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日期: 来源:黑龙江日报收集编辑:黑龙江日报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农民共富行动,加快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随后召开的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把“四个突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抓好“三农”工作的战略定位和牵头把总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突出”就是突出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会议提出重点要开发释放乡土资源价值,发展粮食、乳制品、肉制品等加工业和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农业新业态,把农业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推进农民创业创新,实现农民充分就业,补齐工资性收入这个短板。深化农村土地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强化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农技工作人员和农民在“小菜园”中查看蔬菜长势

人均收入3万余元 东宁领跑全省

“形如弯月、色似墨玉”,小小黑木耳是东宁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擎天柱”,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吸金石”。

“2022年我市黑木耳栽培量达到9亿袋,干品产量4.3万吨,年交易量10万余吨、交易额实现60余亿元。东宁黑木耳全产业链发展良好,已经建成国家级示范园区1个,标准化生产基地39个,拥有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批发市场;全市黑木耳生产相关企业116户,其中菌包生产企业98户、菌械制造企业6户、废弃菌包综合利用企业10户、黑木耳加工经销企业10余户;全市黑木耳专业合作社89家,直接从事黑木耳生产的农户9300户、2.2万人。”说起黑木耳对农民致富增收的带动作用,东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永超如数家珍,“通过产业集群项目带动,黑木耳产业持续增收能力增强,推动我们在2021年就成为全省首个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的县(市),连续17年领跑全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民收入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农民收入增速要高于GDP增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势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清晰明确。

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4.6%

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了解到,2022年我省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5271元,同比增长14.6%。

增加脱贫人口收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我省狠抓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

就业方面,坚持对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常态化开展职业指导、推荐适合岗位、推送培训项目,实现务工就业21.64万人,超额完成国家要求的年度目标任务。

产业方面,我省坚持因户因人落实种植、养殖、就业、光伏、金融、消费等增收帮扶措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达到55%以上,全省脱贫地区培育特色主导产业175个,通过订单帮扶、生产托管、股份合作、吸纳务工等利益联结方式,联农带农共同致富。

“土特产”有望成为“摇钱树”

乌苏里江畔的东方红林区,浩瀚的林海是大家习以为常的风景,也是“跑山女孩”刁洁带动乡亲致富的丰厚资源。

从自采自销的山特产品野菜、蘑菇,到黑土地独有的蜂蜜、大米,返乡创业的刁洁年销售额达到上百万。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乡林下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还带动家乡十多个“跑山人”找到了致富发展的新途径。

刁洁是我省众多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擦亮了我省“土特产”品牌:大米、大豆、鲜食玉米、乳品、食用菌、杂粮、寒地龙药、高端肉、冷水鱼、大鹅……刁洁等人让它们走出深山,走出黑土地,成为全国人民餐桌上的“香饽饽”,不但鼓了自己的腰包,还带动了身边的人创业就业,守家在地稳定增收。

发展庭院经济已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

房前屋后小菜园成增收园

虽然户外还是冰天雪地,可兰西县康荣镇荣生村张志丽心里已经开始谋划春天。

去年她在门前小菜园6分多地种青刀豆,增收5000多元。今年她准备把家周围2亩多地全变成小菜园,“这收入估计得翻番!”

康荣镇武装部长吴俊国介绍:“去年我们53个自然屯,试点了300亩左右的小菜园,1亩地平均收入在6000元左右,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有了试点打样儿,农民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今年初步估算,全镇小菜园面积将增至七八百亩。”

兰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冯贺涛说:“小菜园在发展模式上,采取‘企业+村组织+农户’、‘企业+经纪人+农户’的方式,变自由发展为有序推动,让农户成为最大的受益主体;在经营方式上,采取‘订单先入户、园内搞复种、村上初加工’的办法。多环节联动,做实第一车间,实现了‘半亩小菜园、三五千块钱’的增收目标。”

数据显示,2022年该县参与农民总户数7100户,小菜园总面积5080亩,纯效益超过20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

冯贺涛介绍,“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正谋划打造‘兰西小菜园’升级版,将在扶持服务、基础设施、质量效益,品牌销售等方面进行升级。今年,全县小菜园种植户将发展到1.5万户,面积达到1万亩,总效益实现3500万元。”

来源:龙头新闻

相关阅读

  • 汪清锚定目标 开足马力绘新景

  • 1月29日,汪清县部分企业开始抢抓时间生产,员工们鼓足干劲,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生产之中,力争取得新年“开门红”。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员工搬运菌袋在吉林省中华参科技
  • 现场抽奖!还有“重量级嘉宾”陪你过年

  • 1月25日:晴转多云 气温-5~8℃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春节期间,别忘了还有一场文化盛宴等你
  • 2022,他们感动龙江

  • 16日,2022“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群体)发布仪式在哈尔滨举行,仪式上发布了十个感动人物(群体)和十个提名奖名单。2022“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群体)名单2022感动龙江年度人物合影一、获
  • 创新治理模式 解锁这个街道的“幸福密码”

  • 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光明区承载国家战略使命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正朝着“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战略目标赶超奔跑新征程上的光明,迎来了国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农民共富行动,加快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 《谈校有鸿儒》第十二期|汤汉强的STEM教育理念

  • 书山有径 学海无涯追寻教育之本探索治学之道 《谈校有鸿儒》第十二期我们来到了一个充满科学氛围的地方和广州市首批卓越校长、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校长汤汉强一起聊一聊他的
  • 舞龙、变脸、猜灯谜…… 邻里相聚闹元宵

  • “闹元宵啦~”2月5日下午,在火炬东街社区铂金时代广场, “社区共建话和谐 邻里相聚闹元宵”活动,在精彩的舞龙表演中拉开帷幕。看表演、猜灯谜、手绘灯笼、投壶、摸福等活动,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