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观菏泽 | 从“菏”而来,今天最美“豫”见!

日期: 来源:单县融媒收集编辑:单县融媒

观菏泽

开栏语:

千年古城菏泽,正在大步向前。

“突破菏泽”战略实施以来,菏泽的变化,有目共睹。从全省垫底到位居中游,菏泽的精气神为之一振。

观菏泽,这是中国山东网新开设的一个栏目。我们关注菏泽事,努力探寻城市发展和治理的经验。我们关注菏泽人,努力感知个体的奋斗与拼搏。让我们一起观菏泽,读懂菏泽,一起向美好出发。

现推出第四期。

9月5日,菏泽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队,各县区党政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一齐出发,赴开封市考察调研。

目的,很明确——

深化邻里兄弟情义。

共话互利合作共赢。

合力守护黄河生态。

山东与河南地缘相接,自古就是兄弟情深的“鲁豫一家”,两省因水而兴、因水结缘。

母亲河在这里造福了河南,兴旺了山东。

右图来源:开封发布

一条大河,将菏泽、开封紧紧相连

开封与菏泽分别作为黄河出豫“终点站”与入鲁“第一站”,渊源深远。

建国初期,为抓好黄河治理,国家决定将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合并起来,组成一个新的省份,那就是平原省。彼时,原本属于河北省的东明县,被划入了菏泽地区。

到了1952年,平原省被撤销,6个地区进行了分家。新乡、安阳和濮阳划归河南省,菏泽、湖西和聊城划入山东省,东明县被划入河南省,曾短暂隶属于郑州专区,1955年后划归开封专区。

到了1963年,为了调整河南、山东交界地区的水利问题,决定将东明县划入山东省菏泽地区。

就这样,东明县先是因黄河从河北划入了菏泽,又因黄河先后成为了郑州、开封的一部分,最终又成为了菏泽的一部分。

菏泽、开封两地紧紧相连,都是需要我们一起打拼的热土。

皆为伴水而兴 都在拼命发展

一条河,见证两地拼搏。

先说菏泽十年奋进路。

十年来,菏泽始终加压奋进、砥砺前行,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增速走在全省前列,经济总量实现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与全省、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

现如今,菏泽发展目标已锚定,发展的优势已展现,发展的框架已拉开,发展的基础已夯实,发展的机遇已来临,南下北上、东进西出、通江达海的全国性“水陆空”立体交通新枢纽初具雏形,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菏泽“后来居上”的脊梁越来越坚挺、底气越来越充足。

再说开封五年创新史。

五年来,开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实现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22年突破260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迈上190亿元新台阶。“622”现代产业体系日益成熟,益海嘉里、丰树物流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开封,“三二一”产业结构更加稳固。

五年来,开封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完成重点改革任务870余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完成、获全省先进,“放管服”、普惠金融、土地综合利用等改革持续深化,重大项目预审批、金融“双十条”等做法成效凸显,财政预算管理等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经验全国、全省推广。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机构达到582家、较2018年翻两番,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省级高新区、中试基地实现“零”的突破。开放发展更加强劲,综合保税区、开封海关建成运营,入驻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企业达到7081家、是挂牌前的40倍,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形成。

图源:开封发布

过去五年,开封经受住了多重风险考验,顶住了多种超预期压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一路走来,奋勇争先,是两地共同的关键词。

“鲁豫一家” 共诉黄河“母亲情”

2021年4月,山东、河南两省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由此搭建起黄河流域省际政府间首个“权责对等、共建共享”的协作保护机制。

2023年8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举行签约仪式,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 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

山东与河南地理相邻、一衣带水,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是沿黄经济的重要集聚区,均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文化大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这场“赌约”,没有输家,只有共赢。

而现在两个城市坐在一起,围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又共谋新“前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这是国家赋予菏泽、开封共同的使命。

菏泽、开封又踏上了新的起点。继往开来,未来可期!

请相信,菏泽能实现从“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蝶变,就一定能与开封一起保护好黄河文化、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打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硬仗,让今天菏泽与开封的故事成为可推广复制的又一新案例。


相关阅读

  • 文化引领新风尚 送戏下乡暖民心

  • 近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持续开展“黄河大集”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追求文明、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初秋
  • 沂源县张家坡镇:黄河大集 守住乡土气息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刘伟 通讯员 申莉莉“香甜的葡萄,来尝尝吧!”“快来看快来瞧,刚摘的黄瓜,便宜啦!”9月6日,在沂源县张家坡镇的“黄河大集”上,热闹的人群中传来
  • 位置确定!济南将再建一条穿黄隧道

  • 上半年,济南曾公布多条新建跨黄通道规划,其中就有顺河、奥体西路两条主通道的北延计划。近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济南黄河奥体西路隧道工程项目投资人”招标计划,提到奥
  • 白露时节玄鸟 归黄河岸边秋色黄

  • 白露时节,玄鸟归。黄河岸边,秋色黄。云开玉镜,雁嘶鸣。芦花鹭影,卷风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王东亮)
  • 牡丹企业抢抓机遇“掘金”林交会

  • 仔细挑选高科技派上用场认真鉴别第十八届中国林交会开幕在即,我市广大牡丹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足马力、全力备战,希望抓住机遇,借助这一重要的林产品交易平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 让菏泽牡丹在石头上“绽放”

  •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菏泽作为中国牡丹之都,牡丹基因已渗进每个人的骨髓。在这里,有人用笔画牡丹,有人用面捏牡丹,有人用绳编牡丹,你们见过在石头上“绽放”的牡丹吗?在巨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观菏泽 | 从“菏”而来,今天最美“豫”见!

  • 观菏泽开栏语:千年古城菏泽,正在大步向前。“突破菏泽”战略实施以来,菏泽的变化,有目共睹。从全省垫底到位居中游,菏泽的精气神为之一振。观菏泽,这是中国山东网新开设的一个栏目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繁荣发展

  •   中宏网新疆9月8日电 穿过道路两侧“鼎”字形的连接通道,迈过红蓝双色国界线,迎面展翅的雄鹰铜像标志着已经入境哈萨克斯坦,“一步跨两国”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 单县集中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 连日来,由各县直部门、重点行业单位组织的志愿者,在全县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市民文明出行专项行动,进一步推进单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与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