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农业硅谷”田地接云端 探路县域农业新画卷

日期: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收集编辑:中国县域经济报

植保无人机从农田上呼啸而过,喷洒出的营养液在阳光下折射出粼粼光芒;物联网探头小“隐”于农田,巴掌大的仪器,在稻叶上轻轻一夹,数据便出现在表盘上;在智能显示屏上按下按钮,自动流水线播种机就可完成撒底土、播种、浇水、覆土等工序。

无人机在执行植保服务(陆丽君 摄)

“我们可以通过无人机进行精准定位,施多少肥,播多少种,能针对不同地块给出个性化的种植解决方案。另外效率也大大提高,比如1000亩地,原来需要七八个人、三四天才能完成,现在30台无人机飞一天就行。”平湖千瑞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亮表示,目前植保服务项目每年可完成30万亩次。同时,他通过开办无人机植保培训班,免费教农民学会使用无人机,成功创建省级星创天地,目前已培训了近300名专业人才,在浙沪两地开展活动。

作为浙江省第一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在2017年11月28日揭牌成立以来,与上海隔河相望的千年古镇广陈镇,也由此掀起了一场改变农民命运和改写农业历史的“绿色革命”。近年来,数智革命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成就了一次次技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更展现出更多“始于农、不止于农”的无限可能。

美丽城镇的数智农业“致富路”

走进浙江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各个设施农业大棚,果蔬们在自己的区域内“卖力生长”,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可一年四季连续生产。

这里汇聚了荷兰、以色列、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全球农业领域的专家团队和技术设备,实现农业种源和科技与全球前沿同步。

动动手指,依托物联网,就可完成大面积农田的施肥与灌溉,对农作物生长状况实现远程监控;点点鼠标,各类优质农产品便可从田间地头直抵城市餐桌,满足人们对于绿色、安全食品的需求;在党建引领下,创造出呈几何级增长的销售业绩,也“网罗”住年轻人离去的步伐,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也打开了乡村发展的新空间。

党群服务中心(陆丽君 摄)

眼下,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继续瞄准数智、科技和贸易农业,做强农业总部新经济,依托农业科创中心、农业科技小镇,打造农业众创空间、试验基地、贸易中心、展览平台,通过农业高科技项目集聚,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前沿技术试验场,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

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总投资2亿元的长三角草莓种源研发中心项目中,已建立起草莓优质种源国际研发中心,预计年产400万株优质草莓种苗和1.2亿株生产苗,将成长为长三角最大的草莓新优品种种苗繁育平台。草莓种源研发中心通过为农服务模式等情况,三产融合中做好为农服务的文章,带动当地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进一步扩大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嘉兴佳莓农业科技公司在开展草莓种质种苗研发的同时建设“共富大棚”面积10亩,以共富工坊模式探索低收入家庭的“抱团致富”。园区创建2年多来,农林牧渔总产值40753万元,较2019年净增817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净增2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万元。

3年前,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魁来到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投资现代农业,数智农业工厂就落户在泗泾村村民薛志水承包的10多亩地边上。“这么多亩地,怎么管得过来?”在和管理员郭东明几次交谈后,他得知工厂的负责人余魁在水利系统工作过14年,对水的利用颇有心得。

“农业用水量大,夏季高峰期有时每天要用数百吨。在大棚里科学铺设管道,能够最大程度实现高效水肥一体化,还通过收集装置回流到营养液池,实现循环利用。”绿迹自主研发的水培、气雾培和沙培种植技术,引起了薛志水的注意。容积只有七八立方米的营养液池,供给一个大棚里的蔬菜绰绰有余,比传统种植模式节水50%以上,产量也能实现成倍增长。

半年后,薛志水向余魁提出想到绿迹学习的诉求,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一亩茼蒿的产量能增加800斤到1000斤,芹菜、番茄、菠菜则能增加500多斤。”薛志水掰着手指算了起来,“大棚是绿迹提供的,技术是郭师傅教的,防风险、好管理,省时又省力,我是依赖上了。”

农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链”出的产业集群

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农业不再是“落后”“传统”“累穷”的代名词。瞄准“农业新硅谷、共富田园梦”重点发力,当地构筑起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数智技术为手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正在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作为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6年来,“靠产业吸引人才,靠人才带起产业”的广陈镇以农为本,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带来的是农业“接二连三”好戏不断的局面。

一二产业融合方面锚定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数字农业等领域,打造农业制造业新高地,引入博创联动数字无人化种植示范农场项目,为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提供重要的展示窗口;一三产业融合方面书写农旅融合篇章,明月山塘景区重新开街,一条朱平公路连接起上海市金山区的廊下镇和浙江省平湖市的广陈镇,也串联起农业硅谷返璞归真的美丽风景。驾车从朱平公路的沪浙交界口一路向南行驶不到千米,就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龙萌湾生态美学村落龙萌湾民宿群,山塘研学营地成为学生研学体验地。

机器人巡逻蔬菜生长情况 (陆丽君 摄)

“接下去,要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农机装备、未来食品等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广陈镇党委书记李夏岚表示,农业硅谷的农业不仅要耕种农作物,还要延长产业链,新型农民还要自己搞加工,搞物流、经营、流通,把第二、第三产业包括进来。广陈镇将发挥与上海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廊下镇)毗邻区域优势和产业协同优势,积极融沪一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深化长三角乡村振兴“田园五镇”先行区建设,紧紧把一产的农业工厂包括蔬菜生产基地、二产的像中央厨房这样的企业结合在一起,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让农业硅谷里的老百姓见美、见富、见未来。

“农头”连“工尾”,“粮头”带“食尾”。坐落在广中路上的中逸高端装备小微创业园就是广陈镇的第一个筑巢工程。

农业的数智化也给农产品插上了“翅膀”。3A级旅游景区明月山塘是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一张闪亮的金名片。2021年9月,首家“金平湖鲜到家”乡村旗舰店在景区开业。“金平湖鲜到家”属于平湖人自己的区域品牌,不仅在掌上菜场、社区智能终端柜投放,还有线上集团采购通道等数字商贸新业态。这个平台一头连生产基地、一头连市场,产品覆盖肉类、蔬菜、水果、禽蛋、水产、粮油和日化等多个类目,有100多种商品,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农民也获得了更多被赋能的机会。随着互联网在广袤农村的普及以及数字经济的兴起,在滔滔数字浪潮中,手机变“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农活”,成为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乡村振兴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浙江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闯出了一番新局面,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园区形象日新月异,农业招商一枝独秀,农文旅体融合成为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广陈模式新路径。(记者 曾庆华)


相关阅读

  • 友谊:“农业嘉年华”为乡村振兴赋能

  • 先进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传播。友谊县现代农业嘉年华科技示范基地作为集生产示范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孵化、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经过数月的
  • 空港湿地花田开园迎客

  • 位于东西湖区柏泉街道的武汉农业集团空港湿地花田7月15日投入试运营,武汉人研学、休闲又添好去处。武汉农业集团空港湿地花田项目总投资约7400万元,占地面积约1517亩。项目围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农业硅谷”田地接云端 探路县域农业新画卷

  • 植保无人机从农田上呼啸而过,喷洒出的营养液在阳光下折射出粼粼光芒;物联网探头小“隐”于农田,巴掌大的仪器,在稻叶上轻轻一夹,数据便出现在表盘上;在智能显示屏上按下按钮,自动流
  • 94岁民盟盟员章金媛荣获2023年“国际成就奖”

  • 当地时间7月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国际护士会大会上(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国际护士会和南丁格尔基金会将2023年国际成就奖颁给了94岁的中国护士章金媛。
  • 18日起,海口所有公交线路恢复正常运营

  •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王辉)记者从海口公交集团获悉,7月18日起,海口所有公交线路恢复正常运营。广大市民乘客可关注“海口公交集团”微信公众号或拨打公交客服热线“6
  • @临夏人 临康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又有新进展!

  • 日前,记者从临康广高速公路项目办了解到,临康广高速公路临夏州境内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桥梁工程正在进行桥面铺装及防撞护栏安装,隧道已全部贯通,交安绿化及房建工程正有条不紊推
  • 24小时派单 解决居民所需所求

  • 记者昨日获悉,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完善沟通渠道,采集居民需求,为群众提供更为智慧、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街道建成智慧社区指挥中心,分设党建引领、网
  • 太白县建成全市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 (宝鸡新闻网 张超)7月17日,宝鸡新闻网从太白县获悉,位于太白河镇的冷水鱼养殖园区主体已建成,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太白县域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境内冷水资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