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如何为冰雪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多位专家学者回应

日期: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收集编辑: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在冬奥效应的助推下,冰雪经济不断升温。

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蓬勃发展,冰雪经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增长的同时,冰雪经济也面临一些问题:冰雪体育产品相对单一,品牌竞争力不强;冰雪体育旅游淡旺季差异显著,四季经营能力不足;冰雪体育产业链发展不成熟,全球影响力较弱等。

目前,我国冰雪体育产业整体还处于初期阶段,部分冰雪体育产业模式创新性与可持续性不足。

冰雪经济的火热,让人们看到巨大的消费需求,如何以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如何为冰雪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带着这些问题,《民生周刊》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冰雪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宇:创新体系,塑造中国冰雪文化品牌

让更多民众参与到冰雪运动中,离不开冰雪产业的支撑。

通过加强“冬奥+”科技,可推进冰雪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依托“科技冬奥”系列科研成果,我国可持续推动冰雪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加快推进智能工业技术在冰雪竞技训练中的创新应用。

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可通过推进智慧滑雪场、智慧滑冰场、智慧滑雪小镇等建设,发展在线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教育培训等新业态。依托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可推进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冰雪场馆、景区智能服务、冰雪旅游体验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普及数字化为基础的全新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冰雪旅游已初步形成以健身休闲为主,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和体育旅游等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提高大众冰雪参与程度,同样离不开全方面建设冰雪教育体系。

在夯实冰雪竞技教育培训的同时,还要普及大众冰雪教育培训,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优化冰雪职业教育培训,强化冬奥会等国际冰雪顶级赛事专项培训和大力发展名人冰雪培训。要通过持续开展冰雪进校园工作,将冰雪运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体教结合和特色教育的形式在中小学中夯实冰雪运动的基础。

从教育角度看,可开展多元化国家级冰雪教育培训示范及冰雪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具体而言,以北京体育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等为依托,重点培养冰雪产业高端专业人才;以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黑龙江省体校为依托,重点培养冰雪产业专业技术人才。

长远来看,发展冰雪产业还需强化冰雪市场监管,规范冰雪企业经营行为,坚守安全底线。首先,要加强冰雪消费权益保护。完善冰雪消费维权方式,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相关组织的功能作用,依法保障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权益。其次,在完善安监、质监、工商、公安、消防等配合机制的同时,还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冰雪运动场所、冰雪旅游等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此外,可引导保险公司开发冰雪产业特色性保险产品,并倡导具备条件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购买。

我国有丰富的传统冰雪文化。人类滑雪运动最早起源地—新疆阿勒泰的古代毛皮滑雪文化、东北鄂温克族及赫哲族先民滑雪渔猎文化、清代《冰嬉图》等,就是我国珍贵的冰雪文化艺术遗产的代表。

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冰雪文化方面,除了挖掘弘扬冰雪文化遗产外,还应推进马拉雪橇、狗拉爬犁、冬季渔猎、抽冰猴、滑冰车、玩冰灯等传统冰雪体育活动的大众普及。

深入挖掘传承中国地域特色文化,才能树立冰雪文化大国形象。在树立冰雪文化大国形象方面,可把中国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与冰雪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中国特色的冰雪文化体系,创建文旅融合的冰雪主题类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塑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冰雪文化品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冰雪文化的同时,还应充分弘扬冬奥会四类冰雪旅游文化。具体包括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旅游器物文化、冰雪旅游行为文化、冰雪旅游制度文化和冰雪旅游价值文化。

在传承冰雪文化的基础上,可开发以传统冰雪文化为核心的“冰雪+”竞技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建筑与艺术、康养与餐饮文化、音乐与文化创意等冰雪文化业态。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教授马天平:落实冰雪运动从教会、勤练到常赛

挖掘、传承好我国传统冰雪文化,才能丰富冰雪体育文化的内涵。除了宣传文字、影视作品、俱乐部等表现载体外,传统冰雪文化更存在于人们口口相传、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中。

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冰雪文化,可先从显性载体着手。只有对冰雪运动有所了解,民众才能体味到冰雪运动的乐趣、价值、魅力,也才有可能去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传统冰雪文化自然被弘扬。

冰雪运动,离不开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冰雪体育产品。无论是滑雪手套、护具等,还是滑雪拉索、牵引机等大型冰雪设备,均有高端化和智能化的需要。

信息技术时代,要实现冰雪体育产品的高端化和智能化,数字化是最重要的实现途径之一。高门槛依然可得,稀缺性依然可触,要让消费者有能力消费冰雪体育产品。

打造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冰雪体育产品,无疑需要科技链条来支撑。以冰雪体育产品制造为例,小到滑雪服中的羽绒纺织处理技术,大到冰雪运动设备所需特殊钢材料研发,均依赖于冰雪之外的成千上万个行业,依赖于一系列优质产业的支撑和一大批顶级企业的创新。

因此,打造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冰雪体育产品,不能只谈冰雪产业产值,也不能只看冰雪产业结构,而要拉长视野、放大尺度,做好冰雪体育产品背后超长的供应链创新。

在冰雪体育产品供应链创新方面,消费者是走在最前面的牵引力。通过持续买单,消费者将带动生产商持续生产,而生产商持续生产自然带动科研机构持续研发,科研机构持续应用研发自然带动基础研究的稳步前进。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促进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落实冰雪运动从“教会”“勤练”到“常赛”,要构建从小学起点到大学相衔接、专业培养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冰雪教育体系。

事实上,教育有多维价值。除了人格的健全、人的全面成长,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是构建人力资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冰雪教育更多是一种增值教育、特色教育,其能够让人的发展锦上添花,为人生积蓄力量。

“教会”是一项重要门槛。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但不足2万美元。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能够接受到冰雪教育,已经是一种巨大成就。未来,让更多民众参与冰雪运动。除了文化的熏陶和宣传的引导,国民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所形成的持久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通过持续的投入,我国要逐步构建起从小学到大学相衔接、专业培养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冰雪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最终将自发形成“常赛”,那将是冰雪教育真正的开花结果、枝繁叶茂之时。

由于冰雪体育产业是新兴体育产业,消费者尚未完全了解其特征和规律,加之信息不对称,容易被诱导和误导。此时,正是行政监管与执法需要当好保护者的时候。如果消费者刚刚进入就遭受损失,势必会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效应,这对冰雪产业将是沉重打击。

中国第一位全国滑雪冠军、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冰雪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单兆鉴:冰雪强国需民族品牌支撑

冬奥会、冬残奥会在我国成功举办,是对我国冰雪运动乃至奥林匹克文化的一次大宣传、大普及、大推动。

虽然源于西方,奥林匹克文化及精神却已深入国人心中。文化上的接纳,对丰富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至关重要。

如何科学全面地利用冬奥遗产?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遗产涉及多个领域,除了冰雪运动相关装备、器材,还有组织大赛的技术和程序,更有人才培养机制及冰雪文化等。

不单纯是竞赛,冰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通过举办冬奥会,要带动更多民众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因此,“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后冬奥时代的主要使命。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无疑要靠民族品牌来支撑。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大部分装备器材来自国外。除了压雪机、造雪机、缆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外,甚至连雪具、雪鞋也大多来自国外。

我国发展近代冰雪运动数十年,滑雪器材装备的生产已经有了基础,但和国外一些冰雪产业品牌相比仍有差距,亟需补齐短板。

在竞技运动方面,我国冰雪运动冠军逐渐增多。在推动冰雪运动发展方面,民族品牌也要跟得上,要向国际先进器材设备制造企业学习。

长远来看,没有冰雪运动民族品牌的创立和支撑,就不能说我国是冰雪强国。从这个角度看,冬奥之后应更加重视民族品牌的生产、研究和市场推销。

借助冬奥会的举办,相信会有更多国人在冰雪运动器材设备研究和制造方面投入资金和力量。除了滑雪器材、滑雪服装外,我国也可生产压雪机、造雪机、雪地摩托车等。

除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支撑外,冰雪运动器材设备的发展也要依靠冰雪运动从业者的支持。目前来看,冰雪运动教练员、运动员对民族品牌还缺乏足够的自信。

此外,我国对冰雪运动深入研究的科研力量较为薄弱,相关研究多是依靠运动队、体育部门来进行。既要保证竞技运动的稳步发展,也要满足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需求,这无疑需要有全国性的研究及推广体系来支撑。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1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如何为冰雪经济保驾护航》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郑智维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相关阅读

  • 吉林市免费公交车畅游梦幻冰雪大世界

  • 吉林市公交集团1月6日至2月29日期间开通直达冰雪景区的免费公交直通车啦开往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线路由吉林站东广场至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吉林站东广场发车时间为:17:00、18:0
  • 鄂尔多斯市文化馆团建活动成功举办

  • 新年伊始 万象更新迎着春日里的暖阳,鄂尔多斯市文化馆全体职工开启团建放松模式!生活不止工作,还有诗和远方,工作我们全力以赴,团建活动中我们热情奔放!我们欢歌笑语,并肩合作 、拔
  • 礼乐山东|莱芜“非遗”亮相济南两会

  • 1月15日,济南市莱芜区进入“两会”时间。在两会驻地,设置了“非遗”展区,进一步聚焦文化“两创”,展示莱芜非遗风采,赢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关注和点赞。“我们杨庄镇的陈楼
  • 奏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三部曲”

  • 做好冰雪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要奏好“冷经济”“热效应”“可持续”的冰雪经济发展“三部曲”近日,“冰城”哈尔滨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富集独特的冰雪资源、底蕴厚
  • 大庆市以文塑旅,用好用足冰雪资源

  • 赏冰滑雪、体验民俗、感受美食……今冬,大庆市以“赏冰乐雪,冬游大庆”为主题,将民族创建工作融入全市文化旅游经济圈,整合雪地温泉、冰雪运动、渔猎冬捕、生态康养和冰雪节庆等
  • 人文经济为文化产业发展赋能

  • 1月6日,2024年江苏省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研讨。  文化产业是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自信和
  • 央视两个频道同时聚焦湖北大悟文化民俗

  •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通讯员 易荣波 李怡1月12日至18日,在龙年春节来临之际,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公开课》栏目组、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年货大集》春节专题节目组齐聚湖北孝
  • 建议打造福州版“夜泊秦淮”

  • 代表视线人大代表热议罗源玉石文化城、鼓岭福文化等文旅话题建议打造福州版“夜泊秦淮”福州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传统技艺声名远播。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热议文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如何为冰雪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多位专家学者回应

  • 在冬奥效应的助推下,冰雪经济不断升温。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蓬勃发展,冰雪经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增长的同时,冰雪经济也面临一些问题:冰雪体育产品相对单一,品牌竞争力不强;冰
  • 吉林市免费公交车畅游梦幻冰雪大世界

  • 吉林市公交集团1月6日至2月29日期间开通直达冰雪景区的免费公交直通车啦开往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线路由吉林站东广场至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吉林站东广场发车时间为:17:00、18:0
  • 苏格兰媒体:凯尔特人有意25岁利物浦门将凯莱赫

  • 据英格兰媒体《邮报》援引苏格兰媒体消息,凯尔特人队有意25岁利物浦门将凯莱赫。据报道,凯尔特人对有意25岁的利物浦门将凯莱赫,据称,利物浦可能只会在支付合理转会费的情况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