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从技术状元到创新名匠,他为装载机队伍赋能增效

日期: 来源:云南网收集编辑: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云南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各行各业先后涌现出大量先进模范人物。追寻劳模的光辉足迹,以“影像记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方式,记录、留存、宣传劳模们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奋勇当先、顽强拼搏的人生历程,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由云南省总工会 云南省档案局

联合出品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

今天推出第五十集



从业30余载,他初心不改,在装载机操作和管理一线兢兢业业,潜心钻研,不仅自己荣获技术状元,还带出了18个生产技术骨干;他踔厉前行,开创名匠工作室,科技创新和质量控制项目每年为企业创造上百万效益,擘画装载队伍效能发展的新蓝图。


李文洪工作照 孙洪国 摄


勤学苦练 造就一身硬本领


1991年,李文洪通过社会招工进入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因为勤学肯干,次年被调到了操作装载机的岗位上。第一次接触大型设备的李文洪心情激动无比,“从操作装载机的那一天起,我就有一种想法,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对自己提出极高要求的李文洪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下定决心之后,我经常向操作技术好的几位老师傅请教各方面的作业技巧,还经常参加修理作业,只要是关于装载机的,我基本都参加了。”


彼时的李文洪就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他将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视为“宝典”,常常借来反复阅读,以熟悉操作设备的性能、原理和结构。时至今日,李文洪依旧时常和徒弟说:“你越了解这个设备,你就越会操作这个设备。”李文洪结合理论和多年的经验编制出《晋宁磷矿铁路队装载机安全操作(作业)规程》《晋宁磷矿铁路队装载机日常作业标准》等作业标准,为铁路队装载机班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李文洪与班组成员开早会 张国雄 摄


以身作则立标杆 暖心严师出高徒


1997年,李文洪调到晋宁磷矿铁路队装载机班,2003年任铁路队装载机班班长。为了实现班组的最大效能,他总结出“一种方法,一个标准,三个到位”的班组管理方法。该套班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收益良好,为其他班组广泛借鉴运用。


作为装载机班班长,李文洪要求自己“随时要跑在前面,绝不走在最后面。”从早上了解设备状况,组织班组成员开班前会,到会后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投入到装载火车、汽车的具体工作中,再到负责班组的基础管理台账和后勤工作,工作量大时,李文洪全天的工作时间达到十余小时。时刻冲锋在一线的“老班长”总是能带给团队最大的凝聚力。


李文洪与同事检查器械 王警慷 摄


做好自身的工作并不是李文洪最终的目的。李文洪在生活工作中时刻关注着徒弟和班组成员的精神状况,在工作量多时,他会及时替换疲惫的驾驶员进行设备操作;在生活中,李文洪时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大家既能学习又能排解压力。李文洪认为,团队的发展不仅要有“老师傅”的精湛手艺,还要有年轻人不断地成长。


在徒弟眼中,他是最严格的师傅,“我希望他们通过学习,操作技能都比我强,这样带徒弟才有意义。”对待徒弟,他注重因材施教,给予学习进度慢的徒弟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让徒弟们少走弯路。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李文洪先后共带出徒弟18人,均成为生产骨干、技术能手,他所带徒弟中数人在属地或云南省举办的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更有人继承了师傅的“衣钵”,获得了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介绍创新成果 王警慷 摄


用技术和创新赋能 劳动模范步履不停


李文洪在工作中善于研究和总结。在技术层面,他总结出装载机作业的“三字诀”——“看是核心、慢是关键、快是前提”,即倒车过程要注意观察后面的情况,倒车的过程要慢,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处理措施一定要果断及时,而且要快。


李文洪在日常检查器械 张国雄 摄


“生产一线的班长,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李文洪进入磷化集团的时候只有初中学历,他努力向家人和职工请教和学习,掌握了工作需要的电脑技能。他还考上了云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本科班,在提升自己的理论和文化知识同时,为装载机班组助力。


2020年,李文洪荣获“昆明市名匠”称号,成立了李文洪劳模创新工作室、李文洪技能大师工作室、昆明名匠工作室。三个工作室的核心理念均为以科技创新、导师带徒,进一步创能创效。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有12对导师带徒,3项科技创新和30个QC项目成果推广使用。其中一个矿石采集和回填的项目,每年能达到6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李文洪在日常检查器械 孙洪国 摄


工作室通过组织培训和参观,给予工友们启发,带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来节约成本,提高效能。


30余载,李文洪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热爱的矿山。他专注脚下,在装载机操作的岗位上踏实肯干,刻苦钻研;他眺望远方,努力用技术和创新为装载机行业赋能。劳模精神,步履不停,一直在路上。



编辑:李洁 胡津滔 王莹 吴珺 郭小煜 曹路遥

记者:孙寅翔 陆晓佳 实习记者 陈一珺

海报设计:蔡陈晨 奎佳良



往期回顾










长按关注
跟着小云看云南看世界


相关阅读

  • 陕电“她”力量:以巾帼之姿丰盈岁月芳华

  • 视频制作 刘小禾  春风送暖,草长莺飞,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期而至。如今,无数女性从家庭走向公共领域,在社会各行业扎根深造,立足岗位发光发热,她们忙碌的身影折射
  • 了解新技术,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

  • “听说今儿要观摩的内容都是带电作业新技术,专门针对复杂地形的!”“关键要能解决我们基层班组在虾田、渔池这种地形周边开展带电作业的难题!”3月7日,国网潜江市供电公司组织各
  • 万家灯火背后的“半边天”

  • 万家灯火背后的“半边天”——记国网酒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酒泉监控班国网酒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酒泉监控班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女职工占比一直保持在90%以上,现有人员
  • 细腻耐心精准,华泰龙这个班组安全运输有妙招

  • 在雪域高原,海拔4450米的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南平硐井下分矿集控中心,活跃着这样一支半边天团队。她们朝气蓬勃、乐观积极、默默奉献在生产一线,担负着
  • 莒县公共汽车积极开展雷锋日系列活动

  • 今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莒县公共汽车公交驾驶员班组自发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夏庄、小店、寨里
  • ​昆明这个考古新发现,到底揭开了什么谜团?

  • 河泊所遗址2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名著名历史学者及考古专家聚到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探访入围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名单的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参加晋宁河泊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资讯 | 寰九酒2023华南中酒展正式开启!

  • 由中酒展组委会主办、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指导的2023年(第三届)华南中酒展已于2023年3月10日-1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举行。此次华南中酒展打破前例,以“大复苏,大机遇”为主
  • 欧盟表态:欢迎!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3月11日,欧盟发表声明,欢迎沙特阿拉伯王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恢复外交关系的协议,并期待其执行。欧盟表示,由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是中东地区安
  • 全面回暖!卖了近200亿

  •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随着净值逐渐回血,今年“固收+”基金发行也开始回暖。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固收+”基金募集规模近200亿元,且有多只规模超15亿
  • 业绩占优!这类产品密集发行…

  •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玲3月以来,多家公募密集发布了小盘宽基指增类产品,从业绩表现来看,有8只中证1000指增类产品跻身增强指数型基金年内收益前十。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证1000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