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别让抱怨毁了你,做一个多元开放的自己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人生在世,如草木一春,昙花一现,有谢有荣,有悲有喜。大自然中,没有开不败的鲜花,每一个人也没有始终一帆风顺的人生。

在挫折时,在失意时,在放弃时,我们会沮丧,会抱怨。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我们转身无法逃避,直面没有足够的勇气每当遇到困难和意想不到的麻烦时,许多人会因为无法接受而气急败坏、抱怨连天,也有的人轻轻一笑,坦然自若。

一、抱怨成了发泄的途径,没有任何营养

稍微留意一下,夏日乘凉的时候,夜宵摊前三五成群的人聚在一起干什么?聊天,发牢骚,抱怨这,埋怨那。冬季里的火炉旁或集聚所,大家又在干什么?

主题也是聊天,大到全球金融危机、流感疫情,小到单位领导、社区干部、小气的朋友;骂完物价就骂薪酬待遇、职称、电视选秀节目的草根现象等等。

这些群体就像被虫噬而空心的树干,经不起岁月风雨的洗礼和锤炼。被空虚感、沮丧感、颓废甚至麻木不仁包裹。每天他们总是可以找到很多新鲜的谈资和抱怨的话题,而一整晚的时间便是一盘花生米、几串羊肉串、两瓶啤酒打发了。

谈了那么多,却很少有人想起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些抱怨逐渐侵袭着一个人的斗志。麻木不仁地活看,没有梦想没有目的,更谈不上从生活中寻找工作的意义和快乐了。

那些欲望膨胀而又无法付诸行动的人,始终不明白这样的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可以创造幸福生活的人,首先要保持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提升自己心灵的美感,这样才能维持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语权。

二、万事开头难,着手做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想和做之间有着一段漫长的距离,但这段距离却不是不可逾越的。在努力的过程中,一种人总是把事情想得太糟糕,他们总是对机会说不,找出种种理由否定自己,看到别人的成功又会找种种理由否定别人;

而另一种人却总是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他们恨不得一天就成为百万富翁、行业翘楚、十大杰出青年,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慢慢的就开始抱怨,不是我做不到,是这个太难了,事情太多了…很多事情总是有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

每个人都应该对这个世界充满兴致勃勃的征服欲,拼命地充电,拼命地学习。很难想象那种整天坐在一起扯皮发牢骚的人还能有什么时间和兴趣去做这些功课!而当他们失败后,便又不停地把自己失败的情绪像瘟疫般影射给周围的人。

哲人言,面向阳光,你就看不到阴影。据说所罗门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先圣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先圣说:高兴的时候不要忘乎所以;忧伤的时候便能自拔;始终保持勤勉。总结这句话就是:“一切都会过去。

苦难会过去,失败会过去,不幸也会过去。一切都会有终结的一天。我们可以笑着接受胜利和喜悦,为什么就不能用这种豁达的思想安慰自己,最难过的日子也会过去,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三、做一个开放多元的自己

打开窗户,自然有阳光进来的那一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呆得够久了,人都似乎开始发霉。就像没有阳光照耀的花,会蔫得让人沉闷。人应该有一段调整期,但这段调整期绝对不会花上一辈子的时间他们说:我们想要克服孤独,就必须摆脱顾影自怜的阴影,走人光明,去认识新朋友。

我们必须愉悦地与人共同分享快乐,该苏醒的时候,就应该打开窗户,让阳光进来,好好炙烤一下潮湿的灵魂。当你在黑暗的日子里,你打开窗户,你会发现外面的绿色是那么迷人,鸟声是那么嘹亮,阳光依旧是那么温暖!

即使你一直抱怨,什么都不会为你的抱怨而改变,丢失的工作不会回来;变心的男友不会跪地求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求你原谅;而去了天堂的人更不可能为了你重返人间。什么生死昼夜,什么地狱天堂,当我们顾影自怜的时候,他们依旧维持本真残酷的真相,无论悲喜都是你的选择,他自岿然不动。

四、生前何必嗜睡,死后必定长眠

活着,就像赌博,不拼个你死我活、身心疲惫就不能光荣退役。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每个人都是同样在努力拼搏着,为什么看着别人便是那么的闲适自在,而自己总是灰暗无光,忙忙碌碌?

太累的时候,听一首最爱的歌,画几笔涂鸦,你会觉得整个世界的节奏都缓了下来,一直绷着的弦也松了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舒缓压力的方式,关键是是否适合自己。就像音乐的乐章不止百干万种,总会有可以打动你的旋律。

同样的,你总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首歌,那种工作节奏和步调。炒股深套、升职无望、新车被盜,老板责骂、还贷无期,真是太糟糕了!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但是我们学会不抱怨的时候,我们才会定下心来找回迷失的自己,而不是被利益导向的自己,而你也在自我精进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今日话题:你觉得如何改变不抱怨的习惯,欢迎探讨与交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