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燕之屋通过港交所聆讯:高额营销拖累净利润,上市前突击分红惹争议

日期: 来源:蓝鲸财经收集编辑:蓝鲸财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张静伦

“燕窝第一股”,只差最后一步。

11月19日,燕之屋通过港交所聆讯,中金公司和广发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燕之屋的上市,起步于2011年,期间,创始人黄健多次带队冲刺IPO,无奈频频折戟,但他从未停下脚步。12年过去,此番转战港交所,黄健终于如愿。

苦战IPO十余年

据蓝鲸财经记者了解,此次通过港交所聆讯为燕之屋第5次冲刺IPO。在2011年8月15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流通领域食品质量例行抽检中发现,市场上销售的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这使得燕之屋上市进程被迫停止。

后来,2019年,燕之屋再次奔赴港交所,又以失败告终。对于这一次冲击港股失败,有传言称或因燕之屋未在香港获得相应经营燕窝的资质有关,而燕之屋甚至已经完成了境外融资架构VIE。

两次港股上市受阻后,燕之屋便把目光转向了A股。2021年12月,燕之屋披露招股书,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计划募资10.19亿元。但在2022年9月上会前夜,燕之屋却主动撤回了IPO申报。

就在终止A股上市后不足两月的时间,燕之屋又重启了IPO申报。2022年12月,厦门证监局披露了厦门辖区IPO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燕之屋的审核状态为“辅导备案”。 不过这第二次冲刺A股上市最后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2023年6月燕之屋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9月25日,燕之屋在中国证监会完成境外上市备案。根据备案公告,燕之屋拟发行不超过1661750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对于燕之屋在A股和港股之间反复横跳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燕之屋频繁冲击上市的背后,隐含着实控人及股东迫切的套现需求。

对于此次燕之屋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未来随着燕之屋上市成功,及其创新升级迭代的加速,燕之屋将迎来新一波的消费红利,既有后疫情时代带给整个行业的红利,更多的是燕之屋自身的优化调整,完善以及夯实。整体去看,对于这种传统的滋补型的产品,在未来随着大健康管理,体重管理,颜值管理以及营养管理这四个管理的相互加持之下,燕之屋整体的发展非常乐观,未来整个品牌效应以及规模效应,也可以进一步赋能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营销驱动挤占利润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养生的需求不断提升,燕窝等滋补产品在消费市场上备受热捧。招股书显示,燕之屋2020年至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01亿元、15.07亿元和17.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3%。同期,燕之屋的毛利率分别为42.7%、48.2%、50.8%。其明星产品“碗燕”系列作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产品,2022年,“碗燕”的毛利率达到61.6%。

高营收、高毛利之下,燕之屋的净利润却并不高,报告期内公司三年净利润总计5.01亿元,

2020年至2022年的净利率分别为9.5%、11.4%、11.9%。

看似赚钱的燕之屋,为何年利润却只有一两亿?

这一点,或与其高昂的营销费用有关。蓝鲸财经记者了解到,2008年,燕之屋请来了刘嘉玲担任代言人;2018年,林志玲成为燕之屋新的品牌代言人;2022年,燕之屋更是签下了当红明星赵丽颖。

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燕之屋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3.17亿元、3.99亿元及5.04亿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24.4%、26.5%及29.1%。同期,燕之屋的广告及推广费用分别为2.36亿元、2.69亿元及3.26亿元,分别占销售及经销开支的74.3%、67.4%及64.8%,三年超8亿元。全公司1927名全职员工中,销售及营销人员为664人,占比34.5%。

相较于高额的营销费用,燕之屋在研发上的投入可谓少之又少。公司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只有千万级别,分别是1768万、1898万和2432万元,约为销售费用的5%,而研发费用增速也明显低于销售费用增速。此次IPO募集资金中,黄健提到,部分用于研发,扩大产品组合、丰富产品功能,但并未披露具体金额。

IPO动机正反面

在“病态营销费用”受到争议的同时,燕之屋的上市动机也引发了市场关注。招股书显示,此次IPO,燕之屋将募集所得资金净额主要用于研发活动,以扩大产品组合并丰富产品功能;扩大并巩固全渠道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工作;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2-2028中国燕窝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燕窝行业有千亿级市场的潜力,预计2025年中国燕窝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在此之前,我国燕窝市场规模已经连续9年增长。

近年来国内形成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品牌有燕之屋、小仙炖、燕安居、燕府、熹焱燕窝、天赐福燕、青岛正典、同仁堂等。其中更有成立仅八年的小仙炖,线上销量超越了经营25年的燕之屋,凭借差异化定位和重投营销的打法,小仙炖的商业价值很被资本看好,成为燕之屋不可忽视的头部选手。

天眼查数据显示,小仙炖成立至今完成6轮融资,在小仙炖成立第二年,获得洪泰基金天使轮投资,2017年和2020年,引入演员陈数、章子怡作为“品牌投资人”。2020年初,广发信德基金入局。最新数亿元C轮融资完成于2021年3月底,由IDG资本、CMC资本、正心谷联合领投,琥珀资本跟投。

据小仙炖方面称,其连续三年位列鲜炖燕窝品类销量第一,复合增长率超过300%。在2022年天猫双11中,小仙炖只用了6分钟,就超过了去年全天的预售订单金额。靠着“线上营销+线下营销+明星站台”,小仙炖很快就打响了知名度。2017年至2021年,小仙炖连续5年成为鲜炖燕窝销量领先。

作为鲜炖燕窝这一新品类的两位头部玩家,小仙炖和燕之屋还曾因“争老大”引发热议。彼时小鲜炖的广告语为“连续四年全国销量领先”,燕之屋则为“销量连续两年全国领先”。后来两者拿出两份不同机构出具的报告,称分别在鲜炖燕窝,和全燕窝领先,定义不同,而暂时缓和虚假宣传争议。

业内人士坦言,上市公司的品牌背书和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对燕之屋至关重要。而行业领军者的市场地位,更是提升公司估值的重要筹码。所以从发展方面切入,燕之屋急迫上市很有必要。

另一方面的动机,却有些耐人寻味。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燕之屋分别向当时的股东宣派股息1.2亿元、1.0亿元和0.8亿元。今年3月31日,燕之屋还宣派1.6亿元股息,已于2023年4月通过银行转账悉数结付。据此计算,燕之屋在上市前夕累计分红约4.6亿元,突击分红不免引人遐想。

业内人士表示,一边密集分红,另一边资金又紧缺,在流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通过IPO直接融资的方法来筹集资金,很容易造成两大嫌疑:一是企业资金紧张了,来IPO圈钱;二是多次分红,直接攥紧手里的钱。


相关阅读

  • 雷军松了一口气,小米终于告别负增长

  •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11月20日,小米集团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未经审核业绩公告。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实现营收708.94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增0.6%;经调整净利润约为人
  • 超1200只股票被调研!公募瞄准这些赛道→

  • 四季度已过半,公募调研热情高涨,基金经理加快调研脚步,试图挖掘明年的投资机会。11月21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一个月,机构共调研了1445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基金公司调
  • 又一信托董事长获批,今年已有19家公司“换帅”

  • 又一家信托公司董事长任职获批。11月2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官网公布批文,核准朱勇担任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华鑫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批文落款日期为11月10
  • 携程“赢麻了”,梁建章高枕无忧?

  • 雷达财经出品 文|莫恩盟 编|深海刚刚交出最新一个季度财报的携程,真可谓是“赢麻了”。今年第三季度,携程的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至137亿元,同期携程单季度的净利润达到46亿元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西安市中小学校典型课间活动展示(曲江新区)

  • 今年3月起,曲江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启动“最美大课间展示”活动,采取视频展示播放、校际观摩交流的方式,共享互鉴促提升。曲江学校大课间人人参与,以“基础+特色”操为载
  • 锻造“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韧性

  •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是中小企业中的优秀代表。近年来,我省以培育“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为核心,积极推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