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微信出手音频娱乐:既是被逼的,也是主动的

日期: 来源:伯虎财经收集编辑:伯虎财经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梦得

微信又有新动作。

据Tech星球独家获悉,为了优化用户收听音乐及音频体验,微信对音乐内容再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小范围的体验优化测试。将此前位于首页下拉页面中的音乐、音频业务,在“发现”页中单独设置了一个入口,并更名为“听一听”,与“搜一搜”、“扫一扫”和“看一看”等功能并列,权重得到了提升。

“听一听”并不是一个新功能,早在去年4月,微信联合QQ音乐推出限时活动,活动期间,用户可以在微信里免费收听完整版VIP歌曲,包括大热的周杰伦全专辑等。之后,微信在音乐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音频功能,使得微信内的公众号文章、视频号等内容,都可以作为音频供用户使用。

即便在2021年的微信十周年公开课Pro上,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强调,微信现在依然还是一款小而美的产品,但外界对于微信的认知显然有所不同。

马斯克曾在2022年6月的一次公开聊天中称赞微信,表示在中国你基本上生活在微信上,因为它十分便利,并试图从微信中汲取灵感,来完成对Twitter的改造。

不过无论是在线音乐还是音频娱乐,“好兄弟”腾讯音乐都已经是业内的巨头,微信为什么还要把触手伸向声音经济?

01 既是被逼的,也是主动的

首先说结论,因为音频娱乐市场它值得。

据《2023腾讯娱乐白皮书·音乐篇》数据显示,2021-2023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分别为1331.80亿元、1554.90亿元和1849.25亿元,三年持续增长的数据说明听众更愿意为在线音乐花钱了。

音频方面,虽说目前已形成数亿量级的音频消费市场,用户规模增速边际放缓,据艾瑞消费研究院预估,音频用户规模将在2026年突破3.5亿后保持相对稳定。

但音频用户极具“特点”:

据艾瑞消费研究院调查,国内网络音频的主流用户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中青年白领阶层,女性居多,且整体学历及收入水平偏高,生活节奏快、闲暇时间较少。

同时,出于旺盛的消费意愿和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用户普遍对音频内容付费持积极态度,对于契合个性化需求的优质内容不吝惜维持并增加相关投入。根据调研结果并参考文教娱乐服务的相应消费数据,国内音频用户的消费意识已有极大改观,能不能提高国内播客市场的商业化水平,可以期待一下。

通过社交来盘活音乐、音频娱乐用户的流量、活跃度,让流量池变得更有价值,进而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者,诞生出更多爆火出圈的音乐作品,更多提升用户黏性的播客、音频作品等。同时,更高的活跃度,更丰富的内容,更有价值的流量,而这些都会为腾讯“未来的希望”——微信视频号赋能。

不过同样重要的是,在抖音不讲道理的打法下,腾讯需要微信去入局。

虽然腾讯音乐已经是音乐产业的霸主,基本上垄断了版权,但和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一样,大部分用户仅仅将其作为音乐播放工具使用。工具类的软件也很容易被替代,前车之鉴就有暴风影音、迅雷等,尤其是当竞争对手还不断偷缠食自家腹地时,微信亲自出手也就不足为奇。

从数据上来看,腾讯音乐的用户在不断流失,与抖音不断增长的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

2023年Q3,腾讯音乐财报显示,在线音乐服务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5.94亿人,较去年同期下滑4.2%。而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3年9月,抖音月活用户约为7.43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2022年9月的108.4分钟提升至115.2分钟。

更要命的是话语权的争夺。短视频改变了内容的生态,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无论是电影、电视剧、小说还是游戏、音乐,抖音已经成为了内容端的一个重要发动机。一条内容如果再抖音上走红,极大概率会在短时间内传播至全网。

去年8月,抖音成立了文娱部门,抖音音乐和汽水音乐都被整合到中国音乐业务。上线半年,汽水音乐DAU从500万左右涨到了800万左右,

所以,面对势如破竹的抖音,腾讯想要在音频娱乐领域挽回颓势,必须借力微信这个社交利器。

02 意在视频号

伯虎财经看来,“听一听”功能,就是从微信向视频号引流,刺激微信用户参与和分享的欲望,主要是为了增加视频号的粘性,刺激视频号发展。

首先从听一听的功能上来看。

点开“听一听”中的“音乐”选项,页面头部出现的是“现场音乐”和“乐迷圈”,这两项功能都和视频号紧紧绑定。

“现场音乐”当中显示的全部是视频号的音乐现场横屏视频,非常适合展现演唱会或音乐会内容。“乐迷圈”是一个用于对音乐作品和音乐人进行讨论的图文社区。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发布“现场音乐”的用户和在“乐迷圈”发言的用户均为微信视频号用户,可以选择关注,点金用户头像可以进入个人视频号主页,观看其他作品。

而面对微信视频号这个巨大的流量池,可以想象,这一股“流量”对于音乐创作者的吸引力。

音乐的吸引力,视频号早就尝过甜头,在影响力远远小于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同时,举办的几次线上演唱会,都出圈成为爆款刷屏各大社交平台。以崔健线上演唱会为例,赞助商的极狐汽车发布的数据显示,演唱会当晚在线观看人数超4600万+;演唱会微信生态内曝光次数12亿+;极狐微信指数达历史最高,峰值较活动前提升54倍+,主流媒体关注报道超100家。

这也是视频号最大的优势,凭借微信超强的私域流量,视频号上的内容能够达到惊人的传播效果,依托朋友圈、公众号等“工具”,线上live可以切实的触达用户,做到足够快的传播裂变,“刷屏之下,无人能逃”。

但视频号的问题也很明显。视频号的内容生态目前还未成熟,并未与抖音、快手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难以产生用户黏性,这也体现在视频号的用户使用时长,相对其他平台较低。

根据Quest Mobile此前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视频号的月活达到8.13亿,超过了抖音的6.8亿和快手的3.9亿,但其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仅35分钟,远不及抖音的118分钟和快手的119分钟。

所以和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不同的是,视频号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而“听一听”不仅能拉长用户时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视频号内容,激发用户活跃度。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听一听”取得成功的前提下。

03 写在最后

走入新年,行业内讨论最多二代是巨头们的新竞合。

今年1月,腾讯和字节迎来破冰。曾经被禁播的《王者荣耀》终于在抖音全面放开。腾讯游戏的买量也更多的放在了抖音。但这并不意味着竞争消失了,相反在短视频领域,竞争正在加剧。

参考来源:

1、新研科技:独家|微信内测“听一听”,音乐音频业务提至一级入口

2、互联网怪盗团:微信终于要对音频娱乐押下重注了

3、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网络音频产业研究报告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相关阅读

  • 电力安全隐患排查 守护乡村用电平安

  • “非常感谢你们上门进行用电安全隐患排查,还耐心地讲解冬天用电注意事项。”1月22日,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吴兴分公司纪委联合埭溪供电所员工来到东升村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并向
  • 2024,品牌营销要怎么赢?

  • 时间不等闲,今年尤甚。2024年伊始,消费品牌已经不再像2023年初那般伺机观察,择势而为,而是纷纷选择主动出击——上市、收购、出海、开店、联名......积极变化的背后有不得不赢的
  • “乱跳转”,31个App被点名!

  • 1月23日,南都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获悉,近期,工信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用户反映突出的开屏弹窗“乱跳转”、“关不掉”以及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进
  • 抖音发布2023反诈年度盘点

  •   未来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 凌萌)1月25日,抖音发布2023平台反诈治理盘点。过去一年,抖音加强综合治理能力,精准识别并打击各类欺诈行为,全年封禁涉及欺诈账户超337万个,
  • 闲鱼、高德地图等,被通报!

  • 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了31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其中,闲鱼、高德地图、下厨房等多款APP均被通报开屏弹窗“乱跳转”,多款游戏APP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
  • 跳转广告应给用户选择权

  •   近日,互联网上“摇一摇”等跳转广告泛滥的问题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和不满。某省消保委的调查显示,九成投票者对“摇一摇”广告表示厌恶,认为其侵犯了自身权益。  所谓“
  • 闲鱼的胃口越来越大了

  • 雷达财经出品 文|史悟艾 编|深海浓眉大眼的闲鱼,近期狂刷存在感。2024刚开年,被外界调侃为“有钱人家的穷孩子”的闲鱼,便接连传出好消息。雷达财经了解到,闲鱼即将在浙江杭州线
  • “双优四零”办实事 走访用户解难题

  • “天气冷了,您在家用电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啊,用取暖设备时要按照说明书使用,不要在上面覆盖衣物,不用的电器记得及时关闭电源,这样既能保证用电安全,也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电费。”1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微信出手音频娱乐:既是被逼的,也是主动的

  •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 梦得微信又有新动作。据Tech星球独家获悉,为了优化用户收听音乐及音频体验,微信对音乐内容再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小范围的体验优化测试。将此前位于
  • 新春走基层丨老公安化身野生动物保护使者

  •   年年走基层,岁岁有新事。佳节将至,全区各族群众都在忙些什么?各地有哪些新气象、什么新变化?近日,内蒙古日报社派出记者团队深入基层一线,捕捉热气腾腾的“年味”,记录坚守岗位
  • 巍巍亳都 奇妙探索

  • 窗明几净笔墨香,书声琅琅又一年。为了有效落实“双减”精神,朝着“减负、提质、增效”的教学愿景,激发低年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1月22日至24日,管城区外国语小
  • 陕西省政协专委会打磨提交精品提案

  •  □ 记者 满淑涵  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1月25日在西安开幕,记者当日了解到,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集体提案已陆续提交。这些提案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高校“
  • “食”刻守护 “安”在共治

  • 去年以来,玉门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持续夯实食品安全责任,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深化食品安全监管,着力提高监管效能,推动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稳定向好,努力
  • 年夜饭预订升温 预制菜成“新宠”

  • 春节将到,吃一顿温馨的年夜饭是人们过节的重头戏。元旦过后,不少市民开始预订年夜饭。1月23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酒店、餐厅了解到,年夜饭预订持续升温,除夕当天部分酒店、餐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