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为什么说,赚钱才是当今人生最好的修行


每个人都有梦

我的梦想是发财

前段时间,一位杭州小学生的演讲视频在网上热传,演讲的主题是“我有一个梦想”,比起踢足球、做医生、当老师,有位小同学便直言“他的梦想是发财”,引起大家一阵阵嘘声……




很多人说,这并不是一个小学生该有的梦想。这个梦想那么的世俗和肤浅。

其实,这个时代真正的悲哀,不是孩子提早明白了金钱的意义,而是作为大人的我们,竟然对金钱的带来的真相避之不及。

而一个小男孩只不过讲了一句大人们都不敢讲的实话,就引起大人世界一片慌乱,让他们心里酸酸涩涩,又塞又忧。

这个时代越来越荒唐,成年人都在集体撒谎,每一天,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在编织谎言。我们知道自己在说谎,我们也知道对方在说谎,我们都知道彼此都在说谎,大家一起心知肚明、正儿八经的说谎。这才是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悲哀

的确,这个时代,只有小孩子还在讲真话。




你的梦想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从小到大被不断盘问。

小时候,我们说的是当科学家、做老师、学医;

高中,我们说的是考上985/211那种无比体面的名校;

大学,我们说的是读研、创业、一份好工作;

工作了,我们说的是父母身体一切安好可以在外无担忧的奋斗。


但现实却是:每天带着疲惫的容颜挤地铁公交被人踩来踩去,经常被领导批评,工资没起色,父母会说起今天天气冷他的老寒腿又开始疼。

梦想,那个曾经日日夜夜都会幻想的东西,就这样被简单的柴米油盐所打败,就这么无奈的被塞进了心里最隐秘的角落里。

没有梦想的我们,油腻、秃了、垮了...

没有梦想的我们,沉默、忧郁、焦虑...

没有梦想的我们,好丧气、好尴尬、好窝囊...


于是许多成人会被那位小学生最真实的话,戳中痛处然后假装不在意的笑笑,因为那是对社会赤裸裸的嘲讽,那是对传统生活方式发出的挑战,那是对自己没有梦想真实的表露。

把发财和梦想挂钩,并不是这位小学生的错;把发财和梦想挂钩,并不是我们的可耻。

一切都拜时代所赐。

02

钱到底是什么?


钱到底是什么?


有个犹太人这样说:“大家总觉得我们犹太人爱钱,我以前也会因为谈钱而感到羞耻。但是,后来我父亲的一句话,让我彻底明白:为什么我们家世世代代都爱钱。因为,一旦遇到迫害,无论什么原因,能把一家人的命买下来的,就是钱。”

犹太人爱的不是钱,他们爱的是“用钱交换的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一家人的命。

柳岩一直是全家人的支柱,当年她没有红起来的时候,恰逢母亲患上癌症,为了替母亲筹钱治病,她参加了光线传媒主持人选秀赛,原因很简单,为了那1万元的奖金替母亲治病。

她的父亲身体一直不好,连70岁生日,都是在医院度过的。但对柳岩来说,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是,她已经有足够的经济条件,给予父亲最好的医疗条件和生活保障。

柳岩说过一句话:如果亲人健在的话,有什么都给他们吧。我不想让他们觉得他们不配拥有这一切。




我那么努力,就是不想让父母在需要我的时候,无能为力。

我们那么努力赚钱,就是不想因为钱而去为难谁,或者因为钱,而被谁为难。

那些为生活而拼命赚钱的人,从来都不应被冷嘲热讽,因为每一分钱财,都可能背负着生命的重量。

当你迷茫失意的时候,我不会劝你去旅行、恋爱,我会劝你尽快实现财务自由。

03

赚钱是最好的修行


世界越来越复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世界也越来越简单。

“钱”正在也成为万物的尺度,一切都在明码标价,一切都是价值交换。

什么是好朋友?什么是好爱人?什么是好老板?

一个最简单的标准:能开诚布公的谈钱。

好的公司,根本不会和员工谈情怀,只跟员工谈钱;

同样的道理,好的男生,也不需要和女生大谈感情,只会默默为女生付出;

一个连钱都不好意思谈的人,说明你们还没交心。

这个世界上最不道德的行为,就是给穷人谈道德。尤其是给一个整天操心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大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是一种无耻的行为。

任正非说:“华为人,都不是人才,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任正非不亏是大企业家,他不仅看透了人性,深谙人成才的大道。

他明白:人的最根本驱动力来自趋利避害,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引导一个人的成长。

直面金钱,大家一起赚钱,一起分钱,就是最好的文化。

没错,谈钱的确庸俗,但生活就需要直面各种庸俗,所谓浪漫就是要把各种庸俗的变为美好的过程。

这个时代,只有钱才能让你拥有掌控命运的权利。

赚钱,才是如今最好的修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