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观点与老师不同怎么办?当以平等讨论来解决或厘清分歧

日期: 来源:南方周末收集编辑:姚华松

 (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1435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 于老师而言,须放下“知识权威”“标准答案持有者”“真理掌控人”等自我认同,其角色定位应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分享知识、探讨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即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存在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且由师生合力完成。在这个意义上,师生关系更多是互动的,互促的,平等的,兄长或朋友式的,而非单方灌输或强行植入的。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姚华松
责任编辑|陈斌

大学课堂上,老师上课,学生听课,有学生对老师讲授的某种观点或看法持不同意见时,应该怎么办?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得承认师生的权力关系及不对等关系可能引致矛盾与纠葛。
关于师生间的权力关系,传统文化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说的是老师高高在上,地位堪比亲生父亲,老师当对学生严厉有加,不论是言语批评,还是罚站、抄书、用戒尺打手心等惩罚,都被普遍接受,甚至被鼓励,对学生严加管教的老师也通常被认为是良师的范畴。
当下大学里的师生关系,已鲜见老师用戒尺或诉诸其他肢体侵害的方式解决师生间存在的分歧或矛盾,甚至过激的言语批评都很少了,但由于老师掌握课程学分授予、请假准予、毕业论文指导、论文答辩评分、推优推先等权力与职责,权力较大的一方还是老师,权力羸弱的一方是学生。
上述师生间不对等的权力关系近些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相对公平了,得益于一些实质性教学改革。比如,学生结束一门课程后,会对任课老师进行教学评价,这种评价会在局部范围内公开,学生之间会传播哪些老师的课程更容易过关,哪些老师的课更具吸引力,哪些老师则相对不受待见;老师内部也清楚孰优孰劣,表面上一团和气,但内心免不了暗自较劲。作为老师,谁都想成为那个更受学生欢迎的人。
在绝大部分高校,上述评价还是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少数高校甚至规定,某教师的教学评价排名倘位列所在教学学院全体教师的后50%,则直接取消其当年职称参评资格。
众所周知,职称之于老师,相当于毕业论文之于学生,都是顶顶重要的事。这种信息对称局面下,老师与学生会形成一种高度默契: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你若对我不仁,我便对你不义。
对于师生之间的这种公开与透明的牵制机制,我持赞成态度,因为它有利于部分程度缓解与消弭师生间不对等关系,有助于达致与兑现“严师出高徒”,让老师认认真真备课与授课,让学生收获沉甸甸的知识、能力与智慧。
少数高校的严苛规定或许有其不合理之处,但客观上对老师形成强有力的倒逼机制,让所有老师更加注重教学,让老师们有教学的压力感与紧迫感,对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一定有裨益,受益最大的自然是学生。
尤其当下很多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普遍问题,老师发表更多高质量论文,拿到更多有显示度的课题或奖励,经常被认为是更重要的事,相较于提升教学质量而言。这种现象显然有悖于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这一根本性宗旨。
具体到课堂上发生在师生之间的观点与看法分歧,在多数人的眼里,老师是更专业与更有经验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是相对的经验欠缺者与被动学习者。虚心求教,认真听讲,认同“老师说的(基本)都是对的”,是所谓“好学生”的标志。
但在知识与信息海量增长的今天,很多学生尤其那些学习主动性强或求知欲旺盛的学生获取信息渠道非常广泛,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网络、期刊等渠道知晓与了解很多老师不曾知晓的各类资讯。一旦老师备课不充分,疏于更新知识,或习惯用传统思维分析问题,试图用“新瓶”装“旧酒”,自然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
面对某个议题,老师与学生持有不同观点与看法,双方当如何处理?
于老师而言,须放下“知识权威”“标准答案持有者”“真理掌控人”等自我认同,其角色定位应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分享知识、探讨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即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存在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且由师生合力完成。在这个意义上,师生关系更多是互动的,互促的,平等的,兄长或朋友式的,而非单方灌输或强行植入的,非老师在上面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沉默寡言、噤若寒蝉,亦非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低三下四。
面对来自学生的质疑或挑战,老师不妨放下架子,放平心态,耐心倾听,坦诚对话,共同切磋,从而逼近真知。倘在某个知识点的解读或分析方面的确存在过失,老师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坦然承认不足,是勇敢者的举动,不丢人。
于学生而言,亦不可因持有不同观点,或因为自己知道一些老师不熟悉或没有想到的知识,就片面认为某位老师“很水”,某门课就是所谓的“水课”。
与老师存在不同观点时,学生不妨寻找时机平和而不失谦逊地表达出来,与老师开展友好的探讨与交流,从而实现发现知识与探究真理的目的。师生双方即便始终无法就学术观点达成一致,双方可以厘清真正的分歧在哪里。哪一方都不应该采取“扣帽子”“上纲上线”“人身攻击”等非学术化的方式迫使对方“低头”。
总之,好的师生关系不应是僵化的,呆板的,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平等的,生动活泼的,互动频繁的,互相学习的。为知识而辩,为探索真理而辩,是课堂应该有的样子。在师生辩论过程中,双方都要严格秉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用逻辑与推理展开辩论等基本原则。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阅读

  • 孔乙己,时代,与你我的机会

  • [本文1929字,阅读约需6分钟]孔乙己,火了。火的是新时代的“孔乙己文学”。诸如:“如果我没上过大学,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但是没有如果”;“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
  • 一位特级教师的400万字手写教案,太震撼了!

  • 湖北省物理特级教师程启明坚持手写教案40年目前已写100多本,累计400万字被赞为“活动的物理教案博物馆”今年61岁的他婉拒了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返聘继续留在武汉市东湖中学40
  • 高校图书馆设“发呆区”!馆长回应

  • 近日,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设置的“发呆区”冲上了热搜据报道,不少同学在此学习备考、休息放空三水校区的同学还专门跑来“打卡”馆方表示供学生放松的“发呆区”已经设
  • 敏而好学,诲人不倦!她是长理邢学敏!

  • 邢学敏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师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度优秀教学贡献奖获得者走在长理校园里,不少人会发现,不管是严寒烈日,还是风吹雨打,总会有一群又一群的学生,在专业老
  • 中医药知识进课堂 传统文化薪火传

  • 3月24日,学生在识别中药材。  天山网讯(记者 韩亮摄影报道)“大家知道吗,花椒、蜂蜜、杏仁都属于中药材。”3月24日,乌鲁木齐市第73中学与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联合开展中医药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这堂反诈公开课 民警“校长”上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张磊报道)“我玩游戏的时候,因为买装备被骗过。”3月24日,在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学生小月(化名)说。  当天,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新疆农
  • 陈婧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与乾隆初政*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集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五位画家之力而成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图1),作为清盛期宫廷绘画中的鸿篇巨制,许多学者,如刘渊临[1]、童文娥[2]、陈韵
  • 封神之作!一本读透艺术史

  • 你是否曾对着博物馆、美术馆里的世界名作一头雾水?你有没有试过了解一幅作品、一位艺术家背后的故事却不得其所?我们虽然无法亲历一幅作品的诞生,但是人类艺术史上的那些灿烂文
  • ChatGPT解放“PPT民工”?他们也担心被“革命”

  • ▲ 面对做不完的PPT,受访者说,“我反感,但我又依赖于它。”(视觉中国 / 图)全文共5568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GPT-4的惊艳表现让黄泽森感受到什么叫“工业革命级别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