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散文】除夕守岁‖朱绍元

日期: 来源:方志四川收集编辑:方志四川

除夕守岁

朱绍元

在川东北大巴山区,过年和新春有许多风俗习惯。多年来,我家从乡村到城市,一直都保留着除夕守岁的传统。

过了腊八便是年,到正月十六登高祈福为止,在这段年节期间,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浓浓的节庆气氛,宋王安石《元日》诗便描写出热闹、欢乐和崭新面貌的过年和新春景象,流传千古。

古时的人们,为衣食温饱而忙碌一年,到过年和新春之时,尚能爆竹声中一岁除辞旧迎新,总把新桃换旧符展现新貌。而今人们生活富足,过大年庆新春的方式丰富多彩,贴对联窗花,挂灯笼彩带,吃美味佳肴,看联欢晚会,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辛福的笑容。

从我记事起,每年过年和新春,听得最多的是爷爷讲他爷爷讲的故事,诸如写贴对联、除夕守岁、初一说破、十五耍火等民俗,每一项都有具体和丰富的内容。不必说贴对联在门柱的上下位置,也不必说初一清晨说鬼说妖无所顾忌,更不必说十五用棉花浸菜油点着了装进竹筒舞来舞去,单是全家人除夕守岁,要柴火旺人家,要家训传家风,要压岁求多福,要来年有打算等等,似乎要把一个家庭继往开来的全部内容,都要在这除夕守岁中体现出来,无论怎样,我家还是每年乐此不疲,延续至今。

记得当年在老家农村,过年除夕守岁的情景。那时没有电视可看,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木瓦房里石火塘边,晾干的柴禾和树根疙瘩在火塘里燃出红红的火苗,爷爷坐在竹板椅上,先是要看在读书的孩子的期末通知书,按成绩和评语的好坏,确定给压岁钱的多少,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每年都能拿到还算多的压岁钱,因此我也就总盼望着过年和除夕守岁。

全家福

发完压岁钱,爷爷便要讲些鹿洞家风的故事和含义:“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和“善为传家宝,忍是积德门”。据说我们老家祖上,都要在除夕守岁中传承家风家训。最初我听不懂这些,爷爷和父母便对我说:你好好读书就行了,长大了就会明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得了些家风的大概意思,父亲接替爷爷后,在除夕守岁时讲起家风家训,我便知道这些是我们要坚守的做人做事的根本。

回家过年和除夕守岁,一直都是我国民间过年的重要习俗,俗话说:年三十夜的火,正月十五的灯,以及乞丐都有三十夜等,可见除夕回家和守岁早已深入人心。在农村过年的那些年,我家的除夕守岁内容相对单一,就是守个一家人的团聚,守个几代人的传承,守个对家庭的祈福。

我参加工作,结婚成家,在县城居住后,每年的除夕守岁,就有了电视节目的陪伴,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但传统的习俗一样都没少。然后等到新年的钟声响起,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时,全家人走出家门,在大街上看大红灯笼和五彩礼花,到广场上听隆隆鞭炮和人群欢呼。我也常常买来鞭炮和礼花亲手点燃,亲眼看冒出阵阵的火花,亲耳听噼里啪啦的声响,感觉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的生活就在眼前。

放完烟花爆竹,再点上一盏孔明灯,每人写上一句许愿词放飞,望着纸灯升高远去,似乎愿望已经实现;然后再给孩子们买一些随手玩的花炮,边走边玩乐不可支;到灯光照射的城市地标打卡后乘兴而归,才算是我家除夕守岁的完整版。

现在我家在城市的高楼里,家里没有了柴火炉,小区及广场上也不再燃放烟花,但喜庆祥和的年味不降反升,红红的对联红红的吉祥物,五色的彩灯跳跃着光柱,与家人们崭新的五彩衣服交相辉映。大年三十,白天电视里歌声鞭炮声交替传出;吃年夜饭时,家庭成员谈一年的成效收获;之后全家人纷纷拿出手机,向亲友向同事发送新年祝福;晚上准点欣赏电视里的晚会节目,开启现代生活中的除夕守岁。

看春晚

吃年夜饭,是我家除夕守岁的开始。这顿饭非同寻常,涵盖饮食文化、地域风俗、家教家风等诸多内容。前年,在国外读书的女儿没有回家过年,女儿让我写春联写福字寄给她,他在国外也要过个中国年。我高兴地研磨提笔,在红纸上写下六个不同字体的“福”字,连同“耳边响起国歌声,手中扬起五星旗;同在地球村天涯若比邻,共守除夕夜春节倍思亲”两幅对联,快递给了女儿。年夜饭和除夕守岁时,女儿都与我们通过视频互动,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境中国年。去年,市文化馆开展“我们家的年夜饭”线上图片征集活动,我家在年夜饭中,传承鹿洞家风,谨记朱子家训,自拍的《年夜饭中传家风》图片获得了二等奖。

团年饭

很是荣幸,今年我家每个人都有好消息。除夕守岁中,大家竞相报喜:83岁高龄的母亲在子孙都“阳”了的包围圈里,却挡住了新冠毒株的袭扰,身体建康无虞;儿子今年新任乡镇长,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有收获;儿媳不仅被认定为无党派人士,还新晋教师职称;女儿在国外获得荣誉学士并被国内认证,还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读研;临近七岁的大孙子进入小学就读,小孙子也即将降生。

时过境迁,进入新世纪和信息时代,我家除夕守岁也在传承中更新发展。通过这个形式,激发出勤奋向上的正能量。

零点的钟声再一次敲响,我和家人来到大街来到广场,人群熙攘,车辆往来,高大漂亮的街灯明亮,灯柱上悬挂着串串红灯笼,道路宽处各式景观造型美观,绿化带中行道树上彩灯闪烁,室外电子大屏上播放着欢天喜地过大年的专题,歌飞扬舞翩跹,宣传栏里“诗意山水,红色巴中”等大红标语和“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城市精神,格外耀眼醒目,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女儿拿出手机,视频给国外的朋友送去祝福,还大秀了一下这山区小城红红火火中国年的美丽风光!

唐太宗李世民曾写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如春风”,足见除夕守岁在皇室和民间之广泛。大年摆供,吃隔年饭,夜半交岁,通宵守夜等,都是祈愿美好。而点亮灯光,烧旺柴火,燃放鞭炮等,则是除病驱疫。现今遭受新冠之后,我在除夕守岁时,凭添祝愿疫病过后春暖花开,新的一年万象更新。

除夕守岁,不仅守的是民间习俗,而且守的是美好心愿,还守的是和睦和谐,更守的是国泰民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朱绍元(巴中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四级调研员)


相关阅读

  • 树立良好家风 弘扬廉洁清风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感悟廉洁文化、传承优良家风,22日,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刘江带队,组织公司党员领
  • 龙华区第四届十大“好家庭”获表彰

  • ▲龙华区第四届十大“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选活动表彰仪式现场。表彰先进典型,引领文明风尚。2月21日,龙华区第四届十大“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选活动表彰仪式在龙华文化
  • 警校共建协同育人,同筑平安校园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202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
  • 龙湾蒲州:垃圾分得清 家风更文明

  • 为加强社区家庭的垃圾分类意识、树立绿色低碳的良好家庭生活习惯,让垃圾分类成为文明新风尚,2月20日,龙湾蒲州街道创客小镇社区妇联开展“垃圾分得清,家风更文明”主题宣讲活动
  • 开展“廉润育人”工程,全面推进清廉单元建设

  • “一身正气敢斗硬,两袖清风不染尘,筑塘老爷的事迹让我们深受启发。”近日,当地组织党员前往缪燧纪念馆开展廉洁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感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信条。今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散文】除夕守岁‖朱绍元

  • 除夕守岁朱绍元在川东北大巴山区,过年和新春有许多风俗习惯。多年来,我家从乡村到城市,一直都保留着除夕守岁的传统。过了腊八便是年,到正月十六登高祈福为止,在这段年节期间,家家
  • 兰山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举办政务公开学习培训会

  • 为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夯实政务公开基础工作,提升全体机关干部的政务公开意识,规范做好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2月20日,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举办政务公开学习培训会,全体人员参加培
  • 华阴市开展移民妇女技能培训

  • 渭南日报 记者 梁晓蔚 通讯员 雷华伟初春时节,天气依然有一些寒意,但这丝毫挡不住华山脚下勤劳纯朴的移民妇女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热情。听说培训就在家门口,大家乐得合不拢嘴…
  • 增强疫病风险管控拧紧发展“安全阀”

  • 田茹 “经过培训,我们更深入了解生猪养殖管理与疫病防控……”2月21日,全省生猪健康养殖及疫病防控培训班在我市举办。来自全市2200余位基层防疫人员对动物疫病防控充满信心
  • 各地文旅局局长开卷 陕西府谷文旅局长应战

  • 侠客变装、雪中骑马、沙漠起舞……各地的文旅局局长纷纷放出“大招”,花式推荐家乡,为家乡美景代言。近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文旅局局长也加入花式整活儿队列,身着宋代官服,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