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丁伟 通讯员向继华 王俊
武当山茶,源香竹山。4月3日,“武当山茶”开采暨竹山全球智能化生产线投产仪式在竹茶集团现代茶产业园举行。这标志着竹山茶叶生产加工水平迈上新台阶。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学者、茶商等相聚堵河之滨,共襄茶界盛事、共话产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主任吕文艳、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顺清、市政协副主席朱云慧、竹山县委书记陈建平等出席会议并致辞,竹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丽媛主持仪式。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指引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竹山将茶叶作为农业第一产业、乡村振兴主导产业,按照“夯实产业链前端、做强产业链中端、发展产业链末端”思路,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茶叶布局由“零星分散”向“集中连片”整合,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向“现代集约”转型,产业体系由“单一业态”向“三产融合”提升,全县茶园面积达30万亩,年产干茶7800吨,培育茶叶经营主体252家、“两品一标”27个,茶叶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茶产品涵盖绿茶、红茶、花茶、茶醋等多个类别,培育出圣水毛尖、十星红等湖北省著名商标,先后获评“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
竹茶集团现代茶产业园是竹山县政府和宜昌萧氏集团合作建设的重大招商项目。整个园区占地面积150亩,其中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总投资10.5亿元。项目按照“1个集团+1个产业联合会+首期40家加盟茶企+10万亩基地”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建设集智能生产、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品牌推广、标准建立、技术培训6大功能于一体产业园区。目前已建成茶叶生产智能化加工车间、展示展销大厅、武当山茶电商基地、武当山茶博物馆、武当山茶检验检测中心、武当山茶博览园。产业园设计年产能2000吨,辐射全县30万亩生态茶园,带动近10万茶农稳定增收。
活动期间,还为“武当山茶”博物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武当山茶产业研究院竹山分院揭牌,竹茶集团发布了“竹净尖”“竹净红”“竹净芽”三款系列新品,现场签订竹茶原料采购及销售合约,与会人员到竹山城关镇刘家山茶旅融合基地开展现场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