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生活中的“刚刚好”

时间,不早不晚;脚步,不疾不徐;气温,不冷不热;关系,不远不近;境遇,不好不坏……一切恰到好处、契合心意、感觉舒服,这便是“刚刚好”。这是一种向往的生活姿态,一种养性的心灵体验,一种精妙的处世哲学。

搭乘公交车,最为欣喜之事莫过于人刚到站台,要乘的那路车便缓缓靠站。从容上车,还有座位,坐下,车门合上,出站。下夜班归家时,刚好末班车还未发出,且车上寥寥数人。满身的疲惫在坐定于空荡车厢内的那刻便消除了几分,从一日劳碌到瞬间释然,那一刻的感觉甚是舒爽。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景,正值孤寂思乡之时,意外寻得一家有故乡风味小吃的店,心头不由一喜。推门挑帘,老板娘浓郁的乡音迎面扑来,恰好挠中心头最痒的部位。一碗香菜馄饨,不凉不烫、不咸不淡;两个驴肉火烧,不软不硬、不肥不瘦;再佐以特制的小咸菜、腌辣椒,味道正对;吃罢,抹嘴,拍肚,七分饱,刚刚好,一时恍若身处家乡的小巷中一般熨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且最宜美在刚刚好。身材不高不矮,身形不胖不瘦,体态不俗不媚,容貌天生丽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那便是美得恰到好处。如若再有淑良贤德的品行和一定的雅好才学,自是内外兼修、才貌双全,刚刚好。

中药本草,深谙“刚刚好”的火候之道。同一味药材,于不同的时节、时辰采摘,药效大为不同,采药人要在最好的时间,收获最好的药材,这其间的“刚刚好”颇为神奇。药材不同,地域不同,脾性、功效亦不同,制药人却可因药理促其相遇,从而济世救人,这其间的“刚刚好”更是堪称玄妙。中药煎熬,药到病除,功力自在“刚刚好”。

四时之景,在于及时把握。春踏青,最喜暖阳如锦之时,地酥、风柔,花待放未放,柳待荣未荣,“草色遥看近却无”,极具想象力之趣。夏听雨,最喜午后闲暇之时,卧床初醒,天已由晴到雨,雨打芭蕉,节奏明快;不久雨停,彩虹挂于天边,无限绮丽。秋赏叶,最喜骤凉起霜之时,青翠群山换上炫目彩裳,吉祥红、富贵黄、典雅紫……那是植物的华彩谢幕。冬玩雪,最喜雪花飘舞之时,走入洁白的世界,迎雪、捧雪、踏雪,好生畅快。刚刚好的时节,亲近刚刚好的自然,便是最美的诗意生活。

人生难得一知己。或是儿时玩伴、多年同窗,或是亲密战友、患难伙伴,相同的志趣爱好、境遇追求,让大家走到一起、相伴一程。知己,多了,略显纷扰;少了,稍显孤寂,有三五好友足矣,平时各忙各的,闲时偶尔相聚,遇事慷慨解急,多与少,远与近,亲与疏,都是刚刚好。

有人或许要问,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想做到“刚刚好”谈何容易?其实,“刚刚好”是一种心态,“常思一二,不念八九”,那便会“如意”相随。静下心来时,细忖现在的自己,当是“刚刚好”的自己——顺也罢、逆也罢,尽力随缘,任何时候都是人生好时节。

体味生活中的“刚刚好”,时光悄然,岁月静好,一切都是刚刚好……

作者:张金刚

来源:精神文明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