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基于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构建与实施

日期: 来源:课程教材研究所收集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

编者按: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我们一起来看地方和学校的阶段性经验与做法——

2023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的综合育人价值,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学校绿色文化土壤,开展“豆豆成长”劳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让森林里的每一颗“豆豆”劳有所获。

一、确立劳动课程的目标:为“豆豆”成长导航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中提出“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

坚持目标导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也是确保课程标准落地的重要原则。因此,学校深刻把握课程目标内涵,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豆豆成长”劳动课程目标。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主题,聚焦“六会”的劳动能力目标,养成“十能”劳动习惯,引导学生成为会劳动、爱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

▼“豆豆成长”劳动课程目标细化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

二、构建劳动课程内容体系:丰盈“豆豆”的成长生活

围绕“豆豆成长”劳动课程目标,开展系统分析,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线开展劳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学校精心设计了以“六会”任务群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涵盖“会整理”“会烹饪”“会清洁”“会种植”“会制作”“会体验”六大方面。

▼“豆豆成长”劳动课程内容框架

“豆豆成长”劳动课程围绕三大主题、结合不同年段设置了“六会”任务群。低段任务群包含包书皮、洗菜、整理书包等35 项学习任务;中段任务群包含整理学习环境、包饺子、制作标语牌等 29项学习任务;高段任务群包含叠衣服、种番茄、走进消防员等27项学习任务。

劳动课程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重在实践活动的开发、组织与实施,同时要超越单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将根植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精神贯穿于学习的始终。以“我会番茄炒蛋”为例,本课在探讨“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鸡蛋?”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拟定烹饪方案、合作完成烹饪,并在品尝成果后展开反思评价。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烹饪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饮食观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

三、推进劳动课程的实施:链接“豆豆”的成长圈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是实践任务的操作者和完成者,教师是学生实践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呵护者,要推动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劳动课程实施中,我们打造基础类劳动课程串联劳动素养的“学习链”,以项目类课程拓展劳动素养的“养成链”,以家校社协同类课程优化劳动素养的“成长链”,“三链”融合,链接起“豆豆”劳动素养的成长圈。

▲“豆豆成长”劳动课程实施框架图

以基础类劳动课程串联劳动素养的“学习链”。围绕课程内容开展,由劳动专兼职教师执教,每周1课时,一学期共计16课时,实现劳动课程有计划、有场地、有师资、有效果。

▲学生学习包粽子;学生学习包汤圆

以项目类劳动课程拓宽劳动素养的“养成链”。将校园全域延伸为劳动实践场地,把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校园生活,开发项目类劳动课程,将劳动意识无形地融入学生日常的学校学习和生活中。

  • 项目一:元气森林农场项目。依托学校实践基地,开设元气森林农场项目活动课程,学生经历播种农作物、悉心照料、记录生长过程、收获果实、烹饪分享、集市上售卖全过程,将科学、劳动、数学、美术等学科有机融合,丰富了学生的劳动体验和劳动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学生学习种植; 学生分享劳动果实

  • 项目二:午餐协作项目。学生中午在校午餐,午餐环节涉及领餐、分餐、还餐具、整理等工作。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轮流参与,在参与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增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 项目三:岗位体验项目。结合学校的岗位,让学生化身为小校长、小老师、清洁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植物维护员等,学生轮流上岗,通过校园岗位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每位劳动者为学校、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明白每一份工作的重要性、每一份劳动的独特价值。

以家校社协同类课程优化劳动素养的“成长链”。学校依托家庭、社区平台,开设了“豆豆”走社区、家长亮亮堂等课程,进一步拓宽劳动教育领域,形成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支撑的劳动教育共同体,可持续地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

1.“豆豆”走社区课程。学校所在社区汇聚了各类高科技企业、养老中心、消防站、银行等可供实践体验的资源,我们设计了每学期一次的社区体验课程,通过参观访问、现场观摩、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等方式,让劳动教育进社区,在实践中促养成,切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豆豆”走进消防站

2.“家长亮亮堂”主题课程。每月以劳动为主题,邀请家长到校上课,针对种植、烹饪、职业介绍等课程内容,为学生面对面讲解、示范、指导劳动技能。同时学校结合家长课堂内容,将劳动学习任务以清单的形式发送给家长,让家长指导学生在家里开展劳动实践,让家长的智慧在劳动教育中闪光。

▲家长走进课堂现场教学

四、开展劳动教育的评价:见证“豆豆”的成长

评价是劳动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劳动课程的目标实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评价主体方面,由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家长等参与其中;

在评价内容方面,根据课程内容,围绕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核心素养进行过程性和阶段性评价;

在评价方法方面,依托自主研发的“豆豆成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设置“劳动素养”评价板块;

在评价过程方面,由相关评价主体采用观察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劳动过程及劳动成果,进行星级评价,并在评价系统中进行数据记录,系统在每学期末会生成专属的个人劳动素养评价单,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劳动素养的成长“看得见”。

(作者: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刘星、杨倩)

相关阅读

  • @初中毕业生:免费公益夏令营来啦!

  •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建忠你知道高中国际部是什么样子吗?国际部的生活有哪些特色?国际部开设了哪些你喜爱的课程?在国际部是如何开展学习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武汉为明高中国际
  • 【佛山南海】灯湖社区幸福院智慧助老课程

  • 在灯湖社区党委的带领下,灯湖社区幸福院携手贝壳公益开展的智慧助老课程——手机学习班(第一期),于2024年5月30日完满结课啦!本次课程,共举行6节,累计吸引81人次参与。在学习过程中
  • 夜校为什么多年之后重新变热?

  • 夜校,这个具有年代感的名词正回归公众视野。近来,全国多地夜校火热开启。“开课即满”“一座难求”,上夜校成为不少都市青年下班后的新选项,也成为教育市场的新风口。面向职场人
  • 祥城“青年夜校”第二期来喽,手慢无~

  • 报名须知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报名对象:嘉祥县范围内16—35岁青年开班时间:2024年6月15日19:00课程内容:茶艺、金石传拓、活字印刷术等体验课程课程人数:15人开班地点:
  • 2024年新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启动

  • 6月12日上午,以“数字赋能,全民共享”为主题的新疆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甘兴华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基于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构建与实施

  • 编者按: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
  • 这位同济学子将国家奖学金全部捐出后......

  • (2017届同济大学湖州二中“苗圃计划”结业仪式现场吴鸣涛作为苗圃学员在介绍图摄于2017年3月29日)七年前还是一名高三学子的吴鸣涛作为同济大学湖州二中“苗圃计划”的学员之
  • 驻文莱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

  • 近日,有中国公民向驻文莱使馆反映称,接到冒充使馆工作人员的诈骗电话,来电显示号码与使馆网站公开电话(8960711)一致。诈骗分子谎称当事人“签证或护照出现问题”等,诱骗当事人向