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香瓜(作者:王学春)

我出生的村庄的周围是一片一片盐碱地,香瓜种在这片土地上,以无以伦比的茂盛生长,结出的香瓜香甜可口。想起家乡的甜瓜,我就禁不住垂涎欲滴,欲罢不能了。香瓜的外观长得非常讨人喜爱,身上长着一道道条纹,熟透的香瓜,拿在手里,轻轻叩开,顿时香味扑鼻,清冽甘醇,让人吃起来觉得甘甜爽口胃口大开。打开果肉,轻轻一捏,晶莹松软的果肉,会裂开一道似开未开的口子,尝上一口吧,掰上一角,含在嘴里,你大可不必嚼动牙齿,一任欢快的心绪自由漫游,就可以自然领略到仙境的美妙享受,香在嘴里,甜在心里,飘香四溢,久久不散。

我小时候的农村,每个生产队有一片单独的种瓜地,为分瓜时方便,社员们往家抗瓜不必走太远的路,瓜地都安排在离村不远的地块。选择种瓜的人,都是队长亲自把关,不但要选懂得种瓜技术农民,还必须思想境界有一定高度,厚道,认真,不爱小,上了岁数的人,一般都是由两个人负责,从下种、田间管理、一直到瓜罢园。我们当时都把种瓜的人叫“老瓜头”。

那时候,能吃到香瓜,也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有在每年的麦麻收季节,才能够吃上几次。虽然各生产队都种一些香瓜,都种的不多,只能分上几次,每次每户就几十斤,常常是吃不够的。口渴难耐或饥肠漉漉的时候,只要吃上一个香瓜,倍感身心轻松活力充沛。有滋补身体的功效,对治疗拉肚子有着独到的疗效,连当今的有些药物也望尘莫及。

我还记得,有一次,父亲在那个麦麻收季节里,天气非常的炎热,社员们个个汗流夹背,喉干舌燥,生产队长给每个劳动力摘了两个香瓜吃,让大家消暑止渴。父亲却舍不得吃一口,悄悄揣进怀里,拿到家里给我们吃了,现在想起来还甜在心里呢!

在夏天里,瓜要熟了的时候,我们小孩子每天都情不自禁地看瓜窝棚几眼,扳着手指头算计着瓜熟的日子,一次又一次跑到瓜地边偷看,盼着瓜地早一点开园。

瓜地里,瓜刚要成熟或者开园期间,也是半大孩子“偷”瓜最欢的时候。偷瓜的孩子一般都是三四个孩子在一起,在偷瓜之前的一两天要先“踩点”,选择瓜好吃、快熟了瓜园去偷,最好是“老瓜头”的年纪大一点,眼睛不太好使,腿脚不太利落的的瓜园去偷。分工很明确,有“打眼”的,有专偷的,还有专门负责转移“老瓜头”视线的。贼人胆虚,小孩子更是胆小,我们早早地钻进挨着瓜地的谷地或者糜子地潜伏起来,待到天黑下来开偷。开偷之前,先背诵一段语录壮胆儿,“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胜利”,念了几遍,觉得这个誓言有点不太靠谱,改成“我们的同志,在馋瓜的时候,要看准看瓜老头,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下定决心去偷瓜,不怕牺牲往里爬,排出万难选大的,争取胜利拿回家。”,偷瓜的孩子都是匍匐着身子,顺着瓜垅沟爬行,偷的时候没有时间挑挑拣拣,见大个的就摘,有时连瓜秧一起拽下来,然后倒退着爬出瓜地。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让“老瓜头”发现,便迫不及待地开吃,用衣服蹭蹭一口咬下去:“你真不会偷,生瓜蛋你也偷,恶苦”。

一个孩子差一点大声骂出声,被另一个孩子捂住了嘴:“你尝尝你自己偷的?”

那个孩子咬了一口,吐出来,这个瓜比刚才的瓜还苦,摔在地上。

在远处“打眼”孩子看见这两个偷瓜的先啃瓜吃,占了便宜,心里痒痒,喊出了声:“你们俩玩懒,别都吃了,给我留一个”

“老瓜头”在瓜窝棚里听见了声音,知道有人来偷瓜,抄起柳条子叫嚷着追打,骂骂咧咧:“都他妈的有娘养没娘教的杂种……”,在“老瓜头”眼里,村里这些半大孩子,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土匪!

一晃儿,离开农村几十年了,我都超过了当年“老瓜头”的年纪了。时间虽然已经久远,瓜窝棚的记忆宛如一坛浓浓的醇酒,愈久愈香,回味无穷。那瓜地、那瓜棚、那夏夜、那童趣,久久地难以忘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