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策略|非IPO退出方式在逐渐兴起

日期: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收集编辑:中信证券研究

丨裘翔


今年以来非IPO退出案例数量和占比在增多,周期较短、回报稳定的非IPO退出方式或将逐渐成为主流。全球基金收益下行时,S基金今年表现仍然优异,国内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结构也在逐渐多元化。另一方面,今年以来IPO退出方式相对承压。IPO家数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减少,审核时间也在拉长;上市一年后的破发概率在升高,IPO退出收益变得不稳定;IPO过会率为2019年以来最低,近两年监管趋严下公布现场抽查名单后出现大量撤回。


今年以来非IPO退出案例数量和占比在增多。


今年前三季度,被投企业退出案例共计3480笔,其中非IPO方式退出的案例1484笔,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1433笔。从占比上看,今年前三季度非IPO退出案例占比42.6%,相比去年的31.6%上升了11pcts。从具体方式上看,股权转让和并购案例数同比增长16.4%和13.2%,为主要增量来源。



周期较短、回报稳定的非IPO退出方式或将逐渐成为主流。


今年上半年,国内共发生624笔股权投资基金二手交易,交易规模已达到去年全年的66.7%,增长势头明显;三季度私募股权基金并购退出数量也在快速提升,单季度并购金额达到151亿元。从海外经验来看,IPO退出占比低也是欧美成熟资本市场的特征之一,美国PE公开上市退出占比常年保持在10%以下的低位,今年前三季度的占比更是低至1.6%。



S基金今年收益表现优异,国内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结构也在逐渐多元化。


一方面,在今年全球PE、VC、FOF等基金收益整体下行时,S基金收益依然保持高位,未来有望吸引更多入局者。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母基金、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金融机构等角色在私募股权二手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买卖双方结构也在逐渐多元化。



今年以来IPO退出方式则相对承压,IPO家数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减少,审核时间也在拉长。


一方面,截至2022年12月15日,2022年四个季度A股IPO家数分别为79、72、115、60家,同比增速分别为-21%、-50%、-9%和-29%(四季度为同期值的同比增速),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从受理到最终上市的平均时间已经超过了450天,为疫情以来最长,其中主要的时间增量来自两个阶段:过会至注册成功/证监会核准批文、注册成功/证监会核准批文至上市,其平均时间分别较2020年延长了67天和16天。



上市一年后的破发概率在升高,IPO退出收益变得不稳定。


截至2022年12月15日,上市一年后的收盘价(后复权)跌破发行价的概率达到了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37.0%,2018年一季度和2019年二季度的峰值均未超过20%。同时,上市一年后的收盘价(后复权)相对发行价格的收益也来到了2016年以来的最低值,收益平均数/中位数仅有31%/16%,前一谷值出现在2018年一季度,而当时的收益平均数/中位数为71%/39%。



IPO过会率为2019年以来最低,近两年监管趋严下公布现场抽查名单后出现大量撤回。


我们使用通过/(通过+未通过+暂缓表决+取消审核)的比值作为过会率的参考,今年以来的过会率仅为87.0%,为2019年以来的最低值。如果将撤回也算入分母中,那么今年以来的过会率仅为67.1%。2021年1月29日,证监会颁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的基本要求、标准、流程以及后续处理工作。去年以来,中国证券业协会共计发布9批现场检查名单,其中2021年有46家企业被抽中,撤回20家,今年有34家企业被抽中,撤回11家。



股票供给数据定期跟踪:(截至12月15日)


1)IPO:12月以来,主板/创业板/科创板IPO数量分别为4/3/5家,IPO规模分别为35.4/29.9/76.7亿元。12月以来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分别有1/6/8家公司通过审核会议,计划募集资金172.6亿元。排队情况:主板:已受理(4)、已反馈(118)、预先披露更新(124)、已通过发审会状态(29);创业板:新受理(4)、已问询(147)、审核通过(75)、提交注册(65);科创板:已受理(5)、已问询(42)、上市委会议通过(18)、提交注册(32)。


2)定向增发:12月以来,有19家公司定向增发的股份上市,共募集资金538.8亿元。12月以来,有20家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计划合计募集金额314.6亿元。排队情况:主板:已受理(20)、已反馈(236)、已通过发审会(131)、领取核准发行批文(35);创业板:已受理(2)、已问询(18)、已回复(8)、审核通过(4)、提交注册(13);科创板:报送证监会(4)、已问询(5)、已回复(3)、审核通过(1)、证监会注册(10)。


3)配股:今年以来,共计10家公司实施配股,主要为证券公司和新能源企业,共计募资645.3亿元。今年以来,共计6家公司发布配股预案,主要为金融和制造企业,计划合计募集金额779亿元。排队情况:主板:已受理(2)、已反馈(12)、已通过发审会(7);创业板:报送证监会(1)。


4)可转债:12月以来,共计8家公司发行可转债,发行规模共计60.5亿元,有15家公司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计划发行规模共计155.6亿元。排队情况:主板:已受理(111)、已反馈(1);创业板:已受理(13)、已问询(14)、已回复(10)、审核通过(4)、提交注册(5);科创板:已受理(1)、已问询(4)、已回复(1)、证监会注册(2)。


5)解禁:未来12个月的解禁高峰在明年8月,253家公司共计解禁4625.3亿元,明年11月为解禁低谷,263家公司共计解禁2022.7亿元,未来12个月解禁规模共计44474.8亿元。对未来12个月解禁股份的股东类型进行拆解,PE/VC和产业资本占据主导,解禁规模分别为13010/19731亿元,合计占比69.4%。


6)股东增减持:按公告变动截止日期计算,12月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增持金额8.4亿元,减持金额112.2亿元,净减持103.7亿元,已超过10月的全月值。


7)回购:按公告截止日期计算,12月以来,上市公司回购金额41.3亿元,相当于11月月度水平的17.1%,结合实际交易日天数来看,目前12月相比11月回购额减少幅度较大。


8)股权激励:按首次实施公告日计算,12月以来,各类股权激励方式以限制性股票和期权为主,股票来源以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为主,激励对象以核心骨干为主。


9)境外IPO:美国12月以来有13家公司IPO上市,共募集0.5亿美元。港股12月以来有9家公司IPO上市,共募集129.6亿港元。英国12月以来有1家公司IPO上市,募集31.2亿美元。


10)一级市场投资:12月以来,一级市场发生投资事件185起,共募集635.4亿元,结合实际天数来看,相比10-11月的进度有所加快,投资案例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医疗生物和IT板块。



风险因素:


一级市场退出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二级市场波动超出预期;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

相关阅读

  • 碧桂园的三四线故事,越来越不好讲了

  • 最近碧桂园的股价坐上了“过山车”。2022年11月24日,碧桂园宣布与邮储银行达成合作,后者将为前者提供不超过5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受此消息影响,24日下午,碧桂园股价一路上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策略|非IPO退出方式在逐渐兴起

  • 文丨裘翔今年以来非IPO退出案例数量和占比在增多,周期较短、回报稳定的非IPO退出方式或将逐渐成为主流。全球基金收益下行时,S基金今年表现仍然优异,国内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结构
  • 视点|宁德时代大涨的原因找到了!

  • 宁德时代大涨的原因找到了!全文1007个字,大约需要5-7分钟阅读。鲍威尔吓坏美股,鲍威尔鹰派言论大大刺激了美股紧张神经,预计在更多关于通胀放缓证据来临之前,美股还将回调。在此
  • 因诺资产:因为承诺,所以全力以赴

  • 截至2022年10月底,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3967 家,存续基金规模近20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068家,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9390只,存续基金规模近6万亿。日常我们经常看到
  • 可转债|可转债申购提示

  • 2022-12-15有3只可转债申购01申购名称:漱玉发债;申购代码:371017;每个账户最小申购单位为10张(1000元);中签号公布及中签缴款日期: 2022-12-19。02申购名称:富淼发债;申购代码:7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