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通过CO2诱导的结构重塑机制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ORR性能提升的研究

日期: 来源:科学材料站收集编辑:章远等


文 章 信 息

第一作者:章远

通讯作者:谢和平*,陈彬*,倪萌*

通讯单位: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研 究 背 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技术,由于其具有燃料选择范围广泛、能量转化率高、模块化设计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SOFC的商业化并没有完全成功,因为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在较高工作温度范围(700-1000◦C)下的高成本、低稳定性以及系统复杂性。而小幅度的降低操作温度会使阴极材料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大大降低,成为制约SOFC发展的关键因此,在降低操作温度的同时,采用具有良好活性和稳定性的阴极材料是解决上述挑战的关键。理想的中低温工作的SOFC阴极应具有较高的混合离子/电子电导率(MIEC)、稳定的相结构、良好的化学/热力学相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

通过材料的掺杂和表面修饰可以达到优化阴极材料的目的,这类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因严格的条件使改性具有局限性。原位重构(换句话说就是“自组装”)的概念被认为是将新的有益相引入阴极的新一代方法,它可以提供良好的粘附性、均匀分布和丰富的异质界面。例如有文献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简单钙钛矿纳米棒装饰的双钙钛矿氧化物,通过原位溶出工艺合成,由缺乏a位的双钙钛矿宿主。具有高电催化活性和优异的耐久性。甚至多相阴极(≥4相)也可以通过原位合成,以满足理想阴极的多种要求。


文 章 简 介

基于此,来自深圳大学的谢和平院士、陈彬副研究员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倪萌教授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题为“CO2-induced reconstruction for ORR-enhanced solid oxide fuel cell cathode”的研究文章。该文章着眼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领域,通过创新型CO2诱导开发策略,原位构建出同时具有高活性和耐久性的新型钙钛矿阴极材料。

图1. 原位CO2诱导重构机制的工作原理。


本文中,我们以简单的BaFeO3-δ钙钛矿为主体钙钛矿材料,通过高温下一定浓度的CO2诱导,自组装形成BaCO3外壳层下的由BaFeO3相和BaFe2O4相组成的复合异质结构阴极(称为re-BF),其中BaFeO3相维持re-BF主体催化功能,具有良好的体相氧传输能力。由于Ba2+大量迁移至材料表面,原位重构形成的大量BaFe2O4相用于维持相结构稳定,并进一步使热膨胀系数降低,作为增强相使re-BF获得更好的化学/形态完整性。

原位生长的碳酸盐纳米薄膜薄壳促进了氧表面结合过程和电荷转移过程,且不会阻塞孔道结构,使氧气更加高校地扩散,从而多维度增强了阴极的ORR活性、耐久性和热机械相容性。新型re-BF阴极显示出极低的比面积电阻(ASR) 值0.013 Ω cm2,只有原始BaFeO3-δ阻抗值(0.041 Ω cm2)的三分之一(SDC电解质,650◦C)。并且可以稳定工作超过600小时。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开发中低温sofc高性能阴极的创新策略,通过十分简洁、显著的诱导手段,获得呈倍数提升ORR活性的能力,同时大大优化材料的稳定性,该策略可广泛用于催化剂研究,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图1、阴极的相结构组成。a) re-BF的XRD图谱及XRD精修结果; b) Ba-Fe氧化物体系碳酸化Ellingham图; c) re-BF的STEM-EDX图像, d) re-BF的EDX线扫描曲线; e-h) re-BF的HRTEM图像和FFT图像。


图2、阴极材料的基本表征与性能。a) re-BF在25◦C至650◦C之间的原位高温XRD曲线; b)室温下BF、CO2-BF、re-BF的FTIR表征; c) 200◦c到1100◦c之间的BF和re-BF的CO2-TPD曲线, d) re-BF和BF从300◦C到800◦C的TEC测试, e) re-BF和BF的Fe 2p的XPS曲线和f) re-BF和BF时O 1s的XPS曲线。


图3、对称电池中阴极材料的氧还原反应性能。a)在650◦C下,1 vol%, 10 vol%和100 vol% CO2处理0.5 h, 2 h和5 h后ASR的相关变化, 在650◦c下测试re-BF和BF阴极的b) EIS和c) DRT分析曲线, d) re-BF和BF阴极的Arrhenius图,e) BF、re-BF和其他热门阴极的ASR比较,f)浸渍BaCO3的BF骨架在650◦C和800◦C烧结的EIS曲线。g)浸渍BaCO3的BF阴极的DRT分析。


图4、阴极耐久性,单电池性能和电极示意图。a)在650◦C下,BF和re-BF阴极的600小时稳定性测试, b) BF和re-BF阴极稳定性试验前后EIS曲线对比; c) Ni/YSZ|YSZ|SDC阳极支撑单体中re-BF和BF阴极的I-V和I-P曲线,d) re-BF单电池在650◦C工作350小时的稳定性测试,e)在re-BF阴极中co2诱导重构过程和电极传输示意图。


文 章 亮 点

1、采用全新的CO2重构策略获得了新型re-BaFeO3-δ阴极。

2、re-BaFeO3-δ为原位形成的自组装的壳层结构。

3、re-BaFeO3-δ在650℃时表现出低极化电阻,为原始BaFeO3-δ的1/3。


文 章 结 论

综上所述,我们开发了CO2诱导重构的方法来提升SOFC阴极的ORR活性和稳定性。该方法采用高温CO2直接处理对原始钙钛矿进行重构,形成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复合阴极——外层为BaCO3壳,双体相(BaFe2O4相和BaFeO3相),协同有利于电荷转移、表面氧传输和稳定性。因此,该阴极产生了创纪录的高ORR活性(0.013 Ω cm2在650◦C),并表现出超过600小时的良好耐久性。全电池在650◦C表现出735 mW cm−2峰值功率密度的卓越性能。这项工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文 章 链 接

Yuan Zhang, Junbiao Li1, Heping Xie*, Zhipeng Liu, Daqin Guan, Shuo Zhai, Yufei Song, Wei Zhou, Bin Chen*, Meng Ni*, Zongping Shao, CO2-induced reconstruction for ORR-enhanced solid oxide fuel cell cathod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62, 142216.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2216


通 讯 作 者 简 介

谢和平院士,力学与能源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深部工程科学与绿色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四川大学校长、四川省科协主席。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组)召集人、四川省科协名誉主席等职务。

《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期刊荣誉主编,《Geomechanics and Geophysics for Geo-Energy and Geo-Resources》、《Geomechanics and Geophysics for Geo-Energy and Geo-Resources》、《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nergy Reviews》、《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主编,并兼10余种国际与国内期刊编委。

谢和平院士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深部岩体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系统”项目负责人。谢和平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及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1992)、孙越崎能源大奖(2001)、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和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多项。

2007年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8年入选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奖励计划”,2012年10月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2年11月被英国诺丁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7年5月被牛津大学圣艾德蒙学院授予“牛津大学圣艾德蒙Fellow”学术称号,2018年9月获得“IET杰出大学校长奖”,2018年9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1982年起,创造性引入分形方法,在国际上开创了岩石力学分形研究新领域;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首次提出了深部原位岩石力学构想,构建了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框架。深入探索了低碳技术与CO2矿化及综合利用,形成一系列CO2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高效耦合技术原理和方法。

目前正深入探索深地科学与原位保真取芯探矿、粤港澳大湾区地热勘探开发利用、中低温地热磁浮发电变革性技术和温差材料发电颠覆性技术、工程扰动岩石动力理论与技术、低碳与海水制氢等能源化利用技术、月基能源资源探测前沿技术以及深部固体资源流态化开采理论和技术,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地热开发协同创新平台。研究成果已出版10余本中英文专著、发表500余篇论文。


陈彬,博士,现为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助理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201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系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CIB最佳论文奖。主要从事建筑新能源、储能技术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际学术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了论文60余篇,h-index=17;包括Top期刊Nature,Small,Energy Environ. Sci,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等

目前科研成果被SCI期刊共引用1300余次。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Applied energy; Energy;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等多本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倪萌 教授,为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德国洪堡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槽,金属-空气电池,和低温余热利用。目前H-index为54(web of science)。倪萌教授为两份Elsevier期刊(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Assessments; e-Prime)高级编辑(senior editor)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 (Taylor & Francis)副主编。

也曾担任Science Bulletin副主编,并连续两年荣获Science Bulletin优秀副主编奖。倪萌教授为超过80份国际期刊审稿人,曾于2007年获得香港青年科学家奖,2010获Applied Energy优秀审稿人奖。研究专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槽,金属-空气电池,和低温余热利用。


科 学 材 料 站 招 聘 信 息

科学材料站招聘2023年电催化工程师(二氧化碳还原方向,硕士研究生)

同时招收其他方向研究生(电化学、电池、电镀、电解水、燃料电池、MEA开发等)、本科生(化材专业)、实习生等,详情请咨询!


添加官方微信 进群交流

SCI二氧化碳互助群

SCI催化材料交流群

SCI钠离子电池交流群

SCI离子交换膜经验交流群

SCI燃料电池交流群

SCI超级电容器交流群

SCI水系锌电池交流群

SCI水电解互助群

SCI气体扩散层经验交流群

备注【姓名-机构-研究方向】

说明

相关阅读

  • 人事档案的装订验收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人事档案的装订验收文/李晓婷一、装订是将零散的档案材料加工成册,它是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要步骤,能够巩固整理工作中以上各道工序的成果。装订工作的要求是:
  • 他,两天连发两篇JACS!

  • 1. JACS:CH3OH合成中Cu/ZnO团簇的气体依赖性活性位点甲醇(CH3OH)是化学工业的基石,由合成气(CO/H2/CO2)在三元Cu/ZnO/Al2O3催化剂上生产。准确识别Cu/ZnO/Al2O3催化剂上的活性
  • Nature Synthesis:BODIPY的催化对映选择性合成

  • 均相催化与酶催化QQ群:871976131硼二吡咯亚甲基 (BODIPYs) 是一类四配位硼化合物,由于其优异的光谱性质和结构多样性,近几十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从而使其在化学、生物、制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首期公开课,web 漏洞自动化挖掘实战

  • 今晚八点腾讯会议首期公开课直播为你带来自动化漏洞挖掘实战讲师是myh0st‍‍信安之路创始人补天 TOP 200 白帽子累计发现并提交漏洞 5000+本月实战效果直播内容大纲‍‍参
  • 吉布提白内障患者感谢中国医生带来光明

  • 3月21日,赴吉布提执行“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的首支中国山西省医疗队在首都吉布提市佩尔蒂埃综合医院圆满完成了最后一台白内障手术。这支由山西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的7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