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曙光

日期: 来源:中信证券收集编辑:中信证券

进入到2022年的收官月,我们决定和疫情来一场新的“对话”。


继11月11日“二十条”发布后,12月7日“新十条”出台。态度很明确,精准防控,下一站重振经济才是重点。


所有人,要向前看了。


虽然,政策的转变会带来短期内疫情数据的反复,但3年坚守积累的底气,和每个人对于这场全球流行病的充分认知,已经足以让我们穿越最后的黑暗。


曙光,将至。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向前看,结合中信证券研究部近期的分析成果,聊聊后疫情时代的投资机会。


信息量比较大,恐难一次性消化,建议先收藏后,再慢慢品。



01因防疫政策转向直接受益的机会


防疫政策向精准防控的转变,对于习惯了过去3年疫情模式的我们来说,“松绑”的那一刻,必然会带来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变化。


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对于防疫、治疫药品的需求、对于疫苗补种的需求在显著提升。这样的背景下,3条主线值得关注。


❶ 疫苗:关注新冠疫苗“升级换代”、加强针接种需求。


关于疫苗,一方面政府鼓励接种,一方面防控政策的转向也让居民接种意愿进一步提升。


根据卫健委数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总人群新冠疫苗缺口至少在3亿剂。


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缺口4860-7500万剂(8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缺口3152-3509万剂)。按序贯加强比例25%-30%测算,序贯加强针总需求在0.75-0.9亿剂之间。具有“刚需”性质的疫苗接种需求所能带来的产业机会值得关注。


❷ 药品:中西结合的新冠治疗药品储备。


当下,购置、储备新冠治疗药品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动作,加之此前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预计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更加科学化、精准化,中西医结合仍将是应对疫情的重要方式。


中信证券研究部认为,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和新冠相关中药将是未来新冠防控重要保障,同时家庭常备OTC药物标的将迎来业绩增量。


❸ 药店:客流增幅有望恢复。


目前,老百姓采购新冠治疗药品,不只有医院这一条途径。


防控政策放松下,药店的客流增速有望恢复,连锁药店盈利能力预计会持续强化。叠加未来全国集采持续推进、“双通道”门店逐步承接外流品种后处方药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整个行业成长性及盈利能力均有望持续强化。



02此前受疫情压制有望复苏反弹的机会


过去严守抗疫防线的国人们,牺牲最多的,大概要属“衣、食、住、行”中那些非必要的部分了,“非必要不消费、非必要不出行”的简约生活或许是对过去3年的最好注脚。


随着行程码正式下架、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等等松绑政策的出台,出行、消费等有望逐步恢复,3条主线值得关注。


❶ 出行:航空机场板块基本面转入右侧。


借鉴海外率先放开管控的国家和地区,因为担心感染等原因,短期人们出行还需要一定的心理建设,但之后国内出行市场有望转入常态化。


2023年,国内外的出行需求有望形成共振,航空机场板块基本面将获得提升,转入右侧。投资时,关注航空的周期张力以及枢纽机场的免税价值回归。


❷ 消费:短期疫情仍是关键因素,经济预期影响修复弹性。


消费需求的恢复,不会因为防控政策的放开而立马转向。按海外经验来看,从管控政策确定调整到消费基本恢复正常,基本需要经过3-4个季度不等的周期,因此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和影响,2023年尤其是上半年仍将存在。


中信证券研究部认为,2023年消费整体表现,仍将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疫情演进节奏、经济发展趋势与预期。


2023年,困境反转仍是消费的主线逻辑,总体建议关注疫情,动态配置。


配置思路上,主要有3点:


  • 一是继续配置疫后修复弹性最为明显的出行链板块;
  • 二是动态增加白酒、消费互联网、运动、食品、美妆等景气代表性强势能赛道的配置;
  • 三是关注粮食安全、地产产业链复苏主题下种业、家居等板块阶段性机会。

❸ 医疗:可选医疗需求复苏


2022年国内多地疫情散发对医院就诊量带来明显负面影响,可选属性消费医疗(如辅助生殖、齿科、眼科、中医、医美等) 项目需求明显受限。


本次疫情防控政策边际变化后,预计相关板块终端问诊量及消费需求有望恢复。



03一些走出过独立行情的机会


疫情这几年,成长性、确定性,可以说成了市场的稀缺资源。所以,相关产业不乏亮眼表现,比如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煤炭等。


那后疫情时代,它们的配置性价比会降低吗?未来机遇又在哪些领域?


❶ 光伏:装机高景气,关注结构性机遇、技术红利兑现。


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2023全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有望达到350GW左右,同比增速约40%。在装机高景气的基调下,预计随着N型技术加速推广、地面电站市场复苏,光伏行业结构性机遇凸显,技术红利兑现。


具体来看,4条主线值得关注:

  • N型技术:看好N型电池片产业化推广进程和长期增长空间,推荐在新技术领先量产且产品性价比竞争力持续快速提升的公司;与此同时,推荐相关核心设备供应商。
  • 辅材:看好受益于N型升级和地面电站市场结构优化的高增长辅材环节。
  • 组件:看好受益于供应链成本下降、一体化布局完善和新型高效产品量利齐升的组件龙头。
  • 逆变器:长期看好微逆、储能逆变器市场的高增长机会。


❷ 新能源汽车:锂电材料竞争或加剧,重点关注能效、新技术及新应用。


2023年,预计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1%。行业进入稳定成长新阶段,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安全性升级带来的产品体验提升和成本下降,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锂电材料环节,龙头企业地位持续巩固,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023年行业新增产能集中开始释放,可能面临竞争加剧。在竞争中能够凭借自身技术、成本优势维持高产能利用率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建议关注企业新技术、低成本工艺、海外产能释放对企业业绩带来的弹性,看好具备技术、成本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胜出。


应用创新方面,下游应用场景丰富带来增长新机遇,建议关注快充、储能、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场景相关受益标的。


 军工:成长渐分化,布局高景气。


这些年,军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行业的成长性和长期发展高确定性正持续得到验证,投资主线也转向“基本面驱动”为主导,而不单单是原来的主题性驱动。同时国企混改正明显提速,也有望提振板块情绪。


展望2023年乃至“十四五”后半程,各细分领域的长期成长性正出现差异,长赛道和高景气的产业链仍是长期推荐的投资方向,重点包括:军用集成电路、导弹、航发产业链、沈飞产业链。

 煤炭:供需维持平衡,价格高位波动。


2022年,在市场赚钱效应整体走低的情况下,煤炭板块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不少个股走出翻倍走势。


从基本面来看。2022 年以来,煤炭新增产能环比增长依然存在瓶颈,供给并未有效扩张,加上“俄乌冲突”下全球能源价格预期大涨,推高了2022 年煤价中枢。


2023 年,能源安全政策组合下,中信证券研究部预计“保供”政策将推动国内煤炭产量温和扩张,进口煤在海外煤价回落的背景下或有小幅增加;而能源结构安全稳定的目标对煤炭需求有支撑,加上经济回暖预期也会带动煤炭需求增长,预计行业整体维持供需平衡格局,价格高位波动,板块盈利有望维持稳定。投资配置上,建议优选稳健成长的标的。



 写在最后 


对于这样一场绵延3年的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放弃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


值得释怀的是,我们都走到了今天。在这样一场应对不确定性的战役中,每个人都得到了洗礼,获得了成长。


未来,望彼此珍重,一起向光而行。


— 完 —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2年12月8日发布的《医药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疫情防控“新十条”,关注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利好标的》报告、已于2022年11月15日发布的《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点评—防疫政策再优化落地,前进在路上》报告、已于2022年12月6日发布的《消费产业2023年投资策略—行则将至,波动中前进》报告、2022年12月7日发布的《光伏板块2023年投资策略—景气相随,拔萃鼎新》、已于2022年11月21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2023年投资策略—电动化持续推进,重点关注能效、新技术及新应用》、已于2022年12月6日发布的《军工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成长渐分化,布局高景气》、已于2022年12月8日发布的《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产业2023年投资策略——从政策底到市场底 》,具体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法律声明:本文所载的资料、观点及预测,仅用于信息参考及投资逻辑分享,而不构成任何具体的投资操作意见或建议。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本文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还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中信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有价值的投资干货都在这里 

中信证券官微

(citics95548) 

欢迎长按识别关注

相关阅读

  • 《2022中国中青年养老成熟度调查报告》重磅发布

  • 人生,既要活在当下,也要懂得为未来谋划,为自己积累从容面对老去的底气。想要幸福养老,自然需要早有计划。12月20日19:00,“中信证券信养计划暨2022中国中青年养老成熟度报告发布
  • 年度唯一!北大学者,入选这一全球榜单

  •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5%预存增值!来源丨软科综合整理自北京大学、科技日报、Nature官网
  • 清华大学,一个月发了17则讣告

  •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5%预存增值!来源:清华大学,环球学术,研乎、硕博号近期,有网友发现清华
  • 专家共识:新冠已经难以彻底消灭……

  • 导语:未来人类将如何面对新冠病毒?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在接种了疫苗后,还会面临一次甚至多次突破性感染?张伯礼:奥密克戎难以彻底消灭,但希望越变毒性越低
  • 我县各大超市保供“不打烊” 价格稳供应足

  • 小小“菜篮子”,关乎“大民生”。我县各大超市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畅通供货渠道,备足各类生活物资,全力保障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实现保供“不打烊”。森林防火 从我
  • 新冠“新十条”后,该好好搞钱了 | 政治局会议

  •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投。大做核酸的时代,终于要结束了。今天的内容,我们来聊聊,最近值得关注的2件大事——一个是疫情防控出现了一些极为重要的“爆炸性”调整。另一个
  • 感染高峰期,做错这些比“阳”更可怕!

  • “我阳了”“我也阳了”……大家好,我是小投的隔壁好友享投君~上面的对话,大家最近是不是很熟悉,几乎每个人身边的“小阳人”都在陆续增多。 随着冬季气温降低,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曙光

  • 进入到2022年的收官月,我们决定和疫情来一场新的“对话”。继11月11日“二十条”发布后,12月7日“新十条”出台。态度很明确,精准防控,下一站重振经济才是重点。所有人,要向前看
  • 《2022中国中青年养老成熟度调查报告》重磅发布

  • 人生,既要活在当下,也要懂得为未来谋划,为自己积累从容面对老去的底气。想要幸福养老,自然需要早有计划。12月20日19:00,“中信证券信养计划暨2022中国中青年养老成熟度报告发布
  • 12月,留意这些风险扰动!

  • 最近,包括防疫政策在内的多个事件相继开始落地、明朗,所以我们特在此时推出12月事件驱动投资策略。本期,我们依旧重点聚焦重磅事件,继续从事件驱动角度为大家厘清投资主线!本 期
  • 钠电池量产元年?动力电池背后的技术博弈

  • 面临“成本失控”危机的锂电池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涨幅超11倍,“锂大爷”上演真实版“疯狂的石头”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叫苦不迭。在突破50万元/吨大关后,碳酸锂价格近期走势势如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