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第三场“代表通道”上,这些话暖心又提气!

日期: 来源:科技日报收集编辑:

◎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操秀英 


躬耕田野、穿梭山林,做农民的好帮手,与土壤交朋友,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代表的初心使命。


将国家需求作为努力方向,立志做“顶天立地”研究,致力于推动存储设备国产化,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冯丹代表20多年不变的奋斗底色。


带领团队完成200多项技术创新,获得40多项国家专利,是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代表迈向制造强国进程中砥砺创新的注脚……


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开启。六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他们以梦为马、驰而不息,奏响创新一线的“优美和弦”。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2016年,廖红代表加入科技特派员团队,成为一名“科特派”。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科技日报记者 赵卫华 摄


“我带领团队成员走遍了福建省大大小小的茶叶产区,收集并分析了上万份茶叶样品和茶园土壤样品。”她说,结合实例考察,团队发现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茶农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为此,廖红团队建立了一套茶树绿色栽培技术,并根据茶树的生物学特性,量身配制了一套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茶行中种了大豆和油菜以后,虫喜欢吃大豆、喜欢吃油菜,不吃茶叶了。所以,病虫害大幅度减少,也减少了农药的施用,保护了绿水青山,受到茶农们的广泛欢迎。”廖红说。


目前,廖红团队已在福建省建立超过万亩的优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辐射并带动了十几万亩的生态茶园。他们还培训了1000多人次的基层农技人员和2000多人次的茶农。


近年来,廖红团队还与其他领域的“土专家”“田秀才”合作,除了茶树绿色栽培科技特派员团队,还成立了平和蜜柚提质增效团队、四川血橙品质飞跃团队。“我们大家携手起来,将更多的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廖红带领团队为农民“授人以渔”的同时,也欣慰地发现,始于福建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现已走向全国,遍地开花。


“如果每一个科技特派员在各自领域里发挥作用,真正地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必将成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廖红说。


“国家需求就是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一颗初心、一路攀登、一直坚守。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冯丹代表见证并参与了我国存储技术和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弱到强的历程。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冯丹。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存储器和存储系统是数据的载体,关乎数字经济产业安全、国家安全。


“20多年来,我就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不断地研发中国籍存储系统、存储设备、存储芯片技术,让事关国计民生的海量信息存储得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高效。”冯丹说。


2004年,冯丹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率领团队日夜“泡”在实验室,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向最先进的海量存储系统进军,只为在这个领域迎头赶上。经过两年时间,该团队构建的PB级存储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存储挑战竞赛中并列四强。


“做科研,有时候就像攀岩,选定了一个方向,每一步都要踏牢抓实。信息存储的研究从0到1还不够,还需要从弱到强。”冯丹说,其团队一方面继续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致力于推动存储设备国产化。


依托国家863计划,冯丹担任海量存储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多个大型的IT企业参与其中,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打破了国外对于高端存储系统及其核心技术的垄断,实现了我国存储产业从技术依赖向自主创新的跨越。如今,国产存储系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从立项前的不足5%,发展到60%以上。


“国家需求就是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冯丹说构成存储系统的存储介质芯片仍然是薄弱环节。“我和我的团队立志做‘顶天立地’研究,我们和国内的几家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正在研发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下一代存储器。”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产业工人的现代化


如何把长20米、宽3米的拖车开好,是成卫东代表几乎每天都在琢磨的事。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作为一名来自天津港生产一线的港口拖车司机,他一度在吃饭的时候,把饭碗当成拖车,在两根筷子之间通过,寻找运行的轨迹;扫地的时候又把扫帚当成拖车,观察转弯角度。通过不断钻研,成卫东创新发明了一系列高效的操作方法和独特的驾驶技巧,成为天津港的拖车能手。


港口,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前,全球前十大港口有8个都在中国,我们在港口能力、效率、自动化等诸多领域都在“领跑”。近几年,天津港取得了一批首创性、标志性的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成果。


2021年10月17日,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在天津港正式投产运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十几个人控制的智能系统能够轻松指挥现场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无人机器设备同时作业,场面非常壮观。其中,最亮眼的就是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成卫东正是这些智能机器人的“师父”。


作为首批港口行业AI训练师,他把自己多年研究的驾驶技巧、操作方法都编入了程序,写成了指令,让他的机器人“徒弟”依靠5G、北斗等自主技术,安全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当前,天津港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已经实现了L4级无人驾驶,在全球首屈一指。


“25年的工作经历让我越来越认识到,是党和国家为我们搭建了成长成才的舞台,让我们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也让我们能够在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信心十足。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产业工人的现代化。我们有信心把港口建设得更智慧、更绿色,有信心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成卫东说。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张爽
终审:王婷婷

相关阅读

  • 【两会观察】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 河南济源“黄河三峡”景色(图源:新华社)“我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童年记忆里,黄河是一条泥糊糊的河。现在,旅游观光公路通到河边,黄河水也清亮不少。”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位代表这
  • 「狠」才是管理者的基本功!

  • 人是正能量的载体,有正能量和负能量,正能量是向上的,负能量是向下的。这句话非常不简单。企业、部门、团队都是能量的载体,管理者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管理能量,绝对不允许部门以负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湖南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实现双洞贯通

  • 中新网长沙3月12日电 (杨华峰 刘福昌 刘甲)12日,随着湖南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与湘江中路交叉口右线盾构接收井内“星盛号”盾构机巨大刀盘破墙而出,湘雅路过江通道工程右线盾构
  • 龙湖品质改善节|为每一场精质生活而来

  • 免责声明:本资料所有图片、文字描述、周边建筑、市政配套、市政规划、教育资源、绿化景观等描述仅供项目介招参考之用,不作为开发商要约或承诺,亦不作为开发商交付房屋的标准。
  • 第三场“代表通道”上,这些话暖心又提气!

  • ◎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操秀英 躬耕田野、穿梭山林,做农民的好帮手,与土壤交朋友,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代表的初心使命。将国家需求作为努力方向,立志做“顶天立地”研究,致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