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粽子“吃”成百亿级产业 嘉兴占据“半壁江山”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王雨红


图源:视觉中国

端午一过,粽子的“江湖大战”落下帷幕。今年,粽界将迎来好收成——

近日,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相关数据,2024年中国粽子市场规模将达10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预计2025年,中国粽子市场将突破110亿元规模。

其中,嘉兴的粽子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均居全国第一,销售收入更是占全国总额的50%左右。

在“吃货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粽子“吃”成了百亿级产业。截至5月,我国有6300余家粽子相关企业,其中,浙江有1061家,居全国首位。

入局者众,但粽子终究还是一种食物,如何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粽子到底有多少新玩法?

万变不离其“粽”

《2024中国粽子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75%消费者因为包装精美而购买,63%消费者因为口味良好而购买。

从购买方式看,电商成为消费者购买粽子的新渠道,“礼盒粽”在线上平台的销量持续走高。《白皮书》显示,70%的消费者选择在大润发等大型综合超市购买,其次是淘宝、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和线上商超平台。

当然,一款产品要真正实现破壁出圈,首先还得靠产品本身说话。

粽子,箬叶裹着糯米,鲜肉、豆沙、红枣等做馅。中国人吃粽子,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由于地理差异,对于粽子的口味,北甜南咸的偏好其实自古有之。

这些年,习惯了万变不离其“粽”的国内企业,开始在口味上大胆“出格”。像盒马的台式卤肉粽、青稞玉米粽,五芳斋的香辣螺蛳粉味肉粽,良品铺子的坚果粗粮粽等。

图源:视觉中国

据京东《端午消费观察》统计,26岁至35岁消费者最愿“尝新”,今年新口味粽子销量环比增幅达588%,高于其他年龄段。

因此,不管是闯荡粽圈百年的“老人家”,还是刚入局的新玩家,粽子企业的发展路径越来越相似——都想和年轻人一起玩。做直播、做联名、做社群……只要是能和90后、00后建立链接的事,他们都愿意去尝试。

比如,诸老大与漫画吾皇万睡、新茶饮乐乐茶IP等联名,与蔚来汽车以及植物肉公司星期零合作等。同时,诸老大还看准了年轻人喜欢个性化产品的特点,打造了AI定制车间和工厂,实现产品包装完全由用户自主定制。

年轻人对粽子的追捧,也引得品牌们先后下注。网红茶饮品牌、传统食物品牌,甚至与粽子品类相去甚远的消费品牌,都把目光聚焦到了粽子上。

记者发现,今年端午适逢高考,不少老字号企业还乘势推出“糕粽”礼盒。因粽与“中”谐音,粽子被给予特殊的祝福之意,一时颇受市场热捧。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丰衣足食曾是人们朴素的理想。”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秀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升,大家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张扬个性,在节日里更想吃点与众不同的。

让消费者“吃好”,正是粽子商家们做大做久的根本。

“节日限定”牵手传统文化

不过,要走出更广阔的天地,光“卷”口味和包装是不够的。在打开市场的同时,粽子商家们还不忘传承传统文化。

“卷”文化,不得不提粽界三巨头——五芳斋、诸老大、真真老老。

2009年,端午节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借此契机,由真真老老主持修建的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粽子主题博物馆。

今年5月,五芳斋开出非遗体验馆,并以金庸百年诞辰为契机,打造非遗“粽界江湖”。不久前,它还与天猫合作开展“卖空计划”,把直播间搬进工厂和非遗馆,溯源嘉兴粽子的产业链和历史文化。

端午期间,非遗体验馆邀请了粽子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胡建民,让来自摩洛哥、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友人“沉浸式”体验中国风。

今年端午礼发布会,诸老大首次把“端午产品发布会”改为“端午文化发布会”。“我们做的不仅仅是粽子,而是以此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诸老大CEO吴大星看来,粽子是属于中国人特有的集体记忆和文化情怀。

马庄香包(图源诸老大官网)

如今,“国潮文化”大行其道,过节的仪式感更受重视,消费者不满足于只吃粽子,对端午传统习俗充满兴趣。

佩香囊、挂艾草、戴五彩绳等“时令节目”,有着辟邪驱病、平安健康的寓意,这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市场走俏。

为此,诸老大牵手徐州马庄香包,打造“国香徐来”品牌,推出创新、经典民艺、合作定制等多个系列产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打call”。

由“吃”延伸,越来越多的“节日限定”牵手传统文化,以更新潮的方式走进日常生活。

比如今年春节,故宫联合天猫年货节,推出春节龙年福盒,一上线就卖出10万件;去年中秋,国家博物馆取材唐代“月宫铜镜”、清代“剔红山水楼阁人物纹双联提盒”,推出“秋月夜”主题月饼……

让粽子不仅仅是粽子

尽管新玩法起起落落,现在粽子市场还是以传统粽子品牌为主导。

细观就能发现,粽子的消费受区域影响较大,尽管粽子凭借方便、快捷的特点,让淡旺季的界限日益减弱,但华东地区仍是当下的粽子消费的主战场。

另外,时令也是影响粽子消费的一大主要因素。除了江浙沪等少数地区有长期吃粽子的习惯,大部分地区对于粽子的消费,还是集中在端午节前后,市场上近85%的粽子是在端午节期间销售,日常消费只占总销量的15%。

让粽子不仅仅是粽子。为此,传统的粽子企业开始不断拓展自己的产品线,扩大自己的品牌外延。

打开一些粽子企业的官网,可以发现,粽子如今只是它们众多产品线中的一个品类,糕点、月饼、八宝粥甚至大米等都是它们涉及的新领域。

用意很明显,靠粽子发家的传统企业,正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中国传统美食的品牌和文化符号,这有助于它们走出端午周期,冲向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粽子品类创新,越来越多年轻人把粽子当成日常茶点。”盒马有关负责人说,公司通过抓住这一新态势,开发下午茶消费场景,将粽子做成下午茶茶点,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

五芳斋总部大楼

作为粽子消费的最大市场,长三角的粽子企业不可小觑。据统计,长三角地区粽子相关企业占全国的17%左右,数量未必最多,但无疑是最强的。

从地区来看,多家知名企业集聚嘉兴,名气最响的就是五芳斋、诸老大、真真老老三大巨头。

粽子三巨头里,五芳斋和真真老老是嘉兴“原住民”,诸老大则发家于湖州,现被位于海盐的青莲食品收购,也扎根嘉兴。它们都是老字号企业,其“破圈”之战,也道出了中国老字号的复兴故事。

目前,“中华老字号”企业共1455个,但被市场广泛认可的不多,有一定规模且经济效益较好的仅占10%。

好在,如今像粽子三巨头那样“会搞事”的老字号越来越多,它们在不遗余力打造好产品的同时,开始升级形象、联名跨界、打造新爆品等。

在老字号们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也没“闲着”,他们很清楚,保护老字号,就是在保护传统文化。

以嘉兴为例,当地已连续18年举办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今年,嘉兴结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推出端阳大集、龙舟竞渡、民俗体验和古镇有戏四大系列活动。

尤为一提的是,嘉兴粽子还忙着“出海”。5月底,嘉兴在海内外平台发布先后发布《黏土世界里的嘉兴端午》、《澳大利亚外教挑战裹粽大赛》等原创视频。据统计,嘉兴端午节系列内容已覆盖超10万名海外观众。

归根结底,传统企业玩创新、玩产品,要的就是“敢”的气质。在诞生了第一批粽子企业的浙江,故事还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端午假期重点城市楼市继续回温

  • 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 吴家明  今年端午3天小长假,重点城市新房日均成交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较今年五一假期有大幅增长。  中指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期间(6月8日
  • 2024宝泉端午龙舟赛开赛

  •   本报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琚铭洁)锣鼓声声、船桨起舞。6月9日,2024宝泉端午龙舟赛在宝泉景区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9支精英团队,近150名精锐选手齐聚一堂,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惊
  • 雨势较大 长沙本周继续“泡汤”

  • 今天是端午节天气模式也相较之前的阵雨有所转变雨势较大目前还正处于端午返程和高考结束后的出行高峰期市民朋友要出门备伞注意避防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驾驶员要降低车速多观察
  • 北京大视听“粽享”主题活动火热破圈

  • “粽享”主题活动火热破圈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截至6月10日9:00全网活动相关内容阅读量累计达89亿【粽享·传承】主题阅读量累计100万增强话题、选题设置,突出屈原“与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粽子“吃”成百亿级产业 嘉兴占据“半壁江山”

  • 潮新闻 记者 王雨红图源:视觉中国端午一过,粽子的“江湖大战”落下帷幕。今年,粽界将迎来好收成——近日,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相关数据,2024年中国粽子市场规模将达103亿元,首次
  • 端午节期间全市社会治安平稳

  •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端午节期间,全市公安机关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共出动警力4100余人次、群防群治力量6400余人次,全市接报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3
  • 杭州实施“春晖计划” 32项措施为企业降本减负

  • 潮新闻 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杭发改 潘琳图自视觉中国复杂经济环境下,如何更好助力民营企业轻装上阵?11日,记者从杭州市发改委获悉,该市已于日前实施“春晖计划”,聚焦税费成本、
  • 极目锐评|命运交给别人主宰,这滋味确实不好受

  • 极目新闻记者 邓鹏伟北京时间6月11日晚上,当中国队在客场以0:1的比分不敌韩国队后,中国队能否进军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8强赛,只能靠新加坡帮忙了。命运交给别人主宰,这场比赛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