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盐城:“特色农场”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日期: 来源:盐阜大众报收集编辑:盐阜大众报

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培育了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绿色生态、效益良好的特色农场,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8月29日,走进盐都区国胜家庭农场的葡萄大棚,茂密的枝叶间,一串串套袋的阳光玫瑰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这是最后一批阳光玫瑰了,计划中秋上市。”农场负责人潘国胜说。

农场葡萄种植面积140亩,品种有夏黑、阳光玫瑰、巨峰等。“拿阳光玫瑰来说,亩产量控制在3000斤左右,实行精细化管理,保证品质。”潘国胜一直坚持走精品路线,瞄准中高端客户市场,实现“种得好,卖得好”。“品质高,不愁卖。我们实行订单农业,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今年葡萄每亩利润约2万元。”

在草莓大棚内,工人们忙着把草莓苗定植到“高架”上。潘国胜较早开展高架无土草莓栽培,并带动盐都区高架无土栽培草莓高效优质发展。“草莓苗长在混合基质里,配备水肥一体化浇灌,种出的草莓颜色更加鲜亮、口感更好。”潘国胜做好农旅文章,休闲采摘搞得红红火火。“等草莓成熟了,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

每当有人来农场考察学习,潘国胜都积极分享农场的经营理念与种植模式,也定期出去观摩学习。“我们经常和高校的专家交流,他们给农场提供了很多技术指导。”

盐城鼓励各类人才兴办家庭农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5年,在上海有一定事业基础的顾金国,回到家乡盐城进行二次创业。他先后投入5000万元,建成盐都区康农牧农场。农场不仅有猪场,还流转680亩土地,采用“生猪养殖+沼液施肥+稻麦种植”的生态循环、种养结合养殖模式。

农场建设现代化猪舍7栋,集成应用物联网技术,采用全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温控、自动饲喂、自动清粪等,增强养殖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猪舍内的智能传感器、探头等,在线采集猪群和环境信息。管理人员可实时在线监测,比如,猪舍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等。”顾金国说,管理人员通过物联网系统、可视化监控,加上日常巡检,及时调整系统饲养参数,给猪群提供优良的饲养环境。

农场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推动畜牧业向科技型、标准化方向转型升级,为生猪产业化及智慧畜牧业发展做出典型示范。在生猪排泄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方面,农场走出一条绿色养殖、环境友好、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种养结合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我们农场的黄金水蜜桃,不仅口感好,个头还很大……”金灿家庭农场负责人孙慧对着手机,直播“吆喝”自家农场种的水蜜桃。


金灿家庭农场自2013年起,在亭湖区南洋镇月青村种植水蜜桃、油桃、大樱桃等。“我们家的桃价格不便宜,主要原因在于坚持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采取物理防虫措施。”孙慧介绍,“我们是全市第一家在桃产品上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转换认证的家庭农场。”

“农场以绿色生态的理念,形成种养循环和有机废弃物回收利用两种生态循环模式。”孙慧说,“一方面,林下低密度放养家禽,同时套种豌豆苗等作物,增加土壤养分。另一方面,将烂果、落叶等放入专用发酵池,形成的沼液通过水肥一体化管道输送到林果根部,这样种出的桃子更加‘绿色’。”

为了让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孙慧开辟抖音直播等网络销售新渠道,“在互联网上展示农场的种植养殖环境,推广我们的生态种植理念和绿色产品。”孙慧除了为自家农场带货,还带动周边农产品线上销量,展示新农村面貌。

孟红军家庭农场位于亭湖区便仓镇,土地面积420多亩,其中250亩用于粮食生产,70亩用于水产养殖,其他还有黄桃、草莓、葡萄等水果种植。农场有工人10多人,季节性用工有三四十人,一定程度上解决周边富余劳动力再就业的难题。

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正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日常。伴随着旋翼转动声,农场工人操作无人机按照既定路线飞行,农药均匀地落在稻田上。今年,孟红军购置了植保无人机。“无人机喷洒农药、化肥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不仅节约了人力,工作效率也更高,喷洒更加科学。”

孟红军积极参加技术培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这些年我们出去考察学习,掌握了高架草莓栽培相关技术,今年拿出5亩地试水。”孟红军说,“高架草莓由于水肥控制精准,种出的草莓品质更好。而且高架草莓的优势之一在于省工省力,方便采摘。”


农场黄桃种植面积20多亩,品种为黄金蜜1号。“今年亩产量三四千斤,山东的客户早早就预订了,亩销售额8000元左右。”孟红军说,葡萄、黄桃都是大丰收,品相好、口感佳,供不应求。鱼塘里,草鱼、白鲢、花鲢等长得很好,等到了春节就上市。

在盐城,像孟红军这样创办家庭农场,增收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特色农场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崭露头角,鼓起了农民钱包,振兴了乡村产业。(撰稿丨黄云鹰 杨磊)


相关阅读

  • 【乡村振兴】太康:果香飘满园 果农笑开颜

  • 初秋时节,果实累累。眼下,正值水果成熟的季节,太康县逊母口镇叶岗村200多亩秋梨即将成熟上市,果农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9月2日,记者走进太康县逊母口镇豫枫源家庭农场,只见大片果
  • 紧盯源头和重点环节 确保燃气安全

  • 自7月21日全市瓶装液化气安全集中攻坚行动以来,盐城市各地各部门紧扣源头和重点环节,深入开展隐患督查排查,扎实推进不合格“灶管阀”更换等重点工作,严格监管执法,确保燃气安全
  • 阿合其农场500余亩食葵陆续进入收获期

  • 8月31日,农户正在采收晾干的食葵花盘。刘泉摄  近日,阿合其农场500余亩食葵陆续进入收获期,通过人力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抓紧收割食葵,确保种植户丰产丰收。近年来,阿合其农场立
  • 盐城经开区: “益”路有你,无碍出行

  • “感谢检察机关,现在出行更快更方便了……”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盐城经开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深入医院、车站、银行等公共场所,对无障碍设施
  • 邹平市长山镇:秋果“甜蜜”上市

  • 日前,邹平市长山镇八方农场秋月梨喜获丰收,供不应求。目前,农场内经济作物种植有秋月、园黄、新高等梨品种。其中秋月梨15000棵,圆黄4000棵,新高4500棵、晚秋5000棵。经过多年精
  • 跨界深耕,猕猴桃种出“甜日子”

  • 处暑过后,天气渐凉,山坡上的猕猴桃陆续成熟。8月30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宁波奉化裘村镇吴江村西湾冈的星隆农场,员工正在采收今年首批猕猴桃。沿着小径进入种植园,一株株手臂粗细
  • 两批运抵盐城的朱鹮本月将放归自然

  • 朱鹮,素有“东方宝石”和“鸟中美人”之称,是象征幸福吉祥的美丽珍禽。今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函,同意从浙江调拨20只朱鹮用于建立朱鹮盐城野化放归种群,它们于6月、8月分两批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盐城:“特色农场”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 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培育了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绿色生态、效益
  • 身边的榜样丨陆玲:福利院老人的“好闺女”

  • 在养老服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一干就是33年,以责任和担当、用热血和汗水,践行着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在为老服务事业中,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她就是江苏省盐城市社
  • 这条“发财”的门路 其实是犯罪的道路!

  • 将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或者帮助其提取几笔现金就能从中轻松赚到“好处费”? 注意!这不是发财的门路而是犯罪的道路9月1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快侦快破一起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