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 撬动科技金融大发展

日期: 来源:证券时报收集编辑: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郭博昊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一环。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提升,但也面临融资效率偏低、服务覆盖面不足等短板弱项。

  服务好科技创新,不仅依赖于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财税政策的引导和撬动同样重要。受访专家学者认为,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财政奖补、税收优惠等方式,财政政策工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质效。

  降低金融机构风险成本

  初创期科技企业融资难和科技信贷风险收益不匹配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长期面临的挑战。“商业银行在科技贷款方面天然地束手束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近日在“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金融强国之路”高层论坛上表示,金融机构是风险厌恶型机构,监管部门要求安全第一,科技金融本质上却是一种风险投资。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实际操作中,由于许多科创企业规模较小、运营风险较高,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风险评估等方面往往较为谨慎,导致它们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他认为,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并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保障。

  在科技金融的薄弱环节,财政正在加大支持力度。今年,财政部将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加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成本信贷支持。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向记者指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增信机制,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提升投资容忍度。

  “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金融机构的风险感知会降低,进而可能降低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贷款利率,从而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说,一些风险较高但潜力巨大的科技创新项目将更有可能获得资金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桦宇提醒,在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的推进过程中,需要注重政策职能、经济效益和市场风险的平衡协调。促进科技创新是该基金的首要政策职能,但同时要注意做好经济效益和市场风险的平衡,既要保障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担保计划的稳健有效运行,也要预防和控制其中的各类市场风险。

  以税收红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在完善金融精准服务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过程中,受访专家学者认为,通过结构性税收优惠政策,也可以精准满足科技型企业的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孙鲲鹏对记者表示,财税政策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方式,降低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本,鼓励其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推动科技金融发展。例如,对高新科技企业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给予减免,或对科技研发投入进行税前加计扣除,都能有效激发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

  王桦宇建议,继续优化和完善创业投资方面的所得税政策,继续优化和加强研发机构采购设备等增值税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职工教育培训等所得税优惠政策、科技高层次人才奖励等个税优惠政策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和全产业链供应链配套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部分生产经营进项税额未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造成留底退税链条中断而增加企业税负的情况也被多位受访专家学者关注。孙鲲鹏表示,金融业和技术研发产业,存在没有进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小而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的工资薪金高的特点,造成此类企业增值税税负压力较大。当前金融业务中的贷款利息不允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在下游进行抵扣,也造成重复征税的情况。他建议,可试点科创企业贷款服务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并予以推广,通过税收政策与信贷政策协同联动,助力科技金融发展。

  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近年来,央行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推出创新创业专项金融债券,设立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金融市场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在李扬看来,这实际上是“给商业银行贷款以利息补贴”。他认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科技金融还需依靠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

  长远来看,完善直接融资市场,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弥补科技企业融资缺口仍是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重点方向。“资本市场理所当然是支持科技金融的主要机制。”李扬说,发展真正的VC/PE(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主要还需依赖民营资本。

  多位受访专家学者表示,财政部门通过贷款贴息、资金奖补等方式,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可以推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叶小杰还表示,可以积极引导政策性银行以低息贷款、优惠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直接资金支持,以及对社会资本进行间接支持,引导其投向科技创新。

  为满足国家重点保障和鼓励的战略科技、基础研发、创新业态、专精特新制造业等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王桦宇建议,可以为科创企业的初期融资、产品研发、人才引进等配置相关财税政策,并加强政府采购环节的财政政策支持。


相关阅读

  • 四家公募率先出手 绿色债基“货架”上新

  • 证券时报记者 余世鹏  5月伊始,债基市场迎来创新产品。从5月9日起,宏利基金、东方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旗下的中债绿色普惠金融债券指数基金开始发行,加上已于5月6日开始发
  • 金融稳定法将于6月继续审议

  •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5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布,明确今年继续审议16件法律案,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金融稳定法、增值税法等。今年初次审议23件法
  • 聚焦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疆这个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   许庆光  如何做好具有新疆特点的金融“五篇大文章”?怎样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化解金融风险要重点聚焦哪些领域?中央与地方金融机构如何差异化定位?……  “五一”假
  • 济宁:用好金融力量 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许文)5月7日下午,济宁市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金企合作对接暨金融系统攻坚二季度动员会议召开。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支
  • 学霸班!27人考研,25人上岸!

  • 近日,苏州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捷报频传,学院学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其中,机械Z2011班全班27人考研,25人被录取,录取占比92.6%,2间宿

热门文章

  • 乡村振兴开创“邹平路径”

  • 邹平市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挖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取

最新文章

  • 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 撬动科技金融大发展

  •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郭博昊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一环。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
  • 复旦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

  • 5月9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裘新会见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集团首席运营官暨管理委员会成员马克·史宾利(Marc Spenlé)、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Arnout Jaco
  • 乌鲁木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开设“疆缘课堂”

  • 天山网讯(记者 张万德报道)5月8日,由共青团乌鲁木齐市委员会和共青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委员会组织的第一期“疆缘课堂”开讲,60余名来自乌市各机关和街道的西部计
  • 波兰驻华大使古天卫到访复旦

  • 今天(5月9日),波兰驻华大使古天卫(Jakub Kumoch)、波兰驻沪总领事玛格达莱娜·朱可夫斯卡(Magdalena Zukowska)到访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会见大使一行,副校长陈志敏出席。古天
  • 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同名小说受热捧

  • 5月7日,根据新疆本土作家李娟同名作品改编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黄金档播出,引起观众的热烈讨论。  随着短剧的播出,同名书籍也受到广泛的关注。5月9日,记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