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CCTV1 | 助力高质量发展,新科技在加速跑——初步建成实景三维山东服务平台

日期: 来源:智绘科服收集编辑: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方数码,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

近日,央视CCTV1、CCTV13相继报道了山东实景三维建设成果。以下为新闻报道的文字实录:

实景三维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山东作为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三维实景中国建设的首批试点省份,目前已初步构建成实景三维山东。数据统计,初步建成的实景三维山东覆盖了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15.96万平方公里。山东全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在实景三维模型上一览无遗,它还精准定位采集到了全省16个地市、136个县的8470万栋房屋,185126栋高层建筑的地理实体位置,通过实景三维技术实现了真实世界与虚拟现实的交融互动。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院长田中原:“持续丰富数据资源,迭代升级服务平台,不断构建实景三维一张图,建成数字山东空间底座,力争2025年全面建成实景三维山东。”



——

山东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建设成果多次受到媒体关注、报道。以下为《中国自然资源报》近期专栏报道。


山东:新型基础测绘一体化融合加速


基础地理实体一体化融合、多源数据一体化融合、生产组织一体化协同联动,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山东试点的一体化融合不断提档加速,以实际行动交出令人满意的试点工作之“山东答卷”。


山东自获批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以来,按照实施方案,采用省级与济南、青岛、临沂、滨州、高密“1+5”试点模式,坚持边试点、边应用,面向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建立新标准,在实体分类、数据生产、生产组织等省市县一体化融合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效。

开展三维模型单体化技术研究


初步建成基础地理实体一体化融合新体系


据了解,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山东试点初步建成的新体系,将全省划分为城镇空间、农业与生态空间两类区域,将基础地理实体分为自然、人工、管理3个大类,包含16个一级类、72个二级类、215个三级类、342个四级类,从分类、表达、属性、采集等4个方面重新定义了基础地理实体粒度。


建立省市县一体基础地理实体转换映射模型,将“规、审、批、供、用、建、验、登”八大自然资源业务链条数据纳入管理地理实体,实现自然资源码与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有机融合;建立基础地理实体语义模型,构建水系、道路、房屋、院落等基本组合聚合实体,实现基于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的组合聚合实体灵活定制;建立成果存储模型,形成基础地理实体图形、属性和关系分类存储新模式;研发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转换、编码、质检等软件,支撑基础地理实体全过程一体化生产,在滨州、高密开展了10124平方千米的基础地理实体转换、更新与入库试验,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自动转化率接近90%。


初步建成多源数据一体化融合新体系


集成省市县遥感影像、水下地形、地质体、地下空间等各类已有数据,融合基础地理实体、实景三维模型等新型基础测绘数据,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山东试点建成二维三维、陆地海洋、地上地下、水上水下、室内室外一体化融合的数据资源体系。

通过“一码多态”实体关联、动态单体化和集成式空间数据引擎,山东试点将二维形式表达的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地形三维模型等场景数据进行融合,实现二维数据的三维可视化表达;通过TIN地形镶嵌,构建陆域实景三维模型和潮间带水下地形数据融合场景,实现陆海一体化管理;通过3D三角剖分、模型消隐和三维符号化,构建地表实景三维模型、“透视山东”地下1000米以浅地质体和地下空间融合场景,实现地上地下数据一体化联动管理与分析;通过三维模型栅格化、镶嵌和自动配色,构建全省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和大中型水库水下地形数据融合场景,实现水上水下场景一体化可视表达;通过靶点配准和模型转换定位,构建室内点云、室内BIM和倾斜摄影三维模型融合场景,实现多源数据室内外一体化沉浸式漫游浏览。


初步建成生产组织一体化协同联动新模式


据了解,山东省由省市县三级共同划定工作边界,推动各级新型基础测绘数据生产,统一更新指标、更新周期、更新时点,省级负责城镇开发边界以外数据生产和数据融合,市县负责城镇开发边界以内数据生产。搭建省市县在线联动更新平台,统筹利用山东省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月度变化监测、卫片执法和“多测合一”等多源数据,通过天地图·山东在线纠错、鲁地云“随手拍”等手段,实现省市县三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动态联动更新。

此外,试点还在滨州市开展了协同联动更新生产组织新模式应用实践,省市县协同组织,分区域实施,完成全市1轮和无棣县4轮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更新。


新型基础测绘成果应用服务持续推进


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山东试点采用“边研发、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的建设应用模式,以典型场景应用反哺技术创新,搭建实景三维山东服务平台,开展“实景三维山东十大应用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推动新型基础测绘产品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赋能黄河国家战略。抢抓黄河战略机遇,全面摸清沿黄9市25个县(市、区)基本情况,利用新型基础测绘和实景三维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构建黄河流域(山东段)6万平方千米高分辨率地形级实景三维,承载各类专题信息,建成实景三维黄河“一张图”,实现“一屏观全域、一图管黄河”,打造了新型基础测绘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应用场景,为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生态保护动态监测和黄河流域重大项目监管提供了服务支撑。


赋能自然资源中心工作。融合全省域0.2米分辨率地形级实景三维数据和济南、青岛、烟台等15市8703平方千米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成果,初步建成了“城乡统筹、陆海一体、水上水下、地上地下”的实景三维山东服务平台,有效支撑了山东省国土空间基础平台、省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省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建设,为违法用地监察、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海岸建筑退缩线划定、耕地保护动态监管等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三维空间数据服务。


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山东建成了山东森林防火三维一张图,形成森林防火专题数据库,为全省森林防火提供技术支撑。支撑省市县三级“田长制”(公共版)管理系统建设,直观展示11万名田长的巡田轨迹、巡田时间、发现问题等信息,为耕地保护夯实了根基。支撑青岛上合示范区CIM基础平台建设,融合自然资源、建筑BIM、地下空间、物联感知等专题数据,实现园区“规建管”一体化模式。支撑烟台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汇聚人、地、事、物、情、组织六大要素,推行“一楼一码、一户一码、一人一码”,实现以人管房、以房管人的精细化管理。


下一步,山东将把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试点建设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山东省第12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为全国基础测绘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示范。



初审:张艳玲
复审:宋启凡
终审:金   君

往期推荐

资讯


○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魏智威博士:格式塔原则与图形凸分解结合的建筑物群直线模式识别方法 | 《测绘学报》2023年52卷第1期

○ 河南理工大学2023年诚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 有编制!两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测绘、地信、遥感、地理相关可报)

○ 行业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公开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与安全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 2023年第21届中国水色遥感大会第二轮通知(附会议手册)

相关阅读

  • 网红潍坊城投近期动向与分歧

  •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摘要潍坊城投近期动向与分析近年来,潍坊市内城投平台负面信息较多,加剧了市场对潍坊市城投平台资质的担忧,再加上潍坊市有息债务规模较大、增速陡峭,因此潍
  • 山东的城投无事了,山东的刁民准备逃跑***

  • 1.自有资金2亿,寻找全国城投债DC和综收14.5%以上的高收益债项目,有需要的城投请加微信ibonds2私聊,中介勿扰2.云南区域AA+城投小公募,一级新发,缺口5亿,ZS15%+左右,寻直投资金看新
  • 望岳谈|行稳致远是“儒商”

  • 3月28日至30日,以“相聚齐鲁大地 共话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儒商大会将拉开大幕。此前,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刚刚举行。文旅大会是“文+旅”的融合,儒商大会是“儒+商”
  • 山东|槐荫河务局积极开展水周宣传活动

  •  3月22日,山东槐荫黄河河务局与兄弟单位组成联合宣传组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迎接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扎实推动黄河保护法落地见效。  活动中,
  • 第三届儒商大会3月28日—30日在济南举行

  • 相聚齐鲁大地,共话高质量发展,第三届儒商大会将于3月28日—30日在济南举行。全新启程的儒商大会,范围更广、话题更多,将成为山东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起点。“本届大会,海内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3年第2期目录

  •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_综述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