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抗疫迈向新篇章,回首一路艰辛,未来个人该如何做?

日期: 来源:学术头条收集编辑:


2022年12月5日,三年抗疫终于来到一个全新的节点。

从2019年12月侵袭首例COVID-19患者的原始毒株,到2021年11月更高传播力的病毒变种奥密克戎,再到如今病毒毒性逐渐变弱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人类做了许多努力:
 


● 灭活疫苗:


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 


● 吸入式新冠疫苗:


2021年11月12日,全球首款可吸入式新冠疫苗亮相“2021第五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雾化吸入免疫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口部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而这种免疫是通过肌肉注射所不能带来的。 


● 治疗性抗体新药:


2021年11月,由中科院微生物所与上海君实生物联合开发的治疗性抗体新药JS016与另一中和抗体联合使用,已获得全球15个国家紧急使用授权。


● 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2022年1月25日起,启动在沪18岁及以上港澳同胞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登记预约和3-11岁港澳同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登记预约,并于1月26日开始疫苗接种。


● 新冠特效药:


2021年12月,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COVID-19患者。


● 口服药物:


2021年12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首款可紧急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患新冠轻症至中症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以及具有较高重症风险的人群。2022年4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消息,批准在高风险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辉瑞公司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2022年4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FDA已扩大对瑞德西韦(Veklury)的批准,将其作为首个用于婴幼儿的新冠疗法。此前,Veklury只被批准用于治疗某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成人和儿童患者。

 

除上述防疫手段外,植物蛋白技术疫苗、AI技术开发的长效新冠疫苗、重组蛋白新冠肺炎疫苗等疫苗研发也经过了严格认证后批准上市。

近半年,疫情卷土重来,再次侵袭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2022年3月,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等多地报告的感染者所感染的病毒中被发现。

其中,上海疫情空前严重,外溢至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21个省份71个市。



4月25日,山东烟台现奥密克戎BA.2.3进化分支。


5月12日,四川广安市发现疫情病毒溯源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2变异株。


6月2日,上海市政府表示:本轮上海疫情感染者基因测序主要是奥密克戎ba.2,ba.2.2变异株。


10月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介绍,经国家基因序列检测,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属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进化分支。


11月10日,北京出现多起聚集性疫情,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F.7分支。


但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型的减弱,以及长时间抗疫与研究经验的积累,抗疫形式有了崭新的变革。

新十条颁布,各地取消常态化核酸。抗疫接力棒传给了每个人的手中。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防疫措施的放松,人们不可避免要面对一波大规模疫情的冲击,这样的冲击可能会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出现。

如果进行自我抗原检测后,发现呈阳性,先不要慌张。做好准备,及时进行居家自我隔离

自我抗疫小贴士

1、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2、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                    

3、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                    

6、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7、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8、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9、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阳性感染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根据专家临床经验,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

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因此,在即将到来的春节返乡人潮高峰之际,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做到不聚集。

药物治疗方面,药物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症状。专家建议,要在出现症状的初期对症用药。

例如,当出现发热、头痛、咽痛且明显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可选用相应的混悬液;如果出现咳嗽症状,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宣肺败毒颗粒、急支糖浆等;如果出现痰多、咳痰费力症状,建议使用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如果咽痛、咽干症状明显,建议使用华素片、西瓜霜含片等;如果鼻塞流涕症状明显,建议使用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布地奈德喷鼻。

此外,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虽然一切有了全新的开始,但抗疫之路仍不可松懈,每个人都将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学术菌们,要保护好自己哦~

学术头条



新版微信更改了公众号推荐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以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为准进行算法推荐。在此情况下,学术头条和“学术菌”们的见面有如鹊桥相会一样难得(泪目)

那么,如果在不得不屈服于大数据的当下,你还想保留自己的阅读热忱,和学术头条建立长期的暧昧交流关系,将学术头条纳入【星标】,茫茫人海中也定能相遇~

|点这里关注我

相关阅读

  • 扩龄后的九价HPV疫苗,到底打不打?

  • 撰文|樊泫何“听说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但网上也有一些‘九价其实没什么用,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的说法,现在到底要不要打,我很纠结。”如今,网上有许多类似这样的帖子,
  • 地产、汽车、军工……十大行业掘金看这里!

  • 中信证券2023资本市场年会现已正式召开,众多专家学者共同聚焦2023年投资大势。目前,已有十大行业的2023年投资策略发布,包括了地产、汽车、军工等大家颇为关注的行业。相关策略
  • 曙光

  • 进入到2022年的收官月,我们决定和疫情来一场新的“对话”。继11月11日“二十条”发布后,12月7日“新十条”出台。态度很明确,精准防控,下一站重振经济才是重点。所有人,要向前看
  • 年度唯一!北大学者,入选这一全球榜单

  •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5%预存增值!来源丨软科综合整理自北京大学、科技日报、Nature官网
  • 清华大学,一个月发了17则讣告

  •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5%预存增值!来源:清华大学,环球学术,研乎、硕博号近期,有网友发现清华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ChatGPT 5天用户破百万,却突遭Stack Overflow封禁

  • 文章转载自机器之心(ID:almosthuman2014)编辑:陈萍、小舟如果有一天我们查询到的「知识」真假难辨,那这就太可怕了。要问最近 AI 圈哪个模型最火爆,你不得不把 OpenAI 推出的 Chat
  • 扩龄后的九价HPV疫苗,到底打不打?

  • 撰文|樊泫何“听说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但网上也有一些‘九价其实没什么用,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的说法,现在到底要不要打,我很纠结。”如今,网上有许多类似这样的帖子,
  • 最后一天!你投票了吗?

  • 注意啦注意啦注意啦距离第三届应急管理新媒体作品征集展播活动网络投票结束仅剩最后1天!!! 本届活动共有422家单位参与投稿共收集图片、视频和互动类作品2107件(组)经初选229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