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日期: 来源:每日人物收集编辑:开菠萝财经团队




大城市,装不下年轻人的全部。





文 | 苏琦

编辑 | 金玙璠

来源 | 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




近期,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火了。消息一出,回农村盖房养老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
 
实际上,在城里打工、回村里盖自建房的年轻人正在变多,在他们聚集的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也越来越热。在小红书上,“农村自建房”相关笔记达28万篇;在B站上,与自建房相关的视频,每一条都吸引了近百万年轻人的观看,点赞量最高的评论是“这种农村自建房不比城里别墅差,甚至还要更好”。
 
同样在大城市打拼的你,会怎么选?
 
开菠萝财经和五位分别在重庆、西安、北京、杭州工作,却选择在农村自建房的年轻人聊了聊,发现他们追求的并非诗情画意、闲云野鹤,而是考虑更实际的问题——自建房不用背负房贷压力、住房面积更大、没有物业费,总之,住房成本低。
 
如此看来,回村“盖别墅”,对于在城里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缓解关于住房的焦虑,也能照顾到更多家人的需求,更何况,现在的农村自建房已经今非昔比,能够建造出更现代、更贴合年轻人审美的房子。
 
但在这背后,年轻人通常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来跑通“拿下建筑施工审批手续-盖毛坯房-硬装-软装”的流程,可能还需处理复杂的邻里关系,以及和建筑工人斗智斗勇。但多位受访者提到,父母的夸赞和孩子玩耍的背影,会让他们觉得一切都很值。
 
不过,这些年轻人都表示,为下一代考虑,他们无法一直待在农村,主要的生活地点还是教育、医疗、购物、就业等资源更优的大城市。正如一位年轻的爸爸所说,“我确实割舍不掉大城市,但总需要在农村老家有个归属地。”
 

花100万在农村盖120平三层别墅,值吗?

 
30岁的万万想在农村自建房的念头,可以追溯自她上高中的时候。
 
她自小和家人生活在绍兴嵊州的农房里,当时家里只有三个房间,一间爸妈住,一间奶奶住,弟弟原本和爸妈住一间,当弟弟长大到要和她抢房间睡时,她决定长大后一定要盖大房子。
 
2019年春节,她正式提出了重建房子的想法,但一直磨到半年后,父亲才点头答应。因为老房子一直是父亲内心最骄傲的存在,那是他当年为了迎娶母亲,亲手用红砖垒起来的。万万仍然记得,父亲亲自推倒老房子的那一天,全程一言不发。
 
好在建造的过程比较顺利,到2021年底就建成了毛坯。只是2022年的春节,他们一家人在外婆家度过,爸爸反复念叨着,“过个年,家都没了”。
 
在接下来一整年的装修过程中,万万包揽了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紧赶工期、全程紧绷,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带领家人搬进了新家。她也将房子设计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留白很多,干净简单,一楼全部打通,一眼望去非常“开阔”。

▲ 万万家的老房子和新房子对比。图 / 小红书博主“Million Hundred”


这是一座占地120平的大三层,房子里有7间卧室,每一层都配有独立卫生间。“花100万建成并装好一个房子,每个人都有大房间,我觉得很值。”万万说。
 
原本在城市里有房,等孩子长大想换更大房子的人,一定更理解小爽的选择。
 
小爽在重庆某区县工作,城里已经有房,2021年,她和爱人想再买一套房子,总价需要100多万,因为手里存款有限需要贷款,而回村只需要10多分钟车程,两人觉得不如就近回村,建一栋自己喜欢的房子。
 
于是小爽和父母凑了50多万,花1年造出了一栋“两层楼+一层阁楼”的大房子,总面积270平。“房子够大,性价比够高,带一个100平的院子和一个露天大阳台,最重要的是,不用考虑房贷。”
 
▲ 图说图说图说。图 / 《狂飙》小爽的自建房。图 / 受访者提供

不想背贷款,也是依依选择自建房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因为现在没有存款,必须回到市里当化妆师,我会一直生活在农村,平时就种种菜、养养花,特别舒适。”

 
她在北京市平谷区的村子里寻找到了合适的房子。在对比发现重建和修缮的价格几乎一致后,依依在2021年8月初决定重建老屋。从老房拆迁到主体建成再到装修完成,她见证了每一砖每一瓦的建设过程,历时1年3个月后,终于入住新家。
 
在河北保定农村,高女士拥有一栋两层楼、共有270平的房子。为了预防孩子近视,她还给房子设计了大阳台、150平的院子,建造和装修共花费约70万元。“房子大小适中、物尽其用,既觉得够宽敞,又没有大到打扫卫生也费劲的地步。”高女士称。
 

▲ 高女士的自建房。图 / 受访者提供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她和家人在房子里度过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寒假——孩子在露台能看到开阔的风景,充分享受室外的阳光,老人回归田园式的生活,每天都能呼吸新鲜的空气。
 
2021年春节,生活工作在陕西西安的樱桃石榴一家人回到咸阳老家过年。期间,父母提出修缮老宅的想法,为完成年迈父母的心愿,改善大家庭的居住环境,他于当年6月将闲置的老宅进行重建。历时1年4个月,一栋房屋总面积约275平的楼房拔地而起,共计花费约50万元。
 
身为建筑设计师的樱桃石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处能适应三代同堂的现代居住空间。在他们的村子里,近五年新建了一批欧式、中式、现代等各式各样的自建房,直到他设计建成的一栋造型简洁、空间实用的小二楼落成后,在当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效仿。


人生第一次盖房:灯不亮、墙不直,和父母斡旋

因为对房子的审美与父母不同,年轻人想在农村建起一座自己满意的大别墅,不仅要说服父母,与工人斗智斗勇,还要挤出休息时间,亲力亲为,一刻也不敢放松。
 
在自建房前,学会使用CAD画设计图,这一步就难倒了很多人。它是用来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申报的材料,告诉他们自建房大概的层高和面积,也是供施工队参考,注意上下水和电路的留位、贴砖排布等细节的资料。为了设计图纸,有的人请朋友帮忙,有的人直接购买现成图纸、边学边施工。
 
在修建房子的过程中,不少受访者都需要与当地一些施工队斗智斗勇。
 
例如,依依觉得房子因为墙体不直,导致洗手间贴砖前后差了七公分,洗手间的门也因为两边的墙厚度不一样而难以安装。“贴砖的师傅也不专业,连纹大砖因为粗心切错浪费了4块,后续还切砖崩瓷,只能拉去加工”,依依说,无奈停工了半个月。
 
再比如,高女士家客厅的“无主灯”设计,追求匀称无暗角的照明,棋盘式分布着筒灯。当她入住后发现,有几盏灯的线路和开关出现错乱、无法控制,想要维修还需要开槽,无奈只能妥协。

▲ 高女士客厅的“无主灯”设计。图 / 受访者提供


还有一些受访者的工人是由熟人介绍,很多时候会碍于情面,不当面指出问题,出了差错只能自己“认栽”。
 
万万说,在村里,施工队一般没有合同,因为缺少约束就容易产生一些麻烦,她就遇到了临时加价的工人。这位电工是亲戚介绍给她的,最初的报价是45元/平,不包材料,结果主体浇楼板时电工称路途太远、不过来预埋线路,在她的再三催促之下,工人才让两个学徒过来,并要求她去指定的店铺买材料。
 
后续,这位电工又称工序复杂,连涨两次价,涨到60元/平,万万不得已重新找了电工。重新找人事小,但由于工人没有预埋管道,导致整层楼的强弱电都走了地面,如果后期电线有损坏,也无法更换。
 
小爽家的堡坎(用于道路边坡的保护)和院坝的硬化,最开始就是找的同村熟人,但在她看来,做出来的表面坑坑洼洼,极易积水,后续重新找人做了第二遍,由于是不同的两层工艺,也有部分开裂,两次硬化花了近4万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而整个建房过程中最难的一环,或许要属与父母的理念不一。
 
在村里,不管是亲戚还是父母,他们大多遵循长辈和匠人的意见。“期间,晚辈但凡提出打破他们固有认知的布局,就不容易接受。”樱桃石榴说。
 
他发现,传统三开间的布局导致中间是过道,左右两侧开不了窗,影响楼梯、卫生间的通风、采光和动线设计。在狭长的空间内,通常会从中间挖出一个庭院,既能保证所有房间均有南向的采光、通风,还能使居住空间富有变化。但在父母看来,中间挖空就要把墙变成玻璃,一方面增加造价,另一方面认为出门都是田地,不需要院子。最终,这场分歧以他大部分妥协告终。
 
好在,看到房屋建成后,父母欣然接受。而这栋房子最让他骄傲的,是施工时没有一处窝工和返工,材料也没有浪费,原因在于实施之初就考虑好了一套成熟的落地方案。

▲ 樱桃石榴的房屋建造过程。图 / 受访者提供


村里装修,邻居也是一道难过的坎。依依盖房期间,她家门前的路因为东面的邻居家挖下水,需要重新修,但是前面的邻居不让修,说修高了下雨可能会淹到他家房根,一定要比之前矮才行。但依依说,“其实根本没有超过他家地基,而且东高西低有坡度水才能流出去”,无奈,最终仍是按邻居的要求弄的,“邻居一家三口轮流看守,超出一厘米都不行”。
 

农村很好,但依然离不开大城市

在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印象中,农村更多是出差途中高铁上的窗外一景。但如今,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农村的生活正在变得更为具象,更为充实。
 
对这些在房子上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年轻人来说,来自于父母的认可,是他们最大的成就感之一。
 
万万的父亲从一开始不同意推翻重建,到现在反复说着“真好,多亏了你才能有这个房子”。今年春节,她能明显感觉到父亲发自内心地为她开心。
 
未婚的她目前在杭州租房,曾经有人劝她省钱在杭州或者嵊州市里买一套房子,但她还是选择在老家自建。现在她更加确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花了不到县城商品房一半的价格,盖出了比商品房舒适度还要高的房子,这也让樱桃石榴父母的态度,从反对设计到接受、认可乃至赞扬。“我们在新家共度春节,还给孩子办了个满月酒,亲戚朋友都来参观和祝贺,这让我的父母也很自豪。”他称。
 
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给他们提供更好更大的居住空间,过他们想要的生活,也是自建房带来的最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这座像是从宫崎骏动画里走出的房子里,小爽感觉到自己的爸妈和孩子的笑容都更多了。
 
尤其是她的父亲,回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生活的地方,周围邻居都是老朋友,现在过得特别充实自在,忙的时候去照看果树,在田里种菜,在院子里晒干辣椒、水稻、玉米,有时间就去串门、打牌、钓鱼。
 
回农村之后,孩子的变化也很大。之前在城里,孩子的日常活动范围更多是在家里和附近的公园。在农村生活久了,孩子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更愿意主动带小朋友们回家玩滑板和打羽毛球,一家人还可以在阳台看夕阳、看星星。
 

▲ 小爽夜晚可以在阳台吹风看星星。图 / 受访者提供


对于年轻人来说,此前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会开始享受农村生活;一直在农村生活的,则会重新爱上这里。
 
在村里生活,依依最爱做两件事。一件是逛清晨的菜市场,一件是骑着电动车去山里溜达,春天满山的鲜花可以让她忘记烦恼,下过雨还能闻到青草的香气;夏天的夜晚,骑车逛山下的马路,“比在家开空调还要凉爽舒适”。
 

▲ 依依的家和她的电动车。图 / 受访者提供


高女士和爱人都在城市长大,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现在,两人回村住以后,总是跑上跑下打扫卫生,反倒锻炼了身体,“房子很大很新,收拾完之后,住起来也神清气爽”。
 
万万的感受更深。“以前我很少回老家,现在每个礼拜基本都要回去,开车两小时直达。如果说老房子是我爸的孩子,现在这个房子就像是我的孩子。”万万说,自己也终于真正理解了父亲的感受。
 
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阳台,拉开窗帘就可以眺望远山,“不管是下雨还是天晴都很好看”,四季更替,更是能收获不同的风景。
 
▲ 万万拥有独立的阳台。图 / 受访者提供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表示,不会一直在村里生活,还是要回到城市去。

 
不但是因为,相比于拥有自己房子的满足感,村里的“人情世故”、快递外卖的缺乏、较差的卫生条件、以及相对匮乏的娱乐方式等让人头疼,更在于,城市里配套的教育、医疗、购物、就业等资源方面都更占优势。由此看来,年轻人在农村自建房,更多还是为了改善父母和孩子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体验。
 
樱桃石榴说,很多年轻人像他一样是承上启下的一代,目前还是以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为主,自己还在打拼的阶段,等到下一阶段,再考虑“闲云野鹤”的事。
 
不过,多位受访者也看到,回归乡村养老是一大趋势,“在城市的房子里奋斗,在农村的自建房里养老,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依依为化名。)




每人互动
你会考虑回村盖房吗?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


相关阅读

  • 丧子老人可对孙子女“隔代探望”

  •   沙某之子丁某与袁某系夫妻关系,丁某与袁某生育双胞胎男孩。丁某去世后,孩子一直与袁某共同生活。沙某多次联系袁某想见孙子,均被拒绝。沙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每月探望孙子
  • “结婚,一定要看家境”

  • 前段时间,关于“结婚该不该考虑另一半的家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上亿网友关注。一位网友评论说:“一定要考虑另一半的家境。因为类似的生活环境里,价值观、世界观、兴趣爱
  • 闭嘴吧,黄多多不喝毒鸡汤

  • 生育相关的话题,果然是一点就炸。 前几天又一组数据冲上热搜—— 在中国,把孩子养到18岁的平均成本近50万。 而如果将时间延长至大学毕业,这一成本将达到62万。 养育成本和人均
  • 富人也会淘货吗? | 荐书

  • 《节制与审慎》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受访者援引纽约市巨富人群的财产级别,由此把自己定位于“中产”,声称“在纽约市,我们算不上有钱”。类似的,许多人把他们显得“匪夷所思”的巨额
  • “网瘾”老年人,迷上熬夜与“剁手”

  • 网瘾父母,疯狂的程度可能超过青春期的少年。今年春节,程叶(化名)猛然发现,许久未见的父母换了一种生活方式。那是生活中长久形成的习惯:晚上吃完饭,他们先不刷碗,马不停蹄地守在电视
  • 请迅速卖掉手里的垃圾资产!

  • 昨天的文章,我跟大家说过,现在的市场环境有一个典型特点:那便是“换手率急剧放大”。因为很多人在卖房,挂牌量就大增,很多人在买房,交易量也在回暖。我都说的这么明确了,居然有人在
  • 抑郁到双相,让我明白就算是根草也能重见天日

  • 我是秋也,一名确诊八个多月,实际上病了八年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八年的前半段里,自我伤害、离家出走、对每一个爱我的人恶语相向,但我至少还能感觉到我活着。八年的后半段里,我每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 大城市,装不下年轻人的全部。文 | 苏琦编辑 | 金玙璠来源 | 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近期,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火了。消息一出,回农村盖房养老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 实际上
  • 当AI为你写诗陪你聊天,小心陷入新型“杀猪盘”

  •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记者 | 徐诗琪许多电影都热衷于畅想人类与机器人相爱的故事,它们或许不被世俗理解,却也有唯美之处。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经进化到能够理解人类话语中的感情,并给
  • 香港科技大学:期中报告使用ChatGPT可加分

  • 3月13日,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香港科技大学有课程已率先鼓励学生使用ChatGPT,列明在下周提交的期中报告中,学生若使用ChatGPT可获额外加分。带领课程的科大副教授及高级顾问(
  • 小飞侠来啦!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亮相

  •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3月13日下午,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小飞侠(flero)“福来了”。她今年身着粉红和淡绿的时尚装扮,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