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当好海淀高质量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和宣传员

日期: 来源:北京海淀收集编辑:北京海淀

2022年,海淀区坚定不移走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之路,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GDP总量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全国第二个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市辖区。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和宣传员,海淀区史志办始终坚持高质量、严标准、走前列,立足史志主责主业,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聚焦重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史志研究宣传工作质效和资政服务水平。

海淀经济总量破万亿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分析

教育和科技繁荣发展史为经济总量破万亿奠定坚实基础。1952年9月,海淀区正式命名。此后,在中央、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教育和科技逐步开启繁荣发展的历史。经1952年院系调整,除清华、北大外,北京还在海淀集中规划兴建了著名的八大学院等一批高等专门学院。1954年,高等教育部首次确定的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的5所均位于海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关村先行先试、迅速崛起,完成了由“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再到“科技创新中心”的深刻转型。正是这种人才聚集优势和科技创新力量,带动着GDP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十亿元到21世纪初的千亿元,再到如今的万亿元。

现代高精尖产业为经济总量破万亿提供强大产业驱动力。近年来,海淀努力构建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未来产业为先导的现代高精尖产业体系。信息、科研、金融三大产业占比达到66.9%,其中信息业比重由2017年29.8%提高至2022年4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去年,凭借科技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海淀经济在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彰显韧性、迸发潜力。高技术投资同比增长19.4%,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3.8%;高新技术企业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7.5%,约占北京全市的四成。无疑,海淀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和最大的特色就是科技创新。

投资和消费双向发力是经济总量破万亿的两个重要引擎。在投资方面,海淀坚持“大投资带动大发展”战略,制定重大投资项目规划工作方案,鼓励社会主体主动参与在地项目谋划。以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创新腹地建设为例,2022年,全年开复工527万平方米,竣工141万平方米。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5.2%,增速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在消费方面,2022年,积极推进五棵松万达、中粮大悦城、永丰TOD、西北旺和西三旗万象汇等重点商业设施建设,同时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进各类首店31家。这些数字传递出的不仅是区域经济总量持续跃升的巨大潜力,而且彰显着海淀科创能力的加速突破、产业能级的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长效优化。

海淀持续成为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的理路方法

关键在“源”。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原始创新策源地功能定位,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掌握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主动权。要注重开展重大原始创新、前沿创新、交叉创新,如量子通信、元宇宙等领域的突破往往能推动一个行业颠覆性升级,或者创造一个全新行业,是推动科技进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性源头力量。

重点在“人”。要用好中央、市级稳增长政策,为高精尖、高纳税、高成长、高潜力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提供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确保政策支持充分向行业内技能拔尖、业绩突出、品行端正、富于创新、业内认可的高技能人才倾斜,搭建“点对点”对接渠道,帮助完成积分落户申报及办理,做好对中小微企业助企纾困的区级政策储备,加大企业精准帮扶力度。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忠实记录和宣传海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认真总结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推进史志研究成果高质量转化。出版《海淀党史》《海淀区志》《海淀年鉴》,作为全面记述区域党史地方志的基本著作面向全区发放;推出《海淀红色地图》,以“地图+党史”的形式点亮域内15个点位、33处红色遗存;深挖阳台山红色历史文化,匠心打造《红色血脉:平西地下交通线主题展》,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在平西隐蔽战线的英勇斗争。

充分整合各界人才智力资源,提升史志资政服务水平。与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政治文明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3次,与北京史地民俗学会联合举办西山历史文化研讨会7届,召集来自全国各省市区专家学者参会献策,不断加大人文特色资源整合、开发与共享;与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导多方力量对相关重大事件、重点人物和重要场所协同攻关,有效促进京津冀史志文化创新性普及和推广。

持续发挥育人社会功能,优化史志文化便民服务。向学校、企业、图书馆、展览馆捐赠海淀党史、方志年鉴、历史地情等系列书籍,成立史墨志韵——海淀史志文化宣讲团,在域内社区、村建设海淀红色史迹长廊和图书园地,为全区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学校师生、企业员工提供史志文化“套餐”和优质红色教育场景,以文化涵养基层党员干事创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海淀高质量发展上来。(区史志办)


相关阅读

  • “后来居上”的动力源自哪里

  • 从经济“全省垫底”到“跃居中游”,菏泽之所以“能”,就在于把握机遇、主动求变,找准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选对了引爆点、突破口。因地制宜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产业选
  • 东营中院召开司法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为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支持金融高质量发展,12月12日,东营中院召开司法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东营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国滨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有明通报
  • 青岛又添智造高地:海尔智家又一工厂投产

  •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2日讯 12月10日上午,在青岛胶州上合示范区,一台具备“新里程碑”意义的 520L海尔超薄零嵌大冰箱从“5G+AIoT”全覆盖的智能制造产线上正式下线。这意
  • 京津冀协同发展再迎新政!

  • 12月12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下称《决定》),从支持北京“新两翼”建设、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推进产业链创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当好海淀高质量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和宣传员

  • 2022年,海淀区坚定不移走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之路,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GDP总量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全国第二个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市辖区。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
  • 淮北市建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队伍

  • 组织向末梢延伸。构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调委会-调解小组”“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双链三级”调解网络,划定“全科网格”975个,配备“全科网格员”1638名,打造“百
  • 理想有空姐,空姐有理想

  • 「核心提示」空姐转行卖理想?美人计背后,没有所谓的双向奔赴,只有价值交换。作者 | 朱晓宇编辑 | 邢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美女的流动趋势,也是衡量行业发展的风向标。通常情况下,美
  • 大冶市公路管理应急中心综合楼封顶

  • 12月12日,我市交通公路重要基础工程之一的大冶市公路管理应急中心综合楼正式封顶,其配套项目随即陆续开始建设。预计2024年4月可投入使用。“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高大冶市国
  • 让未成年人远离犯罪 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法治观念,12月7日下午,互助法院干警保积乾、陈树莲进台子乡塘巴小学,开展了“法治进校园,护航助成长”法治教育主题讲座。在校师生1
  • 油价跌了,原油QDII提示溢价风险

  • 国际原油供给端持续减产,但油价却震荡下行。截至12月12日盘中,纽约商品交易所2024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回到70美元/桶之上。而在12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24年1月交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