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3第三季度五大消费维权热点:星巴克、库迪等被点名

日期: 来源:中新经纬收集编辑: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10日,中消协等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消费者认为智能电视“套娃”收费存欺诈陷阱、消费者认为现制饮品难选“去冰”不合理等“上榜”。

  一、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

  社会影响力:88.3

  话题解析:

  案例显示,一方面,消费者难以单纯从外观分辨预制菜商品,导致消费后与预期不符而心生不满;另一方面,消费者与商家若出现争议难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更加重了对此类商品的不信任情绪。

  舆论认为,消费者对预制菜商品的疑虑值得各方重视,商家在提供预制菜商品时,要落实对消费者知情权及选择权的保障,同时,相关部门还需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健全行业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在预制菜商品消费中“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二、消费者反馈不合理设置的共享按摩椅增添困扰

  社会影响力:82.8

  话题解析:

  8月,“按摩椅能不能离开电影院”“共享按摩椅该不该被取消”等话题引发热议。近年来,不少影院把影厅里的部分座位换成了付费共享按摩椅,有的影院不仅将共享按摩椅摆放在最佳观影位置,甚至调高了相应位置的票价。有的影院因并未标明消费者选择的观影位置是共享按摩椅,引发消费者对其知情权及选择权被侵犯的质疑。

  消费者认为,场地方设置共享按摩椅后“一走了之”的做法极不负责,且有迫使消费者“花钱买座位”之嫌。

  舆论认为,共享按摩椅亟待相关企业加强管理与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在共享消费领域,需要市民、企业与部门“共治”才能确保便民利民之举不“跑偏”。

  三、消费者呼吁商家保障“扫码”数据安全

  社会影响力:82.1

  话题解析:

  “扫一下二维码”在餐厅点餐、景区入园参观等餐饮、文旅领域的消费过程中已十分常见。然而,在扫码消费过程中,涉及强制扫码关注、消费者隐私数据保障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舆论认为,要解决消费者在“扫码”上的侵权隐忧、发挥扫码消费在提升消费体验上的正向促进作用,还需平台方及商家在获取消费者消费数据时,做到“采之有界,用之有度,护之有责”,并且,商家必须重视消费者保护隐私的正当权益诉求,为不愿意或不能“扫码”的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有关部门要严格规范二维码使用管理,完善监管模式,让不良企业不敢以身试法,同时,还需不断完善投诉渠道和线上调解纠纷机制,方便消费者维权。

  四、消费者认为智能电视“套娃”收费存在欺诈陷阱

  社会影响力:75.0

  话题解析:

  8月初,有消费者向媒体反映使用智能电视时,遇到了“套娃”消费陷阱。消费者称,其原本是小米电视内置平台的会员,但在一次付费观影时,被引导开通了另一第三方平台的会员服务,质疑小米电视的平台运营方有欺诈消费者之嫌。

  舆论认为,消费者为内容付费,原本是建立在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之上,但现如今却已然成为商家为追求经济利益,用来欺诈、诱骗消费者的途径,让消费者感觉自己被“割了韭菜”。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碍于信息不对称、缺乏法律和专业知识等因素影响,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乃至出现了智能电视“吓走年轻人、困住银发族”的评价。此外,三季度还有不少消费者反馈智能音响的会员服务中也出现了此类情况,智能设备的“套娃”收费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舆论呼吁,有关部门在加强监管、严惩利用“套娃”陷阱侵犯消费者权益商家的同时,还要优化政策设计,引导相关平台企业守法经营、改良经营模式,平衡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五、消费者认为现制饮品难选“去冰”不合理

  社会影响力:74.8

  话题解析:

  7月,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购买的瑞幸咖啡“三分之二是冰块,两口喝完”,并且用网络程序下单时商家没有提供去冰选项,引发热议。部分网民反馈称,其在购买星巴克、库迪等现制咖啡饮品时也遇到了难以“去冰”的困扰。也有网民称,一些现制饮品去冰后只剩半杯,商家有“偷工减料”之嫌。还有网民称,一些现制饮品商家以“去冰将影响饮品口味”的名义不提供去冰选项,实质上人为增加了消费者的交易沟通成本,有意缩减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空间。

  舆论认为,现制饮品加冰是可选项,不是必选项,不该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隐患。餐饮服务行业应对此类消费者的反馈引起重视,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合理需求,完善服务细节,而不能用“影响口感”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做托词,推卸自身责任。(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英的财经资讯。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提升扫码消费的服务体验

  • 原标题:提升扫码消费的服务体验(评论员观察)扫码消费如何不“扫兴”?前不久,一项关于二维码生活场景应用情况的调查,引发关注和思考。调查显示,扫码消费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服务效
  • 假助农真带货透支大众善意 "摆拍卖惨"于法不容

  • 多名网红日前“摆拍卖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他们蓄意设计剧本和话术,通过直播带货虚假营销,欺骗善意的消费者。由于涉案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假助农,真带货。卖惨式虚假
  • 网络消费,便利快捷之际还需多留心眼儿

  • 妥管消费凭证 避免维权被动网络消费,便利快捷之际还需多留心眼儿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常河山2023年10月8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依据国内知名的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
  • 谨防校园贷款连环套、“AI换脸”等新型诈骗手段

  • 近年来,不法分子不断翻新诈骗手段,让金融消费者防不胜防,个人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7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近期重点防范三种新型欺诈手段,
  • 大学生“整顿”饭店?饭后将付费餐具全部带走

  • 现在,不少餐厅的餐具都是付费使用的,你会不会在就餐后把餐具一起带走呢?近日,山东淄博一位大学生吃饭时付了餐具费,并在吃完后将餐具全带走,引发网友热议,被称为大学生“整顿”饭店
  • 直播带货不可消费“信任”

  • 多名网红日前“摆拍卖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他们蓄意设计剧本和话术,通过直播带货虚假营销,欺骗善意的消费者。由于涉案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假助农,真带货。卖惨式虚假
  • 一家鲜花电商,凋零在秋天里

  • 「核心提示」鲜花电商独角兽花加倒下了,留下退款无门的消费者和被欠薪员工的无奈控诉。需要面对寒冬的,也许不只是花加,还有其他垂直鲜花电商。鲜花这份贩卖美好的生意,还做得下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商务部: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

  •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国新办10日就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在会上表示,将积极推进加入将积极推进加入。
  • 馆舍遭冲闯袭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发声!

  •   10月9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网站发布《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发言人就总领馆馆舍遭冲闯袭击事件发表谈话》,内容如下: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发言人表示,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
  • 铁路国庆黄金周有多忙?12天1.95亿人次!

  •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至10月8日,为期12天的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圆满收官,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95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624.7万人次;国家铁路累
  • 从“营商”到“商赢”,宁波这样求解

  • 营商环境彰显城市软实力。资料图在宁波,有一个词与民营经济如影随形——“服务”。今年上半年,保加利亚人岱西投资的宁波保加华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落地中国—中东欧国际产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