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辰溪有个“大学生村”,全村1100多人,出了230个大学生

日期: 来源:湖南日报收集编辑:湖南日报
 



一个偏僻小山村出了230名大学生

辰溪有个“大学生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军 李夏涛 通讯员 黄嘉 唐霞

说起辰溪县柿溪乡傅家湾村,村子不大,名气却不小。全村1100多人,恢复高考以来,出了230名大学生,是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

初夏时节,记者慕名走进该村探访,浓浓的尊师尚学之风扑面而来。平坦的公路穿村而过,路两旁屋舍俨然。临路的墙壁被统一刷成白色,上面写满了鼓励读书、尊师重教的格言警句,其中不乏《师说》《劝学》《诫子书》等名篇名句。

行至村部广场,小游园旁的围墙上,从傅家湾村出去的大学生一览表很是显眼。记者上前查看,表上罗列了该村学子名字及所考取的大学名称。

作为辰溪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竟能出这么多大学生?面对记者的疑惑,傅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傅作喜说:“不能愧对先祖,辱没家风。”

傅作喜介绍,辰溪傅姓一世祖傅文榜生于江西南昌,元朝末年中进士,曾任辰州府通判,后改任辰溪县正堂。致仕后欲返回老家,行至洞庭湖,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武汉至鄱阳湖一带,归乡无望,遂返回辰溪居住,潜心教子读书。

辰溪县志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年),县人傅晔、向以笺二人首登皇榜中举,肇开文运。傅作喜说:“傅晔即傅文榜的儿子,辰溪傅姓二世祖。”

崇尚学习、耕读传家,成为傅家湾村人数百年来的好传统。“好家风带来好村风,好村风促进好学风。”傅作喜介绍,村里人如今相互“攀比”,不比谁家财富多,比的是谁家出的大学生多。

尊师重教,傅家湾村党支部落实在行动上。近些年,在傅家湾村农历新年的“春晚”上,有一个固定节目,邀请村里大学生登台亮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故事、读书体会,给村里的其他孩子以启发和激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傅家湾村就成立教育基金,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对考上大学的进行奖励。

说起孙女傅方杰的求学故事,村民傅玉刚感慨:“要是没有村里的支持,孙女就不会有现在的前途。”

傅方杰7岁时,父亲意外过世,母亲改嫁。傅方杰与3岁的妹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傅玉刚是残疾人,勉强能养家糊口,送两个孙女读书就成了大难题。

傅家湾村支两委及时出手帮助,从教育基金中安排学费,加上傅方杰两个叔叔的接济,姐妹俩读书有了保障。如今,傅方杰考上了怀化师专免费师范生,妹妹也正在读初中。

在傅家湾村,村民总是不遗余力送子女上学。“目前,我们村有两支‘大军’,一支是‘务工大军’,一支是‘读书大军’。”傅作喜告诉记者,村民在外务工的有近300人,在外读书加上陪读的有200多人。

2022年,村民傅国保的女儿傅慧玲从南华大学本科毕业后,想继续读研。但考虑到还有一个弟弟在读高中,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父亲支撑,傅慧玲心里十分纠结。

傅国保得知女儿的心思后,劝她放下思想包袱。傅作喜也多次作傅慧玲的工作,鼓励她继续深造。最终,傅慧玲打开心结,顺利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

“让读书风气浸润乡村,这是我们村能出这么多大学生的关键。”傅作喜说。

(原载《湖南日报》5月18日09版、本文视频由辰溪融媒体记者 孙茂琼 提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张永琼 寻梓葳(实习)


相关阅读

  •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培训班开班

  • 本报讯(记者 洪静雯 通讯员 张楚钥)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近日,湘潭市2023年春
  • 大学生做兼职入歧途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   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在他人蛊惑下,古交市十余名在校大学生为赚“外快”,购买大量中学生身份证件信息倒卖。5月16日,太原市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发布信息,为帮助他们改过自新回归
  • 燕山大学荣获“国创计划”十五周年优秀组织奖

  • 5月12日至14日,2022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中国矿业大学成功举办。在年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国创计划”)十五周年荣誉表彰活动,
  • 半月谈 | 给返乡创业多点政策“回甘”

  • 毕业季即将到来,半月谈记者跟随多位返乡创业大学生,倾听他们在农村创业的心路历程,了解其所思所盼。在他们看来,乡村舞台大有可为,但创业途中也不同程度地品尝到资金短缺、创业创
  • 借力京津高校优势 助推河北大学生创新与创业

  • 借力京津高校优势 助推河北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引进京津高校科技成果推动河北经济创新发展对策之九编者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高质量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建设完工!新津区委党校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

  • 近日,记者从中建八局了解到,位于天府农博园片区的天府农博园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项目(中共成都市新津区委党校新校区)已经完成整体施工,正在进行绿植栽种、场地清理等收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