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革命导师:马克思】第二十一幕:灵魂与父亲

日期: 来源:回到2049收集编辑:回到2049


第二十一幕 灵魂与父亲

1864-1866 伦敦

“国际”成立之后,总委员会的工作非常繁忙,基本上每隔两三天就要开一次会,而除了总书记一职有微薄的工资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义务劳动。但委员们都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很高的热情,没有人发出抱怨。当然在众人之中,马克思是最尽职的那一个,他除了生病和偶尔外出,从不错过一次会议,他给大家分析形势,解释复杂的理论问题,就各种事务给出建议,调停各方面的关系,起草各种文件,可以说总委员会几乎所有的文件,都是由马克思起草的,就连很多琐事马克思也不推辞,比如说填写会员证。恩格斯曾说,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是在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于是在不知不觉间,马克思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成为了总委员会的领袖与灵魂,他的家也变成了委员会第二个大本营。不过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由此带来的是更重的担子、更繁忙的工作。有一次,马克思感叹说:我们在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斗争,可我们自己的工作往往超过这个时间的两倍。

当然在众多事务中,马克思最为关心的还是德国工人运动。在全德工人联合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正在形成规模,不过拉萨尔虽然去世,但拉萨尔主义还是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所以当“国际”成立之时,全德工人联合会并没有加入其中。在当时的德国,支撑全德工人联合会的是《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编是拉萨尔派人物约翰·巴普蒂斯特·冯·施韦泽。施韦泽虽然坚持拉萨尔的政策,但一再表示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好和敬佩,于是在施韦泽的邀请下,马克思决定和该报保持联系,尽全力影响德国工人运动。就这样在《社会民主党人报》的第2期和第3期,施韦泽刊登了“国际”的成立宣言。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对施韦泽怀有戒心,因为他们认为,施韦泽所坚持的政策是极其有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其称为“普鲁士王国政府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庇护下反对资产阶级,搞专制国家扶持下的“社会主义”,而这并不是马克思所理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因为这种政策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问题,马克思和施韦泽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终于走到了决裂的地步。1865年3月,马克思发布了一篇正式声明:他与恩格斯不再做《社会民主党人报》的撰稿人。也是从此开始,马克思彻底放弃了和拉萨尔派的联系,但他仍对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保持密切关心,并通过各种途径,与拉萨尔主义进行斗争,扩大科学共产主义在德国的影响,并积极争取使德国工人运动加入到“国际”中去。

其实马克思有所不知,施韦泽是俾斯麦的同党,所以他对马克思的友好和敬佩,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这是一场阴谋,但至少可以确认,俾斯麦是在利用施韦泽,妄图收买马克思和恩格斯。而当马克思和施韦泽决裂之后,俾斯麦的下一步行动也展开了,1865年10月8日,马克思收到一封来信,寄信人是他几年前结识的一位德国文人洛塔尔·布赫尔,现在担任普鲁士政府机关报《国家通报》的编辑。在信中,布赫尔邀请马克思加入《国家通报》,专门负责金融市场方面的文章。布赫尔还劝说马克思:进步在死亡之前,还会多次蜕皮;所以,谁要是一生中还想在国家范围内有所成就,就必须与政府靠拢。当然对于这种观点,以及俾斯麦和布赫尔的企图,马克思感到万分可笑,于是他果断地回绝了布赫尔的“好意”。

整体上看,进入1865年之后,国际工人协会的势力日渐壮大,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人组织连续不断地加入“国际”,他们举行的罢工、请愿和争取政治改革的斗争,都得到了伦敦总委员会及时而有力的支持。一时间,各国政府突然发现,“共产主义的幽灵”复活了,于是政府的警察和密探开始行动起来,他们相信,“国际”一定是一个专谋破坏的庞然大物,它坐拥百万英镑的巨大资产,向各国支部秘密下达指示,命令他们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制造事端。马克思认为这类谣传很有趣、也很可笑,他讽刺说:既然所有危害事件都是“国际”阴谋干的,那么,荡平西印度群岛的台风,应该也是“国际”用魔法召唤来的。

不仅震荡了欧洲政局,国际工人协会也给马克思家里带来了变化。随着协会影响的逐渐扩大,马克思家里越来越多地出现各国的社会主义者,来自法国的沙尔·龙格和保尔·拉法格等人,更是在1865年后成了马克思家里的常客。这两位年轻人都是热忱的社会主义信奉者,虽然一开始,他们还和马克思有过争论,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开始追随马克思的思想,再不久,他们竟然追求起马克思的女儿们来了。在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拉法格,拉法格时年25岁,原本是巴黎医科大学学生,后来因为搞社会主义运动被学校开除,于是他就来到伦敦学习。拉法格是一个混血儿,有一半的古巴血统,所以他皮肤黝黑、相貌英俊,再加上聪明热情、为人真诚、做事情持之以恒,所以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无疑是一位良朋益友。但如果是选择女婿,马克思和燕妮就要重新考虑了。

首先是性格问题,马克思夫妇发现,由于拉法格出身于农场主家庭,从小的娇生惯养使得他性格脆弱、热情过分,这就导致拉法格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不能容忍有半分失败,以至于他往往丧失冷静、冲动激进,比如说在追求劳拉时,拉法格甚至不惜以死相逼。很显然,这种性格和温柔娴静、有贵族气派的劳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了性格之外,马克思第二个考虑的就是生活问题,马克思本人虽然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但在婚姻和家庭这些个人问题上,他却有着普通中产阶级的诉求,他希望自己未来的女婿在谋生事业上是成功的,要有良好的经济状况,马克思曾直言不讳地告诉拉法格:不要期望我像理想主义者那样对待我女儿的未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饱尝生活之苦的马克思实在是“穷怕了”,他深知燕妮的各种苦难,所以他不愿意让女儿重走她们母亲的老路。

最后,马克思也很不喜欢拉法格那种法国式的、过于直白的求爱方式,他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是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他毫不客气地要求拉法格,要同劳拉保持一段距离来谈爱情。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有这些,无不表现了马克思对女儿的关怀备至,对女儿未来前途的深切担忧,就像马克思自己所评价: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但也正如曾经的自己和燕妮,爱情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1868年和1872年,劳拉与燕妮先后嫁给了保尔·拉法格和沙尔·龙格,也开始了她们各自颠沛流离的人生。

1866年9月3日,国际工人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日内瓦召开,这是一次各国工人运动的大检阅和大集会,但作为“国际”的灵魂人物,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参加这次大会,因为当时的马克思正忙于写作《资本论》的最后部分,而这件工作在马克思看来,其对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比他参加任何代表大会都大。当然马克思虽然没有参加大会,但并不等于他放手不管。事实上,他也为这次大会耽误了不少写作时间,他详细考虑了参会者可能出现的辩论,并带有预见性地起草了大量有关文件,提出了对工人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的大纲,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的奋斗目标,他还与将要出席大会的总委员会代表商谈了许多事宜。而当大会在日内瓦召开期间,马克思也在伦敦密切关注着大会进展。结果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马克思提出的许多主张都被接受和贯彻,新的总委员会也选出来了,之前的成员全部连任。可以说经过这一次大会,国际工人协会正式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成为了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国际政府”。而在“国际”前进的凯歌声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即将问世!

相关阅读

  • 【革命导师:马克思】第二十幕:国际工人协会

  • 第二十幕 国际工人协会1864 伦敦在进行《资本论》写作的同时,马克思也积极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去。1862年伦敦世博会期间,路易·波拿巴为了笼络法国工人阶级,选派了一个
  • 常德市六中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华声在线讯(通讯员 刘辉)4月4日,常德市六中党委书记程光明率领第五支部(行政支部)全体党员冒雨来到鼎城区石板滩镇渐安暴动纪念园和赵必振研究基地,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所谓“先进经验”

  • 今天我要讲一点立场不正确的话。揭批黑暗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要批倒批臭,一种是要指出问题。诋毁和诤友,看起来区别不大。全看是为了你好,还是要害你。独山县被送进去的那个干部,其
  • 【革命导师:马克思】第二十一幕:灵魂与父亲

  • 第二十一幕 灵魂与父亲1864-1866 伦敦“国际”成立之后,总委员会的工作非常繁忙,基本上每隔两三天就要开一次会,而除了总书记一职有微薄的工资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义务劳动。但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