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追问观察 | 申请海外博士后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日期: 来源:nextquestion收集编辑:追问


CP Mentor & Mentee 是由华人计算精神病学联盟 (Chinese Computational Psychiatry Network, CCPN) 发起组织的系列节目。受到 Human Brain Mapping 的 Mentor & Mentee 以及 Weiji Ma的Growing up in Science 的启发,该节目持续关注青年学生、学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成长,通过个人分享、圆桌讨论、提问答疑的形式,和观众共同探讨学术生活(生存)中的各种隐性知识和技能。


2022年10月19日,华人计算精神病学联盟组织了一场海外博士后申请经验分享会,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刘怀瑜博士,耶鲁大学的齐光耀博士,明尼苏达大学的鄢忻媛博士就海外博士后岗位申请的经验进行分享,从申请前材料准备、申请流程以及博士博士后阶段科研的异同具体地分享了自己求学时的经历,为有志于申请海外博士的与会者们提供了切实的申请意见和建议。


本次会议得到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及其旗下全球在线脑科学家社区苏格拉底实验室(Socratic Lab)和追问媒体(Nextquestion)的大力支持。追问观察对会议期间的精彩问答进行了整理,包括如何寻找并联系自己有意向的教授、研究助理的工作内容、如何找到研究的兴趣点等高质量问题。以下为精选内容,欢迎阅读。



 海外博士后申请tips:


#刘怀瑜

一、两类博士后职位(With Money vs Without Money)有何区别?


        “申请时注意市面上有两种博士后,第一种是合作导师的基金直接资助,第二种是联合导师申请博士后的基金(如欧洲的玛丽居里基金)。前者资金来源有保障,但具体研究主题有明确限制;后者需要面对基金申请失败情况,但是有更高的学术自由度。”


二、面试中,导师会关注学术环境中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吗?会和其他Lab Member进行面试?


       “我在面试时感受到了导师对于应聘者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要求和期望。我们一起讨论了是否和以前Lab member发生过不愉快以及解决方法。在面试中,除了和导师交流,也需要和组里其他同事进行交流,以确定双方“气场”是否合适,未来是否能够愉快合作。”


#齐光耀

一、申请过程中,是否要获取导师和同单位其他老师的综合意见?


“无论是否确定进行博士后研究,以及确定后具体申请哪些实验室,都应该详细和导师讨论,因为导师可能是最了解你科研情况的人之一。此外,也可以和同单位其他熟悉你研究的研究员/教授进行交流,从而从不同侧面思考自己可能的博士后道路。”


二、何时可以开始申请?从开始申请到入职海外预留多长时间合适?


“很多小伙伴有关于申请时间线的疑问,我的建议是当你确定要去海外进行博士后研究,且博士期间研究基本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尽早考虑申请。以我为例,从正式开始申请,到最终开始博士后的工作,历经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尤其是在国际环境复杂的当下,找到合适的offer和办理相关出国手续都可能耗费不少时间。”


#鄢忻媛

一、在博士后过程中期望什么类型的博后老板?(比如Hands-on or Hands-off)


“我认为一个关键问题是思考清楚适合自己的博后老板类型。比如Hands-on类型的还是Hands-off类型的?如果是Hands-on类型的老板,你的研究进度会比较快,但是你的独立性不会得到提升,因为Hands-on的老板在很多方面都会对你有所安排;而Hands-off类型的老板,很多事情都需要由你自己来把控和亲力亲为,你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你也很自由,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二、是否有过期待未来的博后老板会如何定位自己?


有的老板希望博士后过去立马开始干活,成为paper产出的高效人才,有的老板也愿意花时间培养自己的博士后,愿意给博士后成长的时间。我觉得这个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如果是在博后期间继续之前的研究方向,那么前者风格的老板会让你高效产出;如果是在博后期间换了一个方向,那么你或许更需要找一个愿意看到你在新领域成长的老板。并不是所有的教授都有耐心培养博士后。


三、有哪些渠道可以寻找博后?


“除了传统渠道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Neuromatch(一个学术会议),SFN活动,相关的会议的e-mail list(比如SPM,SFN),和推特。”


四、是否曾经深入思考过自己以前的研究工作?


“如果进入面试阶段,在准备介绍自己以前研究的PPT时,不要一个版本去应对所有面试。每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有所差异,自己要花心思,深入思考自己以前研究和面试实验室的match情况,突出特点,放弃掉一些不太相关的信息。特别注意,不要把自己博士期间做的所有项目都拿出来讲,你需要做一个主题的系列研究报告,这样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并认可你的专业性和思考深度。”



海外博士后申请Q&A:


Q

博士后阶段要不要继续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研究主题和技术要不要转换?

A

刘怀瑜:“个人倾向研究主题基本重合,但是倾向于学习不同研究技术与方法。”


齐光耀 :“有个PI建议我,博后期间也可以考虑转换研究主题,可以学更多的东西和收获不同的研究视角。之后成立自己实验室时(如果可能),即使是一个旧的研究主题也会有不同的切入点与思考。”


鄢忻媛 :“如果与博士阶段研究主题大方向一致,是一种“经济”的方式。如果需要切换主题,建议至少一年做对应的知识准备。无论如何,主题的转换会伴随一些代价(如研究进展较慢),需要谨慎。”


Q

博士后申请竞争力如何提高?非英语母语的然劣势,论文发表不足的劣势如何应对?

A

刘怀瑜:“如果特别担心语言问题,可以提前多次进行面试模拟。论文发表的短板很难短时间内改变,只能诚实面对。”


齐光耀 :“我觉得学术英语和生活口语可以分开看待。其实生活口语稍差不太影响博士后申请,重点是能流利的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研究内容;论文发表其实有运气成分,可以没发表,但是要体现出良好的科研训练 (如报告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鄢忻媛 : “有些导师确实很关注英语生活口语,如果导师很介意你在生活口语的劣势,可以不选择这样的导师。至于论文方面,其实你之前的文章只是敲门砖,如果你已经成功进入面试环节的话,那对方已经初步认可了你的科研能力和潜力,你更需要在面试的时候突出自己的实力。很多有经验的教授都知道,一个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有太多因素掺杂,而你的实力比你的文章会更有说服力。”

Q

选择国内博士后还是国外博士后?如果年龄比较大,有家庭负担,如何考虑选择?

A

刘怀瑜:“我觉得这是一个主观选择;但是据我了解,在欧洲,起码荷兰,国外博士系统对于年龄和家庭比较宽容,年纪较大和带孩子的博后也不少见”。


齐光耀 :“需要自己综合考虑,如家人的意见、导师的意见。前辈建议我有条件还是出国博后,对学术和心智起到同时提高的作用;在海外做博后,伴侣陪同或伴侣在当地工作都是一个选项。”


鄢忻媛 :“ 海外博后可能是开启“困难”模式的一个契机,可能有在国内“舒适区”无法获得的收获;伴侣可以考虑一起去,但是如果伴侣有很稳定工作,也有孩子,需要慎重考虑。”



#结语:


博士后阶段是不同于博士生训练的科研新阶段,科研,家庭,语言,环境的压力接踵而来。有的小伙伴选择远渡重洋去异国他乡获得不一样的海外研究经验。希望我们这一次的追问可以为选择出海追梦的小伙伴提供帮助,继续他们科研路上的求索。请关注我们后续的追问观察,我们将继续关注找教职,管理实验室,申请基金等话题。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回顾


作者:刘威

责编:Aaron

排版:Nora

推荐阅读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追问的问题或者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


相关阅读

  • Ocula 对谈 | 赖辉明:日落时刻

  • 赖辉明 Timothy Lai。图片提供:艺术家和Longlati基金会。生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哥打巴鲁,现工作和生活于罗德岛的普罗维登斯的美籍亚裔艺术家赖辉明(Timothy Lai)在 Longlati Fou
  • AI 开始为你的旅行配乐了 | 企划会议

  • 一个火车上的互动项目,实时生成你的专属背景音乐。△ SoundTracks 从地理位置、风景、时间、天气 4 个维度收集数据,实时生成纯音乐。图片来源 | Interrail上车坐好,准备开启未
  • 《现在我只爱一些简单的事物》潘洗尘

  • 《现在我只爱一些简单的事物》 by潘洗尘 从前 我的爱复杂 动荡 现在我只爱一些简单的事物 一只其貌不扬的小狗 或一朵深夜里突然绽放的小花儿
  • 林雨3期(昆明)线下沙龙:个人品牌之道

  • 个人品牌有什么用?作用大的很!2014年,我还是个小咔嘞咪生意没做好,营销也不会,最拿手的技能居然是ps身处低谷,十分迷茫那年中旬,我初次认识到个人品牌这个概念当时一下就很有感觉,盲
  • 买我每天 4 小时,为你提供精选信息

  • 年报发布后,又拖了这么久,今天来给自己的数字花园做个宣传。去年写年报素材时,我就在每篇文章末尾 299 元/份预售,有 6 位朋友付费支持,非常感谢。今天发售正式版,付费用户能获得
  • 卖橙子的广告

  • 开门见山,这篇是广告。可能有读者要说——你终于开窍接广告了吗?并没有。我还是那个死脑筋,本号不接商业广告。发这篇东西纯属公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朋友一把。我有位读者叫
  • 未来趋势 | 数据驱动的设计体验

  • ▲点击 "TCC翻译情报局" 关注,回复 "社群" 加入我们本文共 2951 字,预计阅读 8 分钟TCC 情报局的 第 177 篇 干货分享2023 年的 第 6 篇TCC 推荐:大家好,这里是TCC翻译情报局,我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追问新知 | 我们离治愈孤独症有多远?

  • # 追问按一直以来,人们希望建立神经或精神疾病的实验模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脑或研发药物。最近,神经科学家塞尔吉·帕斯卡(Sergiu Paşca)成功将人类细胞植入幼鼠大脑。这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