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林藜光先生的生平与学术贡献

日期: 来源:历史与秩序收集编辑:徐文堪

林藜光(1902—1945)先生是我国近代重要的佛学家和印度学家。他主要的学术成就,是对《诸法集要经》的校订和研究。这一工作被誉为20世纪后期小乘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贡献,至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可惜,由于作者英年早逝,其研究成果《诸法集要经研究》这一法文巨著是在作者身后才陆续分册问世,且刊行时间极其漫长,国内学界并不了解,能读到原作的人就更少了。该书的英文译者SaraBoin-Webb(1937—2008),曾英译比利时学者拉摩的法文名著《印度佛教史》。同样遗憾的是,译者在完成林氏著作绪论的翻译工作后,未及刊行,便因病去世,令人唏嘘不已。 

现在,经过国内有关方面的不懈努力,搜集到林氏大著全部四册,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所属中西书局精心影印出版。这可是嘉惠学林的大好事。笔者不揣浅陋,在此对林藜光先生的生平和学术,以及中国近代以来对梵藏汉佛典的对勘研究,作一些简略的介绍,聊供读者参考。 

正如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指出:中国在严格近代学术意义上的梵藏汉佛典对勘研究,是从爱沙尼亚学者钢和泰在北京大学开始的。钢氏出生于时属沙俄帝国的爱沙尼亚,1894年到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梵语和阿维斯塔语等东方古代语言,后转入哈勒-威登伯格大学,师从著名佛学家和印度学家皮舍尔,获得博士学位。1916年,他与著名日本学家叶理绥等人穿越西伯利亚开始亚洲之行。1917年,钢和泰为研究佛教文献,特别是想寻找伽腻色迦的汉文资料,来到了北京。 

由于正值十月革命爆发,钢氏在爱沙尼亚的领地和财产亦被没收,不得已只好滞留在北京。1918年,得时任香港大学校长的爱里鹗爵士郑重推荐,又经北大教授胡适介绍,钢和泰在北京大学讲授梵文、藏文和印度宗教史等课程。1925—1929年,钢氏一直在北大担任梵文教授。1923年,他在《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发表著名论文《音译梵书与中国古音》(由胡适译为中文),强调研究古译音对于探讨汉语音韵沿革史的重要意义。1926年,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六种合刊》(梁启超作序)。该书是在中国佛教文献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1933年,北平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又联合出版了他的著作《大宝积经迦叶品释论(藏汉对照)》。 

1928年下半年,钢和泰应哈佛大学之邀赴美讲学。1929年3月,哈佛大学正式聘他为中亚语文学教授。同年,他返回北京主持哈佛燕京学社下属的中印研究所,同时继续在北大授课(直至1932年)。 

钢和泰在北京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时,有一些中国学者协助他进行课堂翻译,或跟随他学习梵文、藏文。钢氏主持的中印研究所还从世界范围内聘请了一些外籍助手,其中一些后来成为国际著名学者。而在众多的杰出中外学人中,林藜光是非常突出的一位。 

林藜光是福建厦门思明人。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在校时与在该校任教的法国(原籍瑞士)学者戴密微过从甚密。戴密微是汉学大家,也精通梵文和佛教。林藜光跟随戴氏学习,两人感情深厚。1927年,戴氏离开厦门前往东京法日会馆,从事佛教辞典《法宝义林》的编纂工作。1928年3月,戴密微从东京致函钢和泰,向他推荐林藜光,并附林的姓名和住址,以便联系。但不久之后钢氏即赴哈佛大学任教,未顾及此事。待钢和泰结束访问返回北京后,于1929年聘请林藜光为哈佛燕京学社所属北京中印研究所研究助理,从1929年至1933年,林在钢和泰的指导下在该所工作近四年。 

林藜光在北京另一件富有学术意义的事,是担任卓越的语言学家罗常培所著《厦门音系》一书的发音人,时间达半年之久。当时罗先生手边有1927年在厦门记音的材料,利用那些材料做了一个字表,由发音人校正。发音人把音灌在蜡筒上,然后,罗把灌的音用国际音标记出,最后由赵元任先生校正。《厦门音系》是罗常培先生的第一部专著,1930年由中研院史语所出版,1956年科学出版社出新版。林担任发音人一事少有人知,罗先生的谈话记录也将林的名字误为“林立光”,故在此提及。在北京期间,林藜光除协助钢和泰进行研究工作,还继续研习梵文,进步很大。他还与陈寅恪、莱兴等共同参与在钢和泰家中举办的读书班,并帮助美国的史克门学习汉文佛典。 

1930年来到中印研究所的德国学者魏勒是一位印度学大家,并通晓汉文,日后在学术上成就卓著。林氏曾与他共读梵文的《孙陀罗难陀诗》。 

此外,林还向潘克拉托夫学习蒙古文,并在近四年的时间里编辑《大宝积经迦叶品汉梵索引》(林离开北京后由德国学者李华德继续完成),该书原拟列入哈佛大学出版的《中印研究丛书》,后因钢和泰去世未能刊行。 

在北京的这段时间里,林藜光在学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通晓法、英、德、日等各国文字,梵文、藏文、巴利文和佛学水平也大大提高,这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3年,林藜光应戴密微之邀,赴法国担任巴黎东方语言学校中文讲师并继续深造。行前中研院史语所聘他为通信研究员,并提供巴黎之行的路费。在巴黎,林在讲授中国语文课程的同时,师从法国印度学大师烈维和著名学者雷鲁,并时时向戴密微请益。列维当时已年迈,林氏谓“余幸及游其门,正如大树最后新叶,得依老干为荣焉”。 

1935年,林藜光在《亚洲学报》发表法文论文《那提大师考》。1936年春,夫人李玮(毕业于清华大学)来巴黎完婚,婚后甫三月,因母亲病逝,回国奔丧。在厦门时应中国佛教会厦门分会的邀请,作题为《关于欧洲人士研究佛学之一斑》的演讲。数月后返法,继续在东方学院任教、从事佛典研究,并攻读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22年,列维在尼泊尔获得《诸法集要经》的梵文写本,此经有一部汉译本,为宋代日称等译,但很粗糙。林藜光跟随列维学习后,列维把梵文抄本委托林藜光校订,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列维所获抄本本身有许多讹误,只有一处跋文指明经中的颂辞来自《正法念处经》。该经梵文本已佚,但有一部藏文译本和两部汉文译本存世。列维对汉、藏文本的《正法念处经》也有研究,曾撰写论文《正法念处经阎浮提洲地志勘校录》,由冯承钧先生译为中文。但由于《诸法集要经》的编者完全打乱了原始经文中的编排顺序,把韵文部分重组为三十六品,还在经文中用散文体加上注释和概述,列维未能在藏文和中文的《正法念处经》中找到那些颂辞。林氏接手进行整理之际,列维已在1935年去世。林藜光凭借无比的耐心和顽强的意志,终于在《正法念处经》中发现一句《诸法集要经》的颂辞,并进而找出整个系列的颂辞,最终使整部《诸法集要经》现身。整理工作非常烦琐艰难,但林氏以自拟联语的“磨砚曾闻金可缕,移山哪惜鬓成丝”的精神,在雷鲁博士悉心指导下,以十多年的心血,完成了列维托付的工作:以梵文本《诸法集要经》为依据,对照汉藏文本《正法念处经》,比较考订,逐句校正,并用梵、藏、汉、法四种文字并列颂辞,详加注释。这正是比勘梵、藏、汉文佛典的经典方法,林氏运用得极其成功。 

在林藜光先生从事如此可谓“前无古人”的研究工作时,正值二战。其时巴黎已经沦陷,故国音书阻梗,加上米珠薪桂,生活艰困,以至林氏操劳过度,营养失调,健康状况极度恶化。尽管如此,林氏在初步完成研究的译注工作后,即着手撰写绪论,作为博士论文的正文。他在论文中努力探讨小乘宗派的发展线索,并力求弄清后期小乘与大乘宗派之间的因缘关系。绪论共分五章,每写成一章,林即与戴密微反复商讨定稿,至1944年秋末冬初,绪论各章稿本初齐,而林氏竟已卧病不起,不得不进入疗养院疗养,不久之后因旧疾加剧,于1945年4月29日逝世,得年仅四十四岁。 

绪论研究的问题既广泛又深入,为此林氏曾博览汉文大藏经中二百多部相关作品,力图理清佛教的起源、地域、社会分化、语言、部派历史等错综复杂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如对于佛典的语言问题,他曾写道:“即使在最古老的年代,佛陀可能只使用一种语言吗?综合……判断,佛世时对语言的态度是随意且开放的。因此在那时候,佛教徒继续使用多种语言,而摩揭陀语只是其中一种罢了……为什么我们不假设:在其他早期佛教流传的地方如吠舍离、憍赏弥、秣菟罗、优禅尼等等,也有他们特殊的方言用来传教。根据前述大藏经,佛陀明确表示了对使用各地方言的看法及态度。”这一论断曾给后来的研究者很大启发,其他还有关于佛教义理和历史的各种问题,由于具体资料尚不完备,各国学者至今仍在摸索,尚无明确可信结论。 

林藜光去世后,戴密微精心整理其遗著《诸法集要经研究》,陆续出版。最先出版的是第一册,因这一部分已定稿,相当完整,1946年即予以印行。第二册为博士论文正文,经戴氏校订,于1949年问世。至于三、四两册的校订工作,戴氏为此付出了巨大精力。据戴氏自己说:初稿校订之难不在于其法译文有何错失,因林氏对于法文的掌握已达完美程度,无须多加修改;难处在于所遗篇章未经本人定稿,页数散乱,必须一一用力爬梳,清出其译注次序,统一篇章体例。 

戴氏在校订时,并不参以己见,对林氏的原文尽量不加损益;遇到梵文颂辞有文字问题时,则与法兰西学院印度学教授雷鲁和知名佛学家巴罗商酌定夺。原文不清之处,又委托原籍荷兰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佛学大家狄庸花费大量时间与藏文本进行对照,加以修订,所以第三册1969年始得出版。至于第四册,经读过第二、三册的学者提供意见,由狄庸教授对照梵文和藏文部分,补写“补遗”部分,于1973年问世。至此,戴氏经营此书,凡历二十七年之久,终成完璧! 

近代以来,我国学者从事过梵、藏、汉佛典对勘的,还有杰出的佛学家吕澂,此外如王森在1948年与印度学者师觉月合作,校订世亲《俱舍论颂》的梵藏汉文本。就整个20世纪而言,在这一领域,中国学者的工作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足以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除了林藜光先生的研究及其遗著,笔者以为只有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学者温特尔和法国学者皮诺帮助下,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的释读工作及体现其成果的英文专著(1998年)可堪比拟。两部大著交相辉映,堪称双璧! 


相关阅读

  •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纪念日

  • 2022年12月10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阿弥陀佛圣诞纪念日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常以无量无边的光明遍照诸佛国土以无极无尽寿命接引众生往生净土值此殊胜吉日,念佛忆佛
  • 隋唐佛经阐释中的“八备”与“五不翻”

  •   自东晋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的佛经阐释范式后,中国汉译佛经的发展日益规范且兴旺起来。随着大批华僧西行取经,精通梵文与天竺文化的本土翻译者不断增多。渐渐地,华僧
  • 时光里的临潭丨民国影像(六)

  • 时光里的临潭丨民国影像(六)1936年8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10师12师和妇女先锋独立团)长征途经临潭。红军过境给临潭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播下了革命
  • 金克木的“三读” | 汪广松

  • 炎夏盛暑,读黄德海撰《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以下简称《编年录》),不期然地想起《史记·太史公自序》里的一句话:“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以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林藜光先生的生平与学术贡献

  • 林藜光(1902—1945)先生是我国近代重要的佛学家和印度学家。他主要的学术成就,是对《诸法集要经》的校订和研究。这一工作被誉为20世纪后期小乘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贡献,至今受到
  • “裤王”起诉百亿私募!

  •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点击图片可进入证券时报“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题)来源:e公司股价大幅异动的“裤王”九牧王近日发布的一纸公告再次引发市场关注。3月3日晚间,九
  • 矮人与鹤:东西方史书缝隙中的一对天敌

  • 文丨李子綦西海之外,有一个矮人之国,那里的人们身长一寸左右。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天敌,来自空中。从空中俯冲而下的鹤,总是趁人不备,攫人以作食物。而为了应对此等天灾,矮人在外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