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Adv. Mater.》综述: 面向水下可穿戴传感的耐水导电凝胶

日期: 来源:高分子科技收集编辑:宁波材料所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可穿戴传感器可以通过非侵入的方式捕捉人体的各种信号并转化为可识别的电信号,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在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了重要价值。相比于传统的刚性可穿戴传感器,由导电凝胶等软材料构建的皮肤式可穿戴传感器能与动态皮肤形成紧密的共型结构,提高传感器的传感准确性和稳定性,甚至实现对人体运动状态的实时感知。尽管基于导电凝胶的可穿戴传感器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并广泛应用于动作监测、健康管理、表情和声音识别、人机交互等诸多领域,但由于导电凝胶在水环境中存在吸水溶胀、导电组分流失、粘附性能衰退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水下探索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近年来,通过对导电凝胶进行耐水性能的设计,研究人员实现了导电凝胶基可穿戴传感器的水下传感领域的应用,促进了该领域的研究快速发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陈涛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和魏俊杰博士基于在耐水导电高分子凝胶的构筑及其水下传感方面的研究基础,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Water-Resistant Conductive Gels Toward Underwater Wearable Sensing”的综述文章(Adv. Mater. 2023, DOI: 10.1002/adma.202211758)。


耐水导电凝胶的设计策略与水下传感应用


在该综述中,作者首先对提高导电凝胶耐水性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封装设计、疏水网络结构和多重交联作用这三种耐水设计策略,并详细讨论了各种策略的耐水原理、具体设计方法以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为未来的耐水导电凝胶设计提供指导。随后对用于水下传感领域的耐水导电凝胶的多功能性质进行了介绍。除了水下稳定性之外,探讨了耐水导电凝胶的拉伸性质、水下粘附性质、水下自修复性质、可回收性质和3D打印性等性质对导电凝胶基水下可穿戴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和制造加工工艺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这些性质的优化改善方法。此外,对现有耐水导电凝胶在水下传感领域的具体应用方向进行了汇总,着重总结了耐水导电凝胶在水下运动感知、水下健康监测、水下通讯、水环境分析几个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耐水导电凝胶在这些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为未来的水下传感研究指明了方向。

尽管导电凝胶的耐水设计和传下传感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领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解决。导电凝胶在水环境中的传感性能与陆上性能有着明显差异,相关的水下传感机制和传感模型有待进一步阐明;耐水导电凝胶的水下稳定性和水下传感性能测试还没有标准的方法,亟需建立统一的检测方法进行有效对比和评估;在耐水导电凝胶和水下可穿戴传感器的多功能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努力,例如实现基于变色功能的可视化感知、基于自清洁功能的抗污能力和基于生物可降解的环境友好等。为了满足耐水导电凝胶基水下可穿戴传感器的实际应用需求,需要进一步发展与水下可穿戴传感器匹配的无线传输技术和自供能技术;如何实现多感知功能和多技术模块在水下凝胶传感系统中的一体化集成,尤其是如何实现“软”凝胶材料与“硬”电子元件的稳定界面结合依然是该领域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该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32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690157、2022T150668)、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121J2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805204、2022YFC2805202)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11758


相关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Mater. Horiz.》:基于动态竞争性应变的自支撑Janus纳米结构薄膜用于高性能气流感知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 AFM:具有良好超疏水和光热性能的Janus膜(SPCM)

宁波材料所陈涛/肖鹏团队《Acc. Mater. Res.》综述:碳基Janus薄膜 - 用于传感、驱动及其一体化柔性智能器件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 Research:水凝胶软体机器人越野爬行

宁波材料所陈涛/魏俊杰和宁波大学王文钦 CEJ:在可延长摩擦纳米发电机使用寿命的高强度抗撕裂导电水凝胶领域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 NML: 在仿捕蝇草触摸响应水凝胶软驱动器领域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 Matter综述:吸湿性聚合物凝胶 - 向大气“索取”淡水和能源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Adv. Funct. Mater.》:编程形状记忆水凝胶实现分级形态信息加密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Acc. Chem. Res.》:师法自然 - 智能荧光高分子水凝胶的多色和多功能化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乐晓霞副研究员团队等《Adv. Mater.》综述: 智能高分子凝胶基信息存储防伪材料的研究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团队等《Chem. Mater.》:在仿生自适性可粘附电子皮肤方面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张弛研究员等《Adv. Funct. Mater.》:绳驱动连续体机器人感知用类皮肤水凝胶传感器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和肖鹏副研究员 Adv. Funct. Mater.:在具有疼痛感知功能的仿生皮肤中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 Adv. Opt. Mater.:在荧光油/水凝胶用于基于形状记忆的双重信息加密方面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CCS Chem.:在仿生修复破损高分子水凝胶方面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Nano-Micro Lett.》:在鱼侧线传感系统启发的水下传感系统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张佳玮研究员在快速响应水凝胶驱动器方面获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Nano-Micro Lett.》:在仿生超疏水弹性导电薄膜及其多功能传感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长安大学颜录科教授《SusMat》:超支化O-PEI纳滤膜用于水质净化的研究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Adv. Funct. Mater.:在多色荧光高分子水凝胶构筑仿生皮肤方面取得新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路伟研究员团队AM:在头足类生物启发的智能多色荧光凝胶驱动器构建及其按需图案显示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柔肤似水-基于导电凝胶的仿生皮肤制备与应用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Nano Energy:一种基于抗冻有机凝胶的人机交互材料与器件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Adv. Mater.》:在大气吸湿离子凝胶用于动态稳定的蒸发制冷方面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和北航刘明杰教授团队合作AFM:在异质荧光油/水凝胶用于动态防伪方面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在油/水凝胶驱动器的协同荧光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等《Mater. Horiz.》:在全疏水离子液体凝胶用于可穿戴水下传感与通讯领域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路伟研究员团队Angew: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碳点凝胶的仿章鱼协同变形变色运动机器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AFM:在蝙蝠翼膜启发的气流传感系统方面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ACS Nano》:基于智能多色荧光高分子水凝胶的仿生变色皮肤研究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受豹纹变色龙皮肤启发的智能多色荧光高分子水凝胶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和张佳玮研究员团队Chem. Sci.综述:形变高分子水凝胶:从记忆到驱动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张佳玮研究员团队CEJ:在智能高分子水凝胶传感驱动功能集成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路伟研究员团队在智能荧光高分子水凝胶的构建及其三维信息加密领域取得新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在鱼鳔启发的水下自感知软体驱动器方面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张佳玮研究员团队:在多场协同远程控制的水凝胶“变形金刚”领域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与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潘曹峰研究员团队合作《AM》:开发出自修复、可粘附高分子水凝胶柔性触摸屏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Small》:在水凝胶可编程化智能变形领域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和北航刘明杰教授课题组合作《Angew》:在瞬态荧光水凝胶用于多级信息加密-解密-自擦除方面取得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深圳大学周学昌教授Mater. Horiz.综述:仿生防冻高分子水凝胶:让软湿材料在极寒条件下保持生命力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在《ANGEW》发表综述:荧光高分子水凝胶中的多彩世界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Nat. Commun.》: 开发出无束缚、可编程的“保鲜膜”软体机器人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在铁兰启发的有机凝胶进行光热空气集水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在仿生调控砂子用于海水淡化与净水收集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在自保护、人机互动柔性织物传感器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张佳玮研究员与陈涛研究员团队:抗冻可拉伸有机水凝胶软驱动器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在高分子水凝胶驱动器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在智能荧光高分子水凝胶的材料构建及其功能协同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在非对称仿生界面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张佳玮研究员:基于动态硼酸酯键的水凝胶的模块化组装和智能形变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和张佳玮研究员在非对称仿生智能水凝胶驱动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张佳玮研究员和陈涛研究员:具有3D复杂驱动-智能变色双功能协同的新型智能仿生水凝胶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在二维非对称超薄膜构建及其仿生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在柔性可穿戴电子皮肤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在非对称高分子二维复合薄膜制备及其可穿戴传感器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课题组系统评述:超分子形状记忆水凝胶研究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和黄又举研究员在多功能性二维非对称油水分离膜方面取得新进展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在生物可降解油水分离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 宁波:一树梨花一树春

  • 潮新闻·浙江日报 记者 贺元凯 拍友 唐伟军 摄3月10日,宁波东钱湖畔利民村一株有近60年树龄的梨花进入盛花期,如一道千万朵梨花组成的瀑布倾泻于湖中。每年3月,雪白的梨花迎风
  • 刘保昌研究员为武大学子作学术讲座

  • 3月9日下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刘保昌为武大学子带来学术讲座《荆楚文学精神》。这是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举办的“震烁古今,唱响文明”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五讲。
  • 全国人大代表郑国: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赋能

  • 潮新闻 记者 王凯艺参会中的郑国。 受访者供图全国人大代表郑国,是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的一名卸船机司机。在码头开了18年的卸船机的他,日常工作是在近4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AEM: 酰胺基和Li3N/LiF异质结构实现4.6V Li|LiCoO2电池

  • 文章背景最近,高压锂金属电池(LMB)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对于Li||LiCoO2电池。然而,高压下的LiCoO2颗粒将与电解质发生严重的副反应,由于相变和不可逆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