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俯下身,倾听儿童的心声

日期: 来源:中国妇女网收集编辑:中国妇女网

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学生提出建议。高越/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2021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作为首批14个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之一,2024年1月,浙江省温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模式成功获得“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奖”。

    温州有什么独特之处?当记者走进温州这座城市,一幅真正的“儿童乐园”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每个孩子都是“城市小主人”

    儿童友好城市究竟应该怎么建?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城市?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温州决定俯下身,听听孩子们的想法。

    为了倾听孩子们的意见,2021年9月,温州市面向全市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少年儿童,试点招募首批市本级“儿童观察团”成员,每月有活动,每季有例会,畅通渠道,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温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辅导员曾晓蓓依然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在宽敞明亮的大厅内,首届“儿童观察团”的小成员们穿戴整齐,纷纷来到圆桌前坐好,开始了他们的讨论。

    “希望家门口有直达学校的校车”“希望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共享单车”“希望能有儿童专属的电影院”……

    儿童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

    如何将孩子的奇思妙想落实呢?这成了大人们的难题。

    “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愿望,我们积极和运营商交流,征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交警意见等,前前后后修改了无数次方案,才终于让这辆孩子们喜欢的单车面世。”温州市妇儿工委办专职副主任王珊珊告诉记者。

    2022年4月接到订单,5月完成设计,9月投入正式使用……这是一款温州市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亲子共享单车,配备可承载儿童乘坐的座椅和儿童专用安全带,在后轮位置还安装了防夹脚的护脚网。

    孩子们为这辆车起了一个最中意的名字——“叮当车”。小朋友们坐在单车后座,爸爸或妈妈骑起单车时,车铃会叮叮当当响,非常好听。

    除了单车,孩子们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交专线。2021年温州市推出首条“红领巾”微公交品牌专线,每天早上7点左右,孩子们就会排好队,秩序井然地下车进校。

    这辆特殊的车内有儿童专用的座椅,配备了安全带。考虑到孩子们的身高,还降低了车上扶手的高度,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定时点对点接送。

    如今,城西公交开通“红领巾”微公交线路46条,其中常规公交运营线路5条,定制线路41条,为鹿城区、瓯海区的23所学校学生提供服务,日均服务达到3000人次,解决了辖区内住宅小区儿童“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永嘉县、洞头区也陆续开通定制公交,守护儿童出行安全。

    不仅如此,温州倾听孩子们声音的渠道还有很多。

    “我希望社区里能有更多的游乐场,放学后能和小伙伴一起玩”“我建议公共场所多设置一些儿童洗手台,还有图书馆里多设置一些儿童桌椅,多点适合我们的读物”……

    在《温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调查问卷》中,近2万名市民参与问卷调查,其中包括3000多名幼儿园小朋友与中小学生,他们对“儿童友好”的期盼很简单:被优待、受尊重、有权利。

    在温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LOGO征集活动中,由一个笑脸、一朵红色小茶花、一颗小桃心,还有一缕俏皮的蓝色刘海(浪花)组成的“笑脸组合”起初并没有获得大人们的关注,但它却以高票收获了孩子们的“芳心”。

    “我们当时还使用了贴小红花的方式让孩子们投票,孩子们居然都选择了这个图案,到底要不要采纳它?经过讨论,最后大家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把儿童友好城市LOGO的决定权交到了孩子们手中。”温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晓娟说。

    “儿童是未来的小主人,我们的城市是为他们而建。”吴晓娟告诉记者,“希望儿童从小树立对家乡的认同感,建立情感链接,学会观察城市和世界。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参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小培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与城市共同成长。”

    “儿童观察团”成员各显身手

    “儿童观察团”的小成员们的使命远不止这些,他们东奔西走,穿梭在各个社区,积极建言献策,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城市小主人”的样子。

    曾晓蓓告诉记者,如鹿城区松台街道菱藕社区就曾向孩子们发出邀请,为社区公园建设出谋划策。观察团成员们经过细致观察,提出了许多建议。

    有的小朋友提出设置一个洗手台,“在外面玩的时候我总会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能不能在公园设置一个洗手台,这样回家就干干净净了!”有的小朋友则建议,“需要一个完全敞开的休息室,让爷爷奶奶休息时随时都能看到孩子们在哪里玩。”

    几个月后,菱藕社区“乐享公园”正式开园,温州市儿童观察团成员们成为首批体验官,打卡公园各类游乐设备,开展职业体验。成员们惊喜地发现,自己之前提出的建议在公园得到了落实。一名五年级的孩子还打开水龙头试了试,满意地点点头,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如今,“儿童观察团”影响力已经逐步扩大,报名火爆,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期待。据了解,温州市陆续成立“儿童观察团”490个,真正实现了让儿童参与“遍地开花”。

    在龙湾区状元街道罗西社区,儿童当起了“小小楼栋长”,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楼道巡查交给我”“我来跟居民沟通”……孩子们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保护辖区内的干净整洁环境。

    同时,孩子们还会上门入户进行文明劝导、文明宣传等活动,时常检查儿童游玩设施,看看螺丝有没有松动等,罗西社区副主任赵欢慈笑着说:“孩子们都很积极主动,每次都盼着开会,社区里的老人也格外听孩子们的话,为社区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鹿城区南汇街道大自然社区,“儿童观察团”的孩子们提议对小区内的垃圾进行处理和分类,吸引带动200多个家庭参与其中,孩子们还成立了“童心飞扬”志愿服务队,捡拾垃圾总时长达到2302小时,回收垃圾超5.16万斤,业主们也纷纷被孩子们感动,自省乱扔垃圾的行为,整个社区变得越来越干净美丽。

    此外,为了满足孩子们学习的需求,社区还为儿童打造了家门口的幸福学堂,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家长五点下班,孩子们四点就放学,四点半开始的幸福学堂正好可以衔接这段时间,让孩子们能够学到各种各样的才艺,也让家长没有了后顾之忧。”

    走进瑞安市安阳街道育才社区,一张张古色古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剪纸标语抓人眼球,这也来自孩子们的创意。育才社区副书记谢俊说:“孩子们想要看电影,我们就为孩子们在社区打造了‘童心向党’影吧,孩子们说想要在社区种菜,我们就为孩子打造了小农场。”谢俊认为,真正的儿童友好,就是将每一名孩子的建议都放在心上,每一处细节都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

    校园成为儿童施展才华的乐园

    校园是儿童每天停留最久的地方,在温州,学校成了“小主人”们施展才华、增长见识、建言献策的家园,也成了儿童最喜欢去的乐园。

    2022年2月14日,温州市南浦小学南塘校区门口南侧,一条艳丽的黄色斑马线经过3个多小时的“加工”顺利完成施划,孩子们正兴奋地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着,时不时用小手测量着距离。

    这条斑马线可不一般,它的设立源于南浦小学学生的一份提议,在孩子们的推动下,一步步“落了地”,成了温州市第一条黄白相间的彩色斑马线。

    12岁的小学生陈华涵告诉记者,在四年级时,他与班里的同学发现校门口交通堵塞,不少行人直接横穿马路,十分不安全,所以建议增加一条特殊的斑马线。

    “为了更有说服力,我们还做了各种问卷调查,询问了不同年级的人,最终交警叔叔采纳了我们的建议,让我们特别感动和自豪。学校也因此掀起了‘提案热’,学生们都争先恐后提出更多的建议,想要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陈华涵说。在不断参与学校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小小年纪的他语气沉稳、逻辑清晰。

    “学校里如果能有科技馆和博物馆,那该多好啊!”在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白鹿洲校区,孩子们的心声变成了现实,学校利用优秀校友资源,为孩子们建成了贝螺馆和声音科普馆,让孩子能够真实触摸,感受科技与自然的神奇美妙。

    “窗户上面能不能画成蒙德里安的格子画?”“灭火器的箱子容易撞到孩子,能不能改成圆角?”……每一条奇思妙想,学校都会认真考量,为了更好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学校还设置“校长信箱”,每周五举办校长约饭等,让孩子们真正参与到校园的建设中。

    “在倾听的同时,我们也想要培养孩子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产生获得感和归属感。在探索儿童友好的过程中,孩子们成长得越来越有自信,学校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广场路小学校长潘旸说。

    不光是小学生,瓯海区第二幼儿园儿童观察团的成员们仅有3岁到6岁,但他们依旧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6岁的林其皓和潘雨彤兴奋地拿着自己的绘画告诉记者,“幼儿园要举办一场足球赛,我们建议设置休息区,让小朋友们累了可以休息,饿了可以吃东西!”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幼儿园的重视,林其皓也如愿喝到了牛奶。

    像这样的学校还有许多,走进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你可以去萌宠馆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在昆虫馆观察和了解不同昆虫,在菜地里种上自己喜欢的蔬菜……

    而这些,都是孩子们提出的建议。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可以在学校里体验各类职业,化身“食堂阿姨”为同学打饭,化身银行员工为同学“取钱”等,辅导员林春燕告诉记者,学校还为孩子们提供了可以兑换心愿的“幸福币”,可以与校长一起吃饭、看电影……

    据了解,《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已经进入人大初审阶段,其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儿童参与机制。“六一”将至,温州还将组织儿童观察团成员参观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参加地方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让条例更多体现儿童视角与儿童心声。

    儿童的声音能被听见,离不开温州市自上而下的不断努力,从先行先试到“温州模式”,以儿童友好的“小支点”撬动城市发展的“大变化”,全域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温州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让城市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变得更有温度、更有活力。


相关阅读

  • 嗨翻了!南京这所学校文艺汇演含“金”量很高!

  • 快乐值“拉满”是种怎样的体验?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31日下午,南京东南实验学校(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小学部第16届艺术节闭幕式暨“庆六一”文艺汇演的现场,
  • 玩转“六一”,这所小学开起游园会

  •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通讯员 余雯 曲婧 屠欣欣5月31日上午,武汉市育才华岭小学开展了“传统文化润童心 文化自信薪火传”文艺汇演暨“国风古韵 童趣游园”游园会,在文艺汇演中,校
  • 宝丰法院:走近留守儿童 以法关爱守护

  • 本报平顶山讯(河南法制报记者 何永刚 通讯员 董媛媛)为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司法关爱和司法保护工作,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31日上午,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人
  • 视频看图丨校园文化 照亮未来

  •   夏日炎炎,天山南北校园里,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孩子们尽情绽放个性、挥洒热情。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欢声笑语,每一张笑脸都洋溢着快乐。  精彩的课余生活,给了孩子们一个七
  • 永泰供电:电力安全进校园 电亮童心迎“六一”

  • 5月30日,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国网永泰县公司组织“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子厚来到梧桐中心小学开展“‘电’亮六一 安全‘童’行” 志愿服务活动,提前为孩子们送
  • “曜阳关爱孤独症儿童基金”设立

  •   5月31日,由北京曜阳公益基金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关爱孤独症儿童我们在行动暨“曜阳关爱孤独症儿童基金”设立仪式在上海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俯下身,倾听儿童的心声

  • 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学生提出建议。高越/摄□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2021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