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我以为恋人就是朋友中最好的朋友”|无性吸引之声

日期: 来源:无性恋之声收集编辑:无性吸引之声

文|玥玥子


(本文根据受访人yling的经历而写作)


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点此阅读倡议理由书)。


2022年11月,yling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看到了Jaiden Animation发布的一则十五分钟的视频。


在视频中,Jaiden讲述了自己作为无浪漫倾向无性恋(无性吸引)者的身份认同过程。


图片来自YouTube博主Jaiden Animation的视频Being Not Straight


Jaiden的一个观点令yling印象深刻:“我以为恋人就是朋友中最好的朋友。”


这则视频,连同那段时间yling在网上了解到的许多内容一起,为他打开了通往无浪漫倾向无性吸引者世界的大门。


困惑


yling对自己是否是无浪漫者存在困惑,因为他在高中时喜欢过一位女生。


这位女生是他的同桌。当时,全班只有他和她在关注Bilibili(视频网站)的游戏区,很多只属于TA们两人的共同话题由此而生。


她很幽默,“不管说什么都可以把话接过去,然后再分享一件自己的事情”。两人抛梗接梗,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两人只是正常聊天,高二时班主任把两人的座位调开了,他也没有在意。


情况在高三时出现了变化。yling开始大规模阅读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急切的分享欲,这时他想到了曾和他非常合拍的她。


一段暗恋就此开始。“书本告诉我,当你经常想一个人时,你就是爱上了对方。我想我可能爱上了她。”


他想和她聊天,想听她的声音。临近毕业时,yling向她告白,没有成功,两人的联系逐渐断了。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现在回想起来,yling是无性吸引者这件事在那时就已初见端倪。


他模糊的记忆里已经找不到那时对他自己与同桌缠绵的想象,但他很确定他同她聊天的想象远多于做其它事的画面。


恋人和朋友有什么区别?“性”与“爱”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回溯过去和朋友的讨论时,yling也可找到自己的不同。


“我一直认定自己是异性恋,和朋友谈起爱情与恋爱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成长’的基础之上;但每每谈到这一点,我的那一套理论总是忽略了‘性’的存在。”


yling的表达能力很强,加之接触的同学思想较为开放且对世事的经历有限,他的看法总是能收获大家的赞同,这使他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大家在思考“性与爱”时都秉持着和他一样的观点。


直至22年9月,yling在游戏A Year of Spring中,首次接触到了“无爱者”。


两个月后,yling在刷蔡康永的综艺和看他写的书时,偶然了解到他出柜的经历,而这个发现让yling联想起之前刷到过关于“男女无纯友谊”的视频。


一个念头来到yling的脑海:“那同性之间,是不是也没有纯友谊?”


他想起了两个月前打的那款游戏——“无爱者”。


继续搜索下去,他发现了“无浪漫倾向”“无性吸引”……


他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对于恋爱的看法与朋友之间存在的差异。


yling在互联网上看到了Anthony Padilla对两位无性吸引者和一位灰色性吸引者进行的采访,觉得视频里TA们的生活有点像他想要的那种生活,让他感觉自己和TA们是一类人。


图片来自YouTube博主Anthony Padilla的视频

I Spent a Day with ASEXUALS


进一步,Jaiden关于“我以为恋人就是朋友中最好的朋友”的观点让他想起自己与高中同桌的关系,他也开始思考恋人与朋友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自YouTube博主Jaiden Animation的视频Being Not Straight


恋人与朋友


yling的“成长之爱”观点来自于电影《怦然心动》。


影片中,朱莉·贝克在二年级时对新搬来的邻居家中的小男孩布莱斯·罗斯基一见钟情,然而布莱斯对朱莉不但毫无感觉,甚至有些厌恶。


两人的关系在八年级时出现了变化。


朱莉对于自然、人际独特的看法,她在一系列遭遇中所展现出的善良、勇敢、真诚以及对家人的维护,都给布莱斯以启发。


图片来自于电影《怦然心动》


在二人的相处中,朱莉对布莱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布莱斯六年以来的感情。


布莱斯则学会了面对真实的自己,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在喜欢上朱莉的同时,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就是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有那种往上走的感觉。”


直至今日,“成长之爱”仍是yling理想中的亲密关系。


就像电影中,先成长的朱莉指出了布莱斯扔掉她送的鸡蛋这一做法的错误之处一样,在一段关系中一方破除另一方迷思的过程,既是双方增进了解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图片来自于电影《怦然心动》


然而,这种“成长”并不仅出现在“恋人”关系中,朋友也可以。


高中同桌教会了yling用幽默方式与别人交谈,而不仅是自说自话。


在她之后,又有许多人在yling的世界中出现。他与相遇的这些人交流,吸收不同的观点,也随缘拾得一些习惯。


习惯有很多,比如邀请朋友出来喝茶聊天。


yling回忆,起初是一位书友来重庆玩,TA们在饮品店坐了一下午,一边喝,一边聊天。那次对话很有趣,yling收获了许多“值得记下来的故事”。


“……就觉得这个(做法)好,那我之后要经常这么做,然后我就真的经常这么做了。”


Jaiden视频中“我以为恋人就是朋友中最好的朋友”的观点,引起了yling的极大认同。


当被问到对于进入一段“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态度时,他说:“我不知道会不会排斥,可能是会排斥的吧!”


yling不习惯每天和一个人汇报自己的行程,也不想要那种刻意的分享。


交流应该是自然随机地发生的,就像他和书友聊喜欢的作者和小说,或是和桌游社的朋友一起去打桌游一样。


yling现在自我认同为无浪漫倾向无性恋(无性吸引)者。观察身边的人也好,通过询问的方式进行了解也罢,他觉得大多数人所遵循的恋爱模式对他而言束缚大于收获,友谊对他来说已经足够。


Photo by Hannah Rodrigo on Unsplash


联系与多元


这些年的相遇给yling带来了许多变化,但有些核心观念是不变的——yling将这些理念比作“支柱”。


“比如说我现在是有一个特别大的承重柱,那个承重柱叫‘联系’,要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无论什么都可以建立联系,这是我所有事情的支柱。


“然后上面会有一个大圆盘,那个大圆盘是‘多元’。


“在圆盘上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上面的东西是随时可以加的,但这两个支柱我是不会把它砍掉了。”


从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大四才真正开始的性吸引倾向和浪漫倾向的认同或许只是yling的圆盘上的一部分,处于他重新建立起自己与世界联系的历程中。


大一下半学期,yling决定当一名独身主义者。


他从互联网上看到独身主义者展示的生活状态,心向往之。大二时他看了《源泉》,深受书中的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影响。


那段时间他过上了“一个人”的生活:“就是在那儿默默地打电动,然后看会儿书这样,大概就是减少社交的一个过程吧?减少了社交,心情也就比较平淡,也不算特别开心,也不算特别不开心。”


这种状态持续到大三上半学期,那时他听了Sia的Chanderlier(中文名《寂寞水晶灯》)。


yling觉得这是一首非常痛苦的歌:“之后我就意识到别人身上可能也会有痛苦的种子,那我们把痛苦坦诚相对,把痛苦掏出来,让大家互相看一下。


“我发现大家其实都有同样的情绪,就会感觉‘哦,好,找到组织了,大家一起把痛苦分担一下吧’!”


yling开始重新建立与外界的连接:“(我)有了从别人身上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在不伤害人的方向上)。”


他变得愿意去了解别人,也愿意让别人去了解他。相互倾诉的渠道被拓宽了,他和高中毕业后两三年没再联系的同学重新打开话匣,加入了桌游社,与书友聊喜欢的美国奇幻小说作家。


他和天南海北的朋友天马行空地对话,社群的包容性和多元的观点像是给他的生活注入了活力。


“我发现只要别人不会过度影响我的决策,我也不会过度去干扰别人的决策。这样建立起的联系,站在我的角度来看是有好处的,日常生活真的会变得更幸福,更开心!”


Photo by Kimson Doan on Unsplash


在此基础上,yling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他与朋友之间的连接会更加紧密,能够分享的事情会更多,彼此之间也会更“熟”。


“去朋友所在的‘外地’旅游,随时都能约出来吃一顿饭、打一场桌游,交换一下当前阅读的书籍或正在收看的影视剧集,是目前最令我感动且最常畅想的美好未来。”


在同别人建立联系之后,yling与朋友关于性吸引和浪漫吸引的讨论显得水道渠成。同他在别处的谈话一样,yling也收获了多元的观点,拓展了视野。


在逐渐了解无浪漫倾向无性吸引者的过程中,yling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我发现每一位社群伙伴在情感需求等方面都不一致。


“首先,我希望想了解的人能够彼此沟通,相信彼此说出来的对自己的看法,然后抱持尊重的态度。无论是哪一方面,种族、性别、性取向……,都应该首先尊重对方是一个人,而不应该在某种标签上对‘规则’进行默认,自发地决定别人的喜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这不应该成为我认识别人或者别人认识我的过程中应该被忽视的地方。”


后记


与在辅导班里从事一对一教学的朋友的交流中,yling认识到不同地区的孩子在性、性别等方面认知水平的差距。


自我认同只是已经迈出的一小步。他想,未来工作稳定后,他也许会用业余时间去做一些普及性别观念的志愿活动。


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


END


推荐阅读

无性吸引议题常见概念参考译名表

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往期回顾

无性吸引和无浪漫视角如何重塑人际联结?

与无性吸引朋友的相处手册(第三季):人际社交

一位无性吸引者走出“金字塔最底端”

“既然感受不到性吸引,那为何不把浪漫倾向重新导向?”

无性吸引酷儿是一场身份解放

一名非二元无性吸引者的自我探索


赞赏作者


觉得文章不错的话,欢迎您给作者玥玥子打赏噢!您的赞赏将全额且直接由作者本人接收!


注:您的赞赏是您对作者的自愿赠与,不经过机构账户,因此不列入机构财务公开的范围。


欢迎扫码联系社群专员加入社群



无性吸引之声

关于无性吸引(无性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相关阅读

  • 继续横荡

  • 神舟十五号太空人出舱时候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太空横荡,那不就是告诉你们要横盘震荡吗?前天汉王精准驾崩在21号应验了题材股的21魔咒,前面两天还有一堆人非要和我说AI有二波,就
  • 被忽视的三件事

  • 这篇是写给房地产行业的从业朋友的,其他朋友就没必要付费阅读了,挺短的,也没啥意思。
  • 让你瞬间醒悟的10张图(经典)

  • 点击“干部决策参阅”轻松关注 为广大干部学习和决策提供参考。来源:人民论坛网01所谓开心,就是眼睛向上把快乐放大;所谓烦恼,就是眼睛向下把烦恼放大。02不懂放弃,怎攀高峰?03大
  • 终于明白了,唐僧凭什么是领导?

  • 点击“干部决策参阅”轻松关注 为广大干部学习和决策提供参考。导读读西游记总有一个疑问——唐僧那么无能,为什么孙悟空非要带着他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不就麻烦少
  • 2023年,我的一点小建议

  • 图片来源:AI绘画本文编号是 0414 全文共有 4600 字如果觉得页面很长那是因为留言很多每一年,我都会在年初,给自己设定一个关键词,用来作为新一年的基本框架。2021 年的关键词,是
  • 四条高效率秘诀,帮你打开全新的一年

  • 图片来源:AI绘画本文编号是 0415 全文共有 4600 字如果觉得页面很长那是因为留言很多大家好。很久没写效率类的文章了。今天,打算整理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分享几条一直以来对
  • 如何让目标不再半途而废?

  • 图片来源:AI绘画本文编号是 0416全文共有 4500 字如果觉得页面很长那是因为留言很多大家好。这是春节后第一篇正式的推送。面对节后开工的第一周,大家的状态如何呢?去年底,我在
  • 如何让写作达到high level?

  • 自传达室开办以来,我就收到很多读者的要求,要我谈谈怎么写作。我想,写作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拥有一副好的笔杆子,都会对工作有帮助。尽管跟很多作者相比,我不认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无性吸引之声专栏作者招募正在进行中!

  • 自2021年9月22日成立起,眨眼间我们便走入了机构发展的第三个年头啦!随着我们项目产出的日臻丰富,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伙伴可以加入我们,一起推动无性吸引(无性恋)倡导事业的发展!本次
  • 狂飙:Quant大会

  • 量化投资与机器学习微信公众号,是业内垂直于量化投资、对冲基金、Fintech、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主流自媒体。公众号拥有来自公募、私募、券商、期货、银行、保险、高校
  • 千朔投资 | 量化研究员招聘(全职)

  • 量化投资与机器学习微信公众号,是业内垂直于量化投资、对冲基金、Fintech、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主流自媒体。公众号拥有来自公募、私募、券商、期货、银行、保险、高校
  • QIML严选:2023年值得期待的量化新书

  • 量化投资与机器学习微信公众号,是业内垂直于量化投资、对冲基金、Fintech、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主流自媒体。公众号拥有来自公募、私募、券商、期货、银行、保险、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