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知识课堂:跟GM棋谱活学活用续(2)

日期: 来源:清介雅室收集编辑:清介雅士

    笔者之前写过知识课堂:跟GM棋谱活学活用(续)知识课堂:跟GM棋谱活学活用两例的内容,就学生如何通过看GM们的棋谱提升自身棋艺或者是应该看GM们的哪些棋谱会有帮助的问题进行了实战说明。


     其实这是一个很广泛的题目也应该是得到个性化回到的情况。笔者时不时的总会遇到家长询问如何让孩子打谱或者如何帮助自家孩子看棋谱的问题,不少棋爸棋妈对于打谱是否有用以及尤其是在快棋中有没有用的问题讨论的热火朝天。恰好最近笔者又走了一盘非常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棋局,因此能够跟大家具体来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1


2023lichess平台一分钟子弹赛

笔者 VS Tal-on-Acid‍‍‍

后兵开局鲍特维尼克体系(D44)


1.d4 d5 2.c4 c6 3.Nc3 Nf6 4.Nf3 e6 5.Bg5 dxc4 6.e4 b5!? 


    当对手飞快走出这步棋时,我已经预感到这是一盘半斯拉夫鲍特维尼克体系的较量了。


7.e5 h6 8.Bh4 g5


    果然,不出意外。实战对局时我没有过多思考对手的背景情况,因为一分钟子弹赛完全没有这个时间。但是这盘棋下完后我好好琢磨了一下对手的情况,发现对方的账号名字中有“Tal(塔尔)”的字样,所以我估计十有八九这应该可能是年龄至少在50-60岁左右的欧洲棋迷,对于塔尔这样活跃于上世纪60、70、80年代的棋手应该是有着深入的研究。‍‍‍‍‍‍‍‍‍‍‍‍‍‍‍‍‍‍‍‍‍‍


    1960年,塔尔以23岁的年龄击败了当时的世界棋王鲍特维尼克,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八位世界冠军。因此,不难想象塔尔对于鲍特维尼克的各种棋路都是非常熟悉,掌握由对手名字命名的半斯拉夫鲍特维尼克体系就更不在话下了。我在这盘棋中的对手,如果是塔尔的棋迷的话,那么自然对这一路变化应该也是耳熟能详。鄙人虽然对塔尔关注不多,但却深受鲍特维尼克的高徒之一、第13位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棋艺影响,对于卡斯帕罗夫的很多对局在小时候学棋时都是有着深入研究的。特别是两盘鲍特维尼克体系的对局,虽然早已不在当打之年,但记忆犹新:‍


1981年全苏冠军赛第13轮

卡斯帕罗夫 VS 季莫申科‍‍‍‍‍‍‍‍‍‍‍

后兵开局鲍特维尼克体系(D44)


1.d4 d5 2.c4 c6 3.Nf3 Nf6 4.Nc3 e6 5.Bg5 dxc4 6.e4 b5 7.e5 h6 8.Bh4 g5 9.Nxg5 hxg5 10.Bxg5 Nbd7 11.exf6 Bb7 12.g3 c5 13.d5 



    记得小时候最初几次看到这里时,总会想着对手如走13... b4  赶马怎么办的问题。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d5兵被吃的问题,最初并不敢走这一路变化,因此经常在开局过后就被黑方返先。但是研究了几次之后,慢慢就知道了:‍‍‍‍13... b4 14.Bxc4!bxc3 15.dxe6!Bxh1?? 16.exf7#,白方连弃两子之后会有漂亮的将杀局面。


13... Qb6 14.Bg2 O-O-O 15.O-O b4 16.Na4 Qb5 17.a3 Nb8 18.axb4 cxb4 19.Be3 Bxd5 20.Bxd5 Rxd5 


   凭借小时候的记忆,时隔多年我依然能够清晰地把这盘对局记到这里。后续的着法再去清晰地想出或许有些模糊了,但是还是大概能够记的是白方卡斯帕罗夫随后是弃马换取黑方b、c双兵,以便为攻击后翼的黑王打开线路。


21.Qe2 Nc6 22.Rfc1 Na5 23.b3 c3 24.Nxc3 bxc3 25.Rxc3+ Kd7 26.Qc2 Bd6 27.Rc1 Qb7 28.b4 Qxb4 29.Rb1 Qg4 30.Bxa7 e5 



   卡斯帕罗夫与季莫申科的对局在当时成为焦点之战,参与那场全苏锦标赛的众多前苏联顶级棋手对于两人对局的研究各抒己见。其中,有包括多夫曼和斯维什尼科夫在内的多位专家声称黑方第30回合应走30... Be5 而不是30... e5 便可获得优势。于是,在这盘棋之后的第14轮中,恰逢卡斯帕罗夫再次执白,同多夫曼交手,双方默契地走出同一开局直到第30回合,此时轮到黑方多夫曼走出:30... Be5,双方续着为:31.Rc5 Rxc5 32.Bxc5 Nc6 33.Qd3+ Kc8 34.Rd1 Nb8 35.Rc1 Qa4 36.Bd6 Nc6 37.Bxe5 Rd8 38.Qb1 Rd5 39.Qb8+ Kd7 40.Qc7+ Ke8 41.Qxc6+ Qxc6 42.Rxc6 Rxe5 43.Rc8+ 1-0,卡斯帕罗夫依然胜出。有意思的是第16轮中,卡斯帕罗夫与之前声称能够战胜自己的斯维什尼科夫对弈,后者并没有选择同一路鲍特维尼克体系,避其锋芒也避免了失利的尴尬。


    这是笔者学习的第二盘鲍特维尼克体系的GM对局,同样也都是卡斯帕罗夫的对局。


31.Qa2 Rd1+ 32.Rxd1 Qxd1+ 33.Kg2 Qh5 34.Qa4+ Ke6 35.h4 Qe2 36.Qxa5 Ra8 37.Qa4 Kxf6 38.Qd7 Kg7 39.Rf3 Qc4 40.Qxd6 Rxa7 41.Qxe5+ Kh7 42.Rf5 Qc6+ 43.Kh2 1-0


    这是笔者学习的第一盘鲍特维尼克体系的GM对局,源于卡斯帕罗夫。‍


9.Nxg5 hxg5 10.Bxg5 Nbd7 11.g3  Qb6 12.exf6 Bb7 13.Bg2 O-O-O 14.O-O c5 15.d5 b4 16.Na4 Qa6 17.dxe6 


     凭借着我对这一路变例的熟悉程度,基本上是未加思考就走到了这里。但此时我的大脑也在高速运转和思考对手有可能的下一步棋,因为凭直觉感觉对手要走马对我的后进行闪击了。又有一盘对局一下就模糊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1996年维克安泽大奖赛第3轮

伊万丘克 VS 希洛夫‍‍‍‍

后兵开局鲍特维尼克体系(D44)


1.d4 d5 2.c4 c6 3.Nc3 Nf6 4.Nf3 e6 5.Bg5 dxc4 6.e4 b5 7.e5 h6 8.Bh4 g5 9.Nxg5 hxg5 10.Bxg5 Nbd7 11.exf6 Bb7 12.g3 c5 13.d5 Qb6 14.Bg2 O-O-O 15.O-O b4 16.Na4 Qb5 17.a3 exd5 18.axb4 cxb4 19.Be3 Nc5 20.Qg4+ Rd7 21.Qg7!!


    印象中第一次看到这盘对局是在2020年左右阅读英国GM Simon Williams写的《如何击溃你的对手》那本书时。因为在我小时候学棋的记忆里,除了两盘卡斯帕罗夫走的鲍特维尼克体系的对局外,我基本上没有再看到过其它同一变化的实战对局。这里面除了有我自己学艺不精外,另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多棋手在卡斯帕罗夫走完那两盘棋后就不敢再走鲍特维尼克变化了。这一点似乎有点类似西西里龙式变例。顶级高手之间,更是很难看到。‍‍‍‍‍‍‍‍‍‍


   因此,当首次看到这盘伊万丘克对阵希洛夫的对局,两位神经刀般的棋手再次在这一套路中行棋让我不乏多关注了一些。特别是伊万丘克在第21回合的弃后,更是让我印象深刻。虽然我没有完全记住这一盘棋的更多细节,但是对于这一体系的整体思路又似乎打开了一扇窗户,多了些想法。


21... Bxg7 22.fxg7 Rg8 23.Nxc5 d4 24.Bxb7+ Rxb7 25.Nxb7 Qb6 26.Bxd4 Qxd4 27.Rfd1 Qxb2 28.Nd6+ Kb8 29.Rdb1 Qxg7 30.Rxb4+ Kc7 31.Ra6!


    特别好的着法。‍‍


31... Rb8 32.Rxa7+ Kxd6 33.Rxb8 Qg4 34.Rd8+ Kc6 35.Ra1 1-0


17... Ne5 18.Qxd8+! 



    经过大概不到3秒钟的临场思考,我就决定这里弃后了,因为不仅是看到了随后一两步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伊万丘克的弃后着法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18... Kxd8 19.e7+ Ke8 


     虽然我在这盘棋中的弃后水平远不如伊万丘克那盘棋第21回合直接虎入狼群那般凶猛,但是估计还是给对手吓了一大跳。估计对手可能也会觉得,这也真是不走运,碰到一个会走这一路鲍特维尼克体系的人,还敢这么弃后.....


20.Nxc5! 


    临场我就觉得这一步棋是最好的选择,完全没有考虑去吃黑格象或者出车到d1格的可能性。


20... Qb6 21.Nxb7 


    因为直接告诉我消灭掉对手的白格象后我基本上不用担心对手的反击可能性了。‍‍‍‍‍


21... Bxe7 22.fxe7 f6 23.Rad1! 


    这步棋又是直觉性的着法,简单的思考就是对手吃我的黑格象后我能走Rd8然后吃掉对手的h8车。‍‍


23... Kxe7 


    但对手也看出了我的雕虫小技,先吃掉危险的e7兵。


24.Bxf6+!? 


  这步棋就走得有些飘了,直接告诉我对手可能会走:24... Kxf6 25.Rd6+,白方将军抽后胜。还是应该走更为合理的:24.Rfe1,利用牵制,白方取胜应是十有八九了。‍‍‍‍‍‍‍‍‍‍


24... Qxf6 


   对手再次洞察了我的雕虫小技。但我也并未有过多沮丧。


25.Nd6?! 



     事后分析应该走:25.Rd6 Nf3+ 26.Bxf3 Qxf3 27.Re1+ Kf7 28.Rd7+ Kf6 29.Nd6,白方依然保持明显优势。在回看了伊万丘克那盘对局的第31回合的着法后,我也意识到我要能走出25.Rd6 这步棋,那我的实战水平就有着不错的提升了。‍‍‍‍‍‍‍


25... Nf3+ 26.Bxf3 Qxf3 27.Rfe1+ Kf8 28.Rd4


    自然的着法。‍‍‍


28... Rxh2!?


    对手在困境下找到的好棋,时限压力中能够找到这一步棋可见对手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可惜还是让我早一步实施了我的计划。 


29.Rf4+ Qxf4 30.gxf4 Rh6 31.Nxc4 Rc6 32.Ne5


    后续就没啥好看的了。此时局面我还剩18.8秒,赢下对手不成问题。‍‍‍‍‍‍‍‍


32... Rc2 33.a3 Rxb2 34.axb4 Rxb4 35.Ra1 Kg7 36.Nd3 Rxf4 37.Nxf4 Kf6 38.Ne2 Kf5 39.Rxa7 Ke4 40.Kg2 Kd3 41.Kf1 Kd2 42.Ng3 Kc2 43.f4 Kd3 44.f5 Kd4 45.f6 Kc5 46.f7 Kb6 47.f8=Q Kxa7 48.Qc5+ Kb7 49.Ne4 Kb8 50.Nd6 Ka8 51.Qc6+ Kb8 52.Qb7#    1-0



    对手还有0.6秒时被我最终将杀了。‍‍‍‍‍


对局GIF图:


     对局结束后,笔者还是较为兴奋。不仅仅是为赢下一盘精彩的对局而高兴,更多的是感觉在实战中应用到了卡斯帕罗夫和伊万丘克的着法而兴奋,颇有些足球场上谁谁谁灵魂附体的感觉。


    当然,这是玩笑话。更多想说的是其实可以通过这样一盘对局对学棋的孩子和家长有一些指导作用,如何看棋谱,看什么样的棋谱以及如何应用到自己的实战对局中。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使不知道该看什么样的棋谱,多看棋谱也是有帮助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对局PGN:


[Event "Rated Bullet game"]

[Site "https://lichess.org/RuNwcvFe"]

[Date "2023.01.31"]

[White "PeibiN"]

[Black "Tal-on-Acid"]

[Result "1-0"]

[UTCDate "2023.01.31"]

[UTCTime "06:52:12"]

[WhiteElo "2113"]

[BlackElo "2199"]

[WhiteRatingDiff "+7"]

[BlackRatingDiff "-7"]

[Variant "Standard"]

[TimeControl "60+0"]

[ECO "D44"]

[Opening "Semi-Slav Defense: Botvinnik Variation, Lilienthal Variation"]

[Termination "Normal"]

[Annotator "lichess.org"]


1. d4 d5 2. c4 c6 3. Nc3 Nf6 4. Nf3 e6 5. Bg5 dxc4 6. e4 b5 7. e5 h6 8. Bh4 g5 9. Nxg5 hxg5 10. Bxg5 Nbd7 11. g3 { D44 Semi-Slav Defense: Botvinnik Variation, Lilienthal Variation } Qb6 12. exf6 Bb7 13. Bg2 O-O-O 14. O-O c5 15. d5 b4 16. Na4 Qa6 17. dxe6 Ne5 18. Qxd8+ Kxd8 19. e7+ Ke8 20. Nxc5 Qb6 21. Nxb7 Bxe7 22. fxe7 f6 23. Rad1 Kxe7 24. Bxf6+ Qxf6 25. Nd6 Nf3+ 26. Bxf3 Qxf3 27. Rfe1+ Kf8 28. Rd4 Rxh2 29. Rf4+ Qxf4 30. gxf4 Rh6 31. Nxc4 Rc6 32. Ne5 Rc2 33. a3 Rxb2 34. axb4 Rxb4 35. Ra1 Kg7 36. Nd3 Rxf4 37. Nxf4 Kf6 38. Ne2 Kf5 39. Rxa7 Ke4 40. Kg2 Kd3 41. Kf1 Kd2 42. Ng3 Kc2 43. f4 Kd3 44. f5 Kd4 45. f6 Kc5 46. f7 Kb6 47. f8=Q Kxa7 48. Qc5+ Kb7 49. Ne4 Kb8 50. Nd6 Ka8 51. Qc6+ Kb8 52. Qb7# { White wins by checkmate. } 1-0




相应文章链接
知识课堂:跟GM棋谱活学活用两例
知识课堂:跟GM棋谱活学活用(续)
知识课堂:卡斯帕罗夫胜世界第五秀残局功力
中级课堂:卡尔森破法兰西防御向伊万丘克致敬
中级课堂:跟希洛夫学走西西里斯维斯尼科夫变例




相应专辑链接

开局理论知识

残局理论知识

国象知识趣闻

卡尔森棋艺精华

丁立人棋艺精华



本节课参考内容:

chess24.com 相关内容

Youtube.com 相关内容

chess.com 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 如何搞钱 or 如何创造价值

  • 这是2022年的第 131 篇推送上篇说了,我要彻底休息两个月,这已经休息了一个月了,超级超级爽,哈哈。看到一直有新读者关注,挑了一篇付费专栏里点赞很高的内容分享,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 我们都可以把焦虑这只老虎关到笼子里

  • 这是2023年的第 013 篇推送所罗门悖论:我们更擅长解决别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因为超然会产生客观性。但kross等人(2014)发现,以第三人称看大自己会产生同样的超然,所以当你试
  • 闲言碎语-第八期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知识会给你力量时间一晃就过去了,22年的总结还没来得及写,转眼已经2023年了。22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比较魔幻的一年,特别是在上海的朋友,一小半的时间都
  • 2023年,给自己一个关键词

  • ···在2022年开头的日子,我写了《2022年,给自己一个关键词》,在那篇文章中,我给自己2022年定的一个关键词是孵化。孵化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状态,是当时的我在面对许多让自己急躁
  • 关于这本书,我想对你说

  • 2022年,我的关键词是孵化,孵化中最显化的成果,是这样一本书,它叫《AR界面设计》。打下“我出书了”这几个字,才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百感交集。犹记得,7月底把完整的书稿教给我的编
  • 关于书的交流

  • 2022年底,我的新书《AR界面设计》上市。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你带来想要的收获,帮助你进一步了解AR界面设计这回事。如果你已经购买,除了感谢你的支持外,正如我在前言里说“希望本书
  • 返工焦虑、开学恐惧,我们如何开启新的一年?

  • 返工、开学,春节假期的结束,似乎意味着过去一年的彻底完结。过去一整年,你是如何度过的呢?你是否也天天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刷着刷不完的负面新闻,不知未来在何处?你是否也总焦急自身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知识课堂:跟GM棋谱活学活用续(2)

  • 笔者之前写过《知识课堂:跟GM棋谱活学活用(续)》《知识课堂:跟GM棋谱活学活用两例》的内容,就学生如何通过看GM们的棋谱提升自身棋艺或者是应该看GM们的哪些棋谱会有帮助的问
  • 中局课堂:进攻滞留中路的王(一)

  • 之前曾经给大家讲过几篇攻击滞留中路的王的对局案例,如《行棋的计划性:攻击滞留中路的王》 《中级课堂:跟马梅季亚洛夫学进攻滞留中路的王》等内容。今天这一盘继续这一话
  • 如何搞钱 or 如何创造价值

  • 这是2022年的第 131 篇推送上篇说了,我要彻底休息两个月,这已经休息了一个月了,超级超级爽,哈哈。看到一直有新读者关注,挑了一篇付费专栏里点赞很高的内容分享,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 我们都可以把焦虑这只老虎关到笼子里

  • 这是2023年的第 013 篇推送所罗门悖论:我们更擅长解决别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因为超然会产生客观性。但kross等人(2014)发现,以第三人称看大自己会产生同样的超然,所以当你试
  • 帝国的危机、改革与解体

  • “18世纪的现实可以被理解成三种相互竞争的秩序,我称之为‘帝国的新秩序’、‘显要的秩序’和‘社群的秩序’。帝国的新秩序是一种改革规划,它旨在使帝国转型为一个中央集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