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股票指数估值梳理

日期: 来源:慢慢来刚刚好收集编辑:DM

一、指数分类
指数分类,见中证官网。https://www.csindex.com.cn/#/indices/family
主要提下指数的加权规则,常用的是市值加权、等权、股息率加权、价格加权。
市值加权,即以成分股市值为权重,绝大部分指数都是市值加权指数,如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等宽基和行业指数。
等权指数,定期赋予成分股相同权重,成分股的表现对指数的贡献相同。中证的等权指数一般半年调整一次权重,理论上只有一天等权,但权重因子计算会基于调整日之前几日的数据,到调整日时,权重已经发生变化,实际情况下不可能看到成分股等权的现象。
股息率加权,主要是以股息率为选股要求及加权对象的红利类指数。
价格加权,缺陷明显,没有被广泛使用,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用的是价格加权。

二、盈亏本质
1、市值加权指数
成分股权重越大对指数影响越大,因此,指数涨跌主要看权重股表现。对应投资逻辑是,一笔投资按照成分股的市值权重进行分配。
2、等权指数
因市值加权受大权重股影响,非权重股即便涨的很多,指数也不一定有反应,为消除权重影响,通过赋予成分股相同权重,所有成分股表现对指数同权,成分股涨幅的平均值为正,则指数上涨,为负则跌。如果成分股较多,通常普涨行情才能挣钱。对应的投资逻辑是,一笔投资,等额分配到每个成分股上。
3、股息率加权
股息率大的成分股上涨,则指数上涨。通常入选成分股的股息率差异不会非常大,因而也不太会出现权重集中的现象。
详见:不同类型指数的挣钱逻辑

三、常用估值指标
1、市盈率(PE)
市盈率=市值/净利润。
市值加权规则的PE=Σ市值/Σ净利润;
等权规则的PE=n/Σ1/pe,n=成分股数量,pe为单个成分股市盈率;
中位数PE,即成分股PE的中位数;
股息率加权PE,按当期权重因子赋予权重后的市值/赋予权重后的净利润(目前只见到中证官网提供)。
2、市净率(PB)
市值加权规则的PE=Σ市值/Σ净资产;
等权规则的PE=n/Σ1/pb,n=成分股数量,pb为单个成分股市净率;
中位数PB,即成分股PB的中位数;
股息率加权PB,按当期权重因子赋予权重后的市值/赋予权重后的净利润(目前只见到中证官网提供)。

四、指数估值
市值加权,即指数的成分股市值加总/对应的净利润加总,PB类似,这种算法最为普遍,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指数都是市值加权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其问题或者说是个性:某些成分股的市值权重或净利润权重过大,将使得指数估值受明显影响,主导了估值结果,其他成分股或整只指数的估值得不到客观体现。
等权算法,等权算法是调和平均,特点是容易受极值影响,最易出现估值大幅跳跃的不稳定情况而无法参考,这种巨大变化本身不是指数的实际情况,而是由个别极值数据造成,且这些数据出现和影响是没规律的,使用等权计算PE,一定会面临这个问题。另一个特点,等权PE、PB的计算是按每日等权,而通常指数是半年做一次等权,估值不能反映等权指数的实际情况。
中位数,这种方式是监控中间位置数据看整体水位的高低,在指数的成分股普涨普跌的行情中是没问题的。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时,这种时候就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每种算法都有其实际意义,从不同角度反映其特征,但又都存在不足,因而做了综合。
详见:全市场估值水平评估方法:DM估值分位

五、仓位参考
总仓位=1-中证全指PEPB综合估值分位(70%PB)
标的仓位=标的配额*(1-具体指数的PEPB综合分位(70%PB))
实际使用中,并不会严格按照这个仓位调整,多数情况下,只作为参考,但在低估区间及高估区间时,会大致向这个数据靠拢。

相关阅读

  • ChatGPT如何看待指数基金?

  • 问了一些问题:什么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优缺点?在中国投资指数基金合适吗?巴菲特为什么推荐普通投资者购买指数基金?标普500和沪深300哪个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加权指数基金的优缺点
  • 指数权重集中度比较

  • 关于指数权重股集中度,此前看到一个观点认为深综指成分股权重会相对分散,今天做了个比较,有不一样的发现。前几天一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创新用法,用基尼系数来描述指数
  • 指数分析系列:沪深300 V2

  • 沪深300陆续有些分析,随着了解深入,更新一些认识。一、基础简述1、样本空间科创板证券、创业板证券:上市时间超过一年。其他证券:上市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除非该证券自上市以 来日
  • 国盛策略 | 市场回顾 —— 3300拉锯战反复

  • / 核心观点/一周要闻点评:沪指周内再破3300,冲高后陷入拉锯战地产边际复苏、开复工节奏加速提振基本面信心,叠加全面注册制落地等消息刺激,周初金融与地产链表现居前,并沿顺周期
  • 迎接开门红

  • 春节假期结束,甚是想念大家,迫不及待上来给大伙拜年!假期海外市场整体偏暖,消息面利多明显多于利空,期间全球股市涨多跌少、商品市场波澜不惊。持仓过节的朋友们,明天稳了!外围方面
  • 指数增强ETF扩容在即,潜力牛基如何选

  • 继2021年首批试点5只指数增强ETF上市之后,前不久第二批13只指数增强ETF正式获批,这也标志着增强型ETF进入从试点探索到发力推进的新阶段。当然,最为受益的还是指数投资者,近日包
  • 指数基金的打新盛宴又来了吗

  • 兔年首周,A股高开低走,整体行情乏善可陈。截至周五收盘,各大宽基指数涨跌互现,以中证500位代表的中小盘成长风格走势还不错,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稍显乏力,主流指数详细表现
  • 长坡厚雪叠加市场回暖,港股通消费值得关注

  • 春节期间,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从元旦后站稳20000点,到目前已经突破22000点。港股市场随着内地经济复苏预期开始逐渐回暖,长坡厚雪的消费行业也有望展现出较大的弹性,投资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股票指数估值梳理

  • 一、指数分类指数分类,见中证官网。https://www.csindex.com.cn/#/indices/family主要提下指数的加权规则,常用的是市值加权、等权、股息率加权、价格加权。市值加权,即以成分
  • ChatGPT如何看待指数基金?

  • 问了一些问题:什么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优缺点?在中国投资指数基金合适吗?巴菲特为什么推荐普通投资者购买指数基金?标普500和沪深300哪个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加权指数基金的优缺点
  • 指数权重集中度比较

  • 关于指数权重股集中度,此前看到一个观点认为深综指成分股权重会相对分散,今天做了个比较,有不一样的发现。前几天一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创新用法,用基尼系数来描述指数
  • 全市场DM估值温度53℃ (2023.2.10)

  • 全市场DM估值温度2月10日全市场DM估值温度 53度,和上周变化不大。恒生指数PE是月度数据,仍是12.3,十年移动均值为11.9,十年百分位为72%;席勒市盈率9.15,十年移动均值12.03,十年百分
  • 指数分析系列:300价值与300成长(一)

  • 一、沪深300样本空间及变化1、指数样本空间由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非 ST、*ST 沪深 A 股和红 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组成: 科创板证券、创业板证券:上市时间超过一年。其他证券:上
  • 全市场DM估值温度47℃ (2023.2.17) 全面注册制

  • 今天全市场DM估值温度47度,处在正常区间,不贵不便宜,上周五53度,下降6度。本次从2022年12月23日的33度开始持续反弹,最高本周一55度,上升了22度,后开始回撤。本周上证指数跌1.1,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