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CC讲坛】建筑你的模式语言

日期: 来源:蔻享学术收集编辑:CC讲坛创新传播



活动名称:

建筑你的模式语言

报告嘉宾:

邱小石

视频通道

蔻享学术

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

邱小石

“读易洞”书店创办人

“阅读邻居”读书会发起人

每个人的模式语言肯定都不一样,每个人追寻的东西都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语言模式找到自己的一些独特性,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趣味人生。


我叫邱小石,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段我个人的阅读经历。虽然我是开书店的,但是我分享的故事目的不是让大家去开书店,而是让大家知道如何通过阅读让自己的生活或精神生活过得更加充实。



十一年前,我和我的妻子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里开了一家书店,我当时并没有做太多的调研,也不知道书店究竟怎么开,只是有一种愿望和念想。


我把这个书店定位为家庭经营的社区书店和生活为主的业余书店,怎么理解呢?家庭经营就是说,这个书店没有招聘员工,就是我太太一个人值守。因为我们住在小区里,我们希望这个书店跟我们的生活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说是一个社区的书店。而生活为主的业余书店就是,到国庆和五一这种最商业的时候,这个书店反而是关门的,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书店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会因为它的开放而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我有本职工作,所以说这是一个以生活为主的业余书店。



这样一个非常违背商业原则,也不像一个以企业经营的书店,在开业十一年的过程中其实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开这个书店?这样开书店会赚钱吗?



有个书店的名字叫“读易洞”,它是我老家四川一个小县城的书院,宋代就有了。在我们老家能够考上大学离开小县城是一个特别大的梦想,我们必须通过读书才能够走出这样一个环境,所以说我们对读书有特别强烈的需求。而我到了北京之后,开这样一个书店用家乡书院的名字,本质上讲也是对家乡的一种纪念,或者是一种念想。



大约2003年,我读到了屏幕上的这本书,叫《建筑模式语言》,它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一本学术著作,比我年龄都大,这本书给我非常强烈的刺激和震撼。当然这本面世40年后我曾经有机会遇到这本书的作者的学生,我问他40年过后这本书是什么地位,他当时回答我说这仍然是建筑学方面的一本最宝贵学术著作。


这本学术著作为什么会让我产生非常强烈的刺激和感染力,是因为跟我的工作有关系,我一直从事文化传播和商业创意方面的工作,而且我对社区、建筑和城市有非常大的兴趣。这本书有很多描写城市和建筑的方式,让我产生了顿悟,它首先是通过社会学的判断,用生理学的方式去量化,最后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来表述出应该怎么去建筑城市或者社区。



这本书把建筑理解成一个人,当你跟其他人交流的时候,如果听懂了建筑的语言,你就能够跟他交流,所以说虽然它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是每天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场景和这样的空间之中,当我们理解建筑空间的语言时,或许我们能够跟它发生真实的对话,就像我们养一个宠物,你知道它怎么叫,你就理解它的语言,其实建筑也有语言,任何东西都有语言。


这本书把建筑分解成253个模式,通过字、词、句的分解,进行任意组合,形成建筑的一些模式,它的结构方法就是这样。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就是,它提出一个人完整的生命周期中应该拥有怎样的社区生活,这个给我非常大的启发。


其中我举两个小小的案例,就是它如何通过社会学和生理学的判断去理解建筑的尺度,比如说它描述人不应该居住到超过四层的楼房,因为我们住在高楼里面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它的描述方法是说,当一个母亲在厨房做菜的时候,如果不能看见在楼下玩耍的小孩,她就会担忧和心焦。


它的语言描述完全脱离了我们惯常的学术著作的那种严谨,而是有一些生活场景的描述和想象,比如它还说我们该如何去挑一个规划更好的社区,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喜欢社交的人,你最好选择那些社区里有特别多丁字路口的社区,不要选择那些规划有十字路口的社区,为什么呢?因为丁字路口能够让你跟邻居发生更多交流的机会,甚至有百分比,他做了很多这种调查。


因此这本书给我描绘出了一幅非常美妙的社区生活的场景,让我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甚至它影响到了我的生活。2005年的时候,我从望京搬到了一个五方桥外的一个小社区,这个社区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在这个社区的第二年,我开始创办了一家书店,这家书店跟我在这本书里印证到的很多社区生活彼此之间发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甚至这个书店整体开办的过程都产生了非常多动人的故事,甚至一个长期存在的文化社区的公共客厅导致了很多人改变生活的路径,包括傍晚遛狗的时候都要专门经过这个书店。因此,它实质性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社区的生活方式,跟我自己开办这个书店时的社区公共客厅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



包括到了春节会有一些募捐,这个社区居民都相信我们的书店,把捐款交给我们托给我们保管,因此它确实承担起了公共空间在社区里的某种价值,而不单纯是一个书店的意义。


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书店开办到第六年时,我和邻居杨早和绿茶创办了“阅读邻居”读书会,杨早是社科院的学者,绿茶是一位媒体人,也是一个出版人,我们因为书店的原因聚合在一起,一拍即合。



“阅读邻居”有独特的模式,首先我们有非常重要的理念,为什么我们叫“阅读邻居”?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吸引到我们的邻居,在周末的时候散着步就能来参加一场非常愉悦的读书会,然后我们的理念就是最小成本、最大乐趣,就是我们希望用我们最业余、又不用投入更多时间去创办一个社区的精神活动。



一个读书会能够持续下去很核心的原因就是它成本特别低,因为书店空间是我自己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读书会的流程和形式,我们读书会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就是跟传统在书店里做沙龙讲座不同,我们要求的是参与读书会的每个人都必须读书,并且必须在读书会上发言,这是一个门槛。这种形式已经屏蔽掉了很多只希望猎奇,只是希望参与一种偶尔体验的群体,因此我们用这样的形式持续地把一本书读厚,分享不同读者对同一本书的不同体验。


我们在阅读上都有一种习惯,我们喜好的就跳入我们眼中,我们不喜好的就被我们无意中掩藏,但是通过这种读书会的分享,有很多我们没看到的东西就会不断地涌入我们眼前,所以说这是特别好的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场所。


当然还有一些就是我们自己的硬性要求,这个读书会必须是12到15个人,因为我们发现人一多,每个人交流的成本就会增加,我们交流的效果也会锐减。



比如说大家看见这张图片,我们觉得读书会的桌子都不能超过现在看到的这个长度,一面只能坐四个人,后面再坐一排,为什么呢?我们发现桌子一长,两头的人就在开小会,其实就是刚才我谈到的《建筑模式语言》所说的,这里面也有空间的语言。


我们理解读书会应该有什么样的语言模式,进而固化我们读书会的运营。很多时候看起来很轻描淡写的行为其实决定了你做一个事情的质量和持久性,这是我们读书会的一些心得和体验。



到今天,我们“阅读邻居”已经举办了59期。每一期读书会之前,我们三个创办人就会在一块探讨,我们的机制也在不断的改变,我们会讨论出我们究竟读哪本书,而且会创意一个主题,然后再提前发布这本书,大家去购买,然后大家一块儿在某个周末报名参加读书会。


当然这样一个读书会因为它的深度和阅读者的粘性确实影响了一些持续跟着我们读书的人,因为我们已经举办六年,想想一个大学可能也就读四年,跟读六年的“阅读邻居”,如果一直伴随的话,其实就已经是一个研究生的状态了。



我举两个对这些阅读者有影响的例子,画面上这个女孩叫舒婵,她参加“阅读邻居”的时候还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学生,她因为参加了“阅读邻居”而关注社会话题,甚至她在做毕业设计时都来跟大家进行探讨,并且在传媒大学举办了一个特别有社会价值和意义的社会问题展览,包括采访全国一些堕胎女孩,那场展览赢得了非常好的反响,而且她毕业之后也如愿进入媒体做摄影记者。


她现在已经是一个三个月大的孩子的母亲,画面中左面的这张图就是她带三个月的小孩来参加我们上两期的读书会,这个小孩应该是我们读书会里最小的一个读邻,我们都把阅读邻居叫做读邻。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IT的工程师叫王坤,他不仅把“阅读邻居”的流程和模式搬进了自己的公司,而且在自己的公司创办了一个图书馆,每个月定期去购书,同时他还在地铁里面拍摄阅读者,然后跟他们交换书籍,甚至拍了很多照片发在微博和朋友圈。后来他的行为还引起了媒体很好的反响,还采访过他。


我想这种阅读活动虽然可能影响到的人是有限的,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阅读的魅力和不断传播的力量,因此“阅读邻居”其实是一次非常好的一次阅读推广实验。



“阅读邻居”获得了很多褒奖,外界是这样评价的,“由学者、媒体、书店三种专业力量共同构成的‘阅读邻居’读书会体现了年轻知识分子的力量和公益心,阅读邻居的活动因为新颖别致、内容深刻、影响力大已经成为北京市知名的社科类读书会。”


坦率地讲,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每个月都非常期盼某一个周末的一次精神聚会,这也是最初开这个书店希望它成为社区公共客厅的一个印证。


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做创作工作的,曾经有一句话非常的打动我:没有独特的生活哪来独特的创作。或者说,你的生活都没有创造性,你如何给别人带来更多地创作?



《建筑模式语言》的作者亚历山大也说到,他说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追寻特质是任何一个人的主要追求,是任何一个人经历的关键所在,或者换一句话讲就是我们追求空间的特殊性,我们理解空间的语言,我们也理解我们自己,我们理解自己的语言,我们都希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模式,也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识别性和个性。



因此我总结就是,阅读是一个起点,读书不只是一本书,有的人说一个人一辈子能找准八本书这辈子就已经足够了,其实不需要读太多。但是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一本书都没找到,我应该说还是比较有幸能够看到《建筑模式语言》。


这十多年,只要别人说让我推荐一本书,我首先就要推荐《建筑模式语言》。阅读是个起点,它确实让我通过这本书找到了一个学习和建立自己工作模式的方法。



书店是段历程,通过“阅读邻居”和“读易洞”的开办,确实让我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某种链接,而且让我产生更多的社会文化活动实践。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是种创作,这一系列我都把它当做一种行为,当作一种创作的历程。因此,这是我为我自己建立的一种模式语言,这是我为自己建立的一种独特的模式。



由于这样的一些经历,我出版了一本书就叫《建筑你的模式语言》。我的核心意思是说,每个人的模式语言肯定都不一样,每个人追寻的东西都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语言模式找到自己的一些独特性,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趣味人生。





推荐阅读

【CC讲坛】改变未来的纳米印刷>>

【CC讲坛】“一根针捅破天”创业的利剑>>

【CC讲坛】FAST——睁开“天眼”看宇宙>>

【CC讲坛】未来,闭着眼睛上网>>

【CC讲坛】讲好中国故事:开启生命与智慧的未来之门>>

【CC讲坛】人人有供体,白血病不再是绝症>>

【CC讲坛】外星人离我们有多远?>>

【CC讲坛】人人有供体,白血病不再是绝症>>

【CC讲坛】刷新世界观的新地图>>

【CC讲坛】养活70亿人的新农业>>

编辑:吴良秀

蔻享学术 平台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识别二维码,

下载 蔻享APP  查看最新资源数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 【夜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 点击这里,打开精彩“视界”1  如果可以选择,你最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或许会生活在一座小镇,清晨自然醒来,慢悠悠地走去早餐店买好豆浆和油条,楼下的花开得正好。走进家门,爱人
  • 乌鲁木齐市法律志愿者普法进社区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魏红萍报道)“我经常看郭律师的直播,了解了不少法律知识,今天能面对面交流,听郭律师介绍生活里的法律知识,对我们保护自己的权益非常有用。”4月28日,
  • 泪奔的董宇辉,患绝症的副总裁

  • 文/北方女王来源/最人物(ID:iiirenwu)前段时间,身患渐冻症的京东集团原财务副总裁蔡磊,走进了董宇辉与俞敏洪的直播间,三个男人之间,进行了一场精神上的对话。对话结束后,向来内敛的
  • 石狮宋·潮书店揭牌开业

  •   4月28日,宋元海丝“宋·潮书店”揭牌仪式暨“阅动2023”全民阅读版权宣传周活动在石湖码头林銮渡口广场举行,石狮市政府副市长黄明瑄参加活动。  黄明瑄在致辞中指出,近
  • 为什么上香求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 近日,一则媒体评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奋斗才是年轻人底色》引爆微博热搜。不过从热评来看,网友普遍认为媒体“管太宽”“指手画脚”“爹味冲天”。除了往日的风景名胜
  • 永远不要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

  • 作者 | 帆书 · Mona妈妈主播 | 帆书 · 阿成在辩论圈,流传着一个叫做“分歧倍增”的定律: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那么,每一次争论之后,分歧都将倍增。因为要想说服对方,双方发言时,就
  • 一个人运气不好的根源:认知不够

  • “”作者 | 帆书 · 林熹文主播 | 帆书 · 童童帆书君说:最近微信又双叒改版了,如果不星标⭐,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所以,喜欢读书君的书友,一定不要忘记星标⭐我们,及时接收每日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直播】全域营销的数据科学

  • 活动名称:全域营销的数据科学活动时间:2023年4月30日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直播通道蔻享学术直播间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推荐阅读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全德华人机电工
  • 【CC讲坛】建筑你的模式语言

  • 活动名称:建筑你的模式语言报告嘉宾:邱小石视频通道蔻享学术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邱小石“读易洞”书店创办人“阅读邻居”读书会发起人每个人的模式语言肯定都不一样,每个
  • Light | 在合成频率维度中实现拓扑相位的提取

  • 过去十几年,拓扑物相的研究从凝聚态物理拓展至诸多不同的物理分支领域,包括人工物理系统,激发了在各领域中对拓扑相的广泛研究。人工合成维度的研究是通过耦合系统内在的自由度
  • 【通知】2023年国际生物数学与医学应用研讨会

  • 为促进生物数学、微分方程及医学应用等方向的交叉研究与发展,增强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相关领域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视野,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