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长谈地方债,13大要点一览

日期: 来源:避险山庄收集编辑:山庄庄主

3月12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国务院组成人员名单。新一届国务院26个组成部门“一把手”全部亮相,刘昆继续担任财政部部长。近年来,刘昆发文多次谈及地方债,梳理要点如下:

1.打破政府兜底预期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2023年1月接受采访)

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打破政府兜底预期。保持县区财政平稳运行。坚持县级为主、市级帮扶、省级兜底、中央激励,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坚决兜住“三保”底线。(刘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2022年11月)

2.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

坚持“严堵后门”,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严禁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支持地方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工作,2022年2月)

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将严禁新增隐性债务作为红线、高压线,对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落实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债务风险负总责的要求,指导督促地方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努力实现财政高质量发展,2021年4月)

3.政府债务负债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隐性债务减少1/3以上

这些年,我们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政府法定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控制在50%以下,地方隐性债务减少1/3以上,财政状况健康、安全,为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足够空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财政新篇章,2022年12月)

效应对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财政始终保持稳健运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保持财政可持续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通过出台一系列监管制度,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增加的同时,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总的看,我国财政运行平稳健康,今后应对风险挑战的政策空间还比较大,财政可持续性增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2022年4月)

近年来,财政部门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等风险防范工作,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显著低于全球和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财政状况总体是健康的。(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税体制,2021年5月)

4.加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矛盾问题的预研预判,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我国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一些躲不开、绕不过的风险挑战、矛盾问题,财政部门必须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坚持系统观念,高度警惕各类风险的关联性、传染性,加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层“三保”、财经纪律等矛盾问题的预研预判,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要坚持底线思维,营造于我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要磨砺斗争品格,主动接受更为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2月)

5.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

要继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要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从解决基础性问题入手,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有效治理,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逐步剥离政府融资功能,聚焦主业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2月)

6.逐步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按统一规则合并监管

兼顾当前和长远,把财政可持续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持高压监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逐步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按统一规则合并监管。加大违法违规举债查处力度,完善问责闭环管理和集中公开机制。(刘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2022年11月)

7.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完善以债务率为主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健全债务限额确定机制,充分考虑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及项目收益,合理确定债务限额。完善以债务率为主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强化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支出需要,合理把握债券发行节奏,推动各地做好项目储备,优先选择成熟度高的项目予以支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项目资金使用和建设进度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避免债券资金沉淀闲置。(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税体制,2021年5月)

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机制。根据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需要以及财政可持续的要求,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依法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确定机制,一般债务限额与税收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匹配,专项债务限额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项目收益相匹配。完善以债务率为主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健全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评估机制。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有效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建立现代财税体制,2020年12月)

8.对隐性债务实行穿透式监管

坚决遏制增量,落实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隐性债务的要求,决不允许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强化与金融系统协同配合,对隐性债务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化债情况审计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化债工作扎实推进。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坚决防止风险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加强督查审计问责,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税体制,2021年5月)

9.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必须审慎合规经营,严禁向地方政府违规提供融资或配合地方政府变相举债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决不允许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加强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预算评审,涉及财政支出的全部依法纳入预算管理。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监管,依法健全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向企事业单位拨款机制,严禁地方政府以企业债务形式增加隐性债务。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必须审慎合规经营,严禁向地方政府违规提供融资或配合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建立现代财税体制,2020年12月)

10.不能因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党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高度重视。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级党委和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在当前复杂形势下高度重视防范债务风险工作,不能因为应对疫情就不重视债务风险,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2020年6月8日刘昆同志在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11.严禁搞虚假化债将风险“甩锅”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督促指导地方做实做细并严格执行化债方案,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严禁搞虚假化债将风险“甩锅”。强化监督问责,从严整治举债乱象,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配合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要从全局出发,坚持底线思维,前瞻性分析研判各类潜在风险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应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2020年2月)

12.强化违规举债责任追究,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支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万亿元,既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也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创造更好条件。严格落实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隐性债务风险的防控责任,研究采取统筹各类资金资源偿还、市场化金融工具置换、规范政府支出责任管理等措施,引导地方逐步压减隐性债务规模。同时,强化违规举债责任追究,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3.抓好低风险地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

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这项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决不能放松。对化债不实、新增隐性债务的要严肃问责,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要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强化预算约束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要按照既定部署,抓好低风险地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1月)

往期推荐:

官方财政政策万字报告:2022年回顾及2023年展望

  • 圈子近期提要:


  • 降准解读

  • 中央金融委员会解读

  • 总理记者会解读

  • 人大财经委新成员解读

  • 机构改革解读

  • 预算报告解读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入方式:扫描如下二维码付费加入,299元/年。付费后需下载Wered的APP,微信直接登录即可。



  • 欢迎关注避险山庄。加入群聊请回复“姓名+单位、部门、职务+电话+微信号”或发送名片至对话框或[email protected]

相关阅读

  • 债务可持续性新思潮

  • 李 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2021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
  • YY | 2022年YY百强县总览

  • 摘要郡县治,天下安。作为中国县域佼佼者,百强县历来备受关注。各家百强县评比口径各有千秋。2022年各地统计公报、预决算报告陆续披露,本视角再次聚焦在县域百强榜单变动,使用GD
  • 如何看待“喝酒”的城投

  • "主要内容地方政府向城投平台注入优质经营资产是平台转型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城投平台扩大报表规模、提升造血能力的优良手段。国内龙头白酒品牌企业多为地方政府所有,其凭借极
  • 孙宏斌,头发白了

  • 作者 | 宝珠3月10日与14日,佳兆业、景瑞控股两家出险房企在港交所复牌。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在问:融创呢?什么时候能复牌?此前,由于未能在2022年3月底之前披露2021年度财报,包括融创
  • 浙江85个区县2022年经济财政债务大盘点

  • 1.自有资金2亿,寻找城投债代持或者ZS能给到14.5%以上的城投二级债认购机会,有需要的城投请私聊微信ibonds22.城投标债产品,收益可观,寻找三方募集团队合作,有兴趣的合作,特别是搞
  • 今年财政赤字率略升,背后有何政策考量?

  • 赤字率是财政政策取向和力度的重要风向标。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率略升,背后有何政策考量?近年来,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大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财长谈地方债,13大要点一览

  • 3月12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国务院组成人员名单。新一届国务院26个组成部门“一把手”全部亮相,刘昆继续担任财政部部长。近年来,
  • 债务可持续性新思潮

  • 李 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2021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
  • 岸田抵达当天,俄军战轰出动了!

  • 访问完印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然坐上了前往基辅的火车!日本外务省21日宣布,岸田文雄当天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并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首脑会谈。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到访过乌克
  • “宝新”离世,官方深夜通报!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大熊猫“宝新”离去深感痛惜和不舍。21日深夜,“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号发布《关于大熊猫“宝新”有关情况的说明》,全文如下:关于大熊猫“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消何某某推免生录取资格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关于取消何某某推免生录取资格的通告。此前报道:南华大学:学生何某某违法行为属实,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并开除学籍经调查核实,我校学生何某
  • 部分债券私募产品杠杆率接近300%,牛的不行~~~

  • 据,可靠消息,部分私募基金产品杠杆接近300%~~~牛的不行。之前基金业协会,有意限制私募产品杠杆到120%,岂料刁民叼办法多。监管与市场,猫捉老鼠累得慌。据可靠消息,一部分私募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