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首席对话两会|2023年,不妨对经济更乐观一些!

日期: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收集编辑:

首席对话两会



2023年的两会将于3月13日闭幕,作为党的二十大之后的首次两会,此次会议备受瞩目,我们特邀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博士为大家解读两会!

以下为视频实录:

GDP增速预期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体现出政府求真务实的政策风格,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主持人:欢迎赵博,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想问一下目前大家都关注的一个热点,对于今年的GDP增速预期目标的一个下调,赵博是怎么看的?


赵博:去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是5.5%左右,而今年的话,设定在了5%左右,所以大家关注度特别高。5.5%到5%的下调,至少体现了两层含义,第一层的话呢,就是本届政府“不走老路”、“不搞大水漫灌”的政策思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本届政府求真务实的政策风格。今年是二十大之后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对经济增长、经济建设的重视度还是非常高的。


从几个维度可以体现:第一个就是,很多地方开春第一会对经济工作重视的体现,多个省市喊出“开战即是决战的口号”;第二个方面体现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稳定”、“增长”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是在明显抬升的;最后,从政策搭配的维度上看,财政政策讲的是“加力提效”,货币政策讲的是“精准有力”,也是体现了这样的特征。2022年,对经济形成明显压制的主要是两个逻辑,第一个是,疫情对于经济活动开展的持续压制;第二个是,现金流量表受到冲击以后,对资产负债表衰退产生一定的压制,2023年来看的话,相应的一些压制都将有所减弱。所以,我们对2023年的经济不防乐观一点。


财政政策

2023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叠加去年底部分财政资金支持的逐步体现,整体效果可能会比大家预想的要好一点。

主持人:刚才听您提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今年的目标赤字率在3%左右,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跟2022年比都有所扩大,您觉得这是不是2023年财政政策放松的信号呢?


赵博:2023年财政政策这一端的提法叫做“加力提效”,从财政预算的计划来看,赤字率由去年的2.8%提升到3%,大概可以新增5000多亿的资金,还有专项债,去年是3.65万亿,今年是3.8万亿,增加了1500亿的量级。年初以来,从专项债投向的方向来看,是有一定倾斜的,在往一些债务压力小、项目质量好的地方倾斜。换句话说,也是财政“加力提效”的体现。也有很多人担心,财政的力度够不够,我们知道,去年三季度末的时候,启用过5000亿的专项债限额,主要的发行时间窗口集中在四季度,而四季度的话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开工季,所以去年的这一波资金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在今年也会继续起到相应的一些支持效果。还有一点,大家忽略的,去年在项目投放上的话,很多是新项目,而这些新项目在启动初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相对弱一些,比如说,像土地平整之类的一些工作,综合来看的话,去年加上今年,财政支持的一些效果显现,可能会比大家预想的要好一点。


三架马车

2023年内需好于外需,内需指向两个链条:一是,政策支持下的制造业、基建相关链条;二是,疫后自然修复,典型如消费等。

主持人:听了您的观点,我们对今年经济应维持一个更乐观的态度。还想请问您关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我们知道从去年开始就特别注重扩大和恢复消费,对于进出口来说,也提到稳定进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想请教您对2023年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持怎样的观点?


赵博:压制消费的主要是两个逻辑链,第一个是场景受限,第二个像服务业一类的很多行业,在景气低迷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就业,影响到收入,再影响到消费。那么2023年的话,相应的一些压制力量也都是在修复,一方面,场景修复以后,相应的经济活动恢复的是非常快的,像餐饮、差旅是典型代表。另外一端,也在逐步的修复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就业也在缓慢修复,收入在改善的过程中也会带动一部分消费的修复。消费的话,我们测算下来的消费增速可能会比大家预想的要好一些。三驾马车的其他两项,像内需主导链,政府引导的投资,包括政府支持的产业,会持续保持一个高景气的状态。政府投资中,很典型的代表,比如,基建,刚才我们也有提到,基建投资在去年对实物工作量的推进,在微观层面上的体现不是特别显著,跟很多项目是新项目,而新项目的前期工作、土地平整类的工作占了很大权重。这些工作对经济的拉动力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在今年实物工作量的推进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效果会体现的更明显一些。


像制造业这个版块,我们知道,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等政策支持下,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协同下,会持续保持相对高的景气度。地产这个链条的话,因为人口结构大的变迁,在这一轮修复的弹性会比较弱,这个修复的过程已经在进行当中了。我们可以看到,年初以来销售端已经开始修复了,二线城市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二手房比一手房表现的会更加明显一点。投资端的话,最近一段时间也在见底、筑底,慢慢往修复方向演进。2023年,压力比较大的话主要是出口,一方面海外进入了衰退阶段,表现为海外需求进入衰退阶段,另外一方面,其他的一些生产型经济体,对中国出口份额的“抢夺”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在疫情期间,支撑我们出口份额高增的两个逻辑,在去年依次都有所减弱,一个就是在疫情防控的前两年,海外是“保需求”、国内是“保供给”,这样的一个“错位”导致了中国出口份额的抬升,另外一端呢,在2021年的下半年到2022年三季度前后,能源价格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抬升。能源价格抬升的过程中,内外能源价差是在显著拉大的,中国出口的竞争优势是在改善的,这个逻辑在去年的9月份之后也是有所削弱的。


所以,对中国的出口链来说,2023年的压力在后面一段时间还是会持续显现,一方面是海外需求本身的疲弱,另外一方面就是出口份额适当的回落。所以,三驾马车理下来的话,内需好于外需,而内需当中主要是两个链条,第一个就是政策支持、政策引导,政府加大投资的一些方向,主要指向制造业、基建相关链条为典型代表;另外一个,疫后自然修复带来的典型代表,消费类。


“超前投资”

本次稳增长与以往不同,政策加大产业支持的信号愈发明显。带来的影响,总量层面上经济波动的弹性减弱,但修复持续性较强;结构上,代表未来方向的一些板块会持续保持高景气。

主持人:所以您的结论是今年三驾马车将以内需拉动为主,最后想请教一下您如何看待今年产业引导带来的“超前投资”呢?


赵博:“超前投资”这个词呢,是我给它“界定”的。因为我们在看,包括基建投资,包括产业引导方面,最近几年的力度是特别大的,尤其是最近一两年的时间内看的特别明显。基建的话,像产业园区的建设,专项债投向产业园区的资金占比可以达到1/3以上,今年年初以来这个比例还在显著提升。这些产业园区建设主要服务的都是些新兴产业,这一轮稳增长过程中,产业类政策跟财政金融政策在协同的过程中,在鼓励、支持一些产业在加快转型升级、创新突围等,所以我将它称之为“产业超前投资”。


这个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呢?对经济的影响还是很直观的,第一方面,这一轮的稳增长和传统周期下稳增长,思路上的变化。传统周期稳增长,基建、地产,发力的力度都是比较大的,这些板块修复的弹性会比较大。我们也知道,人口结构变化以后,在旧有的逻辑链条上加大力度空间会有一定抑制,原有的负债驱动型的增长模式,累积的风险,其实风险收益是在变差的。所以,这一轮稳增长思路下的话,经济的波动会变小,一方面是带动经济波动比较大的板块,本身的波动在变小;另一方面是,我们正在加强投资的一些方向,代表未来方向的一些领域,投资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高强度,在推进稳增长过程中还起到调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这个目的。所以带来的影响,总量层面表现为,波动会变小,但经济修复的持续性会很强;在结构上会表现为,代表未来方向的一些板块,会保持持续的高景气这样的一个特征。


高端制造

2023年,不妨对经济更乐观一些!高端制造业等板块或持续保持高景气。

主持人:所以您认为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板块会有持续的增长?


赵博:高端制造这个板块,我们也梳理了一些上市公司的数据,我把它称之为“借更多的钱、花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融资端、投资端、利润端的表现,持续一段时间都是会表现景气度更高一点。


2023年,截至目前为止,我觉得大家对经济的预期给的有点过于悲观了,可能是因为2022年经济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大家受去年的那种环境的影响还在,在现有的环境下,不妨对经济更乐观一些。


相关阅读

  • 第161期“经济每月谈”日程

  • 会议主题: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主持人:毕井泉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时 间:2023年3月14日(星期二) 上午9:30—12:00会议直播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
  • 对于中国经济前景,李强用8个字概括

  • 据新华网消息,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今年是中国疫
  • 坚持阅读《经济学人·商论》多年,TA们这样说

  • ”《经济学人》是全球决策者的必读,但你是否也想要长期阅读却感到困难重重?加入《经济学人·商论》订户专属群,即使仅用每天的碎片化时间,也能跟随商论吴晨主编领读快速掌握主题
  • 最后两周,特惠¥99订阅《经济学人·商论》

  • ”2023,向新出发!《经济学人·商论》为你准备了新年尝鲜智识大餐。年度订阅原价488元,3月25日前限时特惠3个月季度订阅只需99元,史上最低!《经济学人·商论》在新的一年里助你与
  • 国务院总理李强谈经济,专家学者快速解读!

  • 本报记者 吴晓璐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谈及中国经济,李强表示,有关具体政策措施,去年中
  • 西安曲江新区吹响数字经济发展集结号

  •   抓数字经济就是抓未来。西安曲江新区依托文旅产业优势、应用场景优势,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培育工程,努力跑出加速度、抢占制高点。3月11日,以
  • 侃财邦|以花为媒,湖南如何下好这步棋

  • 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3月9日,2023湖南油菜花节开幕。春光明媚,12个会场的油菜花海引来不少游客观光、拍照。各地村民抓住契机,开民宿、办农家乐、卖土特产,对乡容村
  • 强保障 优服务 奋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 3月12日,在位于四川朝天经济开发区七盘关工业园的广元旭航构件制造有限公司内,去年9月份投产的2000T全自动铝型材挤压生产线正紧张有序运行,一根根铝铸棒经过加热、挤压、表面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首席对话两会|2023年,不妨对经济更乐观一些!

  • 首席对话两会2023年的两会将于3月13日闭幕,作为党的二十大之后的首次两会,此次会议备受瞩目,我们特邀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博士为大家解读两会!以下为视频实录:GDP增速预期目
  • 策略艾熊峰|策略谋势:抓住本质:调整是短暂的

  • 金选·核心观点前言:针对近期看似有韧性的美国就业等数据,以及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我们该如何定价?透过现象看本质:1)硅谷银行是一场没有违约的挤兑,是公司风险管理问题,无非这公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