需时日证明。


- END -

最新话题:4种社会困境变体

欢迎关注“首席商业评论”视频号留言讨论!

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点击“在看”,拥有相互成就的关系!

相关阅读

  • 七酱HMI设计周刊 - Vol.05 (20220902

  • 欢迎订阅【七酱HMI设计周刊】,每周分享HMI设计最值得看的文章。关注公众号【七酱设计笔记】获取车载资讯、界面开眼、座舱体验。以及时间管理、文字写作、个人影响力建设、作
  • 运动健康 | 校企互动健康跑活动火热报名中

  • 活动背景 为了加强青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特此举办校企互动健康跑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形式分为线上打卡活动和线
  • 车载摄像头像素进化史

  • 赛车手的反应能力,是正常人的 4 倍,所以他们能在千钧一发之际作出最佳的路线规划。但我们平时行驶在城市道路,比赛道有更多的突发和偶然,例如突然冲出的行人、电动车,并不亚于赛
  • 技术派掌舵,李想掀起组织变革,冲击千亿市场

  • 现金流转负、毛利率历史新低、高层换血、组织大变革,理想如重回起点。受车型换代季的影响,理想第三季度整体数据不算亮眼。财报数据显示,理想三季度仅卖出了 2.6 万辆,净亏损 16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问界M7上市,余承东卖力带货“亏本”生意

  • 余承东卖车,卖得越来越有感觉了。借AITO 问界M7的上市,在话题榜前前后后刷足了一波存在感。先是在M7上市前夜去深圳的理想店看L9,身着清凉家居服,兴致勃勃研究了近一小时,现场照
  • 新加坡为啥突然火了?

  • 作者:张楠来源:投中网(ID:China-Venture)很长时间里,世界的运行规律都被默认为“The Big,The Better”,直到这段时间的“新加坡热”。为什么说新加坡火了?中国人口中的“坡县”在发生
  • 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思维模式

  • 作者:微芒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王小波曾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为重要。”拥有优秀思维的人,即使是行驶在暗礁横生的生活之海,也不会迷失方向,因为思维
  • 15岁上斯坦福,37岁华裔女学霸登顶Meta新任CFO

  • 近日,随着扎克伯格的Meta(原Facebook)对外宣称将裁员1.1万人,这家硅谷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也加入了美国科技巨头的“裁员潮”。与此同时,一张年轻的华裔面孔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 别焦虑了,这才是中国各行业平均工资的真相

  • 作者:董道力 编辑:唐也钦、张晨阳可视化:戚桐珲运营:苏洪锐监制:唐也钦来源:DT财经(ID:DTcaijing)年底将至,你的钱包还好吗?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2》,年鉴中记录了
  • “最赚钱的超市”,市值没了1000亿

  • “最赚钱的超市”大润发,也抵不过时代的脚步。在2023财年上半年,它首次出现了中期亏损。这家拥有近600家卖场的巨头,目前市值仅为171亿港元。接下来,大润发“大象转身”,它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