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满城区:全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新场景

日期: 来源:保定广播电视报收集编辑:保定广播电视报

  原标题:满城区以“六个一”为抓手 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新场景

2022年,为深入落实省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新样板和乡镇党委书记唱响“五个论英雄”要求,满城区立足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达到新高度、实现新跨越,谋划实施了乡村“六个一”创建行动,打造每个乡镇一条精品街道、一个党建示范村、一个景区化人居环境示范村、一个高标准集体经济示范村、一个农业产业化示范村、一个公共服务示范村。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创建、高门槛验收,展示成果、比拼干劲,开启了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全面覆盖的和美乡村新局面。

满城区实行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凝聚示范建设合力。实行区级整体推进、乡村具体实施,集中力量打造示范乡村。

“一把手”亲自推动确保落实快。满城区委将乡村示范建设纳入了基层党建“书记工程”,区乡村三级齐聚一线、同频发力,全方位开展“六个一”创建行动。年初由区委书记亲自谋划部署,点题推动实施,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认领任务、制定举措、统筹推进,村党组织书记聚集各方资源,一线作战、高标准落实。

“一揽子”政策保障助力成效实。坚持多方借力、科学用力,整合各涉农部门在农业、道路、水利等方面资源优势,在资金、项目、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打好创建“组合拳”,跑出振兴“加速度”。2022年以来,全区共向各类示范村落实资金项目8个,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

“一体化”考核推进力促质量优。满城区建立月调度、月督导制度,每月由常委组织部长召集党委书记召开一次碰头会,掌握进度、研判问题、部署任务。每半年由区委书记、区长带队,采取“互看观摩+现场汇报+视频展示+民主测评”方式,进行逐乡逐村观摩评比、打分排位。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先后对排名靠前的4名乡镇主管领导进行提拔重用,对13名创建效果明显的村书记落实了6万余元奖励绩效,营造了作示范、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因村施策,精心布景,丰富示范建设内涵。每半年从基层党建、村容整治、产业发展、服务增效等方面明确一个创建主题,乡村揭榜领题,创新思路、深耕精耘,努力做到“四聚焦四有”。

聚焦做强党建有深度。组织实施“强基增效”“品牌创优”等系列工程,外树形象、内提素质,深入开展“四区三级”品牌党建创建行动。工作中,创新星级管理量化考核机制,实行每季度一次评比考核,每半年一次评星授牌、兑现奖惩,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分类管理科学化精准化;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书记“大讲堂”,实现村干部教育管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落实“六有四严格”要求,推行“文化上墙、制度下墙”,先后对46个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提标升级。

聚焦提升村容有力度。从“我为群众办实事”入手,既做强基础设施等解民忧的“显绩”,又抓建公序良俗等利长远的“潜绩”。通过开展“五清两整一硬化”行动,亮化绿化美化村街巷道28条,硬化面积4万余平方米,绘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孝道文化等为内容的文化墙1.8万余平方米。并建立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村村配备保洁员,做到常清常净。同时将禁止乱堆乱放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行走赏景间、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观念,涵养文明村风。

聚焦富民增收有厚度。注重强化村级组织“造血”功能,探索推行物业经济、土地入股、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发展模式,建成占地15亩的西龙门村“电商中心”,通过“电商+网红+直播+短视频”等线上营销,助力农产品远销,拓宽了发展路径。集中开展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行动,共清理规范各类承包合同6312份,实现村年增收益1820万元。2022年以来,全区183个村年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新增50万元以上村12个,100万元以上村2个。

聚焦服务便民有温度。从健全完善服务设施和环境入手,建成45个示范型村级综合服务站,提供13大类99项服务。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AB岗值守、责任追究等制度,擦亮便民窗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构建“党建引领、三网融合”基层治理新机制,共配备农村网格员2960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44件。

满城区通过多点突破,全面开花,创建质效双优品牌。通过一年多的持续创建、倾力投入,有效地推动了乡村示范美景变场景、愿景变实景。

乡村党建越抓越实。通过开设赛道、搭建舞台,比亮点、比特色、比成果,全区上下“比学赶超”的劲头更足,“红色引擎”点燃了发展动力。如于家庄村、大册营村、南水峪村释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新建400平方米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建引领村级发展的新地标。西原坡村、长角台村深挖人文内涵,建成满城革命历史展览馆、晋察冀一分区纪念展馆,承办红色追忆活动15次,红色基因更加闪耀。

乡村颜值越来越靓。通过持续畅其路、美其颜、安其居、扬其韵,乡村基础设施越发完善,颜值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烟火气”越来越浓。如中峪村、西峪村精心绘制柿子沟沿线山水墙画,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精品旅游线路,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东于河村斥资100余万元,将进村土路修成宽阔的水泥路,解决了困扰村民25年的出行难问题,赢得了广大村民衷心点赞。

乡村产业越做越强。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为基底,做大做强草莓、蔬菜、葡萄等种植产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采摘、农耕体验等新业态,宋贾力实、孙村沃土、庞村翰隆等现代农业园区频具规模、成效迸发;南辛庄村举办“莓乡大集寻相思,莓好满城幸福年”赶大集活动,村集体创收50多万元,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上闯出新路径。

乡村治理越来越优。通过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事大家议、大家评、大家定蔚然成风;健全落实网格化治理体系,使农村事务服务管理更加精细,乡村文化更加繁荣,“三治”融合体系更加健全。后大留村实行网格工作“每月议”,网格员队伍“半月谈”,全村党员干部在11个重点项目、687亩土地征迁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监制 任海燕 李会斌
副总监制 陈芳
撰稿 高倩
编辑 曹佳
审核 刘贺田

相关阅读

  • 别样“文化墙”绘出“文化强”

  •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双提升,4月12日,万福街道付堂行政村以农村院墙为载体,将乡村振兴、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村规民约、传统美德等内容画上文化墙,让闲置的墙壁
  • 汇聚“她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 最美人间四月天,“巷”商有她,共赴最美之约。芳菲时节,花压枝折,赵巷镇中步村也迎来了一群美丽的客人,“姐妹联手”汇集“智慧团”,形成“朋友圈”,聚焦“她经济”,赋能乡村发展。来
  • “小物业”服务“大民生” 红色物业为幸福加码

  • (刘青林、曾正伦)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物业管理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小物业”牵动“大民生”,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直以
  • 大学教师扎根小学校园 共研教法引领成长

  • “高高在上”的大学教学法理论,真的能落地中小学课堂,在中小学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吗?因为“阅读”这件事,真的成为了现实。3年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谭晓云教授在关上第二小学开启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国家表彰!济宁这些单位、个人上榜!

  • 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公示为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凡对公示对象持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