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职教学生真的与考公无缘了吗?|两会热谈

日期: 来源:中国三农发布收集编辑:农视网


如今

职业教育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那么

选择职业教育的孩子

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破除起来有多难?

如果选择了职业教育

是不是就与考公务员无缘了?

孩子们又该如何选择和面对呢?



针对这些问题

由伊利集团冠名播出的

《三农三人谈》邀请

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省阜阳技师学院
汽车工程系副主任、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贾亮
进行线上交流
同时还邀请了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丁延庆
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
谷广朝

做客演播室

为大家做专业的解读


▲ 完整视频

《三农三人谈•两会热谈|职教学生真的与考公无缘了吗?》


用发展的眼光看职业教育


贾亮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今年作为技能人才的代表来到全国两会。他的成长经历是什么样的?他对职业教育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副主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贾亮





我的感受就是变化特别大,这些年职业学校很多。我是初中毕业后出来当学徒,当时职业教育很少。因为喜欢汽车,我们这省会城市有几家,但主要是以民办为主,学费很高,对农村孩子来讲压力很大,所以当时选择到企业学徒。2010年,阜阳农机技工学校新开了汽车专业,也是第一批招生,我读了一个非全日制的高级技工班,从那时候开始接触职业教育。2014年,通过校企合作,我到阜阳技师学院。因为我是企业派驻学校的技能人才,属于企业代表到学校去上课,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地从事职业教育。我的感觉就是从以前的弱到现在的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能看到教育投入尤其是职业教育投入特别大。现在每个县都建有职业学校或者技工学校,以前阜阳市都很少,能感觉到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力度是很大的。


今年两会我带来的建议主要是职普融通,就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怎么去融通。我们经过调研之后发现,现在的小孩在上小学、中学时,他们不了解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还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这样的话,在中考成绩出来之后,部分无缘普通高中去上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可能在短时间盲目选择一个专业去上。所以,我们想在中学或小学阶段就融入劳模工匠精神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从一开始慢慢地培养兴趣、爱好,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利于将来能真正地找一个喜欢的专业、行业。


以前,职业教育似乎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比如说考分低了,可能会选择职业教育。但上职校应该是基于自己的兴趣或者特长做的一种主动选择。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丁延庆





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一种偏见,这种偏见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①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近似终结性的教育。也就是说,如果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之后,再继续深造获得更高学历的机会很小。而我们中国重视学历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家都愿意追求高学历,这就使得大家不太认可它。

②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上给职业教育发展没有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使得职业教育当时的质量不是很好,甚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持续滑坡。接受职业教育之后,它的经济收益比大家预期的要差,这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在经过那段时间之后,大家就觉得上职业教育是不划算的。

实际上,这个情况目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①从研究角度来说,我们监测职业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就是把花在教育上的钱当成一种投资,和其他投资一样。毫无疑问,目前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它的收益率跟过去相比是有很大改善的。

②跟过去相比,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有了特别大的改善。国家有特别大的投入,企业有需求,也会跟学校一起合作,因为有技工人才需求。从各种方式有一些投入,这个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跟过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质量提高很快。

观念的改善确实很重要,学生从初中毕业之后,到底是选择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怎样作出理智的选择呢?

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 谷广朝:





有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上职高,甚至搞到了重点高中,孩子学习压力很大跟不上,也没兴趣愿意学,还不如让他学职高。我经常说没有笨的孩子,只有糊涂的家长。有的学生抑郁了,有的干脆不上学了,还有个别的离家出走,甚至有极个别的自杀了,这些事都发生过。


如果学习成绩在40%到60%之间上了普高,有可能到高考的时候还不如上职高考的院校好。因为上职高,数学、语文和外语是要学的,另外加一门技术,只要学生愿意学,参加了会考也可以高考。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丁延庆:





现在,职业教育包括技工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升学敞口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也就是继续获得技术职业教育、继续获得学历的前景很好。很多省份春季都有单招,高职院校对中职所有在校生的单独招生。在相当多的省份,单招的录取比例都超过了90%,作为中职学生,只要报考几乎都能录取。而且,中职学生继续升学到高等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中职学生跟普通高中学生一样,可以参加夏季高考。


如何理解普职分流比例?


之前网络上有一些说法大家比较关注,就是初中毕业之后普职分流比例大概是5比5,这个说法有没有依据?到底是怎么来的?各地区的招生比例是如何规定的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丁延庆:





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有明确比例规定的。曾经有6比4的规定,就是60%职业教育、40%普通教育,还有5比5的说法。但近年的说法是普职协调发展,按我们理解的比例关系来看,大概也是对半。所以,5比5是有依据的,也有政策依据。


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 谷广朝:





前些年,包括现在掌握的普职比例是5.5比4.5,就是55%上普通高中,45%上职业高中。但是,每个省市的情况不一样,有很大的差别,跟学生的生源,还有高考的录取率都不一样。

比如说,上普高最多的两个省市,一是北京大概是70%,还有黑龙江也是70%。即使是北京,每个区上普高的比例差别也非常大,东城、西城、海淀达到90%多,像亦庄百分之四十几。所以,根据学生的生源情况、高中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两个高的是70%,最低的53%,53%到60%这一段很多,山东、江苏、广西、安徽。以河南为例,参加高考的学生将近100万人,实际上录取的也就是50万人左右,有一半孩子上不了大学。既然这样,还不如上职高。


从国际角度来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方法吗?因为很多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无论是从观念还是实际的教育产业发展,都是很有前景的。

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 谷广朝:





第一是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比我们早;第二是重视,从政府到老百姓、到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比如美国社区大学就是一个职业学校。我一直倡导我们国家可以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2017年,我们一个代表团小组到德国学习,考察人家的技术创新和“工业4.0”。接待我们的人说,德国学生初中毕业以后上职高的这一块占到了72.5%,真正上普高、考研究型大学的只占27.5%,这也是德国工业发达、制造业强大的一个秘诀。



职教学生同样可以考公


既然现在职业教育平台越来越广,而且上升通道也慢慢在往上打开,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讲,读了职业教育之后,考公是可以的吗?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 谷广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都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不能有偏见地不招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并且提到这些单位招技术岗位,必须明确要什么技术岗位,招聘的时候关键要看技术能力。招公务员有很多是技术岗位,职业院校毕业的技术强,反而有优势。所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考公是一点儿问题没有的。

考公的要求是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吗?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丁延庆:





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考公要求,但必须承认一点,就是目前多数情况下,岗位都设置了一个学历门槛要求,学历门槛越来越高,通常都是硕士。

但是学历要求和考公务员其实不冲突。上了职业教育,中职毕业的,可能达不到多数岗位的学历门槛要求。但是,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如果现在读中职,将来想考公那就继续深造。只要你持续学习、有学习愿望,中职毕业之后可以上高职,可以直接参加高考,考本科。而且,未来这个敞口是越来越大的。


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到底怎么样?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副主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贾亮:





我们主要是以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两块为主,最高的培训能到六年制和七年制。毕业之后,享受待遇也是有的,比如征兵入伍、职称评定,还有公务员考试这一部分,也是很明确地同等于中专、大专、本科这三个学历来落实,对人才培养也是一个激励性的作用。我们是订单式培养,根据学生的特长还有企业的用工需求,这样能解决孩子的后顾之忧。


从普职分流向普职融通


从普通教育角度来讲,有没有和职业教育可以相融通的?这种融通对于职业教育有帮助,对普通教育是不是也有帮助?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丁延庆:





2021年4月,国家出台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至少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独立开设劳动课。其实应该把一些技能教育的部分也加进去,让他从小就接触这些东西,相信很多孩子会受到影响,很多资质很高的孩子也会选择去这个轨道,这样就有一个良性循环。因为生源好了,能出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得到的回报非常高,大家看到之后,对他的认同就改变了。

我们国家义务教育肯定是普通教育,这个格局一般不能改变。但是,从小学到初中能够渗透一些职业技能、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分一定是有好处的。普职融通还是有可为的。

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 谷广朝:





其实包括普通大学,真的需要深度融合。现在我们国家的学生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后到欧美学习,他们认为中国的孩子理论很强,动手能力很差,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从普通教育来讲,我们缺少职业技能这块的实践课,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不管你学什么专业,都应该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应该有动手能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丁延庆:





普职融通在高中阶段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现在高考在选科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技能当作一个可选科目,很多人愿意选。而且,技能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已经非常成熟了,照搬到普通高中,给孩子们增加这样一个选择,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好的。



这些年
高技能职业人才的需求
越来越大
国家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把关注点集中到
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
发展潜能上来
并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
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拓宽
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空间

记者|吴婷

摄像丨刘树文、梁贵权、常瑞民

编辑、视频剪辑|杨虹

海报|贺臣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优质内容

相关阅读

  • 依米:体制内的人都在做哪些副业?

  • 那天和某地的医院副院长一桌吃饭他们闲聊调侃了句:“医院让我们做副业,要不我们下班后去搬个砖?”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我却认真的思考了下,医生现在都在做什么副业?或者说体制
  • 100年国牌匠心传承,这T恤太好穿!

  • “遗我吉贝衣,海风令夕寒。”千百年前,苏东坡曾经发出过感叹,穿越过时光,这件“吉贝衣”在现如今,竟然重焕新生。吉贝,就是现在的木棉,同时也是广州、攀枝花等城市的市树。木棉有着
  • 植树节保定学生们“种”自己的愿望

  • 仲春时节,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好时节。3月9日,冀英学校组织开展了“栽种一个‘梦’”植树节主题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当天,在学校的组织下
  • 高三老师被安排和学生一起考试,网友灵魂拷问

  • 本文转载自澎湃新闻3月8日,安徽六安,钟老师分享了自己学校70余名老师参加考试的视频。视频中,一高中举行全真模拟考,学校让相应学科的老师也参与考试,70多名老师在一起考试,场面非
  • 终于播了,都在盼着她被宋慧乔狠狠手撕

  • #3月10号下午四点只办一件事#这个没头没尾却冲上榜一的热搜让正在嗑瓜子的路人一脸懵逼。一点进话题,这群路人毫无防备地被一群呼唤着“妍珍呐”的剧粉包围了。仔细一看,原来
  • 最喜欢的金庸作品,为什么会跟着年纪变

  • 今天是金庸老爷子的诞辰。作为中文武侠世界的重要架构者之一,他为全世界华文读者留下了十几部优秀的武侠小说,以及由此改编而来的众多改编作品。就像人们总爱关公战秦琼的戏码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大豆田杂草防控方案

  • 点击上方“全国农技推广”关注我们!大豆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6000万亩以上,根据不同大豆种植区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特点,开展防控技术指导。重点防控马唐属、稗属等禾本科杂草,鸭跖
  • 科普知识 | 如何避免购买假劣肥料

  • 点击上方“全国农技推广”关注我们!当期,正值春播期间用肥高峰,往往也是假冒伪劣肥料最为泛滥的时候。避免购买不合格化肥,首先要做到“三看”。1. 看场所。看农资经营门店是否
  • 职教学生真的与考公无缘了吗?|两会热谈

  • 如今职业教育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那么选择职业教育的孩子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破除起来有多难?如果选择了职业教育是不
  • 油菜田杂草防控方案

  • 点击上方“全国农技推广”关注我们!油菜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5000万亩以上,根据不同油菜种植区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特点,开展防控技术指导。重点防控看麦娘属、菵草等禾本科杂草,猪
  • 必须要这样死,我们最爱的海鲜才会变黄

  • 撰文 | 七君大黄鱼是大家爱吃的一道海鲜,用大黄鱼的鱼鳔制作的鱼肚和与鱼翅、海参、鲍鱼并列为中国四大干货之一。不过,你可能并不知道大黄鱼死前经历了什么才有这样的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