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1.25亿亩 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双增长"

日期: 来源:丰收节收集编辑:丰收节

  1月22日,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全国林草领域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持续推动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完成造林、种草改良1.25亿亩,“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造林种草1800万亩

  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1.25亿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857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双增长”,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去年,国家林草局完成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任务书、施工图、项目库。

  去年下半年以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启动、开局顺利,各项任务扎实推进,谋划布局68个重点项目,已陆续开工22个,完成造林种草1800万亩。

  此外,国家林草局加快推进国土绿化重点项目实施,优化国土绿化落地上图系统,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其中,国家森林城市已达到219个。

  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9.2万亿元,经济林成为第三大农产品,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9.2万亿元。经济林产量达到2.26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是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动力源泉。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应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有序开展林权流转,培育家庭林场、村集体林场、股份合作林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林菌、林药、林禽等林下经济,鼓励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切实让百姓得实惠、有收益。

  持续推进林草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国家林草局制定实施《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大力培育、合理利用林草资源,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扩大优质产品有效供给。印发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认定、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管理等办法,不断增强林草生态产品的保障能力和供给能力。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竹藤花卉、林草种苗、木竹加工等林草产业不断壮大。其中,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油茶产业、竹产业蓬勃发展。全国完成油茶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1018万亩,占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度计划任务的105%。茶油产量逐年增加,成为全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前十位的油种。全国现有竹加工企业1万多家,竹产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藏羚羊、大熊猫等标志性物种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去年,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藏羚羊、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长臂猿等标志性物种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黑麂等一批旗舰物种时隔10多年重新现身。

  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藏羚羊种群恢复到7万多只。大熊猫国家公园实施九寨白马—摩天岭等重点生态廊道建设,推进大熊猫局域种群的栖息地连通和跨域交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打通虎豹跨境通道,东北虎种群数量已恢复到50只以上,东北豹数量超过60只,野生东北虎幼崽存活率提升到50%以上,野外监控设备多次捕捉到野生东北虎活动踪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6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统筹保护和发展,发现雨神角蟾等17个新物种。

  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国家公园感知系统已面向首批国家公园开放使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已有可实时传输的无线红外相机等野外监测终端2万余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基本覆盖全域。三江源、武夷山国家公园内广泛应用智能化自然资源监测管理系统。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大熊猫遗传数据平台,掌握了500余只大熊猫的DNA档案信息,建立了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科研合作平台。

  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表示,国家林草局将继续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批复及组建,推动出台国家公园法,稳妥有序推进设立新的国家公园,逐步建设完善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推进东北虎豹、穿山甲、兰科和蕨类、苏铁等重点物种保护研究中心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3日 14 版)

相关阅读

  • 绘就人参产业发展蓝图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首,桓仁县作为东北地区人参种植的主要产区,人参产业受到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进入新发展时期,为进一步提升人参产
  • 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9万亿元

  • 绿色中国北京1月22日电(融媒体记者 符超)记者1月22日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9.2万亿元。经济林产量达到2.26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
  • 湖南首个国家公园呼之欲出

  • (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部分风光。 严钦龙 摄)2016年,南山国家公园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2022年被正式纳入国家公园候选区。创建进入第8年,进展如何,
  • 北京市大兴区:农民富起来 乡村美起来

  •   冬日午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西北,一片榆树林下,村民李树才正精心喂养村里的“林下走地鸡”。  “北京油鸡肉质鲜美,市场售价高;‘九斤红’出肉量大,单只能长到10
  •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国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各部门各地方密切协同配合,推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建设管理取得积极成效。三江源国家公园投入近70亿元,实施了系列生态修
  • 荔波:“五满”绘就乡村产业振兴“丰景图”

  • 近年来,荔波县甲良镇石板村坚持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以“满棚食用菌、满林中药材、满坡刺梨果、满地海花草、满田生态米”绘就乡村产业振兴“丰景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 金华婺城:林下中药产业兴,美了村庄富了民

  • 1月8日早上8点,金华婺城区塔石乡塔石村村民张献珍用完早餐后,便直奔隔壁百善村的“百草园”共富工坊上班了。去年5月,“百草园”共富工坊精心打造的百善自然营地投入运营,张献珍
  • 向森林要食物需科学经营绿色发展

  • 编者按:为践行大食物观,深入宣传森林“四库”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生动展现林草行业充分发挥 “森林粮库”功能的政策举措与实践成果,中国绿色时报与中国林科院联合推出“大食物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咸东小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 “咸东小哥”李伯仁上门查看老人生活情况  □ 记者 张璐 文/图  “徐阿姨,最近身体怎么样?我们来看你了,给你带了一份腊八粥。”1月18日上午,“咸东小哥”李伯仁早早敲开了
  • 莆仙戏《陈文龙》盛大上演 再次引发观演热潮

  • 近日,由莆田市莆仙戏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创作演出的莆仙戏新编历史剧《陈文龙》,在莆仙大剧院戏剧厅盛大上演。整场演出荡气回肠,扣人心弦,将陈文龙的节义精神
  • 连云港赣榆:移动电商增就业 棉线编织致富路

  •   中宏网江苏1月23日电 1月21日,连云港赣榆区移动电商协会举办编织技术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为首批30多名家庭妇女及残疾人特殊家庭传授棉线编织技艺,为她们找到了一条坐在家
  • 连续“霸榜”20年!嘉兴农民为何如此“有钱”

  • 潮新闻 记者 王雨红 通讯员 宋正卿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发布最新数据:2023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43元,居全省首位。至此,嘉兴在浙江省的这张榜单上连续“霸榜
  • 寒潮来袭,蔬菜大棚早早“添衣”防冻

  • 今天(1月22日)松江迎来今冬又一轮寒潮,低温给蔬菜种植业带来考验。记者从新浜镇蔬菜生产基地了解到,农户已提前给蔬菜大棚“添衣保暖”,最大程度地减少蔬菜遭受冻害损失。上午9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