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荆州一医:一次微创手术实现“一箭三雕”

日期: 来源:荆州日报收集编辑:荆州日报

疝气,大家或许并不陌生。但提及食管裂孔疝,可能多数人从未听说。

61岁的张奶奶长期受到反酸、烧心的困扰,吃了胃药也不见好转。最近3个月出现呕吐和腹痛的症状,家人赶紧将她送到荆州一医就诊。检查后发现,老人的胃病原来“另有隐情”:一部分胃明显“疝入”胸腔,确诊为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什么?很严重吗?”张奶奶的家人对此感到困惑。

“就是张奶奶的一部分胃跑到胸腔里去了。”荆州一医胃肠外科副主任李乔林解释说,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天花板”的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穿过膈肌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刚好可容纳食管通过,但食管裂孔过大时,腹腔和胸腔之间的压力差会将胃的一小部分“吸入”胸腔内,就形成了食管裂孔疝。

李乔林发现,导致张奶奶腹痛还有另外两个原因——胆囊多发息肉伴胆囊炎和肠粘连。

“那能一次都解决好吗?”

 为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及家属意愿,同时减少患者创伤,李乔林决定用一次微创手术,为患者解决三个问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李乔林制订了周密治疗计划。

 手术当天,李乔林发现患者的胆囊肿大,胆囊壁厚,且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他仔细分离粘连,先切除胆囊。由于患者食管裂孔疝较大,近5厘米,李乔林将疝入胸腔的胃及周围网膜重新拉回腹腔归位,再将胃底与食管及膈肌进行缝合,以重建并缩小食管与胃管之间的角度……所有操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食管下括约肌、食管裂孔、腹段食管和食管与胃管之间的角度,都是人体重要的抗反流屏障。我们在修补食管裂孔的前提下,尽量延长腹段食管并重建食管与胃管之间的角度,增加抗反流的同时又不改变人体正常解剖结构。”李乔林说。

手术仅耗时1小时30分钟,不仅解决了患者的食管裂孔疝,还解决了患者的胆囊炎和阑尾术后肠粘连问题。

术后按照快速康复理念,张奶奶苏醒后就拔除了胃管。术后第一天拔除了腹腔引流管并开始进食半流质,术后第5天顺利出院,她之前的症状都消失了。

对于这次微创手术,张奶奶感慨:创伤小、恢复快,一次性彻底解决了病痛!

李乔林说:“为患者多一份考虑、多节省一笔费用,多减轻一些痛苦,这是我们医护人员一直坚持做的事情!”

作者:王克勤  卢成海  杜川  严阁   来源:荆州日报

相关阅读

  • 患“手汗症”常尴尬?了解一下这项技术

  • 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即使是在寒风凛冽的三九天,他们的双手也是汗涔涔,严重时手掌出汗呈滴珠状,握笔打滑、写字湿纸。这一群人,也被戏称为“水手”。来自惠州的患者小梁,就是这样一
  • 整吞河豚皮,八旬老人险些丧命

  • 扬子晚报网2月18日讯(通讯员 包丽娟 记者 万凌云)2月15日,大年初六,当人们正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一阵急促的120救护车鸣笛声,打破了节日的欢乐喜庆氛围。扬中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
  • 讲述医大一院的“春节故事”(一)

  • 鄂英帅,中共党员,急诊科科护士长,在二十余年的急危重症护理工作及十余年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始终秉承着“爱岗敬业,严谨慎独、以院为家”的工作理念,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奋进取、甘于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荆州一医:一次微创手术实现“一箭三雕”

  • 疝气,大家或许并不陌生。但提及食管裂孔疝,可能多数人从未听说。61岁的张奶奶长期受到反酸、烧心的困扰,吃了胃药也不见好转。最近3个月出现呕吐和腹痛的症状,家人赶紧将她送到
  • 以动制“冻”!寒潮来袭,经开区清雪保畅通

  • 2月16日,面对来临的寒潮天气,为保护群众安全和城市运行,经开区(头区)清雪大军卯足干劲,迅速行动,以雪为令,闻雪而动,积极应对雨雪寒潮天气带来的影响,全心全力为安全保驾、为民生护航
  • 今年春节海南出岛为什么这么难?

  • 正逢“史上最长春节黄金周”,数百万游客陆续涌入海南,在这里乐享椰风、海韵、阳光和沙滩。2月4日,游客在海南省三亚市蜈支洲岛旅游区戏水 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然而当大家还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