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我们太需要“心理学科普”了

日期: 来源:新民说收集编辑:陆晓娅

一本书能再版、三版,说明此书有很强的生命力,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可是在我看来,这也同时说明作者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本书后面是一个人。在对书的不断修订中,作者这个人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会一一呈现。我发现,从此书初版到现在,竟然已经过去16年了!16年,一个人可以完成小学、中学、大学的全部教育。而此书的作者虽然年岁渐长,并且跨过了“退休”的门槛,却未曾停止自我教育,因此她的生命力也未曾衰减,这真是可喜可贺!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杨眉决定让“心理学科普工作者”这个角色进入自己的生命。也许,是在大学课堂上,看到自己讲授的心理学理论帮到了很多学生?也许,是在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中,感受到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但咨询这种方式能帮到的人有限?也许,是在教学与咨询双重实践中发现,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痊愈和自我成长的天赋潜能,却没有被发现、被发掘、被发展?

不管怎样,我想我们这个社会是太需要“心理学科普”了。这些年我看到,个人在大历史过程与社会结构中,常常会被卡住、困住、缠住,有很深的无力感,很多人希望突围却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办法。虽然,心理学是从个人路径去处理问题,未必能够解决一些产生问题的根源,但是对于个人来说,通过改变自身,改变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改变自身对待环境的态度,改变与周围人互动的方式,还是能够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因为即便是在最困难的处境中,人只要活着,就不是毫无选择。

可是,有机会走进心理学课堂的人何其少,有经济能力去做心理咨询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能够让更多的人从心理学中受益的,就是心理学科普作品了。

杨眉的心理学科普书籍一向是既严谨又实用的。她的学养,让她要求自己言必有据,而非道听途说,浮皮潦草;她对生命和对学生的热爱,又让她一直探索理论如何去助力生命的成长,让改变真正发生,而非沾沾自喜于书斋。当你在书中看到“三和青年”,看到“丧”的时候,你就知道本书作者是关心现实、关心人的,而非仅仅是关心学术的。特别可贵的是,她相信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潜能,心理学科普就是架起一座桥,让人们能从自己“忽明忽暗的经验世界”走到彼岸,看到“白昼的明亮”——那些已经被前人发现和认识到心理学知识。这样,人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理解自己的过去和当下,还可以减少未来个人成长中亲自试错的成本,少走弯路,活出更多精彩。

大家都知道,心理学有很多分支,不同分支还会有不同的流派。在这本书中,杨眉跨越这些分支和流派,将与个人成长有关的重要的心理学术语提取出来。这些术语,让我想到了那部惊心动魄的纪录片《徒手攀岩》。在片子里,一直梦想着徒手攀登酋长岩亚历克斯·霍诺德,并非徒有勇气之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做了多年的准备,包括借助绳索攀爬过近60次酋长岩,反复尝试不同的岩点,研究如何借助它们攀过最难的区域,直到对每个岩点都了然于心。

或许读者可以把杨眉这本书中的21个心理学术语,当作你克服困难,在人生之路上攀登的“岩点”。这些心理学的“岩点”,一方面帮助你认识、理解自己所面对的问题,这种理解可以让你感到虽然攀爬艰难,但你仍然是有支撑的,你的问题并非仅仅的你的问题,甚至你的问题并非是问题,里面既蕴含着转化的契机,里面也积累着你的经验和力量。就像岩点并非只能着力,还能借力一样。这些心理学的“岩点”也为你的自我发展提供动力和新的攀登路线,只要你善于利用它们。要知道,这些“岩点”都是前面的攀登者发现的,他们包括心理学研究者、心理治疗师,也包括与你一样在攀登中被困住的人。善于利用这些心理学的“岩点”,用杨眉的话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尽可能汲取古今中外经典中的精华并将其用于生活实践。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问,是关于人的可能性的学问。当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每个人在发展中都会面对更多挑战时,一个对心理学完全无知的人,就好像完全不借助绳索练习,不去发现、研究和利用岩点就去攀爬峭壁。这种基于无知的无畏,害己亦害人,因为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生活在关系中的,是无时不刻与他人、与环境互动的,哪怕你就是宅家里泡在虚拟世界中生活。

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比如杨眉在此书中所介绍的心理学术语,既能助己亦能助人,因为它们能帮你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听到我们自己和他人内心真正的声音。为了帮助读者将这些概念应用到生活中,杨眉还为每一章设计了练习题。做做这些练习题,或许那些貌似高大上的心理学术语,就不再是印在书上的名词,而可以内化在你的生命中,成为你继续攀登的“岩点”了。甚至,作者还期待它们可以作为精神遗产传递给你的下一代哦!

相关图书


本书以随笔手法和大量案例,用21个关乎人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幸福感和个人成长的心理学术语串联梳理了300多个心理学概念,提炼出一份“个人心理自助实操清单”;并在每个章节后精心设计了具体练习,帮助我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甚至生活智慧分门别类、对号入座,并将其提升到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我们能够灵活调动这些心理学资源,成为优秀的通俗心理学家。


       

相关阅读

  • 4女2男、酒后开房、发生关系、拍照分享…

  •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对于我们人生道路来讲是缺一不可的,而朋友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身边最亲近的朋友竟是隐藏在你身边的毒蛇,正在紧
  • 想跳槽,别跳坑!

  • 今天是元宵节。有不少小伙伴都打算今年换一换工作。小汇想说,在跳槽前一定要思考好这21点,别让跳槽变成跳坑。01#工作占据一个人一生中最珍贵的时间,工作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生
  • 说说关于狗头萝莉的骂战

  • 昨天,主播@狗头萝莉发了一则视频。视频中她表示自己在徐州被漫展驱逐,非常崩溃。联想到自己名声不好,找不到正常体面的工作。同时自己是被执行人无法创业。想一了百了,结束自己
  • 2022:众生作答

  • 众生回答众生。一12月17日冬夜,江苏泰州一药店打烊,老板临走前在空调外机铁壳上,贴了6小袋布洛芬。漆黑的夜中,人们匆匆赶来,取药离去,并不多拿。那药是熬过长夜的希望。2022年最
  • 2022年终回顾:文章推荐

  • 2022年年末,自己的原创数量从去年的58篇,到今年的91篇。因为今年给自己的关键词是孵化(《2022年,给自己一个关键词》),为了腾出时间,有一长段时间的隔周更新。加上年初上海的封闭(工
  • 关于书的交流

  • 2022年底,我的新书《AR界面设计》上市。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你带来想要的收获,帮助你进一步了解AR界面设计这回事。如果你已经购买,除了感谢你的支持外,正如我在前言里说“希望本书
  • 谷露2022精彩内容总目录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虽然历经波折,但是2022也顺利落幕。秉持着“让招聘更快乐、更高效”的愿景,2022年谷露与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读者们分享了不少关于招聘的原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我们太需要“心理学科普”了

  • 一本书能再版、三版,说明此书有很强的生命力,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可是在我看来,这也同时说明作者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本书后面是一个人。在对书的不断修订中,作者这个人的学习能
  • 张爱玲,除了鲁迅谁也不服

  • 皇冠版《流言》的装帧在张爱玲逝世二十一周年前夕,我得到了一本她亲自设计装帧的台湾皇冠出版社版散文集《流言》。也许读者会感到奇怪。张爱玲为上海版中短篇小说集《传奇》
  • 谢卫楼与第一台中文打字机

  • 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岸边,一艘小船即将启程前往大运河北端的通州,当O.D.弗洛克斯(O.D.Flox)踏上这艘小船时,他尚无法预计此行将会有怎样一番际遇。弗洛克斯是西方教化联合会(Wester
  • 姜鹏:让岳飞回归历史

  • 故事和事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清人钱彩编写的通俗小说《说岳全传》被改为《岳飞传》印行,产生了不小影响。对很多读者把该书虚构情节奉为信史的现象,宋史泰斗邓广铭先生深感忧虑
  • 谁最早讨论张爱玲?

  • 本文标题“谁最早讨论张爱玲”,是有特指的,即内地改革开放以后,谁最早提出对张爱玲其人其文重加研讨?现有数据显示,早在1981年11月,张葆莘就在上海《文汇月刊》发表了《张爱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