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登峰专业合作社:助农脱贫,强农富民

日期: 来源:上党融媒体收集编辑:上党融媒体

近年来,我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把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高效生产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增加“三农”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依托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合作社,大力发展蔬果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农业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重头戏。

“ 2016年我来到大棚工作,一天五六十元,一年万把元,来了这里几年,把家里的饥荒也还完了,生活也有改善。”正在登峰合作社忙着整理豆角上架的西沟村村民方胜德告诉记者,家里比较贫苦,来到这里有份工作,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区积极实施开发式扶贫,大力扶持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以“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和支持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据统计,2016年减贫960户2558人;2017年减贫1205户3100人;2018年减贫3200人,圆满完成既定脱贫目标。

登峰专业合作社作为南宋镇当地农业产业化企业,2018年带头挂牌成立“南宋镇扶贫基地”,先后流转100余亩土地,采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吸纳安排精准扶贫户125户在种植养殖基地稳定就业。

“我们入股合作社后,手里不仅拿着土地租金、享受着合作社每年的“生活红利”,还有了一份在家门口的工作。我们村每年年底家家户户都有米面油,合作社对村里贫困户家庭的扶持,比如孩子们的就业啊、升学啊都给了技术上的指导和资金上的支持。”同样受益于合作社带动的村民杨江慧说,有了产业带动,企业扶持,大家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登峰合作社秉承“绿色、环保、兴村、富民”的发展理念,已形成“生猪+沼气+蔬菜果林经济种植”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猪粪便进入沼气站,生成沼气供村民生产生活所需,沼液、沼渣进入蔬菜大棚,为蔬菜提供有机肥,实现了现代化农业循环。

“我们从2009年投资2000多万元先后建设了年出栏万头标准化养殖场,500立方沼气站一座 蔬菜大棚15个,主要种植豆角、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每年一个大棚收益在  2 万元左右。”登峰合作社负责人韩少杰说。

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要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农业优质高效发展,全力抓好富民增收。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上党区充分发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百社亿元”等惠农帮扶政策衔接落实,通过政府搭台开辟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策划打造区域品牌等方式,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近几年,在政府各项惠农政策支持下,我们先后又流转160余亩土地,种植了玉露香梨、小麦,同时投资10万元成立了面粉加工厂,年收入达 300余万元,可带动周围八九十户村民就地就业。下一步,我们将逐步增加生猪养殖和蔬菜种植规模,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把品牌做大做强。”登峰合作社负责人韩少杰说。

相关阅读

  • 一窝蜂降价,油车是不是快臭了

  • 作者:郑艾伦编辑:江江来源:盐财经(ID:nfc-yancaijing)“22万的C6全是缺点,12万的C6全是优点。”“22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刷爆网络的调侃,说的正是近日最具热度的车型
  • 新政出台!

  • 近日,经省委、省政府审定,安徽省出台了《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支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若干政
  • 工厂建在家门口 挣钱顾家两不误

  • 在位于宁县新宁镇兆春制衣就业工厂的生产车间里,机器声此起彼伏,一条条生产线上,工人们在自己的工位上忙碌,有条不紊地加工服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津甘两地高度重视县域内稳岗
  • 夫妻同心闯出新天地

  • 陈武新(左)向马老四夫妇发放管护费 陈武新、刘静查看鸡健康情况。  他们俩用真情演绎青春担当,并肩经受风雨磨炼,白手起家,几经失败,但仍相濡以沫,携手创新业,终于闯出一片
  • 青年扎根乡村,带头创业致富

  • 星沙时报讯(记者 罗展 通讯员 丁盛龙)3月13日,记者从长沙县人社局获悉,近几年来,该局积极落实创业帮扶政策,重点扶持特殊就业群体创办的企业,稳步推进青创社区建设工作。去年暑期成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登峰专业合作社:助农脱贫,强农富民

  • 近年来,我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把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高效生产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增加“三农”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依托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培育
  • 兴产业 促振兴

  •   暖风吹,杨柳绿。3月9日,和煦的阳光下,洛南县景村镇八一村红仁核桃基地里,刘雪芳、王会珍等10多名村民忙着给核桃树施有机肥。“我在这里流转了380亩地发展红仁核
  • 上党区:抓实护林防火 守护绿水青山

  • 春季是森林防火关键时期,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坚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扎实做好春季护林防火工作,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吼、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