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女神邓丽君,人设崩塌

日期: 来源:Kindle杂志公社收集编辑:度公子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一日一度(ID:yryd115)

作者:度公子

本文共4115个字
阅读时间4分钟
倒万千少女的“宝藏男孩”周深,当真是有“两把刷子”。

不久之前的b站跨年晚会,他一人分饰四角,用四种不同的声线,重新演绎《四大名著》。

在“整活儿”这一块上,周深从不让人失望。

有时候他整得活,还特别好哭。

时间再往前一些,去年的江苏卫视,在高科技的帮助下,周深曾经和自己的偶像邓丽君女士,跨越时空,同台献唱。

尤其是听完两人合唱的《大鱼》,小年轻们的眼泪,忍不住扑簌扑簌往下掉。

而“中老年网友们”,更愿意把泪水献给邓丽君。

邓丽君与周深,实在是一对彼此契合的“神仙组合”。

他们两人身上,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他们的嗓子,都像是被天使吻过的;再比如,两人都很古灵精怪。

拜互联网所赐,邓丽君当年的搞笑视频,被网友们挖出来了,渐渐成为著名的梗。

最早的“靡靡之音”,之后的“甜歌皇后”,如今的“段子手”,大家对于邓丽君的印象,在不停地转变。

但就像盲人摸象里的盲人,我们自以为很了解邓丽君,我们又怎么可能真正了解她。

看完她的经历,你也许就能明白,什么叫“老天爷赏饭吃”。

大约从小学时代开始,邓丽君就跟着一个叫“九三康”的乐队外出演出。

1963年时,当年最著名的风月片导演李瀚祥,拍摄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取得空前的成功。

黄梅调的热度,使得娱乐业也一片红火。电影上映的次年,台湾诸多电台,纷纷举办了“黄梅调歌曲”比赛。

经过乐队历练的邓丽君,也欣然报名参加。

她以区区十一岁的年纪,力压群芳,取得“中华电台”举办的歌唱比赛的总冠军,并且,她还被冠以“神童歌手”的雅号。

如果说电台举办的比赛,多少还有些“水”。在左宏远(唱《白娘子》片尾曲的那位)等老师指点下,经过短暂的正规训练,13岁的邓丽君,报名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举办的歌唱大赛。

她以一曲地方小调《采红菱》,再次轻松夺冠。

十四岁时,她正式出道,成为专业的歌手。

出道不到两年,邓丽君连发八张专辑。成为她的歌迷,简直是太幸福了。

大概是要不停地起新名字,唱片公司索性将专辑统一命名为《邓丽君之歌》,按照系列进行发售。

由于专辑的热卖,流行音乐圈因此出现了一个新词:“邓腔”。

简言之,那就是邓丽君特有的,将中国传统小调与黄梅调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全新曲风。

邓丽君成为艺人的时间,也是电视刚开始流行的年代。承包了80、90后童年回忆的“台视”,大概就是那时成立的。

“台视”开播不久,即马不停蹄地开辟了,台湾史上第一个综艺国语歌唱节目:“群英会”。

不久之后,它就成为收视率王牌节目。相应的,“群英会”也就成为台湾实力派歌手,必须要登上的圣坛。

十五岁的邓丽君,是被邀请登上“群英会”的。

也许是年龄太小,邓丽君这次终于翻了车。由于过度紧张,刚一登台的她,竟然忘记了歌词。

这次“失败”的录音经历,使得邓丽君被“雪藏”了长达一年的时间。

一年之后,“台视”却主动上门找到了邓丽君。他们正在筹拍电视剧《晶晶》,这又是“台视”的首部国语连续剧。

当一切准备就绪,“台视”却苦于找不到歌手演唱片尾曲。最终,他们还是向邓丽君抛出了橄榄枝。

《晶晶》上映后,大获成功。但谁也没想到,最火爆的,竟是唱主题曲的邓丽君。她一跃而成为当时台湾的新一代青春偶像,被人们称为“大众情人”。

那一年,邓丽君仅仅16岁。她用甜美的歌声,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纯真时代。

因为一场慈善演出的邀约,邓丽君有幸前往香港演出。以此为契机,她正式将自己的事业版图,扩展到了香江。

一九七零年代的香港,明星流行冶艳的打扮,而充满青春气息的邓丽君的出现,就像是一抹亮丽的色彩。

她天生小嗓门,声音柔弱而单薄。但就是这么一道温柔的、呢喃般的声音,彻底敲开了香港市民的心扉。

只用了两三年时间,邓丽君就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歌手。

而在香港的成功,只不过是她,迈向世界音乐殿堂的第一阶台阶。

邓丽君出众的表现,成功引起日本歌坛的注意。从1970年代初期开始,一家日本本土很著名的唱片公司,就陆续派出星探,锲而不舍地与她沟通。

邓丽君的父母,并不愿意她去日本发展。而站在舞台上的邓丽君,却隐隐有一种危机感。

太平盛世、浪子心声、酒廊怨曲,是那个时代的主流音乐。她每次站在舞台上,每次都会卖力唱歌,但疲惫与失意的感觉,却总是纷至沓来。

她悲观地发现,渐渐地,可能就再没有新的唱腔可用,再没有新的唱路可继。

她最终说服了父母,去到娱乐业更发达的日本发展。

邓丽君在那里过得并不容易。

对一个异乡人来说,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语言关。作为一个歌手,她对于日语却一窍不通,更不必说演唱日文歌曲了。

更离谱的是,经纪公司给她请来的老师,是一位日籍华侨。华侨虽然日语说得流利,国语却早已忘了差不多。

邓丽君与老师交流,常常是鸡同鸭讲,最后往往回归于,最原始的比手划脚。

纵然如此,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她硬生生学会了读写日语。

掌握了日语,并不意味着就能融入当地的演艺圈。虽然有一副甜美的嗓音,虽然她叫邓丽君,但她还是以“出卖色相”的方式,引起外界的关注。

1976年时,邓丽君偶然穿一件腿部开高叉的旗袍,登上了日本电视节目。她的这一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众人纷纷给节目写信,有的啧啧称赞邓丽君的“脚线美”,有的人则干脆索要邓丽君穿旗袍的照片。

连邓丽君也忍不住“吐槽”自己:

“日本人赞美我的腿漂亮,我说因为脸蛋不好看嘛,只好穿高叉旗袍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啦。”

公司却仿佛嗅到了什么,为了迎合观众,他们重新包装了邓丽君的形象。

这种迎合的确带来了改变,当年夏天,邓丽君发布了她旅日以来的第七首歌曲,《夜幕下的渡船》。在当月的唱片总销量中,该歌取得第九名的佳绩。

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类是视觉动物,总是先有视觉,后有听觉。

发生的这一切,也从侧面说明了,日本歌坛竞争之严酷程度。

邓丽君的弟弟回忆说,有一次他看到自己可爱的老姐,孤独地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一声不吭,独自在那里流眼泪。

吃尽苦头的邓丽君,前后在日本生活了10年,在这10年光景里,她为公司贡献了至少50亿日元的利润。

1979年2月份,邓丽君流年不利,因为“假护照事件”(虽然一切都只是一场误会,她本人不但锒铛入狱),事件发生后,日本法务省还裁决邓丽君,一年内不得再度入境。

曾经如日中天的她,意外地不再受到亚洲人的欢迎了。

换作寻常歌手,这基本意味着将要告别舞台;但对于邓丽君来说,好戏才刚刚开始。

她是在美国实现绝地反击的。

演唱公司其实早就有计划,将邓丽君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随着“假护照事件”的意外爆发,公司只能将计划提前了。

但为了平息舆论,在美国的头两年里,邓丽君还是被“封杀”了。

她大半辈子的生活,都是在履行一份又一份的合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演出,飞机——汽车——酒店——舞台,邓丽君永远在唱歌,或者在唱歌的路上。

对邓丽君来说,那两年的自由时光,无疑是幸福的。

她每天穿一件白衬衫、一条牛仔裤,就像是一个26岁的普通女孩,轻松自在地去学校上课。

随着演出的恢复,她再次变得大受欢迎。

而且,邓丽君最最耳熟能详的歌曲,譬如说《小城故事》《甜蜜蜜》......皆诞生于此时——她演艺生涯中最低谷的时期。

有的人甚至说,邓丽君的歌曲艺术,正是由此时开始,进入到了至高境界,形成了她独特的个人风格。

长久以来,“甜美”是她的招牌——也是她的桎梏。所以,不知道是有意为之,抑或水到渠成,总之,30岁的邓丽君,选择由自己打破这层壁垒。

1982年发行的《香港特辑》,大概是邓丽君首次向世人展现自己“不乖巧”的一面。

留着丸子头的她,先是乖巧地对观众说道:

“你们不要以为我只会躲在家里做乖乖女。其实,我挺活跃的。”

邓丽君那次演唱的舞台,是一个三面白布围绕的摄影棚。讲完这句“免责声明”,她飒飒地走上舞台,接过助手们递过来的彩色墨水,在白布上肆意泼洒。

她的身体也变得奔放起来。伴着一曲劲爆的热舞,身着镭射套装的邓丽君,演唱了一首《Designer Music》。这是一首1981年才发行的“新歌”,并且,还是一首迪斯科歌曲。

对于习惯了浅斟低唱的邓丽君来说,这首歌极其难唱,它不但包括了连续密集的歌词,还得需要歌手“吼”出来。

除了唱腔上的狂野,邓丽君的舞蹈则堪称“恐怖”。

三位男性舞者先抱起她,越过头顶轮番把她“扔”出去。尤其是第二次,邓丽君堪堪从舞者头部划了过去,“抱抛”差点成了“抱摔”。

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邓丽君,爱摩托,爱溜冰,在音乐的尝试上,则是不断地“突破底线”。她仿佛要告诉歌迷:摊牌了,我就是爱摇滚。

留着爆炸头,穿起小皮衣,登上高跟鞋的邓丽君,不久之后,又给观众嘶吼了一曲《I Love Rock-n-Roll》。

小年轻们看完,在B站给出的评价是:觉得她还是不够bad,反而有点可爱。

不够bad是吧,你邓姨也是会讲粗话的。

Don't Wanna See Your Face, You Better Disappear...(不想再见到你,你最好滚蛋)

这是歌曲《beat it》里的歌词,它是“流行音乐之王”MJ于1983年发布的单曲,歌曲一经发布,即爆红欧美,登上热榜第一名。

MJ在欧美大杀四方的同时,隔年的演唱会上,邓丽君也即兴翻唱了《beat it》。

听完邓丽君版的摇滚,我们终于明白什么叫“起范儿”,理解了什么叫“林黛玉反手抽出四十米大刀”。

邓丽君的曲风非常广泛,抒情、爵士、摇滚、戏曲,几乎没有她唱不了的风格。但是,公正地说,譬如她表演摇滚,带着玩票的性质,更像是浅尝辄止。

虽然只是浅尝辄止,即便现在看来,她依旧没有对手。

邓丽君去世后,大陆最牛的一批摇滚歌手(郑钧、黑豹、臧天朔......),发表了一张专辑,歌手们用摇滚的方式翻唱她甜甜的歌曲。

这既是在致敬邓丽君,也间接说明了,摇滚界对她专业性的认可。

邓丽君生命中最后的一首单曲《与你共度今生》,它就好像带着宿命来到了这个世界,其原唱歌手邓丽君、翻唱歌手,以及词作者,皆在歌曲发表两年之后去世。

故事最后的结局,总是令人唏嘘。

邓丽君离开后,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自她去世后,还有谁能一直不断推出新作品,又有谁一唱情歌就是30年?

在邓丽君甜美的歌声和美妙的笑容后面,是她满腔力争上游的志气。这种志气值得任何一个人膜拜。

社长也有自己的视频号啦!

关注大开眼界的知识
每天带你涨知识!



回复【资料包】,领取全部资料

相关阅读

  • 品读|日日是好日

  • *本文为《品读》2023年第3期内容我曾经的室友,也是大学宿舍里的“老大”张暖,一年前退休了。最初3个月她很不适应,独生女儿在上海工作,由于近期并没有结婚的打算,所以张暖也不可
  • "堪比1910年被日本吞并"

  • ► 文 观察者网 夏雨据韩联社3月6日消息,韩国政府6日宣布,将由韩方基金会代为赔偿二战时期日本强征韩籍劳工的损失。报道称,由于被韩国最高法院判处赔偿的日方被告企业不参加筹
  • “这是韩国外交史上最大耻辱!”

  • 韩国公布二战劳工问题赔偿方案,在野党领袖迅速抨击:韩国外交史最大耻辱!当地时间3月6日,韩国政府公布以第三方代为赔偿的形式向二战期间被日本强征的韩国劳工作出赔偿的方案。据
  • 骂她脏的人都省省,她才不在乎

  • 奈飞又盯上一部潜在爆款。日本近年佳作频出的新导演;人气急速飙升的新演员;以及。一如既往的禁忌题材——千寻小姐Sir眼里近年最会拍“渣男渣女”的新导演。日本导演今泉力哉
  • 韩国宣布后,美日迅速回应!

  • 韩国政府3月6日正式提议,以第三方代为赔偿的形式对二战期间被日本强征的韩国劳工进行赔偿。这一方案引发了受害者和韩国在野党的谴责,而美国和日本方面却对此表示欢迎。据央视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宏观赵伟|经济可以更“乐观”些,来自水泥的信号

  • 金选·核心观点水泥作为重要观测基建、地产落地的指标,当前变动有何指示意义?详细梳理,供参考。一、热点思考:近期水泥变化,透露的信息?中西部、东南沿海地区基建或加快落地为什么
  • 女神邓丽君,人设崩塌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一日一度(ID:yryd115)作者:度公子本文共4115个字阅读时间4分钟迷倒万千少女的“宝藏男孩”周深,当真是有“两把刷子”。不久之前的b站跨年晚会,他一人分饰四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