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你是年少的欢喜。(狗日)

日期: 来源:暴走狗哥收集编辑:狗哥在路上

开个日记专栏,专门用来记录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想,也用来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没有啥干货,也没有啥套路,就是日常记录,写给微信上的好友看。


以后每个月都坚持更新下去,先坚持一年其余的再说。


点下方蓝字查看过往日记:


2023  一月  二月 三月


2022  十二月

2023-4-1

聊聊送礼这事,遵循两条逻辑就行。

如果东西比较便宜,那就尽量「多下功夫」,比如自己的手工制品,或者精挑细选的一些东西,就是想办法赋予它价值意义。

如果东西比较贵重,那就一定要「价格透明」,小罐茶这点做的就很好,通过市场的宣传让大家都知道价格。

平时只送茶叶的话即便在贵重,很多人是感知不到价值,回礼也不好回礼。

茅台、五粮液、高档香烟这种标品不会出错,具有货币价值,这不是势利眼,是能最直接的让别人知道,我很重视你,很重视这次见面。

2023-4-2

大部分没拿到结果的人,是缺乏成事的决心。

这是接触的人多了以后,发现最本质的区别。

和天赋,聪明,能力,技术,关系其实都不大。

普通人成长这个阶段还不需要拼这些东西。

无非都是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又不是搞原子弹研发,真不需要那么复杂。

没有决心的人干任何事都会摇摆。

以前以为摇摆是眼高手低,后来才发现摇摆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

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一点问题就摇摆,是真的不可能成事的。

很多事其实没那么难,全力以赴足以做的比大部分人好,当一个点做的比大部分好以后,就已经形成了竞争力,赚到小钱足够了。

至于大钱能不能赚到,可能确实要运气、天赋。但是绝对不是做不成事的理由。

要自信、要勇敢、要持久。

2023-4-3

兜售「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巨获」的产品是直击绝大多数人的刚需。

但凡是有点判断力的也知道,这事从逻辑上就不成立。

从供需角度来看,但凡是有「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巨获」的机会出现,一定会有大批人涌进、瓜分,最后还是回归正常值。

而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最容易被割韭菜的。明明自己信息摄入和判断力有限,却以为自己是那个先吃螃蟹的人。

2023-4-4

赚钱还得借助杠杆,不然努力的上限极低。因为人的时间有限,如果你不能产生被动的收入,那么只能一份劳动换一份收益,永远停不下来。

目前已知的杠杆有几种:

1.人力杠杆,这个不过多解释,电子厂的流水线就是最好的代表。

2.资本杠杆,这个也不过多解释,用钱来放大自己的价值,撬动更大家的蛋糕。

3.媒介杠杆,写作、视频、报纸,都算媒介杠杆,因为边际成本为0,一个人看和一万个人看付出的时间成本是一样的。

4.代码杠杆,用代码开发出来的工具可以24小时不停的工作,执行人来执行的事情,而且还不会出错,目前已知的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最核心的都是代码来驱动,可以放到无限大。

其实最接近普通人的,还是媒介杠杆。

2023-4-5

面试的时候遇到那种只吐槽前公司,不说自己问题的人,直接PASS掉就行。

任何事情都是公司的问题、别人的问题,完全不想自己的问题,这种人大多没有感恩的心以及自我学习能力。

一个人真正成长的开始,就是遇到事情先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放到现在也一样的理解,自我反思才是进步的开始。

2023-4-6

要对任何事情将低预期,对任何人产生敬畏,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

和别人沟通好的时候,要永远考虑别人的立场,保持谦卑、保持敬畏,这样才能取得超预期的结果。

看到过一段话这么讲:

做成一件事的前提是:你要先默认不是你应得的;

说服一个人的前提是:你要先默认对方不理解你;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才会考虑的更周到。

2023-4-7

接触的人多了以后发现任何项目、赚钱的方式都是一门技能。

里面包含了很多细节、方法论、知识构成、延伸方式、思考方式,需要长期看、深入理解,足够熟练,才能得心应手。

赚钱这事不仅学校不教、家人朋友也不鼓励,最关键的是。

它不像1+1一样有正确的答案。

所以就没有单独的一本书像数学、英语、地理那样,告诉你1,2,3,4应该怎么做。

只能自己像在海边捡贝壳一样,一边走,一边捡。

在这个过程中会收获好的、坏的、有用的、没用的贝壳,还要将它们一一筛选。

最终把留下来的组合串联到一块,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宝藏。

2023-4-8

自从看了王兴的传记,越来越觉得牛掰,给人一种很扎实的感觉。

他们这个阶级,商业上的事我们理解不了,但是一些思考,还是会有启发。

近期追踪了一些王兴过往的内容,分享一些笔记:

1)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交了很多学费才知道了这个世界没有神话,只有一些很朴素的道理:

便宜的打败贵的,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认真的打败轻率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勤奋的打败懒惰的,有信誉的打败没信誉的......

2)有的信息一天之后就是垃圾,有的信息一周之后就是垃圾,有的信息一年之后就是垃圾,只有少数信息是你一辈子都能用上的。年轻时把时间花在获取哪类信息上,对人生道路会有直接影响。

3)有些人似乎无法理解或接受细微差异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我很想提醒他,其实刘翔也就跑得比我快那么几秒钟而已。

4)网上常见的是那些自己只做到一二十分的人,拿别人做到八九十分的例子,来嘲笑做到六七十分的人。

5)「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越有耐心」。春节假期里有高中同学在微信上发当年毕业纪念册里的内容,我才意识到原来十几年前我就这么喜欢「信心」和「耐心」这两个词了。

6)真的「极度渴望成功」的人其实并不多,符合后半句「愿付非凡代价」的就更少了。

7)要比一个普通人更聪明1.5倍或许很难,但要比一个普通人更勤奋1.5倍却很容易。

法定每周工作40小时,不少人其实有效工作时间只有20~35小时。

每周60小时我觉得很轻松,80小时算比较紧张了,90小时要长期持续有点难度。传说有些投行每周超过100小时,我自叹弗如。

8)我猜,并不是每个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的人都思考过自己是否在「思考」这件事上练过一万小时。

9)想起来全是问题,做起来才有答案。

2023-4-9

成事的核心是

单点突破,集中兵力。

上来谈规模都是扯淡,先做出来1,才能复制100,

做出来是0,一切都是0。

2023-4-10

好多年前刚做自媒体的时候,尝试了一些「奇淫技巧」。

比如互推,或者各种用渠道「套路」引流,后来发现这些过来的人价值并不大,因为他们对你不了解,且互动性也不高。

刚开始觉得,好友多了就牛逼,后来发现并非如此,还是得靠价值真正吸引来认可你,同频的,有价值的双向好友多了才有用。

最近开始删好友的时候感受到了痛苦,得一个个翻聊天记录。

就像我们做很多事情,都光注重表面,为了追求效率,容易忘记本质。

最终自己挖的坑还得自己埋。

2023-4-11

人不要呆在舒适区,要不断被外界打击,且要扛住每次一打击。

比如,见更厉害的人目的不仅是为了学习,同时也是为了激发自己的野心。

人有了野心就会有想象力,能扛住打击就代表意志力足够强。

在意志力、想象力、野心的加持下,能力是可以多次训练出来的,成功的概率是可以叠加的。

求虐是一种心态,虐完后变强是一种自我迭代。

2023-4-12

近两年,混各种圈子花了不少钱,见了很多厉害的人,不一定都有交集,但是会默默关注。

有时候,看到这些人发了一些动态,看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人生的阶段,跟我是有些差距的。在差距下,难免会多一些焦虑。

但是也发现了一个规律,几乎所有人都是通过沉淀加风口起来的。

比如,沉淀了一定的资金,沉淀了一定的影响力,沉淀了好些年的团队,沉淀了很久的认知。

然后碰到一次机会,抓住了就能往上跳一次,再抓住一次,再跳一次。

跳个两三次,基本财富和认知已经匹配了,沉淀也足够了。

(基本三次以上过亿没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多次失败,并不是无所不能。

积累和沉淀是前提,机会属于不确定性,但是时间越长确定性越高。

就两个策略:

不断练好基本功

不断开眼补认知

伺机而动。

2023-4-13

在和团队审嘉宾的演讲PPT,看到这段分享蛮有感触。

20多岁其实是一个蛮尴尬的年龄,大多数人可能刚走向社会,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可能才理解一些社会的运转规则。

然后没几年又要步入买车买房结婚的年龄,如果这个阶段不努力,后面压力会更大。

努力了有时候又看不到希望,着急、焦虑、迷茫,是常态。

没有解法。

只有越早下决心,越早试错,未来才能越来越清晰。

17岁犯的错,20岁就不用犯了。20岁该犯的错没犯,30岁该犯还得犯。

没有人是一次成功的,也没有人是连续成功的。你能看到的,背后都是概率堆积起来的。

拿出成事的决心,找到磨炼自己的机会,越早越好,真的。


2023-4-14

聊点人性相关的:表态。

表态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投产比极高的事,也是加速成长的一种潜规则。

几个关键点:表达,行动,认可,忠诚。

表达:把心里想说的,对方爱听的说出来。

行动:想办法让对方知道、看到。

认可:你干的事到了别人的心坎里,不要耍小聪明。

忠诚:压重注,买定离手。不要左右摇摆,会得到重用。

这事涉及到人性有个底层逻辑——趋利避害。

无论什么人,都会选择自己亲信、靠得住的人,能力其实是其次,这个是我问过不少人得出的结论。

走人少的路,才不拥挤。

2023-4-15

创业好些年,招过不少人,发现一条规律。

责任心+主动其实能解决绝大部分工作中的问题。

而创业者需要责任心+主动+死磕的决心。

其实很多时候,工作的问题解决了,人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但是这几种品质好像又很难培养,前者需要筛选,后者需要经历足够的痛苦才能觉醒。

恭喜我司太白,第一次站在千人会场做分享,很有勇气,值得培养。

好的团队,要有共同的目标,有足够的共识,有背靠背的信任,加上利益共同体,会很强大。

2023-4-16

要想拥有远超年龄的认知有几条路:

1,跟着大佬手底下打杂,让大佬成为你的引路人。

2,冤枉钱花的足够多,钱能换来远超年龄的见识。

3,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沉下心学习才能真的进步。

2023-4-17

人生很多时候是反复「摇摆」和坚定选择的过程。

记得刚出社会那年,有一次逛淘宝看到一件199元的衣服特别想买,加了购物车很久,一直没有下单。

因为对那会的我来讲,这还是算蛮大额的消费,因为每个月手上就那点钱,没有那么多余量。

在反复摇摆的过程中,看到了一门课程,售价是198元,便宜了一块钱。

当时脑子里有两个想法:

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那么菜了,应该把钱花到学习上,以后才有机会收获更多。但一方面又想着,反正已经这么菜了,干什么都晚了。

一边是及时行乐,一边是「克制」。

两者在反复摇摆,但是最终,或许是因为那一块钱的差价,还是选择了买课,走了少数人愿意走的路。

后来,漫漫也慢慢。

真的就买得起更多的衣服了。

2023-4-18

信息差很重要,但是当你真正了解一件事物之后,会发现信息到处都是。

这时候如何分辨、使用信息,考验的就是认知差。同样的信息,不同的认知,得到的结果天差地别。

执行力很重要,但是洞察力更为重要。蛮干解决不了问题,唯有聚焦、定点、找核心、执行力拉满才是破局之道。

在一个领域看的足够多,足够聚焦,在这个领域的认知就会远超于常人。

在一个领域尝试足够多,足够深度,在这个领域的洞察力也会超于常人。

成功本身没有捷径。

只有看的足够多,做的足够深。

2023-4-19

研究过市面上许多社群的起盘和发展过程,发现每个社群创始人风格就决定了社群最终的氛围与走向。

我的底色是草根、是力量、是乐观、是积极。那么我们社群的氛围也会是如此,吸引来的伙伴亦是如此。

我们可以很普通,但也可以很有力量,这一切都源于自身强大的意志力,让我们朝着对的方向去努力,去建设,去拿下一座又一座属于自己的城池。

2023-4-20

我刚20多岁的时候,拿到一丢丢结果,那会有人夸我两句,我内心要美得冒泡,觉着自己蛮厉害的。

现在遇到有人夸我,我第一反应是,这人是不是想捧杀我?这事有什么难度吗?

原因在于:

懂的越多,越感觉啥也不懂。

见识越多,越觉得没啥见识。

2023-4-21

个人成长遵循「守破离」。

守:找到老师去模仿,他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要有任何的想法,扎实根基。

破:拿到一系列经验以及结果,研究更多案例以及经验,将知识内化,组合成新的事物。

离:游刃有余,实现自我突破。

2023-4-22

输出要永远大于输入,不管是认知,社交,还是实践。

不管是看书学习,还是看文章提升藤制,永远不要光看。一定要复盘,一定要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会让自己把学习到的进行二次加工,理解更深。

项目实战,也不要只看太多信息,这样就等于只输入。要下场实操,把学到的输出出去,缺什么补什么,很快就会得心应手。

社交人脉,也永远不要只输入,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找别人,或太过于功利心。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帮助别人,用投资思维不断的输出。

持续去做这几点,绝对算得上普通人的增长飞轮。

2023-4-23

闲聊到一个话题,

现在只要一个人拥有赚钱的业务+优秀的品质,才能机会跨越阶级。

赚钱的业务代表有社交货币,直白点就是有利用的价值。

优秀的品质代表容易被获得帮助,两者先后顺序不能搞反。

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之前,拼命打磨自己的作品,让自己有利用价值。再通过优秀的品质获取他人的认可,仔细想想好像身边都是这样的案例。

所以,人若无名,专心练剑。

2023-4-24

小时候经常听别人讲,xx完就好了。比如高中毕业就好了,上完大学就好了,结完婚就好了…

后来大家都发现,不管是学校,家人,传达给我们的观点都是标准答案,好像只要这样做,就会好了。

但进入社会以后才发现,标准答案永远只存在试卷里。

毕业再焦虑那么几年,发现已经二十五六岁了,三十不惑好像已经不适用这个年代了。

有些事越早学越好,比如赚钱这件事要具备的能力。

2023-4-25

昨天与同事对话,他说他发现让人消极的事和让人积极的事原来可以是同样一件事,换个角度就好了。

我特别特别欣慰他能讲出这样的话,因为这将是一个人要变好的标志。

我从小县城走出来,一直靠的就是这种信念,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去看好的一面,让自己变得积极。

人可以有无数个理由可以变得消极,比如,人早晚会死的,活着干嘛?但是同样,也是有无数个理由可以变得积极的。

积极才能强大。

2023-4-26

我发现有些人事业做不大是有原因的,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割韭菜,怎么忽悠人,说白了就是怎么骗钱。

你和他谈用户价值,他听的一愣一愣的,仿佛听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提供价值,就像家里的一些“长辈”听说你在外面赚了钱,第一反应就是传销。

好像除了传销,犯法,就没有能赚钱的生意一样。其实真正看来,很多正经生意才是真正能赚大钱的生意。

不论是现在谈运营的,谈团队的,谈商业模式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价值服务的,不然走不远。

2023-4-27

只做自己擅长且热爱的事情,不要想着弥补与别人的差异,反而要放大差异。

你是谁就决定了你能做谁的生意,成为什么样的人。

2023-4-28

看到李叫兽回答过一个问题:"如何成为有思想有见解的人",回答很简单,但是仍能给不少人启发。

就像那些从小就立志的少年一样,虽然暂时没有那么的厉害,但是仍然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勇气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偶尔会遇到那些暂时没有什么成绩的小兄弟来问一些问题,大多数都是缺乏一些勇气,和说干就干的品质。

减肥难吗?道理是不难,少吃多动,谁都懂。

赚到第一桶金难吗?其实不难,付出比他人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行,说白了就是比减肥难一点。

道理是极其简单的,但是多少人能鼓起勇气下决心去开始呢?

2023-4-29

遇到短期不被理解,不被认可的时候不要生气,不要硬刚,也不要去管,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我们现在的一些给我付费的人,其实以前骂我骂的老狠了,这很正常。

想让别人认可你,你要值得被认可。

2023-4-30

这两月极其忙碌,线上活动、线下大会、拉新活动、分销活动,基本都算推进的顺利。

以为忙完了会轻松一阵,但是发现其实事情足够多,是忙不完的,思考也是停不下来的。

更可怕的是,只有不停的忙碌才能让我有安全感,然后开始享受这个过程,因为他能让我专注、平静。

昨天聊天的时候听到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心力和勇气,好像我一路走来靠的就是心力和勇气。

这些年经常对自己说:会好的、能行的、没问题、去做吧。然后就真的慢慢在进步。

勇气和心力太重要了,愿你我永远保持!!



加入“淘金之路”,和8000位圈友共同成长:

从月薪2100到千万操盘手,再到「万人」社群创始人,我经历了哪些激荡起伏的岁月?(狗哥)



扫码加狗哥微信,围观朋友圈,免费领取免费电子书,10个淘金小案例以最新的淘金月报。

相关阅读

  • “韦奇定律”:话在别人嘴里,路在自己脚下

  • 1931年美国正在经历经济危机,大部分股票下跌惨重,投资家保罗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抄底机会,毅然买了很多石油公司的股票。可是,随着时间推移,经济一直不景气,公司上下都存在一种消极
  • “五一”节 我在岗

  •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刘炳友 通讯员 张磊5月1日,高青县唐坊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正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当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市众多一线工作人员放
  • 海报组图|今天,致敬每一个平凡而努力的你!

  •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城市里每一个普通的岗位,都有颗螺丝钉闪闪发光。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迎难而上,拼搏奉献,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五一劳动节,向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 对话梁永安:一个人这一生要找到自己的劳动

  • 编者按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世界。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皆由劳动所创造。劳动也塑造了我们自身,通过劳动,我们寻找人生的方
  • 每周一两天走8000步,死亡风险降低15%|健识药师谈

  • 《健识药师谈》栏目第695期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运动和健康是正相关的关系。多活动是改善和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最重要的行为之一。俗话说,百练走为先!步行是最简单最舒缓的运动。
  • 劳埃德:运动和经济学的共同原则

  • 作 者:马修·劳埃德(Mathew Lloyd) 来 源:经济教育基金会(FEE.org)、人文新语 英文原文:https://fee.org/articles/one-principle-that-exercise-and-economics-have-in-comm
  • 五一出行有感:让生活更美好,对未来有信心

  •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今年淄博烧烤真是火。螺丝钉老家在风筝之都,距离淄博就只有一站高铁。结果五一的票都不好买。和大家分享一下路途中的感想~“特种兵旅游” 今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你是年少的欢喜。(狗日)

  • 开个日记专栏,专门用来记录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想,也用来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没有啥干货,也没有啥套路,就是日常记录,写给微信上的好友看。以后每个月都坚持更新下去,先坚持一年其余
  • “珠峰凌晨两点还在堵”上热搜,拍摄者说误传

  • 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5月1日,“珠穆朗玛峰凌晨两点还在堵”冲上热搜第一。对此,不少网友表示:震惊、超出了想象还有网友说: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拍摄者回应:是误传5月1日晚,据@大河报消
  • 世界粮食计划署恢复在苏丹行动

  •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当地时间2023年4月17日,苏丹喀土穆,在粮食危机中,民众在一家面包店外排队购买面包。 视觉中国 资料图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于5月1日宣布,为避免苏丹更多人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