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广元市昭化区:旧貌焕新颜 致富花开“幸福地”

日期: 来源:西南商报收集编辑:西南商报

“无人机起飞看一下现场。”“数据再核查一遍。”“满意度问卷发放了吗?”……这是日前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11个土地开发复垦项目进行竣工初验现场的一幕。

近日,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昭化区分局组织区级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一听、二看、三查、四问”的方式,对全区11个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开展了竣工初验。在内业上重点审查项目竣工图、施工资料、招投标资料、监理资料、变更资料、设计预算资料、隐蔽工程记录等;在外业上重点审查项目的工程建设质量、工程施工工艺、工程内容完成情况以及利用和后期管护情况。

近年来,昭化区立足自然资源禀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积极实施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对农村未利用的林地、石板坡等进行腾地复垦,不仅改善了耕种条件及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盘活了农村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推动了农村资源提质增效,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更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力保障“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需求的重要举措。

激发“内生动力” 项目高质量推进

2023年,对于昭化区自然资源工作而言,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时针回拨到一年前。广元市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现场会在昭化区召开。与会人员一行到土地开发复垦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听取了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昭化区分局关于土地开发复垦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了解了项目推进中的经验做法,并对昭化区土地开发复垦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昭化区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有条不紊地安排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工作,积极推动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同时大力狠抓历年补充耕地项目的整改。值得一提的是,昭化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实施了11个土地开发复垦项目。

昭化区委、区政府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深入实地开展调研。

据介绍,广元市昭化区振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全区 11个项目的开发复垦。开发期间,遇到了诸多困难,如前期无地勘、地块植被茂密、坡度大、地质结构复杂等,导致施工难度大、进度慢。为了按时按量完成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公司采取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措施。

“施工期间,卫子镇保民村项目处全是石坡岩石,开发难度特别大。”作为投资主体和实施主体的广元市昭化区振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苟建春介绍,公司采用专业机械破碎开采,然后将碎石运出地块。由于土壤厚度不够,施工方又通过客土回填的方式达到规范要求。后期,为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地块和边坡的稳固,施工方还将在地坎、边坡、堡坎处种植铁芯草等植被,以确保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

为确保高效、安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11个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实施,市自然资源局昭化区分局印发了《昭化区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现场施工技术方案》(昭自然资发〔2023〕22号)《昭化区土地开发复垦项目派驻现场代表的通知》(昭自然资发〔2023〕23号),首创“区自然资源分局派驻现场代表+振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派驻现场代表+驻现场监理”的模式强化实施管理,负责项目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安全等工作。

盘活土地资源 “废地”变“希望田”

昭化区地处四川省北部秦巴山区,总人口24万,面积1440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人口散居在大山沟壑之中,缺乏优质的耕地资源是昭化区最典型的耕地现状。

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昭化区分局按照省、市、区决策部署,切实履行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以耕地保护责任为核心,以储备充足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保障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为目标,大力实施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为加快全区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资源基础。

通过配套田间道、生产路、灌溉与排水渠系、整治山坪塘、修建蓄水池等系列工程措施,将园地、荒草地、残次林地、低效利用地等闲置的“废地”变成“希望田”,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扩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推动粮食增产增收奠定良好基础,助推“三农”工作迈上新高度,有力推进全区乡村振兴工作。

整治“未利用地” 深耕“增收田”

昭化区红岩镇金牛村开发复垦项目是全市第一个顺利开工实施的项目,具有标杆示范作用。

去年6月项目竣工后,当地村民通过成立广元市昭化区建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对涉及的29户共200余亩新增耕地进行试种,种植了黄豆,实现增收7万余元,人均增收700余元。今年,合作社继续利用耕地栽种了小麦。

4月15日,清明过后,小麦进入拔节孕穗阶段,正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走在硬化后的田间生产道上,沐浴着春日阳光,眼前成片的麦地在苍翠的山林间显得格外亮眼,远远望见几名村民一字排开在绿油油的麦地里喷洒农药。

“以前这里都是荒草地和荒废的林地,零碎不成片、乱石头多,基本上没有人管理和利用。”金牛村四组组长李建介绍,通过政府统一整治开发,这里的土地早已“脱胎换骨”,将无人问津的未利用土地开发成大片耕地,不仅科学配备了生产用道路、水池、水渠,还引入了农田防护理念,实现村民生产与生态自然和谐双赢。

2023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暨“争先提能”行动拉练现场会在昭化区红岩镇金牛村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现场召开,广元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武高度赞扬了昭化自然资源精神,指出“实施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充实优质耕地资源,为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奠定基础,还能产生‘占补平衡’指标,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红岩镇党委书记蒋清松表示,耕地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全镇包含青光、坪林、天星、金牛等村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已全部完成。期间,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全镇实行“3+1”监管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即“主管部门+业主单位代表+施工单位监理+村民监工”多方参与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实施合理合规。

“2023年以来,昭化区11个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经市自然资源局分4个批次批准立项,涉及6个镇45个行政村,建设总规模4331.87亩,新增耕地面积3973.63亩(其中水田458.92亩),新增耕地率91%,亩均新增耕地投资3.2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推进项目后续验收及备案等工作,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项目的实施归根结底是要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利益。”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昭化区分局局长杨荣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才能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站在新的起点,昭化区自然资源系统将继续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紧紧守住耕地“红线”不放松,集中力量解决乡村耕地碎片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为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区迈出坚实的步伐。

杨黎明 记者 魏彪

实习编辑丨尼玛拉姆 责编丨陶岚 冯丹

校对丨王林馨 审核丨李国华

相关阅读

  • 怀柔新建学校动态+1!最新效果图——

  • 近日,北京第三实验学校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获市发改委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怀柔区雁栖镇中关村第一小学分校(雁栖学校)及南侧用地,最新效果图来啦!项目将建设教学用房、办公及管
  • 打通济南经十路最后瓶颈路 G309项目南半幅完工

  •   G309是济南市东西向主要干线公路,也是经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齐鲁科创走廊”的中心轴线上。G309济南淄博界至章丘胡山大街段改建项目的实施将打通经十路最后一段瓶颈
  • 攀华集团在安徽望江县投资年产200万吨薄板项目

  • 5月10日,安徽省安庆市望江经开区管委会与攀华集团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薄板项目在张家港市举行签约仪式。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安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安庆
  • 用好“三字诀”奏响“藏粮于地”最强音

  • 5月的风吹过田野,丰收的希望越来越近。  眼下正是麦子拔节成熟期,近日,卫辉市顿坊店乡上马营村党支部书记、三级田长董同贵每天都到田间巡查,看着千亩麦田里的麦浪随风起伏,一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广元市昭化区:旧貌焕新颜 致富花开“幸福地”

  • “无人机起飞看一下现场。”“数据再核查一遍。”“满意度问卷发放了吗?”……这是日前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11个土地开发复垦项目进行竣工初验现场的一幕。近日,广元市自然资源
  • 富平县留古镇:小辣椒“辣”出幸福味

  • 渭南日报 记者 王能力“滴答、滴答、滴答……”春雨洒落在留古镇惠高村的辣椒大棚上,无声地滋养着大地,也唤醒了丰收的希望。51岁的兰永岗正侍弄着大棚。身后,几十袋新摘的辣椒
  • 重要提醒,日间手术随访,患者不能不当回事

  • 日间手术的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包括三准入、三评估、两个应急预案及一套完整的随访计划,每个环节缺一不可。由于日间手术大部分患者都会在24到48小时内完成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
  •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 现代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在这一天,请大声对母亲说出:“节日快乐!”下面是文艺作品中对于母亲的深情描写,今天分享给屏幕前所有的母亲:十二点整,她迈着轻快的脚步,从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